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門簡報|寶馬最大工廠停產兩周;奧迪建電池廠,將投120歐元研發...

2020-12-17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李梓楠。

整理 | 李梓楠

頭條

寶馬全球最大工廠停產2周

近日,據外媒報導,寶馬汽車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SUV工廠將於4月3日暫停生產,預計停產時長至少兩周。該廠是美國仍在運營的最後幾家車企工廠之一,同時也是寶馬集團全球範圍內最大的整車組裝廠。(汽車之家)

奧迪建電池組裝廠,將投120億歐元猛攻電動車

近日,奧迪集團宣布,為確保電動汽車快速上量,將在英戈爾施塔特工廠進行投資,準備在工廠附近建立電池組裝廠。此外,到2024年,奧迪集團計劃在研發、固定資產、工廠設備等領域投資約370億歐元。其中,僅在產品陣容電動化方面,奧迪將預先投入約120億歐元用於研發。(第一財經日報)

精選

疫情將使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140多萬輛

據外媒報導,IHS Markit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多家汽車工廠關閉,由此可能會導致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140多萬輛。(騰訊汽車)

2020年1-2月中國汽車出口11.3萬輛

受疫情影響,國內汽車產業銷量下滑的同時,對外出口量也呈現下滑趨勢。根據中國工業汽車協會統計,2020年2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4.5萬輛,環比下降35.1%,同比下降22.0%。累計來看,今年前2個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11.3萬輛,同比下降19.4%。(未來汽車日報)

雷諾:可能接受法國支持,但不會國有化

針對日前法國政府放出或對雷諾進行「國有化」的風聲,雷諾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打擊之下,雷諾有可能會尋求法國政府的財政支持,但並不會考慮法國政府的「國有化」建議。(未來汽車日報)

保時捷Taycan下月將正式進入中國

保時捷近日宣布,Taycan電動汽車下月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具體上市時間等信息,保時捷官方還未公布。2019年,保時捷中國全年新車交付量達86752臺,同比增長8%,佔保時捷全球銷量的31%,連續第五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TechWeb)

均勝電子獲特斯拉國產Model Y訂單

據均勝電子消息,在Model Y確定國產後,特斯拉中國日前向均勝電子中國子公司新增總額約2.2億元人民幣的中控電子類產品訂單,主要由均勝電子寧波工廠直接向特斯拉上海工廠供貨,旨在助力特斯拉國產化。(汽車之家)

現代汽車聘任向東平為現代汽車集團(中國)、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長

現代汽車任命向東平為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長,並於3月23日正式赴任,主要負責北京現代的市場銷售、營銷網絡等業務。向東平自1998年開始,先後在大眾汽車、斯柯達、沃爾沃以及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擔任要職。(未來汽車日報)

鐵路部門對25條城際鐵路票價打折優惠:最大折扣5.5折

國鐵集團決定對廣珠城際等多條城際鐵路部分動車組票價實行打折優惠。國鐵集團客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票價打折優惠,涉及25條城際鐵路共200餘趟列車,最大折扣幅度為5.5折,將從3月25日起陸續實施。(澎湃)

恆大凱隆智能汽車集團法人代表變更:李福奎卸任,周彬接任

天眼查數據顯示,3月19日,恆大凱隆智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李福奎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一職,由周彬接任。2019年6月,李福奎接任彭建軍任職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一職。此次變動距離上次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恆大凱隆智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8月,由恆大法拉第未來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未來汽車日報)

保時捷回應與蔚來合作:投資了蔚來資本

近日,在保時捷建立合作的公司名單裡出現了蔚來LOGO,保時捷回應稱:並非「保時捷與蔚來汽車合作」,而是保時捷旗下風險投資公司(Porsche Ventures)向蔚來資本(NIO Capital)進行了投資。蔚來資本是一家市場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獨立於蔚來汽車的產業基金,其專注於移動出行以及未來技術等領域。保時捷方面表示,基於該機構在汽車領域的見解和資源,保時捷風投對其進行了戰略性投資。(中國網)

馬斯克:特斯拉本周將提供1200臺呼吸機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特表示,特斯拉將在本周內完成大約1200臺呼吸機的分發,他稱,呼吸機的交付、安裝和操作是其中最難的部分。上周五,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和SpaceX的員工正在「研究呼吸機」,儘管他不認為這些機器將來會被需求。(新浪科技)

新技術

豐田汽車和日野汽車工業將開發重型燃料電池卡車

豐田汽車公司和日野汽車工業3月23日表示,已同意聯合開發一款重型燃料電池卡車,這是兩家公司為減少汽車碳排放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商業時報)

