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餐鹽幾乎只有一種,西餐的鹽卻紅、黑、綠、藍什麼都有?

2020-12-23 豆媽愛美食

平時我們做飯的時候,只有一種白色的鹽,雖然也分為粗鹽和細鹽,井鹽和海鹽,加碘鹽和不加碘的鹽。不過呢,在我們中餐裡面,鹽都是只有一個用途,而且用法都一樣,那就是菜快煮熟的時候加入食鹽,然後就可以出鍋了。還有豆媽比較喜歡的鹽焗雞,就是利用鹽的導熱效果,將雞肉慢慢焗熟,而且能使雞肉吸收鹽的味道,變得鹹香誘人。

但是豆媽發現,在國外的西餐中,卻有很多種鹽,最出名的就是喜馬拉雅鹽和猶太鹽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那麼這些鹽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1、喜馬拉雅鹽

喜馬拉雅鹽顧名思義就是產自喜馬拉雅山巖石上面的礦鹽,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喜馬拉雅鹽不僅純度高,而且非常漂亮,是粉色的,所以也被人稱為玫瑰鹽,在西方國家被廣泛運用著,比如說用來醃製牛排。喜馬拉雅鹽一般都是比較粗的結晶體,所以用之前需要將它磨碎,灑在食材上面。這麼厲害的鹽,價格當然也不會便宜,是普通食鹽的20倍。

2、猶太鹽

猶太鹽是按猶太人的飲食習慣製成的鹽,鹽的鹹度不高,比較適合廚房新手使用,因為不用擔心手一抖放多了而導致整盤菜沒法吃。更能幫助我們做菜時掌握鹹度,只不過,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做菜時加大量的鹽,雖然吃起來不鹹,但看著自己加了這麼多鹽,心裡還是慌慌的。

3、薄片海鹽

這種鹽也是非常的漂亮,薄薄一片,是四方形的還有微微隆起的小尖角,像是一個小小的金字塔一樣。這種鹽多用來做裝飾,一般會灑在雪糕或者甜點上面,我們知道,西方國家許多甜點都是帶有鹹味的,比如說海鹽芝士。

4、鹽之花

鹽之花是法國的一種鹽,這種鹽可不是尋常百姓家可以消費得起的,鹽之花常被用來烹飪高端的食材,指的是食鹽結晶成雪花一樣的形狀,非常珍貴,還有人說,這種鹽就算拿來做嫁妝都能拿得出場面,因為它實在是太珍貴了。

5、波斯藍鹽

這是產自波斯的一種鹽,因為其中含有某種礦物質,導致鹽的結晶體呈現出美麗的藍色,這種鹽也非常少見,所以價格昂貴。

在使用方法上面,西餐中的鹽也有區別,有的鹽適合作為調味鹽,有的則適合作為收尾鹽,調味鹽就不用說了,至於收尾鹽,則需要鹹度沒那麼高的,不太會影響到食物本身味道的鹽。

