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牛肉米粉技術配方(附 湖南米粉牛肉清湯的吊制)

2021-02-16 肉類品管

  一:牛肉的滷製(2斤牛肉計算)

  1:香料包的配方

  小茴香8克,甘草 3克,白叩5克,香葉4克,桂枝5克,木香5克,霍香3克,八角8克,花椒5克,砂仁8克,草果8克,桂皮6克,泡30分鐘洗乾淨再用紗布袋裝好,紗布袋當地市場有賣的,也可以自己去藥店買紗布自己做紗袋。

  2:牛肉的清洗飛水

  將新鮮的牛肉切拳頭大小,洗乾淨,清洗的時候用手用力擠壓牛肉塊,將血水擠壓出一些,然後放到鍋裡加冷水煮,水面要能蓋住牛肉,水開後撇去表面的泡沫雜質,煮5分鐘拿出來,注意這個原湯要保留的,千萬不要倒掉丟棄,後面要用這個湯,煮牛肉碼子要的。

  3:牛肉的滷製

  把湯鍋清洗乾淨,把飛過水的牛肉和香料包放到湯鍋中,加水一起煮,注意水量要淹沒牛肉和香料高一個拳頭。如果不夠水就加清水。先大火煮開,然後改小火滷製15分鐘,再關火燜30分種,千萬不要加鹽。滷製的目的是去除牛肉的血腥味增加牛肉的香味注意

  這個滷水要留著的,用久了就是老滷水,滷水越老越香越有風味,這就是老店米粉好吃的秘密。但是保存要注意,每天要燒開兩次,冷卻後放在冰箱中保鮮。香料包可以用5次以上,只要用香味就可以用,瀝乾滷水也是放冰箱保鮮保存。

  二:牛肉碼子製作

  1:冷卻改刀

  將牛肉放涼,放涼肉質會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切形,將牛肉或牛腩改刀為小方丁(立方體),約1.5CM長*寬*高,要大小均勻,切入老薑片50克。

  2:炒鍋燒熱,倒入調和油200克燒到剛有一點出煙,放入牛肉丁老薑片翻炒,當牛肉上的肥肉出油的時候,香氣濃鬱,加入200克辣椒麵(不吃辣的可以少加,要辣的可以多加一點,將幹辣椒打成粉末即成辣椒麵),加入花椒3克(不要麻味可以少加),王守義十三香粉10克,當炒到辣椒有香味出來的時候,加入50克牛油一起炒半分鐘,再加入料酒5克,生抽15克,雞精12克,味精5克,白糖5克,耗油30克,王守義十三香肉味王調味料8克,四川正宗郫縣川老匯紅油豆瓣醬50克,鹽適量(最好牛肉煮好後再加,加鹽的時候要先品嘗鹹味,因為豆辨醬,生抽都是鹹的,這點一定要小心),再加前面牛肉飛水的原湯(加水的量為沒過牛肉一個拳頭的水)加入高壓鍋壓一起壓10分鐘(這裡很靈活,如果你的火大,就壓10分鐘,火小就壓13分鐘,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要求牛肉不能太爛,也不能太硬,我們一般壓10分鐘足夠,牛腩時間還要久一點)。高壓鍋壓好後,再加奇香紅油100克,試好味道就就可以出鍋了,(如果沒有高壓鍋就用炒鍋煮,不過時間要長,具體多長自己要品嘗一下口感,我的經驗是牛肉60分鐘左右這個樣子。牛腩要2個多小時)牛肉碼子製作完成。

  三:高湯的製作(15斤水量熬10斤左右的骨頭湯)

    材料:豬筒子骨2斤,牛骨頭2斤,蔥50克,姜30克,脫皮花生米200克(花生米要去皮,不去皮有湯會有點紅),鹽適量(大概40克左右,要試味為準),冰糖15克(增加回味),甘草15克,白酒10克,(如果想要高湯味道更鮮一點可以再加日本味之素i+g10克)

  做法:

  1:骨頭飛水,先將骨頭清洗乾淨,放到鍋中加入自來水,正好蓋住骨頭,大火燒開,水開後煮5分鐘左右取出骨頭,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待用,2:蔥、姜均洗淨,蔥打結,姜切片備用;

  3:鍋內加入自來水放入豬筒子骨,牛骨頭,蔥,姜,脫皮花生米,甘草,先大火燒開,要不斷打掉湯表面的泡沫,然後小中火慢熬煮4小時,再加入鹽,冰糖,白酒即可(如果想要高湯味道更鮮一點可以再加日本味之素ig)注意

  小中火熬煮才能保證湯的乳白色,骨頭可以用2-3次,第一次熬的湯可以煮的時間短一點。第二次可以熬長一點時間哦,注意只有小中火慢熬,湯才能白,才能濃稠,才能鮮美。如果湯還不夠鮮美,不夠濃稠,那是因為你的水放多,骨頭太少了,可以適當少放點水,多放點骨頭。也可以加入大骨濃湯寶。調味時,這些要根據水量多少適當增加哦,最好是邊嘗邊加哦,糖不能放太多,不能嘗出甜味,任何一碗牛肉粉最上面是碼子,下面是米粉,湯分兩層,最上面是碼子的湯汁,一般是紅油油的,下面才是骨頭湯,鮮美而有營養,一般是乳白色的,四,成品牛肉粉面製作(溼米粉100克或者鹼面100克)牛肉粉或者牛肉麵的做法,取一乾淨碗,碗中加蒜泥5克,生抽5克,醬油小半勺1克,味精1克,雞精3克,奇香紅油3-5克,豬油3-5克(豬油最好當天炸的當天用,這樣才香)裝入碗中,再倒入大半碗骨頭湯(250克),再把在開水鍋中燙好的米粉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牛肉和煮牛肉的湯汁,再撒上香菜,蔥花,一碗美味的牛肉粉就做好了。

  注意:只要口感好的米粉或者麵條都可以做,要麻味的可以加花椒油或者花椒粉進去,要辣味的可以加粗辣椒粉油進去,也可以讓客人自己加。

  奇香紅油製作

  一:主要材料:

  色拉油(或者調和油)2500克,郫縣豆瓣醬主料500克,幹辣椒200克,花椒100克,八角20克,孜然15克,桂皮15克,白叩15克,白芷15克,山奈12克,甘草12克,小茴香8克,陳皮8克,草果5克,香葉5克,鮮紅椒150克,泡椒50克,胡蘿蔔150克,生薑100克,大蒜50克,洋蔥100克,香菜100克,大蔥50克。

  二:原材料的處理過程:

  1:幹辣椒用開水煮,然後用絞肉機打成茸狀,成餈粑辣椒。

  2:花椒用冷水泡 溼透。

  3:泡椒、鮮紅椒去蒂,切成塊。

  4:胡蘿蔔、生薑、大蒜去皮,洗淨切片,

  5:大蔥切成4釐米長的段;

  三:香料的處理:

  花椒,八角,孜然,桂皮,白寇,白芷,山奈,甘草,小茴香,陳皮,草果,香葉用溫水浸泡10分鐘後撈出瀝乾水分備用;四:奇香紅油製作過程:

  1:把鍋洗乾淨燒熱,放入色拉油2500克燒到剛有一點冒煙,依次放入胡蘿蔔片、大蒜、生薑、洋蔥、鮮紅椒、野山椒、大蔥、香萊,浸炸至原料呈金黃色且香味溢出時,將料渣撈出。

  2:油鍋離火(或關掉火)待油溫降至6成熱時把處理好的餈粑辣椒,郫縣豆瓣醬,花椒,全部倒入鍋中,再放入泡好的香料。

  3:接著將鍋大火上燒開,然後轉小火熬1個半小時以上,用勺子不停地攪動(否則容易糊),熬煉到辣椒剛有一點點變黑,沒有水氣冒出,油色紅潤時就可以了,最後關火冷卻密封放置兩個晚上,讓香料的味道全部到油裡面,最後撈出料渣,奇香紅油製作完成。

  注意事項:

  幹辣椒千萬別太辣,太辣就把香料的香味蓋住了,火候要掌握好(油麵有一點點沸騰就可以),一定要勤翻勤攪動,一定要把豆瓣醬,餈粑辣椒的水汽熬幹(看到差不多要變黑了,就是沒有水份了),紅油才夠香。

  粗辣椒粉油的製作過程:

  把鍋洗乾淨燒熱關小火,放入奇香紅油1000克,粗辣椒粉500克,再用小火加溫,鍋中飄出辣椒香味即可,注意不要燒糊,冷卻用保鮮膜密封保存。

  肥腸碼子製作

  主料:豬大腸1000克:

  製作步驟:

  1:清洗:將買回來後將豬大腸翻轉過來,把肥腸腸壁上的白色油的東西全部去掉,然後用醋25克,麵粉30克,調和油15克搓洗,再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把肥腸放入鍋中加水,加入10克料酒燒開,水面蓋過肥腸約3cm,約3分鐘後,撈出肥腸,再衝洗乾淨,然後切成2釐米左右小塊待用;2:炒制:先將肥腸放入鍋子裡小火炒幹水分,然後加5克料酒去除腥味和異味。然後盛出來放在一個盆裡待用。

  3:鍋洗乾淨燒熱,倒入花生油50克,燒熱,加入老薑片25克,大蒜片20克,花椒5克(麻味可以自己調節,可以以少放或者多放),幹辣椒8克(根據辣味程度適當調節)炒香配料。然後把豆瓣醬30克放入炒香,然後放入肥腸一起翻炒,再加入料酒10克,十三香粉8克翻炒,然後加入正好蓋住肥腸一半的水,待肥腸在鍋中燒到5分鐘時翻炒一下,再過5分鐘見肥腸差不多口感最好時(如果肥腸還硬咬不動,就再加點水燜幾分鐘,但是最後要注意收幹水分)把青紅辣椒各100克切片放入鍋中一起翻炒,然後加和味精1克,雞精3克,王守義十三香肉味王調味料8克,奇香紅油100克,少許鹽即可出鍋。注意豆瓣醬是鹹的,加鹽要注意哦。不懂加就先小量,慢慢嘗試味,最後注意因為是碼子,油要多放點。做好後就用容器裝起來放在煤爐子上保溫。如果沒有用完就放入冰箱保鮮層。

  排骨碼子製作

  主料:排骨1000克

  製作步驟:

  1:先將排骨用刀斬成小段,然後用自來水將血水衝洗乾淨。

  2:鍋裡放水2000克,八角8克,花椒5克,桂皮6克煮開,再放放洗好的排骨,中大火煮開5分種,去血水,去血腥味增香。

  3:排骨撈出洗淨瀝乾放涼備用。

  4:鍋裡放豬油100克,(這裡要用動物油,而且量要多點),把八角5克,大蒜片20克,生薑片30克爆香,然後小火,倒入四川郫縣川老匯豆瓣醬30克,小火炒香,注意不要糊鍋。

  5:把排骨放到鍋裡炒到微黃,放入幹辣椒8克(繼續煸炒排骨邊緣焦黃,現在的肉水分比較多,所以煸炒幹水份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肉裡水分含量大,肉會不香嫩。

  6:沿著鍋邊倒入料酒3克,再煸炒幾下加入生抽8克,老抽1克,十三香粉8克,炒一下,加水,水量正好蓋住排骨高2-3cm,大火燒開,轉小火燉30-50分鐘。燉到排骨至酥而不爛,口感最好時即可,出鍋前5分鐘調味加入精鹽適量試味為準),味精2克,雞精10克,耗油25克,白糖5克,王守義十三香肉味王調味料6克,奇香紅油100克,如果你擔心鹽不會放,你就將鹽最後放,將排骨燒好後,邊嘗邊一點點加鹽。做好後就用容器裝起來放在煤爐子上保溫。如果沒有用完就放入冰箱保鮮層。

