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人的過冬取暖方式,儂還記得嗎?

2020-12-13 澎湃新聞

老上海人的過冬取暖方式,儂還記得嗎?

2020-11-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立冬過後

上海的天氣漸漸轉冷

雖然這幾天大家

並未感覺到冷氣的來襲

不過上海的冬天大家都知道

有時冷空氣讓人猝不及防

阿拉感受到了

短袖與棉襖的無縫對接

如今室內都有暖氣

可是以前沒有暖氣設備

那麼今朝阿拉來看看

老海人都有哪些取暖方式呢

 

#湯焐子#

形狀類似一個小南瓜

一般是銅製的

它的口比較小

灌熱水的時候還需要些技巧

睡前放一個在被窩裡

整夜都特別溫暖

色色一一

#熱水袋#

熱水袋和湯焐子各有分工

湯焐子晚上被窩裡用

熱水袋相對是白天陪伴多一點

以前一些單位辦事人員

一邊做事情一邊拿著熱水袋

幾乎是標配

印有「豫園」花樣的熱水袋

心靈手巧的長輩,會給熱水袋穿上花衣服

#鹽水瓶#

對於80後甚至90後來說

兒時曾用過的玻璃瓶並不陌生吧

注入沸水

依靠熱水的溫度

可以提供幾個小時的溫暖

隨時隨地揣在懷裡的捂手神器

就是拿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打碎了

#坐墊套#

天冷了

冷冰冰的自行車座太涼

騎自行車時

座椅上套上一個毛線保護套

美觀又保暖

#棉毛褲#

被上海人親切地稱為

Me more cool

北方人將秋褲音譯成Chill-cool

臺灣則將它稱為衛生褲

雖然外表不好看

但是卻貼身溫暖

如今棉毛褲也經歷了時尚的演變

穿不穿秋褲竟然成了國際問題

影星黛安·克魯格

就直接把秋褲套在破洞牛仔褲裡

個性而時尚

並且秋褲也變成

國際T臺時裝秀的寵兒

#假領頭#

上海人的冬日穿著中

還有一款現在絕跡的「節約領」

也叫「假領頭」

也證明了上海人會「做人家」

據說老上海人青睞

開司米保暖假領頭

開司米cashmere

是山羊絨的俗稱

如果說過去穿節約

現在穿的就是懷舊

現在的假領子做工精緻

款式很多

有蕾絲、刺繡、牛仔等

成為時尚達人的搭配選擇

當一份記憶被沉澱為一種情結

並被重新定義衍生

那麼假領頭的意義

已超出了以往的穿著範疇

#混堂#

對於老上海人來說

絕對是一個難以忘懷的名詞

上海著名作家沈嘉祿先生

在《寒夜的公共浴室》裡寫到

公共浴室洗澡

上海方言稱之為『孵混堂』

一個孵字道盡了風情

上海最早的混堂

在南京東路後面的浴德池

可能語出《禮記》『儒有澡身而浴德』

上海方言將洗澡稱作「汏浴」

以前屋裡廂沒有浴室

尤其是冬天

屋裡太冷

汏浴容易傷風

上海人會每個禮拜

去一次公共浴室

這些取暖方式承載著歲月的記憶

你家中還有什麼取暖老物件呢

快來與我們一起分享吧

來源:藝術家提供

審核:馬麗娟

編輯:黃江華

關鍵詞 >> 上海,過冬,取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無線電七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老底子上海無線電七廠,儂還記得伐?上海無線電七廠,簡稱上無七廠,位於虹口區四達路北側,廠址為:歐陽路289號。史料來源:《上海電子儀表工業志》《虹口區地名志》圖片來源:7788收藏網等網絡平臺部分圖文來源:「杜河清」、「杭首平」的美篇編輯:老底子君相關連結➽上海帶一、二等數字的無線電廠,一直排到四十一,儂還記得伐?
  •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這裡的人有著一個共同的代號,310102,給他們留下這個代號的區域,現在叫黃浦,然而一旦有人問他們是上海哪裡的,他們卻會笑著說:我是南市的!
  • 農村禁止燒煤取暖,農民過冬怎麼辦?專家給出2個方法,你看行嗎
    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禁止燒煤取暖,農民過冬怎麼辦?專家給出2個方法,你看行嗎?現在正是寒冬臘月,天氣一天比一天冷,這兩天寒潮又來了,氣溫更是降到零下幾度了,白天出門都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上厚棉帽,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晚上睡覺需要蓋很厚的被子,還需要開空調,對於城裡人來說,冬天取暖要麼就是開空調要麼就是暖氣,而農村人主要靠燒煤爐子取暖,或者燒火炕取暖,雖然農村這樣的取暖方式比較原始也沒有城裡取暖方式乾淨,但是從祖輩們開始都是這樣取暖過冬的
