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又被黑!毛油、精煉油、調和油,你吃的是哪種油?

2021-02-13 午間生活快遞

之前在某知名衛視《百科全說》欄目大熱的西木博士,曾在節目中公開發表了「浸出法制油工藝劣於壓榨法」、「浸出油沒有營養」、「調和油都不太好」等關於食用油選擇的奇葩言論,讓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都懵圈了。

針對近期所謂『西木博士』的錯誤言論及社會關於食用油的熱點問題,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在第25屆學術年會暨產品展示會上組織召開了專題會議,還原事實真相,澄清不實之詞。會議由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中國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教授主持。



從科學角度看,壓榨法源於傳統作坊的制油方法,採用機械方式榨油。浸出法則是用國際上公認和通用的食品級溶劑從油料中抽提出油脂,屬於食品工程上的萃取原理,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先進生產工藝。


而西木的不實言論正是從浸出法工藝中的「植物油抽提溶劑」下手,將「抽提溶劑」與普通汽油類比,事實上,浸出工藝採用的是國家專為油料加工安排生產的專用烴類溶劑,主要成分為正己烷,屬於食品級溶劑。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製取的油脂,都屬於不能食用的「毛油」,「毛油」還要經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精煉工藝,達到國家標準後,才能成為可食用的成品油。

總之,浸出工藝和壓榨工藝並無優劣之分,西木發表的「浸出法制油工藝劣於壓榨法的言論」實屬危言聳聽。

浸出制油溫度不超過125℃,浸出溶劑自身不含有苯並(a)芘

西木認為在壓榨制油過程中,因溫度不超過150℃,所以不會產生苯並(a)芘,而一般浸出制油的溫度可以達到150-250℃,可以產生苯並(a)芘。對此,專家回應稱,浸出制油過程(油脂浸出、混合油蒸發、汽提等)的溫度均不超過125℃,而非西木所說的溫度範圍(150-250℃),顯然他對油脂的製作工藝不太了解。


另外,油中是否含有苯並(a)芘,關鍵要看油料品質及油料的預處理是否得當等,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不經過精煉的壓榨油也會產生苯並(a)芘,這也是為什麼國家不提倡作坊式壓榨用油的原因。

首先,任何植物油要達到安全衛生的標準都必須進行精煉,調和油的好壞和精煉與否沒關係,主要取決於原料油品質的好壞。其次,調和油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品油按一定工藝、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不僅脂肪酸組成的平衡性好於單一植物油,還含有更為豐富多樣的營養成分,風味也更好,更適合熘、炒、煎、炸等日常烹調使用。可以說,調和油比單一植物油更具優勢


西木稱「調和油都不太好,基本都是精煉的」,恰恰證明他對精煉油、調和油缺乏科學認知。2016年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及2015版美國膳食指南都強調食物要多樣性,這對於食用油來說也不例外,調和油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食用多樣性植物油的問題。

轉基因食用油中不含轉基因,與非轉基因食用油一樣安全

相信有化學常識的看官們都知道,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而DNA序列只存在於蛋白質當中,而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各類脂肪酸,蛋白質是不與脂肪酸結合的。食用油經過精煉後是不含有蛋白質的,因此食用油中也自然沒有轉基因物質,轉基因食用油與非轉基因食用油一樣安全。