  榨菜 酸豆角的炒制

  榨菜 酸豆角在市場購買回來後,洗乾淨,榨菜切成細條,酸豆角切成段,分開炒,(炒法是:炒鍋燒熱放奇香紅油30克燒至6成熱,加入酸豆角1000克,王守義十三香肉味王調味料8克,炒2-3分鐘出鍋即可。榨菜炒法同酸豆角一樣)一定要把握好當天用量,不要一次炒的太多,沒切的沒炒的,就放冰箱保鮮。

  湖南米粉牛肉清湯的吊制

  牛肉的加工:

  1、將牛肉塊、牛排放在清水中漂洗、多擠壓幾遍至排出血汙。

  2、牛百葉、牛心管分別加鹽、醋、麵粉,用手反覆揉搓至表面的粘液凝固脫落,用清水衝洗乾淨。

  3、將剔出的牛骨頭放在清水裡浸泡2.5小時至去盡血水。撈出牛肉、牛雜、牛骨,瀝淨水分待用。

  香料配比

  良姜12克、小茴香7克、八角8克、白芷10克、草果10克、桂皮7克、白豆蔻5克、桂枝5克、陳皮5克、砂仁5克、香葉5克、花椒3克、肉桂3克、甘草3克、香茅草3克、山柰3克、甘松3克、公丁香2克、母丁香2克,以上香料入溫水衝泡乾淨,放入紗布袋製成香料包。

  製作流程:

  1、牛骨15斤焯水、砍斷,倒入湯桶,加清水50斤,大火燒沸轉小火煮3小時,期間不間斷撇淨血沫,最後撈出牛骨扔掉不用,製作出底湯45斤左右。

  2、鍋入料油250克燒至六成熱,下薑片、蔥段各40克,香菜、芹菜段、洋蔥塊各20克炸香,連油帶料一同倒入底湯中,加入香料包,調入鹽500克、蠔油200克、生抽250克、玫瑰露酒50克、老抽5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小時至香味四溢,濾掉渣滓,撈出香料包。(香料包可再使用一次)3、取洗淨的牛肉和牛雜共25斤倒入湯桶,大火燒開轉微火保持湯麵平靜、無氣泡冒出,燉1小時後百葉、心管等牛雜已經成熟,撈出備用,繼續保持微火燉2小時至牛肉軟爛、能輕易將筷子插入肉裡,撈出備用。(注意:吊湯或煮牛肉時都不能加蓋,這樣才能使牛的羶味完全散發出去。)4、將原湯按照4∶1的比例分為兩份,較多的一份兌入等量的清水,加適量鹽、味精、胡椒粉再次燒開,撇淨浮油即成牛肉清湯。剩餘的原湯第二天吊湯時作為老滷使用。

