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10小時內把塑料瓶大部分降解?法國科學家找到辦法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譯婷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塑料是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但是隨之出現在白色垃圾也為自然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據估算,全球每年生產的3.59億噸塑料中,有1.52億至2億噸被堆積在垃圾場或是直接暴露於自然環境中。

據統計,全球有52%的海龜吞食過塑料碎片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這種常用於製造紡織品和塑料瓶子的聚酯塑料,全球每年要生產將近7000萬噸。然而,絕大部分的PET塑料都被製成了一次性消費品,回收利用率不高。同時,由於難以通過熱熔或者溶液處理進行循環利用,PET也是最難回收利用的塑料之一。

根據無境深藍潛水員海洋保護聯盟(Better Blue)整理的數據,僅2016年全球生產了4800億過PET塑料瓶,回收不到一半,大多數被掩埋或流入大海。

塑料廢品填埋處理後,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才能被自然環境分解,還會對土壤造成汙染。回收處理PET塑料的方法也存在著成本高、改變性質、釋放有害氣體等問題。

近幾年,科研人員找出了生物回收法,即讓微生物或降解酶把PET塑料「吃掉」,並消化為組成分子,再由人們回收利用。然而,這些微生物們消化塑料垃圾的速率有限,在數量巨大的PET垃圾面前可謂是杯水車薪。

僅2016年全球生產了4800億過PET塑料瓶|圖片來源網絡

如何提高酶的降解效率是困擾科學家們的一個難題。

近日,法國土魯斯大學的一個團隊宣布其找到了一種可以在10個小時內水解90%PET的酶。成果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相較於自然降解、回收利用和之前的生物分解法來說,這種水解酶不但高效安全可靠,價格也較為低廉。其分解產物製備而成的塑料與化石原料合成的純PET還有著極為相似的特性。

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土魯斯大學的科研團隊先對嗜熱裂孢菌水解酶1和2(BTA1和BTA2),茄病鐮孢角質酶(FSC),和葉分支堆肥角質酶(LCC)等幾種不同水解酶進行了一場「考試」。將他們置於最佳條件下進行實驗,並篩選出了其中的「天選之子「LCC。這種水解酶不但在比拼中表現出了最好的熱穩定性,其反應效率還非常高,至少是任何其他測試酶的33倍。

但是,原始狀態下的LCC酶的能力還不足以成為「塑料殺手」,尚需經過科學家的修煉打磨。

PET有兩種形態,質密的結晶形態和鬆散的形態。一般來說,塑料製品生產者會根據其所需要的狀態來按比例混合兩種形態的PET。而結晶狀態下的PET結構穩定導致酶「無從下口「,水解的速率就會大大降低。要想讓PET變得鬆散易分解,就需要藉助高溫的力量,改變結晶的狀態。

道理都懂了,加溫不就完事了?

您還別說,這可真不是加溫就能解決的事情。高溫確實可以使PET變得鬆散易分解,但是眾所周知,酶是一種怕熱的生物啊。在高溫狀態PET戰鬥力下降了,但是水解酶也很容易失活,還沒戰鬥就先被溫度。

如何保證LCC在高溫下依然保持極高的活性?

為了讓水解酶能夠在高溫下與PET搏鬥,科研人員開始尋找已知的二價金屬結合位點來增加LCC的熱穩定性。先前的實驗表明,鈣離子能夠增加LCC的熱穩定性。但是考慮到反應成本和下遊的純化需求,科研人員最終採取了用二硫鍵26取代二價金屬結合位點的替代策略。這種方法改良後的LCC能夠在94.5°C的環境中存活,而其活性僅僅降低了28%。

科研團隊利用金屬結合位點提升水解酶熱穩定性 | 圖片截自Nature

但是科學家們並不滿足於這個結果。他們在新的改良水解酶中添加了兩個會導致最高比活性的突變,產生了一大批新變體。科研人員通過比較活性和耐熱度,這些新變體中挑選出了最優的幾種。這些經過改造加工的水解酶新變體不僅保留了與原始LCC相似或更高的比活性,存活溫度還提高了9.3°至13.4°C。可謂是優秀的「吃塑料專業戶「。

在這種酶的幫助下,PET的水解效率從20小時分解不到50%躍升至15個小時消化85%。如果有計算機輔助營造理想環境,分解效率甚至可以高達10小時-90%。相比於用化石原料合成的純PET製品,由LCC水解產物製備的塑料製品無論是機械性能還是透光度都十分相似,達到了PET瓶的使用標準。

新型水解酶這麼厲害,那製造成本會不會很高呢?

