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海南篇)】盲人鍾樹權拋掉低保戶「帽子」 編織著多殘...

2020-12-26 澎湃新聞

作為一個盲人,近年來,他卻憑著智慧和勤勞脫掉低保戶的「帽子」,拖著一家五口多殘的親情,不等不靠,創辦實業和發展種植飼養業,在小康上編織生活的幸福夢。如今,他不僅讓自己的小家富了起來,還幫助和帶動很多殘疾人創業就業,在當地殘疾人中,樹立起了一面脫貧奔小康的旗幟,他就是海南省昌江縣昌化鎮耐村的盲人鍾樹權。

如今,滿懷信心的鐘樹權希望把產業做大做強,幫助更多的殘疾人。

風力掀天浪打頭,一家多殘愁不盡

殘疾深埋著不幸和痛苦的種子,生活在一個多殘的家庭註定著人生的坎坷。鍾樹權,自幼失明,父母是精神智力障礙,哥哥是聽力障礙,妹妹也是視力殘疾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境裡精神和生活壓力都很大,一家五口殘疾人該何去何從。

鍾樹權介紹,他出生於1972年4月,出生的時候他虎頭虎腦,身體各個地方都很棒。然而作為殘疾人的父母卻有點擔心,因為他大哥出生的時候也是這樣,但不久則發現耳朵失聰。這個擔心其實並不是多餘的,他將近兩歲的時候,父母發現鍾樹權的眼睛出現模糊,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經常發生間歇性失明。雖是如此,孩子非常活潑可愛,到了上學年齡後,父母還堅持讓他上學。

小學畢業後,因為家庭貧困和雙眼失明,鍾樹權只能呆在家裡無所事事。那個時候,家裡經常出現揭不開鍋的情況,父母、大哥、妹妹和他,一家五口殘疾人,日子可想而知有多困苦。

天空是藍的嗎?田野是綠的嗎?村口的柳樹聽說很茂密,但最多鍾樹權只看到過黑呼呼的一團——命運對於他、對於這個殘疾人家庭來說,就像他的眼睛一樣,看不到五顏六色、看不到未來和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總不能專門等著政府和社會的幫忙和救濟吧?如何走出一條致富的道路,如何給他、也給這家子開通一條幸福之路?其實,從十多歲開始,鍾樹權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鍾樹權說,雖然眼睛看不到,雖然行動不便,但他還有腦子、有體力,為什麼要坐著等、靠、要呢?但是,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當時確實相當迷茫,「因為沒讀過多少書,也沒有什麼特長,該何去何從,心裡一點目標都沒有」。

近年來,鍾樹權不僅脫掉了低保戶的帽子,還讓自己這家子走上幸福之路

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擊不倒

貧困和殘疾都並不怕,可怕的是自棄自暴。 鍾樹權是一個堅強的人,那些年看到村裡的夥伴出去打零工了,他也想試一試,但由於身體原因最終折翼而歸。那個時候,鍾樹權明白了,自己的眼睛不允許獨自一人遠行,「自己只能在家鄉找機會」。

那些年,附近村莊很多人靠種南瓜發家致富了。經過一番了解後,鍾樹權也想去試試。說幹就幹,於是,他跟當地村農租賃了幾十畝地,開始大張旗鼓的「當種植戶」

耕地、買種子、放水、施肥,雖然之前自己曾多次聽過別人種植的過程,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點無法把控」。因為眼睛看不到,土質是怎麼樣的,該放多少水澆灌,種子是否發芽了……每一個環節,都讓他無所適從。

但他卻無法放棄、也不想放棄。因為邁開步子不容易,也因為投了錢進來,「再苦也要堅持走」。

那一個季節,雖然他付出了很多,「幾個月過去,瘦了二十多斤」,歷經一番努力後的南瓜地裡,也迎來了豐收的日子。每個下午,陽光曬得滿頭大汗,而他手摸著滾圓的南瓜,喜不勝數,「感覺好日子就要到來」。

