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教育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什麼?如果有可能,寧願回到應試教育
l各位,我們現在開始改革了,開始行動了,但是你們發現這種教育是你們想要的那種教育嗎?我在我的視頻裡邊不止一次講過,歐美那種快樂教育完全是失敗的,歐美的所有精英都選擇了私立教育。公立教育就是哄著大家不哭。學不到什麼知識的,我不知道這些提倡教育改革的人,你們去沒去過歐美,你見過他們是怎麼樣進行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嗎?我想你真正看見了之後,再也不會提倡素質教育,快樂教育。
-
為什麼被吐槽為「應試教育」?
這所深處大山深處的超級高校,所做的一切都圍繞高考運轉,同時也成為許多人們心中,應試教育的人才製造廠。圖片來源網絡不管如何,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和復讀生選擇了這所學校,這所學校成為農村地區繞不開的一道教育風景。
-
沒有人告訴你,教育的目的,是想進行社會分層?應試教育可取嗎
要是大家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在應試教育被花式抨擊了二十多年之後,清華北大並沒有搖號入學,人民大學、獨膽大學並沒有跟中專學生做過多的交流,大部分學生進入大學的途徑還是得通過考試。可能就像儲殷教授說的那樣,要是覺得什麼教育重要,那直接將其納入考試就行了,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想把音樂、體育、美術納入中高考的原因之一。
-
禁公布成績載不動應試教育之愁
現在盛行的應試教育,誤導了孩子,加重了孩子的課業負擔,按考試成績排名,炒作中考、高考成績特別是炒作中考、高考狀元的做法,侵犯了孩子的隱私、傷害了他們的心靈,異化了師生關係,違背了素質教育精神。排名靠前的學生神採飛揚,老師就「師憑生貴」;排名靠後的學生垂頭喪氣,老師也黯然神傷。
-
體育成為應試教育又何妨
(10月27《中國青年報》)據報導,家長們的擔心主要是中考中體育的分值增加會對體育不夠優秀的孩子不利,孩子的學業壓力加大,有的則擔心學習壓力大沒有精力參加體育鍛鍊,有的則擔心學校體育從不受重視的極端會走向純粹成為應試手段的極端,等等。
-
在應試的籠子裡,怎麼保護孩子的內驅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怪圈裡,一方面我們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讓他們在未來有所發展,另一方我們又深諳應試教育的遊戲規則,當老師難,當孩子更難,可是當父母就容易嗎?撇開任何批判,今天我們想探討的是,作為普通的父母,怎麼在體制下,保護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
應試教育下的「成功」:成功抹除的,是學生未來成長的可能性
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主要通過不斷地做練習冊、做捲紙等題海戰術為主,通過增加學生的學習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對於基礎知識記得更加紮實,但長時間的單一化教學往往會讓孩子產生煩躁的學習心理,導致許多不適應這種教學方式的孩子中途被淘汰。
-
「專訪」教育學者郭初陽:雞娃家長更多是考慮自己,把孩子視為一種...
時至今日,在高考依然是一個客觀事實、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人們一方面意識到素質教育與社會階層之間的隱秘關係——素質教育正日益成為一場「精英階層自我複製的遊戲」——另一方面也對應試體制下嚴格制度紀律的價值產生新的認可。我們要如何理解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張力?「雞娃」的問題在哪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
寶寶總是喜歡打家長,家長千萬不要還手,心智教育更管用
不要還手孩子打家長,家長千萬不要還手,孩子不懂事,家長不能也不懂事,家長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避免事情進一步的惡化,先制止孩子的動作,然後再教育自己的孩子。相信一開始他是不會老老實實罰站的,那麼他每次反抗,你就把他放回角落,無論他如何歇斯底裡,你也要保持冷靜自持,堅定地把他放回角落,不要讓他有機會拿到任何攻擊你的東西,要一直耐心相持,直到他不再反抗才開始計時。
-
作為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線上美術教育機構?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素質教育,重視啟蒙教育,讓孩子參加培訓班,從而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當面對五花八門的線上美術廣告時,家長們總是一頭霧水,很容易被超低的價格吸引,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陷阱。相反的是,越是用簡單的,越多引導並讓孩子發揮想像力的教學方式,越有可能讓孩子自由發揮。各位家長請注意,不要擔心教師講得太少是不負責任,你要知道,教師講得越少,孩子就越有發揮的空間。如果實在不放心,那不妨就多注意教師的舉動:教師對待孩子的一個充滿關愛的眼神,一句句和孩子一樣充滿好奇的親切的引導方式,就可以說明這是真正為了孩子而教育的老師和機構了。
-
家長請注意:這件事,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自覺」
一聲吶喊宣告著我們正式進入輔導作業的環節,請各位家長前來領取您的的「速效救心丸」。爸爸:「9可以分成幾和幾?」兒子:「沒事,沒事,寶貝會寫,你不要生氣,爸爸給你鼓掌!」眼看著原本1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硬生生拖到11點,老母親耐心售罄「原形畢露」,孩子哭得梨花帶雨還不忘回懟你:「你的孩子從今往後就是笨蛋啦!再也不是美女啦!」「就你現在的態度,能教我學習嗎?」
-
都已經小學畢業班,家長還在佛系教育和素質教育中搖擺不定嗎?
