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咋回事?
這門好像是歪的
電線桿也歪了
... ...
網絡圖片
我眼睛又沒有近視,
難道是老花了?
今年年初,四十出頭的高大姐突然覺得看東西不太清楚。她以為是太累了的緣故,可是休息了幾天後,發現看東西不僅模糊不清,還變形,明明是方方正正的門窗,她總說是歪的,筆直的電線桿,在她眼裡卻變形成了彎的。
網絡圖片
黃斑裂孔是指黃斑中心全層神經上皮缺失。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特發性黃斑裂孔和繼發性黃斑裂孔,前者較常見於老年女性,其發病原因尚不明,後者則多繼發於眼挫傷、長期黃斑囊樣變性破裂等,其臨床改變與其原發病有關。
網絡圖片
黃斑裂孔會導致患者視物中心暗影和視物變形,嚴重情況下中心視力可極差,還可導致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是致盲性眼病。需要及時治療。經過多方比較,
一家人決定在荊門一醫治療。
入住荊門一醫眼科後,劉國立主任仔細研究了患者的病情。患者是特發性雙眼黃斑裂孔,雙眼視力只有0.05,其中一隻眼睛的裂孔直徑約700微米,屬於巨大裂孔。
裂孔越大越難閉合,有時即便小裂孔,也有不閉合的可能性。
黃斑區是視網膜上最薄且視力最敏感區,結構精密,厚度不超過0.4毫米。
手術中需剝離視網膜上的內界膜並填塞至裂孔內,起到修補裂孔的目的。
和患者解釋了黃斑裂孔的相關手術過程後,次日便安排患者行左眼玻切聯合內界膜剝離及黃斑裂孔填塞術。
整個手術猶如在針尖上舞蹈,需要全程在顯微鏡下精細地處理每個細節,稍有不慎則功虧一簣。
40分鐘後,手術順利完成。
一周後,左眼黃斑裂孔部分癒合,查視力恢復到0.1-0.2,3個月後複查,視力恢復至0.5。
再行右眼手術,同樣順利完成。
距離手術半年後,高大姐來醫院複查,雙眼視力都恢復到0.5。
「我現在看東西很正常,不再把直的看成彎的了,幹活一點也不受影響。慶幸找對了荊門一醫,遇到了劉國立主任。」
荊門一醫眼科主任醫師 劉國立:
「我們人的眼底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結構叫黃斑。黃斑之所以叫黃斑,是因為它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所以外觀上看起來是黃色的,黃斑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是我們光線聚焦的焦點所在。」
眼睛就好比是一臺照相機,視網膜就是照相機的底片,而黃斑就是底片中央的那一部分,是視網膜上看東西最敏銳的部分,能夠識別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縱深、距離等信息,決定著人的光覺、形覺和色覺。
網絡圖片
黃斑裂孔是指黃斑部視網膜內界膜至感光細胞層發生的組織缺損,就是視網膜上破了一個洞,嚴重損害患者的中心視力。
黃斑裂孔,與老年人視力的三大殺手「白內障」「青光眼」以及「黃斑變性」一樣,屬於眼科常見病。
「這種疾病的發生,與年齡的增長有很大關係。年齡增大,玻璃體逐漸液化,對視網膜的固定作用變小,玻璃體在後脫離過程中,容易導致黃斑裂孔的發生。」劉國立說,除特發性黃斑裂孔外,其他原因所致者病因均較明確,如外傷、高度近視、囊樣黃斑水腫、炎症、視網膜變性類疾病、 黃斑前膜和日蝕性視網膜病變等。
網絡圖片
該病的患病率不高,約佔人群的3.3‰,其中以不明原因的特發性黃斑裂孔最為多見(大約83%),常發生於50歲以上的健康女性(平均65歲,女:男=2:1),雙眼患病者佔6%-28%。也有部分發生在較年輕的患者。
該病起病隱匿,常在另一隻眼被遮蓋時才被發現。患者常主訴視物模糊、中心暗點、視物變形。視力一般為0.02-0.5,平均0.1。
很多老年人早期出現視物模糊,常被誤以為是衰老引起的自然變化或「老花眼」而延誤就醫。導致疾病的下一步發展,不僅會視力下降,不知不覺的就會出現眼前視物變形,將直線或有直線輪廓的物體視為曲線形。到了晚期,視野中心出現黑點,並隨時間逐漸擴大,甚至是一片黑洞。由於視力的下降和喪失,使患者無法正常的獨立生活,無法閱讀甚至無法正常行走。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進行眼底檢查,做螢光血管造影,做OCT等等相關檢查。臨床上,對於黃斑裂孔一般採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早期治療預後良
好。
目前,
荊門地區僅荊門一醫眼科
能夠實施黃斑裂孔手術治療,
每年幫助50例左右的患者重見光明。
荊門一醫眼科團隊
本文內容為廣告 荊門晚報記者/李力
主編/張義 編輯/劉思晴
微信廣告合作:0724-237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