然而,變化總比計劃強,那一年,由於市場原因,南瓜價格「一無是處」,幾十畝的南瓜,最終很多都爛在地裡無人收購。

虧了,虧得很慘。不僅把家裡的一點攤進去,他還借了「一屁股債」。那些日子,他感覺到「天都要塌了,自己真沒用」。可是,日子總得過下去啊,一家人還等著過日子呢,不能這樣萎靡下去。

於是,他重整心態,開始新一輪的努力。養豬、開小店,了解到自己能做啥就做什麼,打聽到啥能賺錢就做什麼。當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施行。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過了下來。那些年,村民們不管是夜晚還是白天,都看到鍾樹權忙碌的身影,他手執拐杖蹣跚在村裡的小路上。而流淌的歲月,也逐漸給了他和家人穩定的生活。

經過多年的打拼,鍾樹權的日子一天一天好

摸著石頭過河,幸福生活走向來

幸福生活總是留給有智慧和勤勞的人。從2009年開始,鍾樹權開始在村口處開了一家小店,這家小店雖然收入不多,但也確保了這家子穩定的生活。

村裡人都讚不絕口,都說「老鍾家的老二真不簡單,眼睛都看不到了,還開店養活一家人」。

面對讚譽,鍾樹權並不滿足,他認為:「健全人能做的事,殘疾人為什麼不能做?健全人能當老闆,殘疾人為什麼不能?健全人能幫助別人,殘疾人為什麼不能?」

於是,他開始考慮把生意做大。但作為一名失明的殘疾人,這個談何容易?

明知道不容易,自己也得幹。鍾樹權說,創業不易、對於殘疾人來說更難,但是「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不懈的付出」。

經過一番深入打聽後,他發現,由於這幾年村民生活逐漸富裕,蓋樓房的人越來越多,而需要的建築材料也更多,而附近村莊也沒有一個像樣的建築材料供應坊。

瞄準目標後,在當地殘聯的幫助下,他向銀行貸款,開辦建築材料公司。買鏟車、拖拉機、進貨。「那些日子,我沒有一個晚上是睡得踏實的,都在思考在籌劃。」鍾樹權說,如今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開辦一家材料店,需要很多很多的工作,作為一名雙眼失明的殘疾人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因為他童叟無欺、厚道為人,村民們都喜歡來這裡購買建築材料,實在有困難拿不出錢的,他也二話不說同意村民先把材料拉回家用,把帳佘著。

經過幾年的拼打,他成了附近有名的「建築商」,村裡人如今都習慣稱他為「鍾老闆」。

除此之外,他還承包下60多畝的芒果園,在果園裡養雞、鵝。這幾年來,每到芒果收穫的季節,他都有一筆收穫;而平常,他飼養的家禽也源源不斷出售獲益……

鍾樹權不僅成為一個材料商,還承包了一片芒果園

苦盡甘來終有日,以殘助殘天地寬

7月的天空到處烈日炎炎,在鍾樹權的材料坊裡,他一邊滿頭大汗一邊算帳著。當天附近村莊的兩位村民跟他買了近十噸的碎石和6噸的鋼筋,其中一戶人家還無法支付款項,他必須算清楚給妻子登記。

作為一名雙眼失明的殘疾人,8年前,因為勤勞和堅強的意志,他博得了幾十裡外一位年輕姑娘的青睞,這位名叫陳翠麗的姑娘是一位健全人,雖然當時家裡人也反對,但她看中了鍾樹權的勤勞和自立,義無反顧嫁給了他。如今,他們已經有了一個5歲的健康兒子。

這些年來,隨著鍾樹權「越來越不安分,生意越做越大」,妻子陳翠麗也成了他的眼睛和代理人。「雖然很辛苦,但感覺很有希望,他是一個好丈夫、好兄弟、好村民」。

如今,每到吃飯的時候,在鍾樹權的家裡,都不少十人一起就餐,除了家裡人,還有在此工作的殘疾人,他們忙完工作後,也把這裡當成了家。

材料坊也做越大,為了幫助更多殘疾人就業,「鍾老闆」招聘了附近村莊多名殘疾人來此工作。他說,作為一名殘疾人,深知殘疾人的不易,特別是就業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也算是一種責任」。

