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地球的氣候危機已經非常嚴重,再不採取措施就晚了

2020-12-21 探索宇宙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是地球的霸主。對於這個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本來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好好愛護,可是隨著人類的活動,地球的環境開始不斷惡化。可能有人覺得,人類的生態環境惡化是從進入科技時代才開始的,可事實上,早在數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已經開始對地球生態的破壞。

就拿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來說,它佔地面積達到了900萬平方公裡,幾乎和中國的面積差不多。如此浩瀚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其實撒哈拉沙漠在很早以前也是一片綠洲,自從人類的祖先發現了這個地方,開始在這裡生活定居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就變成了沙漠。

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對於地球生態的破壞是多麼嚴重。當然,由於地球本身有非常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再加上古時候的人們都是手工勞動,沒有什麼工業,所以對地球的一些破壞也可以進行一定的自我修復。

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工業的大量出現,生態的惡化程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工業的快速發展給地球生態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這種影響越來越可怕。我們就拿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說吧,這是一種嚴重的溫室氣體。

在沒有工業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主要是人類呼吸釋放,這些二氧化碳氣體可以被植物有效吸收,形成一種穩定的循環系統。可是當工業加入進來之後,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遠遠超越了人類呼吸釋放的,再加上人類為了發展工業,大量砍伐樹木,失去了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於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開始不斷增多,而二氧化碳的增多意味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地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下升。初期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感覺不到什麼特別明顯的影響,可是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當溫度上升到一定階段之後,影響越來越明顯。

如此全球的氣溫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南北極的冰川快速融化,海洋變暖導致颱風的頻繁發生。同時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可能會上升60米左右。這個時候,地球大部分的陸地將不復存在。

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分會的海洋保護主任Heike Vesper預測道,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海洋變暖導致的魚類資源覆滅,到2050年全世界生活在沿海、低海拔地區的10億人口面臨生存危機,屆時為了躲避洪水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尤以發展中國家為甚。

冰川的快速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不僅會讓人類失去更多的生存家園,而且還會讓能源,糧食等陷入危機,從而嚴重影響人類文明的進步。有科學家曾經猜測,地球現在有可能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原因就是現在生態的不斷惡化,導致每年都會有物種滅絕。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左右,那麼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將迎來滅絕危機。所以科學家現在幾乎每年都在對氣候危機發出警示,人類生存的地球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果我們不能夠採取有效措施,可能幾十年之後,人類的生存將會非常困難。

霍金曾經也對地球生態的惡化提出一個預測:霍金認為,以地球現在的生態惡化情況,到了2050年,地球有可能就不再適宜人類生存。而要讓地球的生態惡化得到控制,就需要大幅度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很多的家都呼籲,人類應該快速行動起來,各國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這樣才能確定地球有一個更為積極美好的未來。

顯然,今天氣候變化的軌跡已經完全脫離了人類的掌控,人類再也不是那個可以肆意改造自然的地球「統治者」。事關人類和自然的存亡,我們每個人都身負使命、責無旁貸。

雖然每一個人都知道地球現在的氣候危機越來越嚴重,但是人類能夠下定決定大幅減排嗎?小編認為不大可能。我們都知道,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主要來源於工業,化石能源的燃燒和使用避免不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想要讓溫室氣體大幅減少排放,就需要停止大量工業的發展。

那麼將地球上大量的工業停止下來可能嗎?顯然是不大可能。一旦工業大量停止發展,意味著人類的科託也會停止發展,甚至還會不斷倒退,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而且,地球不是統一的星球,工業的發展關乎著很多的利益團體,你讓美國關停所有的工業,人家會願意嗎?

如果真要這麼做了,估計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遠了。由此可見,想要通過停止工業的發展來讓地球大幅減排顯然是行不通的,不管如何,人類文明科技快速發展的步伐是不能停止的。這關乎著人類的未來,要知道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地球資源的不斷枯竭,未來如果我們不能脫離地球的束縛,實現太空採礦,那麼人類將永遠被困在地球,直到文明的終結。

工業的發展不能停止,所以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很難得到有效控制。那麼通過停止一些釋放溫室的科技產品能行嗎?比如地球所有的燃油汽車都不準上路,不準使用,這個計劃能行嗎?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自然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要知道全球每年燃油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可是非常多的,可以稱得上是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