相關焦點

  • 卡門簡報|江淮推出悍途皮卡子品牌;大眾有意讓賓利成為奧迪子公司
    卡門簡報 整理 | 秦章勇 頭條 江淮推出悍途皮卡子品牌(未來汽車日報) 寶馬與阿里巴巴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10月26日,寶馬與阿里巴巴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品牌、營銷、渠道、跨端運營、服務和信息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致力於實現寶馬中國業務全流程數位化戰略,並助力經銷商共同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線上線下無縫連結的數位化品牌體驗。
  • 寶馬買礦造電芯:車企與電池廠的奶酪之爭
    80%電池成本在電芯,電芯80%在原材料。原本冶煉公司、電池材料生產公司、電池廠都可以通過原材料的採購與銷售差價賺取利潤。當消費者自己帶著新鮮的魚找大廚加工時,飯店的賺取的往往只有公開而微薄的加工費。當寶馬左手有礦石,右手開始研發技術時,是否會自己建電池?而電池廠又是否會淪為代工廠呢?「頭部車企對供應鏈往往有自己的主張。」
  • 中國蜂巢能源將投資20億歐元在德國建立電池工廠和研發中心
    記者17日從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獲悉,中國蜂巢能源將在德國建立歐洲電池生產基地以及歐洲研發中心。建成後,該工廠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總產能將超過24吉瓦/小時,計劃年產30萬至50萬臺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並創造2000個工作崗位。據悉,此項新投資的總額達20億歐元。
  • 面對奔馳寶馬和奧迪,E-Tron有哪些優勢?
    奢侈品牌也不例外,其中奧迪、奔馳和寶馬都加入了新能源陣營,因此BBA新能源之間的競爭正式拉開序幕。近日,我們從國外媒體獲悉,奧迪因供應鏈問題,被迫停止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工廠生產其旗艦純電動SUVE-Tron。目前,奧迪官方已經證實了這一消息,稱該車型需要關閉幾天。儘管這位官員沒有透露停產的具體原因,但業內普遍猜測,動力電池的供應不足,原因是波蘭工廠的LG化工產能有限。
  • 寶馬5年研發費用超50億元 中國已構建德國外最大研發網
    原標題:寶馬5年研發費用超50億元 中國已構建德國外最大研發網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特斯拉發布「無極耳」電池,但離...
    提升產能 比亞迪將建8條刀片電池產線據報導,為了提升銷量,比亞迪已決定在今年年底之前,在生產刀片電池的弗迪重慶工廠內新建8條生產線,實現20GWh以上的年產能目標。根據此前的規劃,弗迪電池在長沙、貴陽的工廠將於2021年正式投產,屆時(2021年底)刀片電池總產能將達到75GWh,2022年底產能將進一步攀升至100GWh。
  • 車圈|寶馬將在德國加大動力電池投入 三年內投資將超1億歐元
    [摘要]寶馬將在德國萊比錫增設生產高壓電池模塊的工廠,預計2021年,寶馬在歐洲銷售的汽車中將有四分之一配備電動驅動,這一比例將繼續增長。騰訊汽車訊據相關媒體報導,寶馬將擴大其在德國的電動汽車零部件生產能力。寶馬這家汽車製造商將在萊比錫增設工廠,作為寶馬電動汽車的高壓電池模塊的生產基地。
  • i8和i3將陸續停產 寶馬電動化策略下一步將更「現實」
    (圖片來源:車企官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童鋒亮服役6年的寶馬i8即將退出舞臺。近日,寶馬官方宣布,隨著最後一輛寶馬i8 在今年6月11日於德國萊比錫工廠下線,該車也正式宣告停產。事實上,停產計劃本來於今年4月中旬執行,但由於疫情影響,該計劃被推遲到了6月份。
  • 每天車聞:寧德時代將在印尼建電池廠
    汽車事件一:吉利第100萬臺1.8T動力/7DCT變速箱下線日前,吉利汽車宣布自主研發的第100萬臺1.8TD發動機以及第100萬臺7DCT變速箱分別在吉利汽車杭州灣發動機工廠和吉利汽車春曉變速箱工廠正式下線。
  • 1.5T三缸超跑絕唱,寶馬i8宣布停產
    2014年在中國市場上市,然而這款車型的生命周期也僅僅只有六年,今年4月寶馬官方宣布停產超跑i8車型,期間一共生產了兩萬多輛(據說這兩萬多輛i8中還有不少i3渾水摸魚),前不久的6月最後一批18輛顏色不同的2020款i8也在德國萊錫比工廠下線。
