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一則消息:約有65%的單身男性反感父母、朋友給自己介紹對象,不僅調動不起自己的交友積極性,還容易讓自己陷入不太舒服的交友狀態。
當代單身男子,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渴望婚姻,又不想對湊婚姻;不願意接受父母、朋友介紹的相親對象,自己似乎也沒有積極拓展交際圈。
面對城市的高樓大廈,很多單身男子其實能夠接觸到的異性也就同事或上學期間的同學。
在當下,有很大一部分單身男子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大學畢業後,前往一座自己喜歡的城市,開啟工作程序,這時候會發現,想和同學談戀愛,卻因為距離原因擱置;自己上班的環境,或男生扎堆,或同事中的女生都已經結婚。在此情況下,似乎覺得自己想戀愛,卻難以找到戀愛對象。
在此狀況下,很多人在不多的休息時間裡,以手機為伴,甚至連吃頓飯都懶得下樓,並交給了外賣小哥。
就想問,自己都懶得去爭取認識更多女生的機會,又怎麼可能找到自由戀愛對象?
關於相親,65%的男人甚至會偏見的認為:只有條件差的男生,才會走相親道路。事實上,是找不到結婚對象,才會走相親這條路。敢問:工作之餘,宅在家裡的你們,難道不就是找不到結婚對象的這一卦嗎?
所以,對相親的排斥,其實就是對相親的偏見。
如果可以淡定的覺得:相親不過是給自己營造了一個認識更多人的平臺,即便兩個人不能夠做戀人,至少還可以做朋友。
我鄰居家孩子現在的老婆,就是他曾經的相親對象給他介紹的女生。
當時,領居家孩子也排斥相親,但是,架不住父母的逼迫,還是硬著頭皮去了。
見到對方後,確實沒有戀愛的衝動,但是,那姑娘性格好,最後,他倆就成了朋友。
最終,通過這姑娘的朋友圈,解決了我鄰居家孩子的終身大事。
所以,在單身狀態下,且自己沒有太多機會認識異性的時候,相親未必不是一條可以選擇的路。
只是,在相親的時候,不要帶著偏見和詆毀,相親也就那麼回事了。
所以,65%的單身男子排斥相親並渴望自由戀愛,主觀因素還是對相親本身存在著排斥。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從陌生到熟悉,這其中會有很多渠道,為什麼就偏偏排斥相親這個渠道呢?
在當下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呈現:男生找結婚對象較女生而言,要困難一些。
所以:面對戀愛對象,不過分苛責和挑剔,不是妥協,而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