比如校長就只說,學校能做的、老師能做的都是有限的,希望家長不要怕麻煩,要親力親為的把學習抓起來; 比如英語老師也只說,英語要多聽讀多背誦啊,如果家長實在沒辦法指導,進度孩子跟不上的你讓孩子抄一遍也行; 比如語文老師也只說,預習要做好、閱讀15分鐘不能少、精讀和寫作是日積月累等等,重話狠話一句都沒有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左還是右?
前段時間一些憤怒的家長在南京一中大門前舉牌抗議,認為一中教學強度不足,過於強調素質教育導致孩子應試能力不足。中考入學成績631分的南京一中的高考成績居然不如中考入學成績只有589分的南京二十九中,確實值得深思。 隨後,南京一中校長出面道歉,對即將升入高二年級的學生正式開始假期補課。
-
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痛批教育機構泛濫,就是浪費家長錢,為難孩子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一個家庭教育講座上吐槽說:沒有必要幾千萬中小學生參加奧數,我那十歲孫子也參加奧數啊,他的數學題啊,有的我都做不出來啊,我在清華大學給學生上數學課,他不是數學問題是技巧,跟變戲法一樣,一個文盲的變戲法可以騙過一個教授,這些課外培訓機構基本上超綱授課,強化應試,幹擾教育教學秩序,增加學生負擔,增加家長經濟負擔
-
「糊塗」爸爸火了,接錯孩子還拽小辮子,女兒:我才是你閨女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越來越出色,媽媽作為教育孩子的一把手,也一直在付出著努力,不管孩子學習到多晚,媽媽都會一直陪在他們身邊。這個「糊塗」爸爸仔細看了看眼前的小女孩,這張臉確實不是自己閨女的,這個時候爸爸真正的閨女在後面大叫道:「爸爸。」爸爸這才反應過來女兒原來就在旁邊,孩子一直拍爸爸的手掌,爸爸也感到非常尷尬,親女兒在一旁氣的直跺腳:「爸爸我才是你閨女。」寶爸接到孩子之後就拽著她的小辮子。
-
「美育」的重要性你知道嗎?教育孩子,這個特長可以錦上添花
近年來,從家庭、學校到社會,對美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加深,因此許多家長也對孩子培養上增加了更多的特長要求,因為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成為各方面均衡發展的人才。特長有千萬種,給孩子選哪種?書法這個集美感與技巧為一身的才藝,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共同選擇,是教育孩子錦上添花的熱門項目。一、學習書法,能夠培養孩子「靜氣」當前的社會發展迅速,許多孩子的日常就是與手機做伴,與遊戲為伍,遊戲中的種種事物,可能會令孩子更加的暴躁。學習書法,可以讓他能夠安靜的坐下來,體會文字之美,感受墨在紙上的變化與舞蹈。
-
《銀河補習班》與高考應試教育,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你看懂了嗎?
之前熱播的《銀河補習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過,由鄧超白宇等人飾演,主要講的是一個差生,由於在父親後期的教育下,變成優等生,並最後當上太空人的故事。什麼?差等生逆襲成高材生?這種臺詞我確實見過很多,不過都是在課外輔導班的廣告上。現實生活中,真的能出這樣的天才嗎?我們先看看這部電影。
-
從美國「虎媽」想到的孩子教育問題
各類培訓公司的Slogan口號越來越醒目,比如一直在談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MBA課程,學前掌握1000英語單詞,這些與其說在宣傳培訓的價值,不如說是在製造焦慮,讓家長們為課外補課和學習「加餐」買單。反過來,如果有相當部分的家長加入了培訓和補課大軍,留給剩下的家長們的問題就不是參加與否,可能是要參加更多的培訓才行,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們不在學場落後。
-
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現早戀怎麼辦?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內心也慢慢開始有了變化,會對某個心儀的女生送花。那麼各位家長,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家的孩子也出現早戀的現象呢?也許還有很多爸爸媽媽被蒙在鼓裡,對於孩子在學校有沒有早戀的情況渾然不知,覺得自己家的乖寶寶肯定不會早戀的。早戀這種現象,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無論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或者是學校的老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反對的現象。
-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你知道嗎?
原來是網友調侃有些家長會說這樣類似的話:你看隔壁家的孩子,學習成績這麼好,再看看你。那麼,你想讓自己的孩子也變成其他人口中的「隔壁家的小孩」嗎?你想知道「隔壁家的小孩」是如何培養的嗎?而能培養出「隔壁小孩」的聰明家長是這樣做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