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的傳說——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2021-02-08 月兮書記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之間是一團混沌,當時,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就像顆雞蛋。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根據歷來的傳說是先有蛋,這個蛋就是黑暗一團的混沌。

在這顆雞蛋裡面,萬事萬物都擠在一起,不曾分家。

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雞蛋裡的世界孕育出了創世之神——盤古。

盤古在蛋殼裡面酣睡著,成長著,不知過了多少年。

忽然有這麼一天,蜷縮在蛋殼裡的盤古睜開了雙眼,看到四周一團漆黑,黏黏糊糊,很不舒服。他對這樣的環境很不滿意,無奈又壓抑。

他知道自己的力量還太小,不能破開這個蛋殼,於是,他開始積攢力量,又不知過了多久,盤古覺得自己的力量足夠破開混沌蛋殼,他使出吃奶的力氣,振臂一揮,束縛身體的蛋殼終於承受不住這一臂之力,裂開了一條縫,接著,裂縫逐漸擴大,天崩地陷一聲巨響,盤古出來了。

然而,頭暈目眩的事情發生了,天地開始不停地旋轉起來,宇宙中清輕的上升,逐漸的變成天空的雲朵,沉而重的東西逐漸下降,慢慢變成了遼闊無垠的大地。

盤古頂天立地,自由的舒展四肢,呼吸著順暢的空氣。盤古自在的遊行在大地上,十分輕鬆愉快,他信步漫遊,忽然想到:如果天地再次合在一起,我不是又要過從前混沌黑暗的日子嗎?想到這裡,盤古要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一勞永逸。

盤古站在天地間,隨著天地的變化而變化,每天升高一丈,同時腳下的大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勞動,日復一日。不知過了多少的歲月,天已經到了極點,地也變得極厚,盤古像個撐天的巨柱矗立在天地之間。

盤古巨人一直站在那裡,他撐著青天,終於天地不在會合,盤古也停止了變化,他的千辛萬苦,換來了頂天立地的事業。這一天,盤古覺得自己太疲倦了,站也站不穩,他望著茫茫天際,一霎那的失神,盤古倒了下去,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

盤古倒下以後,身體發生了驚奇的變化,他呼出的氣,變成了清風,他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眼中的閃光,變成了閃電,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手腳變成了支撐天空的天柱,他的血液變成了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泊,他的肌肉變成了肥沃的土地,他的頭髮變成了數不清的繁星,他的汗毛和皮膚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骼變成了堅硬的金屬和山石,就連他的汗水也變成了雨露和甘霖。