咳咳,小編的工資與閱讀量掛鈎,大家轉起來啊~麼麼噠

《麼敢當》每周二到周五中午11:50與您相約齊魯頻道。

相關焦點

  • 【真相】食用油又被黑!毛油、精煉油、調和油,你吃的是哪種?
    之前在某知名衛視《百科全說》欄目大熱的「」西木博士",曾在節目中公開發表了「浸出法制油工藝劣於壓榨法」「浸出油沒有營養」「調和油都不太好
  • 毛油、精煉油、調和油,吃哪種食用油更健康?
    對於涼拌、沙拉、調香等場合,推薦購買未經精煉的油脂,比如初榨橄欖油、芝麻油等。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調味的目的,也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利用油料裡面的那些「健康」成分。那麼毛油、精煉油、調和油到底哪種更健康呢?
  • 調和油是什麼油?如何挑選?
    市場上食用油的品牌和品種眾多,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食用油的健康問題,並且開始關心食用油的相關信息,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食用油的信息,你知道調和油是什麼油麼?怎麼進行選擇呢?調和油是什麼油?
  • 色拉油是什麼油?它和食用油,調和油有什麼區別?看完就明白了
    色拉油是什麼油?它和食用油,調和油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用?看完就明白了!下廚做菜,基本是都離不開食用油。食用油的種類很多,目前絕大多數用的都是植物油,和少量動物油脂(豬油為主)。關於油的名稱也很多樣化,比如說食用油、色拉油、調和油等等之類的,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哪種油最健康?這是一份醫生給你的食用油測評
    閉眼摸了兩種回家,晚上諮詢了一下親媽,結果被一頓罵:買調和油不好!為啥不買壓榨的?還買黃油,你要上天啊?!我只是想買個油把菜做熟,到底該咋選油啊?調和油是把幾種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和出的食用油。為啥要混合呢?
  • 在家炒菜,用哪種食用油最合適?搞明白其中區別,選對油一點不難
    在家炒菜,用哪種食用油最合適?搞明白其中區別,選對油一點不難「柴、米、油、鹽、醬、醋、茶」,這7種最常見的食材構成了大家口中的人間煙火,這一次咱們就來聊聊其中之一的食用油!說到食用油,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這種液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誰家每天不吃二兩油呢?炒菜的時候,熱油跟食材一接觸在一塊,香味馬上就飄滿了廚房,這一刻我感覺是一天當中最幸福的時光了,畢竟對於吃貨來說,吃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 調和油、花生油、菜籽油,哪種油更好更適合家庭食用?終於弄懂了
    食用油天天都要用到,買油的時候,大家都會一次性買上一大壺,吃得快的話可能一個多月就用完了,所以我們要經常去選購食用油,經常去買油,發現現在食用油的種類真不少,再加上品牌,超市裡擠滿了各種各樣的油,看得人眼花繚亂,有人買油只認品牌,有人買油只認價格,還有人買油很信銷售員,各人有各人的購買方式,但是大家都買對了,用對了嗎?
  • 菜籽油,花生油,調和油,哪種油適合家庭食用呢?聽聽大廚怎麼說
    導讀:菜籽油,花生油,調和油,哪種油適合家庭食用呢?聽聽大廚怎麼說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簡食記!網上是這樣說的,所謂調和油,就是用2種或者2種以上的食用油混合在一起,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勾兌」出來的!那麼,為什麼要做這種調和油呢?答案是,降低成本,一些不捨得吃好油的人們,就會選擇這種,價格低,又是大牌子,也就無所顧忌了!
  • 每天都要吃油,哪種食用油最健康?你肯定沒想到!
    買食用油時,有這3個字,一定要當心,瞪大眼睛看清楚再買文/湘湘的廚房做菜的方法有很多,煎炒烹炸燜熘熬燉,不管什麼樣的菜,總有一種方式降服你。超市裡,滿目的貨架,各種品牌的食用油,映入眼帘,它們的名字暗含著選購的學問。比如說:純正玉米油,壓榨一級花生油,植物調和油、葵花籽調和油等等。一般單一的油(比如花生油,玉米油),價格比同品類的調和油要貴一些。當出現「調和油」3個字的時候,就要當心了。需要再仔細看清楚,各種食用油的調和比例,免得花了大價錢,買了便宜油。
  • 買食用油時,不是越貴越好,記住3誤區4步驟,讓家人吃優質好油
    現在超市中食用油的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到超市裡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常見的非轉基因大豆油、調和油、色拉油、棕櫚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等,這些食用油買哪種?男士買油的話,覺得價格貴的就是好油,只挑貴的買。但價格貴的油,很多寫著調和油、特級、精煉等字樣,比如橄欖調和油,橄欖油的比例很小,不足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是色拉油,這樣一桶油要二三百元,實際跟普通的色拉油一樣,沒什麼多餘的營養。誤區2:買大桶油
  • 「一桌菜只捨得二兩油」一天到底應該吃多少油?關於食用油的五個...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39期有句俗語叫「一桌菜只捨得二兩油」,是用來形容人小氣摳門的。但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中大魚大肉變成常態。為了健康,又有不少人把「少油」作為烹調時的重要指標。每天到底應該吃多少油最合適?食用油應該怎麼挑選、保存、使用?歸根到底一句話,怎麼才能放心吃油呢?下面筆者就跟您說道說道。