可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明白,這個計劃也是很難實行下去的,原因很簡單,汽車可是全球經濟體的重要支柱,如果將這個支柱斷掉了,全球的很多利益集團就會嚴重受創,那個時候人家不找你拼命才是怪事。可能這樣的計劃在中國容易實施下去,就拿此次新冠疫情來說吧,國家一句話:封城,戴口罩,全國人民馬上就能夠自覺自動起來。

可是在歐美國家卻不行,原因就是歐美國家真正的主人就是那些大型的利益集團,你斷人家的汽車支柱,人家會同意嗎?當然不會同意。所以,想要讓燃油汽車退出舞臺,有效的方法只能用新能源汽車全面代替,比如電動汽車。可是人類現在的電動汽車各方面性能還是遠遠比不上燃油汽車的,所以很難取代。

正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儘管每年都有科學家出來發出氣候危機警示,呼籲進行大幅減排計劃,可是每年的大氣二氧化碳仍然在不斷創新高。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人類的工業不能停止,科技發展不能停止,而想要讓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強大的新型能源完全取代現在的化石能源,比如可控核聚變。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估計你讓人們使用化石能源,也沒有會使用。它們的能量級別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可惜,可控核聚變要實現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科學家也沒有信心能夠在2050年之前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全面應用。或許要等到本世紀末才可以,而在此之前,地球生態惡化的趨勢估計很難改變,人類的生存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困難。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推測:地球氣候在2050年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面臨考驗
    2019年已經過去,2020年的春節也即將到來,在這個交替的季節,很多人對環境的擔憂卻日益嚴重。2019年的厄爾尼諾年讓很多人看到了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而燃燒了近四個多月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還在持續,冬季也不再寒冷而是變成了暖冬。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時間:2020-07-21 14:42   來源:上海熱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 100年後地球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50米,人類會有什麼後果?
    氣候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剛開始的時候,人類不是很相信地球會越來越暖,直到媒體報導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臭氧空洞,人類才開始緊張起來,於是人類採取緊急措施遏制地球氣候變暖,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慢慢變小,從2700公裡縮小到1000公裡,於是又把氣候變暖這個問題拋到了腦海,正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些年很少有南極臭氧洞的報導了
  • 全球性自然狀況評估表明迫切需要採取行動保護人類和地球
    聯合國授權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兄弟組織 -- 的全球評估發現,自然的喪失和由此產生的野生動物滅絕危機比以前所理解的還要嚴重。
  • 如今的地球氣候,南極還能維持多久?
    地球的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四十六億年的歷史了,曾經的地球環境十分溫和,而如今地球的環境卻不堪重負,在2020年還發生了一系列的極端氣候,而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都與這全球氣候變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全球第四大湖的消亡:已經存在地球550萬年,600年來首次乾涸
    在地球上有個古老的湖泊,已經存在550萬年,它就是鹹海。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主要靠阿姆河和錫爾河補充水源。20世紀60年代初,它還被稱為世界第4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比斯裡蘭卡還要大。
  •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科學家表示,2070年35億人生命將受到威脅!
    地球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但是人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卻給地球造成了無窮無盡的傷害,如今地球的氣候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使地球氣溫不斷上升,世界各地的氣溫都已經出現了歷史新高。
  • 為什麼地球會由藍變綠?科學家通過衛星觀測,終於找到了原因
    相信很多人應該能夠猜想到,現在的地球可能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美麗了。事實也確實如此,現在再拍攝一張地球全景圖,跟50年前的那張相比,你就會發現,現在的地球雖然還是美麗的藍色星球,可是卻沒有過去那樣明亮,而是變灰暗了一些。之所以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就有如此明顯的變化,相信很多人也知道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工業的大量發展導致的各種汙染日益嚴重造成的。
  •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據《環境研究快報》雜誌11月1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續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持續的氣候變化緣何會造成毀滅性乾旱威脅?選擇反射粒子有何標準?如何噴射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 全球氣候變暖將停止?地球環境開始好轉?科學家:一切才剛剛開始
