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眾路線,首先要有一個群眾觀點。「誠於中者,形於外」,有了群眾觀點,密切聯繫群眾才會成為自覺的行動。其次,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積極疏通和拓寬同人民群眾聯繫的渠道。寧德地區今年要開展三項活動:一是地縣領導到基層去現場辦公;二是各級領導建立群眾接待日制度;三是領導幹部同基層單位掛鈎聯繫。我相信,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推動各項工作部署的落實,也可以進一步密切幹群關係,轉變領導作風,增進各級領導幹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摘自習近平《擺脫貧困·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繫人民群眾》,作於1989年1月
【原文】
人之視己,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禮記·大學》
【解釋】
一個人如果內心真誠,能在其外表中看出來。
「慎獨」是儒家講究的重要概念,是對個人道德水平的至高要求,意思是一個人獨處時還能保持謹慎不苟。一個人可能在言辭中處處粉飾自我,但其品行終究會在行動中暴露出來。不少涉貪腐的官員被抓後,人們往往發現,此前不久他們還在大談特談為官清廉之道。勉強裝可以混過一時,卻終究難免百密一疏,如果長期心口不一,在其氣質上、行為中也會有所異常。
「誠於中者,形於外」就是強調個人的內心要與外表一致,內心真正認同某種理念,就會在其外在流露出來。領導幹部只有真正堅持群眾觀點,才會有密切聯繫群眾的自覺行動。
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我們「打天下」靠的是人民群眾,「坐天下」也要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不管什麼時候,我們的黨員幹部都不能高踞群眾之上,而要深入群眾之中。只有緊緊依靠群眾,隨時傾聽群眾的呼聲,代表群眾的利益,「同人民群眾一塊苦」,才能贏得民心,積聚民力,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真正把心思放下去、沉下去」。能否「沉下去」,看似工作方法,實則檢驗對群眾有無真感情、群眾立場和群眾觀點是否牢固。
領導幹部要真正如習近平所要求的那樣,「誠於中者,形於外」,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密切聯繫群眾化為自覺行動,進一步密切幹群關係,轉變領導作風,增進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