這些年,為了創業,他向銀行的貸款還未還清,「但黨的政策好,為我們殘疾人創業增添了信心。「目前,鍾樹權的材料坊準備改擴建,縣殘聯、當地鎮政府也十分關心關注他的產業。這對於他來說,更是增添了發展的信心。他表示,將不遺餘力把產業做大做強,帶領更多殘疾人、貧困戶增收致富走向小康,讓更多的人和他一起編織美好的幸福夢。

來源:海南省殘聯

原標題:《【脫貧攻堅(海南篇)】盲人鍾樹權拋掉低保戶「帽子」 編織著多殘家庭的「小康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海南篇)」盲人鍾樹權拋掉低保戶「帽子」 編織著多殘...
    作為一個盲人,近年來,他卻憑著智慧和勤勞脫掉低保戶的「帽子」,拖著一家五口多殘的親情,不等不靠,創辦實業和發展種植飼養業,在小康上編織生活的幸福夢。如今,他不僅讓自己的小家富了起來,還幫助和帶動很多殘疾人創業就業,在當地殘疾人中,樹立起了一面脫貧奔小康的旗幟,他就是海南省昌江縣昌化鎮耐村的盲人鍾樹權。如今,滿懷信心的鐘樹權希望把產業做大做強,幫助更多的殘疾人。
  • 【脫貧攻堅(海南篇)】對口服務讓殘疾人活出自信和尊嚴
    、美化、亮化為切入點,樹新風、揚正氣,培養村民愛村愛家的自豪感,逐步把「扶志」轉變為「造血」的脫貧的關健,加快脫貧攻堅力度。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盲人朋友鍾樹權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盲人朋友鍾樹權,近年來,在當地殘聯對口服務下,憑著智慧和勤勞脫掉低保戶的「帽子」,拖著一家五口多殘的親情,不等不靠,創辦實業和發展種植飼養業,並招聘多名殘疾人工作
  • 「脫貧攻堅(海南篇)」對口服務讓殘疾人活出自信和尊嚴
    、美化、亮化為切入點,樹新風、揚正氣,培養村民愛村愛家的自豪感,逐步把「扶志」轉變為「造血」的脫貧的關健,加快脫貧攻堅力度。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盲人朋友鍾樹權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盲人朋友鍾樹權,近年來,在當地殘聯對口服務下,憑著智慧和勤勞脫掉低保戶的「帽子」,拖著一家五口多殘的親情,不等不靠,創辦實業和發展種植飼養業,並招聘多名殘疾人工作,通過他的影響和帶動了一批殘疾人脫貧。
  • 破解因殘致貧 攻克堅中之堅——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成就綜述
    中國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上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包括貧困殘疾人在內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 港北區:多措並舉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廣西日報每天一早,貴港市港北區港城街道群山村脫貧戶蘇康輝夫婦在小賣部便忙開了,夫妻倆都是殘疾人,蘇康輝通過盲人按摩培訓開展按摩服務,妻子做手工活,生活有了保障。近日通過危房改造他們還建了新房,日子越過越有勁兒。
  • 恩陽殘聯以「三動」促「三有」高質量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市殘疾人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以「高位推動、各方聯動、創新驅動」的攻堅之舉,既「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高質量實現全區貧困殘疾人從「扶起來」到「站起來」的既定目標。  統籌謀劃,高位推動,致力攻堅「有保障」。堅持大中見小,在上位設計中注重科學全面。區委區政府在統籌部署「大中見小」,堅持把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全區大扶貧格局,統籌謀劃,一體推動。
  • 永福縣多舉措壓實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責任
    廣西新聞網永福12月22日訊(通訊員 譚霖 莫寒 實習生 韋佳利)為堅決打贏住房安全保障攻堅戰,桂林市永福縣住建局以績效考評為推手,採取多種工作措施,壓實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責任。為此,永福縣發動全體幹部職工進村入戶,摸排出疑似危房存量9987戶,並在3月引進具有房屋鑑定資質的第三方評定公司對這9987戶存量危房進行評定,鎖定了需進行危房改造的建檔立卡戶、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邊緣戶和面上戶的數量和名單,為永福縣實施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再接再厲鄉村振興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又主動開展「回頭看」「回頭訪」「回頭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指示,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謀劃開啟鄉村振興。突出黨建統領,長效扶貧增強村莊持續發展後勁平度市稅務局堅持從五個方面入手,完善扶貧長效機制,增強持續發展後勁。
  • 四川中江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家庭3人能夠穩定脫貧。」龍臺鎮金柏村幫扶責任人蔣為民一一作了匯報。為解決脫貧攻堅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壓實責任,補齊短板,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中江縣紀委監委圍繞「一超六有、返工就業、易地搬遷、問題整改、不穩定脫貧和邊緣戶監測」等重點內容,召開了幫扶幹部「戶戶過關」研判會。「一超六有」是否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存在短板?
  • 張掖市脫貧攻堅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部達標
