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是地球的霸主。對於這個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本來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好好愛護,可是隨著人類的活動,地球的環境開始不斷惡化。可能有人覺得,人類的生態環境惡化是從進入科技時代才開始的,可事實上,早在數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已經開始對地球生態的破壞。
就拿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來說,它佔地面積達到了900萬平方公裡,幾乎和中國的面積差不多。如此浩瀚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其實撒哈拉沙漠在很早以前也是一片綠洲,自從人類的祖先發現了這個地方,開始在這裡生活定居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就變成了沙漠。
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對於地球生態的破壞是多麼嚴重。當然,由於地球本身有非常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再加上古時候的人們都是手工勞動,沒有什麼工業,所以對地球的一些破壞也可以進行一定的自我修復。
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工業的大量出現,生態的惡化程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工業的快速發展給地球生態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這種影響越來越可怕。我們就拿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說吧,這是一種嚴重的溫室氣體。
在沒有工業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主要是人類呼吸釋放,這些二氧化碳氣體可以被植物有效吸收,形成一種穩定的循環系統。可是當工業加入進來之後,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遠遠超越了人類呼吸釋放的,再加上人類為了發展工業,大量砍伐樹木,失去了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於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開始不斷增多,而二氧化碳的增多意味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地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下升。初期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感覺不到什麼特別明顯的影響,可是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當溫度上升到一定階段之後,影響越來越明顯。
如此全球的氣溫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南北極的冰川快速融化,海洋變暖導致颱風的頻繁發生。同時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可能會上升60米左右。這個時候,地球大部分的陸地將不復存在。
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分會的海洋保護主任Heike Vesper預測道,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海洋變暖導致的魚類資源覆滅,到2050年全世界生活在沿海、低海拔地區的10億人口面臨生存危機,屆時為了躲避洪水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尤以發展中國家為甚。
冰川的快速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不僅會讓人類失去更多的生存家園,而且還會讓能源,糧食等陷入危機,從而嚴重影響人類文明的進步。有科學家曾經猜測,地球現在有可能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原因就是現在生態的不斷惡化,導致每年都會有物種滅絕。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左右,那麼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將迎來滅絕危機。所以科學家現在幾乎每年都在對氣候危機發出警示,人類生存的地球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果我們不能夠採取有效措施,可能幾十年之後,人類的生存將會非常困難。
霍金曾經也對地球生態的惡化提出一個預測:霍金認為,以地球現在的生態惡化情況,到了2050年,地球有可能就不再適宜人類生存。而要讓地球的生態惡化得到控制,就需要大幅度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很多的家都呼籲,人類應該快速行動起來,各國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這樣才能確定地球有一個更為積極美好的未來。
顯然,今天氣候變化的軌跡已經完全脫離了人類的掌控,人類再也不是那個可以肆意改造自然的地球「統治者」。事關人類和自然的存亡,我們每個人都身負使命、責無旁貸。
雖然每一個人都知道地球現在的氣候危機越來越嚴重,但是人類能夠下定決定大幅減排嗎?小編認為不大可能。我們都知道,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主要來源於工業,化石能源的燃燒和使用避免不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想要讓溫室氣體大幅減少排放,就需要停止大量工業的發展。
那麼將地球上大量的工業停止下來可能嗎?顯然是不大可能。一旦工業大量停止發展,意味著人類的科託也會停止發展,甚至還會不斷倒退,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而且,地球不是統一的星球,工業的發展關乎著很多的利益團體,你讓美國關停所有的工業,人家會願意嗎?
如果真要這麼做了,估計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遠了。由此可見,想要通過停止工業的發展來讓地球大幅減排顯然是行不通的,不管如何,人類文明科技快速發展的步伐是不能停止的。這關乎著人類的未來,要知道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地球資源的不斷枯竭,未來如果我們不能脫離地球的束縛,實現太空採礦,那麼人類將永遠被困在地球,直到文明的終結。
工業的發展不能停止,所以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很難得到有效控制。那麼通過停止一些釋放溫室的科技產品能行嗎?比如地球所有的燃油汽車都不準上路,不準使用,這個計劃能行嗎?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自然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要知道全球每年燃油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可是非常多的,可以稱得上是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
可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明白,這個計劃也是很難實行下去的,原因很簡單,汽車可是全球經濟體的重要支柱,如果將這個支柱斷掉了,全球的很多利益集團就會嚴重受創,那個時候人家不找你拼命才是怪事。可能這樣的計劃在中國容易實施下去,就拿此次新冠疫情來說吧,國家一句話:封城,戴口罩,全國人民馬上就能夠自覺自動起來。
可是在歐美國家卻不行,原因就是歐美國家真正的主人就是那些大型的利益集團,你斷人家的汽車支柱,人家會同意嗎?當然不會同意。所以,想要讓燃油汽車退出舞臺,有效的方法只能用新能源汽車全面代替,比如電動汽車。可是人類現在的電動汽車各方面性能還是遠遠比不上燃油汽車的,所以很難取代。
正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儘管每年都有科學家出來發出氣候危機警示,呼籲進行大幅減排計劃,可是每年的大氣二氧化碳仍然在不斷創新高。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人類的工業不能停止,科技發展不能停止,而想要讓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強大的新型能源完全取代現在的化石能源,比如可控核聚變。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估計你讓人們使用化石能源,也沒有會使用。它們的能量級別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可惜,可控核聚變要實現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科學家也沒有信心能夠在2050年之前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全面應用。或許要等到本世紀末才可以,而在此之前,地球生態惡化的趨勢估計很難改變,人類的生存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困難。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