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提出要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鼓勵農村汽車消費。
此次會議強調,「汽車下鄉」的核心商品是小貨車、乘用車,同時鼓勵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對居民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併購買新車給予補貼。
輕型貨車納入汽車下鄉補貼範圍
在18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對農村居民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給予補貼,這是繼今年工信部等三部委發布的新能源乘用車下鄉活動以來,有利提振輕型貨車消費的重要舉措,這一利好政策將為正在努力復甦的汽車行業注入新的動力。
有行業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出臺細則,但鑑於今年疫情、市場等原因較為特殊,估計補貼力度會大於往年。
如果按此前的補貼政策計算,購買一輛8萬元輕型貨車,國家補貼10%,加上企業補貼,如果用戶同時報廢舊車,還能再獲補貼,相當於購買這輛輕型貨車最高可獲得三重補貼,這對於用戶來講是非常划算的。
另外,輕型貨車具有車載空間大、路況適應能力強、成本較低等優勢,能滿足農村居民生活中的實際需要。
可以預測,新一輪汽車下鄉的貨車補貼政策,將進一步拉動輕卡、微卡的銷量,以舊換新的相關補貼也能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落地實施。
政策下沉農村 鄉鎮市場成為新能源汽車新的突破口
回顧之前的「汽車下鄉」政策,為提振經濟,今年的3月、4月份,廣東、四川、浙江紛紛出臺汽車下鄉相關政策。
今年7月,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由中汽協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推動汽車市場回暖。
據了解,本次下鄉活動經過了山東青島、江蘇南京、海南海口,目前正行進到四川成都。成都站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共有長安、北汽、長城歐拉、野馬、奇瑞、吉利楓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1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攜四十餘款車型參加,活動期間多款車型的優惠超過1萬元。
據統計,我國三四線城市及農村鄉鎮居民常住人口超7億,且四輪低速電動車在全國保有量超過600萬輛,這說明農村鄉鎮已經接受了純電動四輪。
龐大的農村鄉鎮市場需要新增或更換車輛,這無疑成為新能源車新的突破口。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正好有助於促進農村地區消費升級,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經濟型電動汽車迎來發展契機
自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以來,已經發布了3批目錄,共有24家車企的61款車型參與。 據工信部裝備一司副司長陳克龍透露,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下鄉銷量已超7萬輛,對整體市場拉動幅度明顯。
已公布的三批次新能源下鄉參與車企及具體車型名單顯示,乘用車多以微型電動車為主,包括宏光MINI EV、歐拉 R1、寶駿E100、奇瑞 EQ1等。貨車方面,在第二批名單中,有開瑞優優EV、優勁EV等多款新能源物流車上榜。
從此前的經驗來看,汽車下鄉受益最多的還是城鎮和打工族,由於他們的年收入並不高,所以購車的預算較低。而微型新能源車定位為人民的代步車,其價格在3-7萬元之間,足以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
如果說微型乘用車對消費者來講是物美價廉,那麼輕型貨車則更注重在各種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在進入農村或農村交界的縣鄉,可以經常看到輕型貨車的身影,這些車輛或拉著農產品進城售賣,或裝滿建房所用的材料,對於鄉鎮居民來說,輕型貨車可以說是萬能車。
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痛點
鄉鎮及三四級城市具有龐大的汽車消費升級需求,但消費者對產品價格、售後保障、充電設施等有更高的期許。
首先是價格,對很多農村家庭來講,5萬元左右的價格基本是大部分農村消費群體樂意接受的,但如此一來,可以選擇的車型就比較有限了,畢竟這個價位的車型並不多。
目前鄉鎮的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當下很多的農村消費者不大能接受電動汽車的原因之一。另外,售後保障是也是一大難題。
所以說新能源汽車下鄉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及企業從各個層面消除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