    張掖市脫貧攻堅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部達標每日甘肅網6月15日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鄭朝華)6月12日,張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社會公開通報,至目前,全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
  • 最美的人生 學習的楷模——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
    ■ 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有苦有樂、有笑有淚,這是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點滴,也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的生動註腳——  10月22日,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在海口舉行,第八報告團的7名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和1名獲獎單位代表帶來他們扶貧脫貧的「種」與「果」、分享扶貧脫貧路上的苦與樂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霍家三姐妹的脫貧致富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霍家三姐妹的脫貧致富夢 2020-05-08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 巾幗力量⑩」傳承編織工藝 編出美麗生活
    開欄的話近年來,濱州市各級婦聯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婦聯、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巾幗脫貧行動」,團結引領廣大婦女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在脫貧攻堅一線
  • 幸福的微笑,扎魯特旗脫貧攻堅最美的表達
    面對貧困、面對群眾期盼,扎魯特旗舉全旗之力,匯全民之智,下足「繡花功夫」,在1.7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激情演繹了一場黨群攜手、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的「大決戰」,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8個貧困嘎查村分場全部出列,並於2019年4月份退出自治區級貧困旗序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2622元增加到2020年的13889元,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日益增強。
  • 安徽靈璧縣抓實基層黨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安徽靈璧縣自2018年退出貧困縣序列後,始終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依託基層黨組織,以黨建為引領,繼續保持攻堅態勢,鞏固發展脫貧成果,確保脫貧退出的穩定和可持續,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工作心得體會範文:脫貧攻堅工作感悟5篇
    【篇一】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也就解決好了我國最大的民生問題。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戰。
  • 講好河南脫貧攻堅出彩故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深入宣傳我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舉措成效,9月至12月,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策劃舉行了15場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  脫貧攻堅不僅要幹得紮實,而且要講得出彩。
  • 星元圖書樓盲人影屋迎來首批觀影者
    近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營造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榆陽區開展世界殘疾人日主題活動。星元圖書樓盲人影屋迎來首批觀影者,30餘名視障殘疾人在區殘聯的有序組織下,觀「看」了愛國主義題材電影《戰狼》。
  • 「脫貧攻堅在一線」扶貧路上「姐妹花」
    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她們下沉基層,與群眾貼近心、一塊忙、一起幹,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認可。城古社區位於金城辦東部,全村5個村民小組,532戶2480餘口人,未脫貧戶5戶8人,其中,低保戶2戶5人,五保戶3戶3人。用腳步丈量初心「文婷、偉妮來啦!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伊犁州新聞職業技能大賽碩果纍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伊犁州黨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統籌推進維護穩定、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工作,堅持「智志」雙扶,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州直已脫貧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