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千千萬萬遍。」從這句話看,我們可能以為講的是愛情,但實則,這是講的友情,而且還是「兄弟」情。
放風箏,追風箏。兩個男孩的友情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結束。風箏還會在,但那份曾經的情感呢?
《追風箏的人》講的是兩個阿富汗少年的故事,阿米爾是少爺,而哈桑是僕人,小阿米爾一歲還有天生兔唇,倆人出生之後都失去了媽媽,所以一起吃著一個奶媽的奶水長大,擁有情同手足一般的感情。
哈桑對阿米爾的忠誠總讓人心痛,阿米爾去上學,而哈桑在家幫少爺收拾好房間;少爺背書,哈桑不便仰頭聽得哈哈笑;為了幫少爺取得那支藍風箏,不惜被惡霸毆打;即使被栽贓「偷竊」但仍是自己一個人扛住了一切。
可是,貴為少爺的阿米爾,卻把這一切都當作了理所當然:看到哈桑被打,他選擇了逃避,設計將他們趕出家門。
那個追風箏的少年,那些相伴一起成長的日子,就這樣被阿米爾遺棄了。
有人說,哈桑這是愚忠,但難道這不是孩子的一種赤誠嗎?因他一直把阿米爾認作「朋友」,
而且還是,為你,千千萬萬遍。
絕大多數孩子學會說的第一個詞彙是「媽媽」,而哈桑說出的第一個詞彙卻是「阿米爾」。其實從心理上看,哈桑已經將阿米爾視為最親的人了。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獲得媽媽的愛,但每個人的方法確實不一樣,哈桑想要獲得阿米爾的愛,所以,不惜「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想要獲得爸爸的愛,甚至不惜將哈桑犧牲。
後來,已移居美國並成為知名小說家的阿米爾接到父親的好友拉辛汗的電話,他說哈桑已死,他要阿米爾回阿富汗,要他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從戰亂中的阿富汗帶出來,不僅是因為他以前辜負了哈桑,還因為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繼續往下看,你會發現故事的轉折,故事的神秘性,似乎會發生,但似乎又不會發生,但字裡行間,卻讓你真切地感受到「友情,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存在。
因為,這種千千萬萬遍,是為你的,也只是為你,千千萬萬遍,但哪怕千千萬萬遍
一定要去感受這種對友情最好解釋的千千萬萬遍。
小說中風箏只在兩個地方出現過,卻蘊含了豐富的意象。風箏可以是愛情、親情、友情,更是作者對未來希望的象徵。"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對阿米爾如此,阿米爾對索拉博亦如此。
用倆人用一生,解釋了這最好的友誼,講述了這千千萬萬遍。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隻風箏,而情感便是牽引風箏的線,但它又是如此的脆弱,可是不管我們經歷什麼,不管我們存在什麼,為了這根線,都應該以正確的眼光,堅定的信心,追到它。不要總以活得容易為藉口,去懦弱、去謊言、去奪取。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好好讀一讀這本書,我相信它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著我們,因為會使我們潸然淚下的故事觸碰到的恰好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為你,千千萬萬遍"是這本書中,最為經典的句子,哈桑可以為阿米爾千千萬萬遍
那我們呢?
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又有幾個人能在十年裡陪你成長,如果能遇見那個值得千千萬萬遍的,也一定要用盡心力取悅你,為你歡喜為你憂。為你,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