猶太鹽就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其鹹味不突出,之前很火的「撒鹽哥」用到的鹽,豆媽猜想就是猶太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餐鹽幾乎只有一種,而西餐裡的鹽卻紅、黑、綠、藍,什麼都有?
    點擊上方藍字「三個料理人」,再點擊右上方「...」,把三個料理人設為星標,不錯過每次推送文 | 墨墨知道之前介紹胡椒的文章末尾,有讀者留言,希望我們講講鹽,尤其是西餐裡那些所謂的玫瑰鹽、黑鹽、巖鹽等等,到底是些什麼東西。我們的日常用鹽似乎就是一種,但是西餐裡的鹽卻花樣繁多。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 什麼都是「少許」「適量」,中餐相比西餐不求精確?當然不是
    1984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川菜大師劉建成等編寫的《大眾川菜》一書,堪稱川菜聖經,在四川家家戶戶人手一冊,影響了一代人的川菜水平,也大大推廣了川菜,「回鍋肉」是裡面的第一道菜:這些都說明中餐同樣是在意精確的,那麼為什麼會產生不精確的印象呢?實際上,你確實看不到中餐廚房把天平、量杯、溫度計、時鐘當成必備品。
  • 什麼都是少許、適量,中餐相比西餐不講究精確嗎?當然不是
    所以,近些年成名的短視頻廚師播主們,也都儘量在傳達精確的觀念,把自己用的醬油、醋、豆瓣醬、老乾媽都精確到了克。不過他們的廚房裡好像從頭到尾也沒出現過天平和量杯。這是為什麼?做事精確性這事話題很大,今天我們光在做菜這件事上,來看看這個印象到底對不對,這個印象的基礎是否站得住。01中餐沒有那麼不精確先從菜譜上找證據。
  • 中餐和西餐的區別有哪些?在烹飪方面都有哪些講究?
    中餐和西餐的區別有哪些?在烹飪方面都有哪些講究?但西方國家在材料上的選擇範圍相比中國而言就小的可憐了,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大都是以肉類為主,但他們也不是什麼肉都吃,主要吃的就是牛、羊、豬。一般的調味品(如鹽、胡椒粉、醋、辣醬油、色拉油、芥末沙司、番茄沙司等)都放在桌上,讓客人就餐時自由取用。典型菜餚有:皇后雞、英式羊排、燒牛肉、糖油火腿、飛達司魚、謝魚色拉、奶油蘑菇湯等。
  • 上百種手工自製鹽,讓中餐巧妙融合多重風味
    曾有一位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的主廚來到亞洲,用一道簡單的犢牛肉驚豔了全場,美味的秘密就是他從法國帶來的一款手工鹽。打開鹽世界的大門「很多米其林星級大廚用的都是自製鹽。中國地大物博,鹽產量很高,但是沒有自己精製的特色烹調鹽。」孔乙己餐廳的出品總監陳慶師傅認為好的菜品你只能模仿外觀,但味道的關鍵,藏在烹飪背後的細節之中。
  • 西餐中最頂級的四種鹽,你了解多少?
    西餐中最常用的是粗粒海鹽,海鹽內含有多種天然礦物質,且鹹味溫和,可以很好的平衡食材的本味。在煎一塊牛排之前,撒上些許粗粒海鹽,用手輕輕拍壓,讓海鹽入味,煎烤時更大程度的提升牛排的風味。除了海鹽,在西餐界,還有很多種鹽類供選擇。今天重點向大家介紹四款西餐界最頂級的鹽。
  • 什麼都是「少許」「適量」,中餐相比西餐不講究精確嗎?當然不是
    所以,近些年成名的短視頻廚師播主們,也都儘量在傳達精確的觀念,把自己用的醬油、醋、豆瓣醬、老乾媽都精確到了克。不過他們的廚房裡好像從頭到尾也沒出現過天平和量杯。這是為什麼?做事精確性這事話題很大,今天我們光在做菜這件事上,來看看這個印象到底對不對,這個印象的基礎是否站得住。
  • 「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外國網民的回答亮了
    烘焙是一種烹飪食物的方式,在西餐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通過烘焙出來的食物比如麵包,它是通過乾熱的方式來烹飪的食物,和烤並不相同。早期人們在熱灰中或熱石頭上進行對麵包的烘焙,而烤一般都是在明火的情況下進行的。同樣在我們的食物裡也有很多烘焙的食物,那麼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
  • 從業17年的西餐大廚 帶來四種神秘調料 一道能吃撐的意式香煎三文魚 顛覆你的西餐概念
    作為從小城考出來的正八經的80後,小編還是上大學的時候才知道肯德基、麥當勞、豪享來和必勝客,才知道它們統統是西餐,才知道西餐和中餐這麼不一樣,還這麼好吃
  • 紅、白、黃、綠、藍、黑——度母的身色代表什麼