    地球的環境問題是人類一直關注的話題,在很早以前地球環境是非常溫和的,地球孕育的生命體也十分依賴地球的環境,然而地球在這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地球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人類誕生以後,人類對地球的生態環境也進行了破壞。
  • 2029年將逼近地球,它的直徑是335米,威力相當於7萬顆廣島原子彈
    在過去5000年時間裡,人類利用智慧創出輝煌燦爛的文明,人類在享受文明發展成果的同時,也面臨很多生存挑戰和威脅,包括環境汙染、氣候變暖、能源短缺、病毒肆虐、自然災害、戰爭等,雖然這些危機已經開始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但是相對於這些來自地球內部危機,人類更擔憂的是來自太空中的威脅,這些威脅包括小行星
  • 應對全球變暖科學家應該用「太陽傘」支撐地球
    為了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科學家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溫室效應的影響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陽光來消除,已經成為一些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根據11月18日《環境研究快報》雜誌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進行一項新的研究,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層噴灑反射粒子來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球表面,以緩解地球因持續的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為什麼持續的氣候變化會造成毀滅性的乾旱威脅?選擇反光粒子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噴到合適的位置?噴反光粒子把太陽傘放在地球上能有多大效果?《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 北極熊恐在本世紀末滅絕,專家呼籲採取更多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近日,一項研究預測稱,在溫室氣體排放量維持在高位的情況下,北極熊可能會在2100年之前滅絕。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報導,非營利組織動物保護組織——北極熊國際(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的一項研究預測稱,除非人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否則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
  • 北極出現「時空膠囊」,未來已提前到來,科學家稱這並不是好事
    研究者表示,時間膠囊的提前現身,意味著北極的冰融化速度,已經遠遠超過預期,地球已經進入到了嚴重的「氣候危機」。說起來,在去年的時候,就有NASA的科學家表示,北極已經進入到融冰不可控的階段,最晚2030年,北極就將沒有冰了。
  • 科學家發現「地球2.0」,或存在液態水和大氣層,但登陸那裡很難
    隨著人類數量的激增,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變得越來越擁擠,從50年代開始,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和穩定和平的環境,地球人口增長速度不斷加快,1950年地球人口才不過20多億,如今到了2020年地球的總人口已經突破77億,短短70年增加了57億,相當於每年多了8000萬人口,人口過快的增長帶來了嚴重的問題
  • 全球變暖日益嚴重,人類再不注意的話,或提前迎來物種滅絕!
    最近這幾年全球氣候變暖尤為嚴重,我們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全球變暖也導致海平面上升,使得一些動物無家可歸甚至瀕臨滅絕,並且也威脅到了沿海人民的生存與發展。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的氣溫都已經不適合人類的生存,這也對我們人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2019年非洲的某些地區直接突破了51攝氏度,在51攝氏度天氣下工作也讓很多人因此喪失了性命,可帶氣候變化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我們持續在高溫下生活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存,也讓農作物生產能力也大大降低。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富含水資源,人類未來有望移居嗎?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富含水資源,人類未來有望移居嗎?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有了水的扶持,地球才變得更加活力。自從進入科技時代後,人類的生活水平改善了許多,再也不用為缺水而煩惱,可每個人對水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弱,過度的浪費水資源,就算科學家再怎麼警告,很多人依舊不以為然。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富含水資源,人類未來有望移居嗎?可惡的是,人類不僅浪費水,還汙染海洋。
  • 為什麼說女性才是解鎖氣候危機的關鍵
    離開聯合國之後,菲格雷斯一直還是氣候運動中最主要的女性聲音之一,她參與共同創立了Global Optimism,這是一家致力於激勵人們採取行動應對環境危機的組織。她也參與共同寫作了《The Future We Choose》(馬尼拉出版社,2020年)一書,這本書描繪了為度過氣候危機我們必須創造的充滿希望的新世界。
  • 具惠善爆安宰賢出軌女星,吳漣序稱將對具惠善採取法律措施
    9月4日,韓國女星具惠善在個人社交平臺再度發文稱離婚原因是安宰賢有外遇,並稱安宰賢與正在拍攝中的電視劇的女演員的緋聞已經傳到了她的耳朵裡。還追加內容表示:「我有結婚後在丈夫的電腦裡發現的和女演員在酒店裡穿著睡袍吃宵夜的照片,會作為證據向法院提交。」
  • 直擊達沃斯|享受領袖待遇的「氣候少女」,通貝裡真的能拯救世界嗎?
    在正式議程中,她是論壇第一天會議的嘉賓,連續參與「拯救我們的地球」板塊討論。期間,諸如英國王儲查爾斯和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等知名人士紛紛與她會面。英國王儲查爾斯與通貝裡交流。 顯然,達沃斯對這位16歲的氣候環保活動家寄予厚望,期待「通貝裡效應」能在達沃斯喚起「人類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