和先前的回收方法相比,水解酶的生產成本可以說是十分低廉。據估算,改良生產一公斤水解酶的成本約為25美元,而回收1噸PET所需的水解酶成本僅1噸純PET價格的4%。這個價格雖然還是比化石原料高昂,但在全球迫切需要解決塑料回收處理問題的當下,法國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對於人類解決白色垃圾問題帶來了曙光。

Photo by Martijn Baudoin on Unsplash

但是,僅僅靠提升降解速率、降低處理成本並不能從源頭上解決塑料帶給地球環境的威脅。國際上的環保公益組織、藝術家、科學家等方方面面,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喚醒人類對白色垃圾對警惕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呼籲人類在生活中改變塑料製品的消費使用習慣,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同時,科研人員也正在致力研製塑料的替代產品,用與其性質相似、可降解、易回收的新材料來逐步減少塑料的需求量。

(責任編輯:小文)

參 考 文 獻

[1] Tournier, V., Topham, C.M., Gilles, A. et al. An engineered PET depolymerase to break down and recycle plastic bottles. Nature 580, 216–219 (2020).

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49-4

[2] 周星,邢科,方長青,李亞光,李夢堯,宋婧.包裝廢棄PET瓶的處理及再生資源化技術研究進展.包裝學報,2019,11(3):16-23.

