先有藝術品,再有藝術的概念,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藝術的起源這個問題而已。
關於藝術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一種是巫術說,在神秘的人類早期,人們為了向神靈祈福,會繪製各種圖案或者是製作器皿,來進行某種巫術活動,為了祭祀用的。我們在現代再來看,把這種圖案和巫術活動所產生的東西,稱之為藝術。非洲面具,巨人林等等,美術史上著名的藝術家畢卡索,高更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借鑑過這種藝術。
另一種呢是勞動說,最常見的可以參照早期人類的山洞壁畫,人們一般出去打獵的時候,會在出門前在洞穴的石壁上面畫上牛或者羊,作為一種祈禱或者好彩頭,希望自己這趟出去可以滿載而歸。
而這些洞穴壁畫或者巖畫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遠古的藝術,我們研究它的造型,色彩等等。被他古拙的韻味所吸引。
在文學詩歌方面,和勞動起源說的聯繫更為密切,一些號子歌曲,舞蹈等音律和動作常表現在圍捕獵物,或者群體勞動時鼓舞士氣等方面。
所以藝術是先走藝術品再有藝術的概念的,當然在藝術的概念產生之前,這些藝術品都是無藝術目的和意識的一種行為,在藝術的概念產生後,它才被稱之為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