    紅、白、黃、綠、藍、黑——度母的身色代表什麼文/舒放在藏區,卓瑪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名字。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卓瑪是度母塵世化的名稱,聽起來有著世俗生活的芬芳。關於度母,大家最熟悉的當屬「綠度母」。不管是度母心咒稱為綠度母心咒,還是最常見的度母像,都是以綠度母為代表的。這是因為綠度母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度母,而是二十一度母的總集,代表著一切度母。總的來說,度母一般以二十一度母的化身顯現——實際上和觀世音菩薩有著無數化身一樣,度母也可以示現無數個化身。雖然這二十一度母有著不同的身色,但度母具體的名稱,並不一定以身色來劃分,我們通常以白、紅、藍、黑、黃、金等稱呼,只是一種俗稱。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中國菜屬於世界三大菜系,不同於法國菜和土耳其菜,從廚師手裡處理食材的菜刀也能體現出來,也可以說中餐廚刀絕對不同於世界任何一把廚刀,而西餐廚師手裡的廚刀往往都是功能明確,廚刀和食物對應,所以在很多外國人的廚房中都能找出十幾把廚刀來。
  • 西餐中的「吉列」指什麼,別再崇洋媚外了,我們做得更好吃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吉列豬扒」吧,吉列這個詞聽起來高大上,一聽就知道是屬於西餐系列。但是中國廚師對這個菜的發揮,要比西餐廚師更勝一層,同時也是西餐業在中國生根的基礎。所謂「吉列」是指將食物裹上蛋漿後,再粘上麵包糠,用熱油浸炸至熟的一種方法。
  • 10分鐘領悟世界的鹹:如果以為地球上只有一種鹽,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喜馬拉雅水晶鹽顏色從白到紅,再到深紅,甚至黑色都有(有氧化鐵)。喜馬拉雅水晶鹽被西方社會推崇,作為巖鹽的典型代表,形成要幾百年之久。一般都是大塊狀。口味更重的是印度Kala Namak 巖鹽,這種泛著粉紅色和灰色的鹽,被人們稱為黑鹽(Black Salt),卻是阿三們難以割捨的嗜好,甚至用在水果上。而它的味道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消受得了,它散發著強烈的臭雞蛋氣息,因為它是一種火山巖鹽,混合進了硫化物和其它礦物雜質。
  • 如果讓你一日三餐都不能吃中餐,要吃西餐,你能堅持幾天
    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我們想吃什麼都能買到,無論是歐美國家的西餐,還是日韓國家的料理,都是隨處可見,不怎麼稀奇了。而且這些都不是我們日常一定要吃的食物,就算不吃也沒什麼,只不過是休閒時間用來消遣的。但是中餐就不一樣了,我們從小到大都吃中餐,一日三餐,就算一天裡面有兩頓沒吃,第三頓也一定是要吃中餐的,不然我們就吃不消了,胃難受。朋友在國外留學,去的第一天就跟美食君哭訴:真的是太慘了!我想回國吃麻婆豆腐、吃魚香肉絲!這簡直是留學黨的心聲啊,她說,她要是沒有中餐,真的撐不過三天,於是只能向美食君要各種家常菜的食譜。
  • 食材探秘|黑、白、紅、綠胡椒,你真的會用嗎?
    黑胡椒白胡椒紅胡椒綠胡椒都是同一種植物,但是,為什麼它們會具有微妙不可言的風味差別?胡椒植株,有點類似咖啡豆。綠色的果實逐漸成熟變為紅色並不是紅胡椒)。黑白綠紅胡椒,是不同成熟度採收、不同處理方法的結果。
  • 外媒批評中餐不健康!中國人:呵呵呵......
    此外,中餐蘸醬中的鹽量也很高,以醬油為醬汁的調料最鹹,甜辣椒醬以及梅子醬等甜酸汁中也含有大量的鹽。籠統地拿中餐和西餐來說事,明顯不科學啊。 事實上,英國公益組織的調查對象只是中餐外賣和超市裡的快餐而已,而誰都知道中式快餐為了吸引本地人,會迎合他們的口味作出改良。
  • 名廚創意菜|又到夏季黑松露時,中餐如何配?!
    黑松露,三個字說出來的時候,估計旁邊的人都用仰視的眼光看著你,期待分享高大上的各種趣聞,儘管黑松露是一種頂尖級食材,但讓作為西餐用的黑松露用在中餐
  • 被外國人稱為美味的紅燴牛肉,這樣做才是西餐的正確烹調方法
    紅燴的做法是典型的西餐烹調方法,在中餐裡沒有紅燴一詞。中餐裡有紅燒、紅燜的烹調技法,沒有紅燴這種烹飪方式,紅燴是西餐的叫法。所以把紅燴牛肉稱為中餐是典型的認知錯誤,在此糾正。西餐熱菜裡面有紅燴的菜式,多用熟番茄或紅粉製作,少用番茄醬製作紅燴菜式。
  • 煎牛排有竅門,除了放鹽時間,在裡面多加一點它,肉質鮮嫩更入味
    煎牛排有竅門,除了放鹽時間,在裡面多加一點它,肉質鮮嫩更入味平常的時候我們在家裡或者在餐廳裡吃的大多數都是中餐,中餐的味道非常的豐富,但是有的時候也想換換口味吃西餐,西餐的味道也是非常獨特的。西餐中最受人歡迎的就是牛排了,雖然有些餐廳的牛排做的還是挺不錯的,但自己做總是別有樂趣的一件事情。其實自己在家做牛排也並非難事。自己做的牛排不僅衛生,做出來味道也很好,主要這過程也很有樂趣和意義。牛排雖然看似好做,但是煎牛排也是有一定竅門的,不是隨便就能做出來的。在煎牛排的時候要注意放鹽的時間,鹽放早或放晚,放多少都對牛排的味道有。大的影響。
  • 西餐廚師必學的那些醬汁||開西餐廳?別讓廚師忽悠了你!
    咖啡餐飲業   的風口進入——BlancFashio     西餐中經常用到的冷菜與熱菜汁醬都有哪些用紅醋、他力根香草、幹蔥和黑椒粒一起煮成香草醋汁,經過濾後候用;取一個乾淨的鋼盆,將蛋黃3隻和白酒一起打起泡至乳白狀;然後加入香草醋;如此將所有的清牛油打完調味後加入番茜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