  • 為削減公司成本 寶馬3系GT停產
    中國網汽車1月6日訊 日前,記者從外媒報導中獲悉,代號為F34的寶馬3系GT即將停產,並且將不再有後續車型。目前,該車型已經從寶馬2020年的產品價格列表中被刪除。寶馬執行長哈拉爾德·克魯格(Harald Krüger)曾在2019年5月提到,3系GT在這一代車型之後不會有任何接替者,並且還提到3系GT的停產還可以為寶馬提供成本上的削減。據悉,寶馬停產GT車型是該公司採取的一系列削減成本措施之一。該公司計劃在2022年底前實現120億歐元(約133億美元)的成本削減目標。
  • 奔馳大G、寶馬X3、路虎衛士,這些SUV竟是它廠「代孕」?都是真的!
    這裡需要說明下:麥格納和斯太爾原本是兩家獨立的公司,麥格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斯太爾更是從19世紀就開始涉足整車製造,積累了大量的研發和整車製造經驗。1998年,麥格納全資收購了斯太爾,至此兩強合一,巨頭誕生。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
    松下計劃在挪威建電池工廠松下公司計劃進軍歐洲,在挪威建立第一家電池廠,該公司試圖利用成功向特斯拉供貨的機會來贏得歐洲汽車製造商的更多業務。松下計劃與挪威油氣巨頭Equinor和鋁業公司Norsk Hydro合作,研究在歐洲擴大電池業務。松下已經在美國德拉瓦州與特斯拉設立了全球最大的電池廠。
  • 新能源產業風雲變幻細數整車企業與動力電池廠分與合
    松下電池供應不足,限制了特斯拉Model 3的產量;LG化學動力電池供應不足,奧迪下調e-tron車型產量,並推遲e-tron Sportback版量產時間;LG化學歐洲工廠無法正常供應電池,捷豹計劃關閉I-PACE電動SUV相關生產線一周;LG化學暫停中國工廠的生產工作,影響沃爾沃電動化布局……動力電池減產儼然成為目前制約新能源車企產能的主要因素。
  • 躍躍御市:奧迪A6L「王者歸來」,豐田皇冠停產歸零
    奧迪A6L則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的好戲,在第二季度連續反超,3個月的銷量均超1.5萬輛。宣告停產的皇冠「歸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曾推出專題報導:《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一汽豐田皇冠緣何停產》,一款既有口碑根基、又擁有品牌背書的經典,為什麼不能一以貫之地堅持、堅守,進而獲得更大的成功呢?
  • 特斯拉(TSLA.US)們兇猛,寶馬們不想成為「諾基亞」
    寶馬已經註冊了從BMW i1到i9、iX1到iX9的車型命名權。根據規劃,到2022年,寶馬的德國工廠將全部開始生產純電動車型;到2023年,其新能源產品線將擴大至25款,超過一半將是純電動車型;到2030年,寶馬計劃在全球累計交付700萬輛電動車,其中三分之二為純電動車型。奔馳和奧迪也在積極轉型。
  • 寶馬1億歐元從摩洛哥買鈷 重金加持電氣化
    該集團負責採購和供應網絡的董事會成員文德特(Andreas Wendt)對新浪財經確認,寶馬已經與摩洛哥礦務集團Managem籤署協議,此次採購的「可持續鈷」總量將高達1億歐元,為期五年。新浪財經從寶馬集團了解到,該集團從摩洛哥採購的價值1億歐元的鈷,可夠寶馬第五代「電力驅動系統」所需使用鈷的1/5,剩餘的4/5所需鈷量將從澳大利亞進行採購。
  • 松下宣布供貨特斯拉的布法羅和內華達電池廠停產14天
    布法羅據報導,周五,松下宣布將關閉布法羅工廠14天。這座工廠主要生產特斯拉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家庭發電系統,兩家公司共用了場地,特斯拉也宣布,從下周一開始暫停布法羅工廠的業務。松下在一份聲明中說,它將在工廠內部進行密集的清潔。
  • 一周十大汽車要聞 2020.3.9 寶馬發布新Logo,百年來最大一次變革
    特斯拉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將於年內上市,售價預計將超過32萬。新車上市後,現款Model 3的售價有望進一步下探,成為20萬區間內最具吸引力的車型。動力方面,長續航版將採用國產三元鋰離子電池,電機最大功率為202kW,最大扭矩為404N.m,較進口長續航版的258kW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