盤古用盡一生的時間,創造了這個世界,最後的身軀也奉獻給了這片天地,他完成了如此的壯舉,留給後來的人一處美麗的家園。

盤古孤獨的來到這個世間,又孤獨的離開,不知道是誰見證了盤古的一生,把它記錄下來,留給後人一直流傳。

相關焦點

  • 雞生蛋、蛋生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別打架!來看答案
    到底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為何這個話題可以困擾人類數千年之久?即便現在已經有了正面的回覆,但還是有無數學者在爭論這一話題,難道真像真有那麼複雜嗎?如果你也對此感到疑惑,記得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裡將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大家好,我是小橙,今天跟大家聊雞蛋。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英國教授給出了答案
    科學研究,雖然聽起來十分高大上,但是有一些課題聽起來就十分接地氣了,甚至有的課題會讓人感覺到十分得無聊,比如在學界,一直有著「先有雞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有雞」的討論,甚至許多科學家們為此進行了長年累月的科學研究,就只是為了證明到底雞和蛋哪個最先出來。
  • FUN在倫敦 / 吉年雞至!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雞生蛋,蛋孵雞,雞雞復雞雞,無窮盡也。那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自古以來,這就是一個形而上的思辨問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就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他最終得出結論認為無論是雞還是蛋,這兩者都必然是一直存在著的。這世間不可能有一人生來無有父母,蓋因這一切都是與自然規律不符。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最佳答案 美食豬肚包雞絕不可辜負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因果問題至今還困擾著無數人。到底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呢?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最佳答案如下,美食豬肚包雞絕不可辜負!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科學家們終於給出了答案
    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如果說世界上先有雞的話,但是雞又是從蛋中孵出來的,可是如果說世界上先出現的蛋的話,那蛋又是雞生下來的,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問題,不僅難倒了古人,而且還難倒了一大批現代的科學家。
  •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科學家已經有了結論,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有一個世界之謎自古以來一直都被很多人討論,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都各抒己見,說的各有各的說法,有人說是先有蛋,因為蛋破了才能有雞,有人說蛋是雞生的,沒有雞就沒有蛋,所以先有雞,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 蛋的故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蛋是我的世界中很沒存在感的一個物品,它會被小雞隨機的產出在地上,玩家路過的時候就會自動的撿到物品欄裡,由於蛋只能在做南瓜派和蛋糕的時候用得上,所以一般玩家撿到蛋後都會覺得佔物品欄直接扔掉
  • 精靈寶可夢族譜公示(上):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寶可夢從何而來相當於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精靈蛋孵化出寶可夢。這位傳說的寶可夢的眼瞼深灰色,幾乎看不到鞏膜,紅色的虹膜,瞳孔為黑色。帝牙盧卡鼻部左右各有三道黑紋,鼻梁為銀白色金屬。帕路奇亞水屬性和龍屬性傳說的神話寶可夢之一,帕路奇亞的頸長,頭上有尖冠並一直連向其翼,嘴旁長有兩個象牙般的角,尾部粗壯。
  •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的男人,還是先有的女人?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那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蛋是雞生的,雞又是從蛋裡孵出來的,所以人們搞不清楚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直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今天說的這個問題也有點類似,大家覺得這個世界是先有的男人,還是先有的女人?
  • 農業規模經營與三產融合發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如何打破?
    昨天我寫了一篇關於農業規模經營與三產融合發展的小文,文中把農業規模經營和三產融合發展比喻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網友對此提出疑問。對此,我再做些分析說明。我們先看看消費者的需求或者叫作要求。消費者對農產品、或者加工後的農產品(食品)的要求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優質且質量有所保證;二是要有統一的標準,也就是品質的統一性和穩定性;三是合理的價格,消費者認可優質優價。從經銷商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要求。
  • 《系統思考》: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舉個實例幫助我們理解:比如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由於雞的數量增加導致蛋多了,還是蛋的數量多了導致雞的數量增加了?這兩個是互為因果的關係,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迴路。而在迴路當中其實包含了兩個要素:一是實體,二是關係。像雞和蛋就是實體,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是關係,互相形成的迴路對產生的影響,就構成了反饋迴路。
  • 你知道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嗎?為什麼有人說這和宇宙大爆炸有關聯?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傳說,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就好像一個大雞蛋一樣,黑暗混沌成一團。就在這個大雞蛋中,盤古在悄悄地孕育著。轉眼之間,一萬八千年過去了。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來,睜開了眼睛,但他覺得奇怪:怎麼周圍一片黑暗,什麼也看不見?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終於有了答案
    說起來,雞,常常被人們比喻為鳳凰。鳳,作為神話傳說中的圖騰動物,它的形象來源之一應該就是擁有美麗羽毛的五彩雄雞。 嗯,可能就長這樣↓ 清 青玉鏤雕雞瓦子不過,這些雞還不夠老,如果想了解遠古雞的模樣,還需要走進博物館,從出土文物中一探究竟。
  • 盤古為什麼劈開的是一個蛋?(圖文版)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三五曆紀》這個版本中,盤古開始撐開混沌,把天地分開了。故事誕生的很晚,是三國時期徐整整理的故事。《山海經》中沒有出現盤古,但中國各地創世神話中,出現了另一個名字很像的神——盤瓠。
  •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答案來了……先有蛋雞!
    範小華展示剛從雞籠收上來的蛋範小華說,儘管現在養殖場實現了自動化操作,但該操的心一樣也沒落下。範小華:等長到第5天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給它做一些防疫性的工作。在130天之前必須把要打的預防針全部打下去,要做的疫苗全部做下去,讓它吸取更多的營養素,為準備開產打好充分的基礎。
  • 先有讀音還是先有字?倉頡造字時也遇到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現代考古不斷發現一些原始的陶文和相關資料,發現距今至少六千年以前,我國就已經有了文字的萌芽。而倉頡是黃帝的臣下,黃帝約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也就是說文字的萌芽比倉頡要長一千年左右。但既然已被公認,我們還是要沿著這個來展開討論。我國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呂氏春秋·君守篇》中就說了六個大發明家的故事,「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韓非子·五蠹》說:「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
  • 先有「奇異鳥」還是先有「奇異果」?
    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開始有些人就特別喜歡反覆研究一個千古悖論: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那麼答案?
  • 我的世界:先有男還是先有女?村民實力演繹:我也有點懵啊!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咱們還是老規矩,邊看圖邊聊天!知道什麼叫做局部有雨嗎?MC裡告訴你!不知道各位在現實生活中遇沒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所在的地方,天空無雨,但是在你面前一線之隔,那就是瓢潑大雨!這個情況非常的有趣,這個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局部地區有暴雨!
  • 盤古:世界開始時都是一個蛋?| W.talk《萬物說》No.19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三五曆紀》這個版本中,盤古開始撐開混沌,把天地分開了。故事誕生的很晚,是三國時期徐整整理的故事。《山海經》中沒有出現盤古,但中國各地創世神話中,出現了另一個名字很像的神——盤瓠。傳說遠古高辛帝時,養了一隻五色毛的狗,叫盤瓠。戎吳將軍作亂時,高辛氏許諾,說誰能斬下吳將軍之首級,就能封邑賞金,並把公主嫁給他。
  • 先有藝術品還是先有藝術這個概念,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先有藝術品,再有藝術的概念,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藝術的起源這個問題而已。關於藝術的起源有幾種說法。所以藝術是先走藝術品再有藝術的概念的,當然在藝術的概念產生之前,這些藝術品都是無藝術目的和意識的一種行為,在藝術的概念產生後,它才被稱之為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