  • 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食用調和油哪種炒菜最好?
    有朋友問: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食用調和油哪種炒菜最好?我們家一桶5L的食用油要吃蠻長的時間,所以我買食用油常是不同種換著買的,避免長期吃同一種油。我們小時候,聽大人說茶油是最好的,那時茶油也不像現在這麼貴。
  • 食用油標準解讀及什麼樣的食用油才是健康油
    食用油標準解讀食用油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天天都要打交道,過去人們在吃上追求的是溫飽,現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之後,吃得飽已經變成了吃的健康、吃得精緻。這從我國食用油標準的不斷改進,提倡適當精煉、壓榨取代浸出等都可以看出,食用油在過去只承擔基本用途外正朝著健康、營養等食用方向發展。目前我國食用油除了符合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之外,像我們常見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茶籽油等還應符合各自的食用標準,只有符合標準,食用油生產廠家才能進行銷售。
  • 美樂家植醇葡萄籽油,可以降血壓的調和油!
    營養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前花色苷基素(OPC)及多種維生素A、D、E、K,添加4%植物固醇,讓您享受美味、吃出健康!採用歐洲進口,生長於日照充足、品質優異的葡萄壓榨出100%純天然葡萄籽油,純度高、油質穩定,能耐攝氏230度高溫,適合各種烹調方式。
  • 常見6種食用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哪個好?貴的就是好油?
    發展到今天,植物油的種類太多了,光是我們常見的就有6種,有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還有稻米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等等。每次去超市買油,本來就挑得眼花繚亂,銷售員再過來推銷一番,感覺腦袋都要炸了。哪種食用油最好呢?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 減肥吃什麼油?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用油,燕教授這份選油攻略送給你
    生活中大部分美味的菜餚都離不開「油」參與,但是市面上的「油」種類繁多,在選擇食用這件事情上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到底吃哪種油更健康?減脂期到底吃什麼油?今天燕教授營養師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關於這方面的內容。
  • 購買食用油時,不管價格多少,只要能符合這5點,就是純正的好油
    貨架上的食用油有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茶籽油、葵花籽油等等,有些食用油的包裝上還加上了「高級」、「濃香」等,價格也是高高低低,總之,讓你越看就越不知道挑選了。很多人到最後就選擇了價格高的,因為大家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不過,要想挑選好的食用油要看好幾個方面,根本不是越貴的油就會越好。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食用油挑選有門道,金龍魚1:1:1調和油脂肪酸平衡理念應用於實踐
    食用油作為我們廚房必備的一種調味品,可謂是各種美味佳餚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伴侶。但你知道嗎?看似平平無奇的食用油怎麼選其實大有門道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明確提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要均衡。而食用油提供了人體約50%膳食脂肪酸來源,通過食用油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膳食脂肪酸均衡攝入。
  • 買油時,多數人常犯3個錯誤!滿足4個特徵,就是優質好油,放心買
    食用油是烹飪時必不可少的,小時候油的種類少,只有豬油、豆油、菜籽油等,如今去超市裡看看,至少有十幾種,玉米油、葵花籽油挺常見,還有稻米油、山茶油等,很多人都沒吃過。那麼到底哪種食用油好呢?有人買便宜的,有人買貴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購買食用油。首先,買油時很多人經常會犯3個錯誤,導致了吃的油並不好,快和我一起看看吧。
  • 美味健康從油開始 食用油級別越高越有營養嗎
    對於吃油這件事,老百姓在意美味,也更在意健康——油鹽醬醋,是百姓餐桌上烹製豐盛菜餚最常見的4樣配料。雖說是配角,卻誰也離不了。這其中,油,首當其衝。63歲的陳惠芝家住北京通州區張家灣鎮,在她的記憶裡,吃油曾是件奢侈的事情,「我們小時候不能經常吃肉,吃一頓用豬油炒的菜,那叫一個香。那個時候就天天盼著能吃上豬油」。物質匱乏年代,油是需要憑票供應的珍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