相關焦點

  • 在湖南常德,一碗正宗的津市牛肉米粉,是津市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湖南常德,作為津市人,你的一天是從嗦一碗粉開始的嗎?無論你身在何處,一碗正宗的家鄉牛肉米粉,永遠是津市人念念不忘的味道!津市牛肉粉範圍極廣,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店鋪賣,不過還是發源地湖南津市牛肉粉最夠味兒。津市牛肉粉味道鮮美,香滑不油,與長沙的臭豆腐共為湖南兩大特色風味小吃。
  • 湖南哪裡的粉最好吃?津市米粉、長沙米粉、湘西米粉、湘潭米粉
    作為一名湖南人,這些天最讓我牽腸掛肚的就是別人店裡的米粉。有人問我你們湖南的粉真的這麼好吃,你怎麼天天想吃?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瞧一瞧我們大湖南到底有哪些讓湖南人慾罷不能的粉。"高檔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聽到這個前奏腦海不自覺浮現《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許多美食。
  • 湖南米粉/津市牛肉粉配方
    湖南米粉
  • 加盟商資料 湖南米粉牛肉清湯的吊制 香料配方是關鍵
    牛肉的加工:1、將牛肉塊、牛排放在清水中漂洗、多擠壓幾遍至排出血汙。2、牛百葉、牛心管分別加鹽、醋、麵粉,用手反覆揉搓至表面的粘液凝固脫落,用清水衝洗乾淨。撈出牛肉、牛雜、牛骨,瀝淨水分待用。(香料包可再使用一次)3、取洗淨的牛肉和牛雜共25斤倒入湯桶,大火燒開轉微火保持湯麵平靜、無氣泡冒出,燉1小時後百葉、心管等牛雜已經成熟,撈出備用,繼續保持微火燉2小時至牛肉軟爛、能輕易將筷子插入肉裡,撈出備用。(注意:吊湯或煮牛肉時都不能加蓋,這樣才能使牛的羶味完全散發出去。)
  • 湖南獨有的5種風味米粉,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你吃過嗎
    湖南獨有的5種風味米粉,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你吃過嗎? 早在清道光年間,津市就有一家生產細而長的米粉的店。長期以來,沅水、澧水流域的民眾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吃米粉,從其他地方來津市的客人在津市享受正宗的米粉。津市米粉之所以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是因為它們白色、圓形、細長,形狀像龍鬍子,象徵著好運。逢年過節吃米粉,表示在未來的歲月裡,一家人會像米粉一樣團團圓圓。
  • 湖南最好吃的10碗米粉,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從口味上來說湖南米粉有三大主流,津市米粉,長沙米粉和湘西米粉,其它支流若干,例如衡陽、湘潭、懷化、邵陽、郴州的米粉也相當有名,下面就來看看湖南最好吃的10碗米粉,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 無藥可救的米粉情結——酸菜牛肉米粉
    我有嚴重的米粉情結。這種糾結到了北京總算是可以不用了,因為就那麼一兩種選擇,而且有米粉可選也算不錯啦!我也漸漸學會了知足,有米粉吃就是好事!  因為同樣的飲食愛好,也交到一些朋友。認識的幾個湖南姑娘跟我一樣,聽到哪家餐廳有米粉就兩眼發亮,如果還是蓋碼粉或常德米粉之類,簡直就坐不住。再遠的路也必須去嘗嘗鮮,我也跟著她們愛上了湖南的蓋碼粉,每次吃到必定幫她們記住餐廳位置,並鑑定一下是否值得去再做推薦。
  • 湖南的米粉江湖:長沙米粉排不上號,有一種米粉別的地方沒得賣
    最近在五一路口開了一條湖南米粉特色一條街,還做了一個巨大的米粉雕塑,引來了很多人排隊嗦粉,很多人就好奇,嗦粉也要特意搞個花樣嗎?其實你不知道嗦粉在湖南人的生活中分量有多重。你來長沙就發現,長沙人的早餐特別喜歡嗦粉,而且你會發現,為什麼湖南的米粉種類這麼多?
  • 常德米粉:牆裡牆外百花香
    歷史溯至清朝常德牛肉粉的誕生,可追溯到清朝雍正皇帝時期。當時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新疆維吾爾人的一支遷至湖南,在常德津市附近地區定居。回民本喜食牛肉麵,但當地以大米為主食,不易找到麵條,長居此地的回民便用米粉充當麵條的替代品,創造了最早的牛肉粉,口味十分清淡。
  • 請投邵陽米粉一票!湖南各地米粉哪家強?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重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要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粉薄,軟糯,澆頭重。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檯上,任人自取。長沙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粉跟扁粉兩種,長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優勢就是比較容易入味。
  • 湖南哪裡的粉最好恰?來為你的家鄉米粉投票!丨舌尖上的湖南