[3]孫益榮,吳敬,宿玲恰.特異腐質黴角質酶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和發酵優化.食品與機械,2018,34(4):1-5.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10小時內把塑料瓶大部分降解?法國科學家找到辦法!
    僅2016年全球生產了4800億過PET塑料瓶|圖片來源網絡 如何提高酶的降解效率是困擾科學家們的一個難題。 近日,法國土魯斯大學的一個團隊宣布其找到了一種可以在10個小時內水解90%PET的酶。成果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相較於自然降解、回收利用和之前的生物分解法來說,這種水解酶不但高效安全可靠,價格也較為低廉。其分解產物製備而成的塑料與化石原料合成的純PET還有著極為相似的特性。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幹細胞技術可實現返老還童;塑料瓶 10 小時即可...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19-0121-0迄今最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發布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時、法國和以色列 80 餘名研究人員共同發布迄今最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
  • Nature封面:這種新的酶,10小時就能「吃掉」塑料瓶,分解率高達90%...
    近日,來自法國土魯斯大學的團隊就提出了一種新的酶:可以在10小內水解90%的塑料瓶PET。 這比之前所有PET水解酶的效率都要高,更重要的是,水解後產生的單體,和石化材料中的單體具有相同特性。 這就大大推動了塑料瓶的重複再利用。 PET:我要「溶解」了 要想水解PET,就先了解它。
  • Nature封面論文!一種酶在10小時內降解200克的PET塑料,效率高達90%
    2020年4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一種常見的酶進行基因改造,使得它可以高效地斷開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的構成單元(即PET單體)連接在一起的化學鍵。
  • 登上《Nature》封面!一種酶讓塑料分解率10小時內達到90% 而且還很...
    法國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酶,可以有效分解最常見的一種塑料形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這個過程中,可以將90%的相同塑料轉化回其原始原料。該反應的最終結果是可以直接重複使用,以製造新塑料瓶的原材料。
  • 新發現可在數小時內分解塑料並實現高質量回收
    科學家們已經創造了一種突變的細菌酶,這種酶不僅能在數小時內分解塑料瓶,而且剩餘的材料也足夠好,可以回收製成高質量的新瓶。 現有的技術只能生產可用於某些特定物品的回收塑料,如毛衣、睡袋、夾克絕緣材料和地毯。
  • Nature|德國科學家發現控制X染色體失活的關鍵因子
    為了對SPEN的在X染色體失活中的作用,作者們使用生長素誘導的降解子(Auxin-inducible degron, AID)系統控制體內SPEN蛋白的降解(圖1)【5】。使用AID系統,在對小鼠胚胎幹細胞進行生長素處理的1小時後SPEN蛋白質水平顯著降低,而移除生長素後SPEN的蛋白質水平又可以快速恢復回來,說明AID依賴的SPEN蛋白質控制非常靈敏且有效。
  • 科學家找到了噬食病毒的生物
    科學家在大洋表面找到了噬食病毒的浮遊生物。這項「改寫生物書」的發現,或許能為海洋生態研究帶來全新的思考方式。但有趣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從未找到一種以病毒為食的生物——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食物鏈之外,只顧感染並蠶食生物,而不會被生物當成食物。這看上去不合常理。因此,生物學家一直在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就在最近,他們終於在兩類原生生物的體內,找到了它們食用病毒的證據。
  • 科學家發現:玻璃瓶的危害是塑料瓶的4倍
    不過儘管如此,由於人類意識較晚,而且很多塑料並沒有辦法利用,所以依然造成了大量堆積,每年繼續產生了大量廢料。 科學家發現:玻璃瓶的危害是塑料瓶的4倍。因為玻璃作為和塑料一樣,經常被使用,出現在我們視線中的它,產生的環境、健康等方面的綜合危害相當於塑料產生危害的四倍。實驗室研究發現:玻璃瓶的危害遠大於塑料瓶。不過玻璃所產生的危害並不是因為其降解問題,而是它的生產過程。
  • 巨大進步:突變酶可以顯著提升塑料瓶的循環利用
    只有大約30%的塑料瓶被製成了新塑料,但它們通常強度較低。近日,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已經設計出一種酶,可以將90%的塑料轉化為原始原料。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擴大這項技術的規模,並計劃於明年開設示範工廠。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Nature》上。
  • Nature:狗狗能檢測新冠嗎?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參與這項工作的科學家表示,犬類可以幫助控制疫情,因為它們可以在繁忙的地方,如機場或體育場,每小時對數百人進行篩查,而且比RNA擴增技術PCR等傳統檢測方法運行成本更低。研究人員訓練犬類嗅聞無菌容器中的樣本,最常見的是汗液,當它們發現感染跡象時,它們會坐在地板上或用爪子抓地板。
  • 塑料瓶在土壤中多久才能降解?這問題讓網友們都吃驚!
    塑料瓶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是( )A 半年 B70年至80年 C 500年 D 可能永遠無法降解這是一個常見的生活習慣,隨手一扔的塑料瓶,在土壤中多久才能降解?半年?70年至80年?這遠遠不夠!答案是選C,500年。
  • 塑料瓶和玻璃瓶,哪一個對環境的危害更大呢?事實超乎你的想像!
    塑料瓶對環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第一、視覺汙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塑料瓶,會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市容市貌,破壞城市美感,造成非常嚴重的視覺汙染,是城市建設的一大阻礙。塑料瓶進入生態環境後,由於很難降解,所以會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塑料瓶混在土壤中,會使土壤變得更堅硬,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最終導致農作物減產,給人類帶來經濟方面的損失。其次,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塑料瓶,有可能會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從而導致動物死亡。
  • 玻璃瓶比塑料瓶安全?科學家:未必,玻璃瓶的危害是塑料瓶的4倍
    玻璃瓶比塑料瓶安全?科學家:未必,玻璃瓶的危害是塑料瓶的4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也在不斷的享受這科技文明帶來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面,豐富和方便了人類的生活,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材料,就是塑料,塑料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材料,它的獲取手段非常的容易,而且擁有著可塑性強、較輕等等一系列的優點。
  • 法國科學家運用高科技,找到新線索,並破解路易17還有後人的謊言
    法國科學家運用高科技,找到新線索,並破解路易17還有後人的謊言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被送上了斷頭臺,而他年幼的兒子路易十七也被判處終身監禁。中國如此,國外亦是如此,法國路易十六就曾真切地體會到了這一人間悲劇。1789年7月14日,法國內部的階級矛盾徹底爆發,隨著法國人民攻佔巴士底獄,一場史無前例的狂潮正式掀起。此時統治法國的國王,是法蘭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國王路易十六,面對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他顯得毫無辦法,最終只能束手就擒。
  • 黑龍江定做塑料瓶300ml
    從協調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出發,世界各國都把減量、復用回收及可降解作為生態環保包裝的目標和手段。在清華大學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努力下,已圓滿完成了用廢糖蜜為原料生產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用工程菌生產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用水解澱粉為原料生產可生物降解塑料PHB及其共聚物PHBV(以及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的改性和應用等研究成果。
  • 科學家發現一種超級酶,專門用來「吃」PET塑料
    近日英國科學家在研究2016年發現的某種PET塑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降解酶的過程中,無意間改變了該酶的結構,導致其降解PET的能力有效提高(速度是之前用於分解塑料的酶的6倍)。於是科學家基於這種酶改造出了一種能「吃」塑料的物質。這項技術將有助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幫助解決全球目前面臨的塑料汙染問題。
  • 塑料瓶降解需500年以上 很多垃圾比人「活」得久
    許多塑料瓶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製成,這些石油化學製品難以被生物降解,在自然狀態下降解的時間甚至高達500年以上。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表示,塑料垃圾降解時間從幾年到幾百年不等,最難降解的聚乙烯在環境中降解需要百年以上,一般水解和微生物對它都沒有降解作用。
  • 英國男子:新型紙瓶可3周內分解,解決塑料瓶造成的環境汙染
    整個過程中沒有石化燃料,所以在海中或陸地垃圾場可生物分解掉,對環境完全無害,可以完美替代塑料瓶。雖然是紙做的,但裡面是由秘密材料製成的,可以防水以及提供支撐強度,這樣可以像塑料瓶一樣保持水的新鮮。無論瓶子被丟到哪,都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開始生物降解,最終三個星期內是可以完全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