    絕大多數都會回答說是米粉!每天早上起來嗦碗粉,一整天都是活力滿滿,精神抖擻說起湖南的粉,花樣真不少有寬的、細的、圓的、扁的,湯的、幹拌的,牛肉粉、肉絲粉、魚粉、光頭粉....口感:津市米粉最有名的當數劉聾子牛肉粉館。劉聾子牛肉米粉具有辣、熱、香、鮮的特點。
  • 湖南人吃早餐就愛恰粉,其中津市牛肉粉是一絕
    而湖南人的早餐則從一碗粉開始,湖南人愛嗦粉,不管男女老少,早上起來一定要先來吃一碗粉,這一天才算開始。粉分為圓粉和扁粉(米麵),粉的碼子(澆頭拌料)也是各種各樣的,有味道比較清淡的,也有味道濃烈香辣的。吃一口香滑入喉,回味無窮。湖南各個市州的米粉口味都是不同的。
  • 湖南米粉 | 「嗦」不盡的潑辣直爽
    「湖南人怕不辣」,但辣不是湖南人唯一的追求,只不過辣味恰好契合了湖南人潑辣直爽的性格。如果問一個湖南人,「你的家鄉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美食?」米粉絕對會是答案之一。▲ 肉絲粉自然少不了最後的一勺肉絲蓋碼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須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 湖南米粉除了長沙和常德的,這些地方的也很贊丨策翻天
    湖南人的一天,從清晨的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興許吃多了長沙米粉和常德米粉,以為湖南米粉就這兩種,今天就為大家實力科普一下咱大湖南的米粉種類,並看看哪個是大家心目中的米粉之王!長沙人喜歡吃米粉,分圓粉跟扁粉兩種,長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 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優勢就是比較容易入味,要知道米粉本身是沒有任何味道的,全靠湯來調味。
  • 七圓滴還是七扁滴……湖南米粉,你最愛哪裡的?
    長株潭地區的人更喜歡帶清湯和不那麼辣的扁粉;常德人以更勁道的圓粉為傲;衡陽人推崇當地的魚粉;邵陽人則離不開泛著紅油如烏龍麵一般的粗粉;懷化人更喜好粗粉和鴨肉的碰撞;湘西米粉講究碼子的酸辣;郴州人除了熱愛紅湯的魚粉,小腸粉、殺豬粉等都是他們的心頭好……在湖南,只要在米粉前冠以地域,就是一種迥然不同的米粉文化。 敢為人先的湖南人,唯獨在米粉上是「冥頑不化」的。
  • 一酸一辣牛肉粉的故事,激起湖南人的情懷
    今天就由一酸一辣酸菜牛肉粉方老師為大家科普一下,喜歡吃牛肉粉的小夥伴可以看一看! 約三百年前,清雍正皇帝實行「改土歸流」,原籍北直順天府通州回民楊源,受封武略將軍,採食澧田,在常德津市附近賜地百頃,帶領回族部眾從此落籍。
  • 湖南米粉哪家強,來來來,快來嘗一嘗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重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要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粉薄,軟糯,澆頭重。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檯上,任人自取。長沙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粉跟扁粉兩種,長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優勢就是比較容易入味。
  • 湖南各地米粉研究報告,看到寧遠水粉,我趴下了......
    南方人愛吃粉,但是能把粉吃出這麼多花樣的,我只服湖南人!寬的、細的、圓的、扁的,湯的、幹醃的,牛肉粉、肉絲粉、魚粉、光頭粉.米粉不像面,它簡單,Q彈,不易坨,湖南人愛嗦粉,因為它是融進生活裡,骨子裡的東西。而且在湖南的很多地方,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碗粉。第一碗:寧遠水粉
  • 曾憑一碗米粉就火到日本,湖南人怎麼這麼會嗦粉
    說到最高調的米粉江湖,湖南說第二,怕是沒有城市稱第一吧。常常「窩裡鬥」的湖南米粉,總是誰也不服誰。愛粉的人走進湖南,就被各種驚喜迷花了眼。光是種類,就分有長沙米粉、常德米粉 、衡陽魚粉、永州滷粉等八大門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也都有自己認為最好吃的底氣。
  • 【轉載】湖南米粉哪家強,來來來,擂臺賽上嘗一嘗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重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要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粉薄,軟糯,澆頭重。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手工米粉切成5釐米的細條,經滾水氽煮,柔軟爽滑,加入豬大骨長時熬製的清湯、香菇煨肉碼、香蔥,湯鮮、粉爽、味美。特色代表:肉絲粉、爆炒腰花炒碼粉油乎乎紅彤彤的湯汁裡,浮現筷子粗的米粉,都不用吃,看一眼就是邵陽米粉。米粉厚實耐嚼,配上吸滿紅油的牛肉、油豆腐和木耳絲,有一種回味綿長的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