  • 今年的取暖方式你get到了嗎?過冬啦!手握暖蛋、腳踏暖腳寶……
    入冬後,如何取暖讓市民操碎了心,暖蛋、光腿神器、暖腳寶成了00後過冬必備品;90後也開始了冬季養生之路:泡腳桶泡腳、用上艾草坐墊、一周三頓羊肉湯……取暖方式多樣化引發消費者思考:取暖神器安全嗎?一直使用發熱坐墊真的健康嗎?艾草取暖效果真那麼大嗎?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青島的冬天,都是咋取暖的嗎?
    以前人們冬天喜歡窩在家中,它讓人感到寒氣逼人、陰晦蕭條。如今生活好了,冬天取暖也方便了,地暖、空調,乾淨而舒適。然而,當小編想起童年時的冬天,那一幕幕模糊的畫面,很簡單,卻也充滿樂趣,充滿生氣,還是會懷念起從前的冬天,那些日子在記憶裡發酵,暖暖的。小時候,青島人冬天取暖,記得那時...
  • 古代生活趣談:清朝時期北方人如何過冬?其都有哪些取暖方式?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讓我們感受到冬天的冷意,三尺寒冰寒了身體、涼了心脾;「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都讓人感受到了冬季的寒冷,所以在古代北方人過冬還真是件難事。北方的冬季比較寒冷,每天的平均溫度達到零下20度左右,也有的地方有零下40度的低溫。
  • 上海寧老底子哪能過冬?禦寒保暖有「良方」
    原標題: 上海寧老底子哪能過冬?在沒有空調暖氣的年代,上海人如何靠著「一身正氣」禦寒保暖的呢?01.棉毛衫褲被上海人親切地稱為「」Me more say「Me more cool」。醜歸醜,但是真的暖和啊!棉毛衫因為貼身,還有「養女兒是棉毛衫」的比喻,形容貼身。
  • 小辰光一道追過的冷飲 儂儕記得伐?
    原標題:【記憶】小辰光一道追過的冷飲,儂儕記得伐?  據上海發布消息,三色杯、白雪冰磚、娃娃雪糕……夏天到了,有沒有想起搿點小辰光拉著阿爸姆媽吵著鬧著要吃的冷飲?模子大一號的大頭鹽水棒冰,料翻一倍的重赤豆棒冰……搿點翻出花樣經,讓人吃得煞根的棒冰,儂又儕記得伐?
  • 古人的另類過冬方式有哪些?比如「移動取暖器」「人型暖手寶」
    臘月寒冬,除了暖房、熱炕和火爐,古人還有一些另類的取暖方式,是什麼呢?移動取暖器唐朝知名人物楊國忠,這個人是妥妥的關係戶,靠著楊貴妃的裙帶關係,一路做到了宰相,他發明了一種叫做「肉陣」的取暖方式。嗯,你想像一下,在你小時候,是不是老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喜歡在冬天把一雙冰冷的手放到你的脖子、後背上取暖?太討厭了是不是?這個岐王發明的「香肌暖手」,就是類似的東西。他一到冬天手冷的時候,也不烤火,非得要找來幾個妙齡的女孩子,把冰手貼到人家的皮膚上取暖,不是一天兩天這麼做,而是常年如此。
  • 看完老蘇州這些取暖物件,心裡一下暖了
    那麼   老蘇州   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事實上   老蘇州抵禦寒冷的方法   還有很多   ……   孵(bu)太陽   大冬天裡bu太陽(曬太陽),是老蘇州人最原始、最簡單的取暖方法。   湯婆子   現在家家都有熱水袋,其實老蘇州更習慣用湯婆子取暖。銅製湯婆子,光滑圓潤,小巧精緻,衝了熱水捧在手心,全身溫暖。
  • 【滬語】這些上海小囡最愛的童謠,你還記得嗎?
    「落雨嘍,打烊嘍,小八臘子開會嘍」弄堂裡的童謠,曾是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美好回憶。有的還搭配遊戲,有的要有點點朗讀技巧,你還記得幾首小時候聽過的滬語童謠?小布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喲!張家老伯伯,請儂開開門,問儂討只小花狗。落雨了小八臘子開會了落雨啦,打烊啦,小八臘子開會了! 大頭娃娃跳舞了!外婆橋搖啊搖,搖啊搖,一搖搖到外婆橋,阿婆叫我好寶寶,娘舅給我吃塊糕。
  • 嘴上說憑藉抖過冬的南方人,今年都偷偷準備這些取暖神器了
    本以為今年要過個暖冬,結果不小心遇到冷空氣年底「衝業績」,全國一路大降溫,凍得讓人發抖。在這號稱是最冷冬天的日子裡,大家取暖的方法也五花八門,北方人靠暖氣,南方人靠一身正氣,像菌菌這種家裡沒暖氣還超級怕冷的小仙女,只能加強自身裝備了。
  • 這個風靡全國的發明居然出自上海!以假亂真60多年還翻出了新花樣...
    現在的小年輕喜歡裹圍巾、圍圍脖、穿高領,來給脖子取暖!不過,你知道嗎?然而,現在已經很少有店家賣這種老貨了!但是在上海靜安區石門二路的北京百貨店裡最近卻是人潮擁擠!老底子3.5元一個現在要15元啦~還有這個5元的潤面油,小儂記得以前家裡冬天奶奶都會常備一隻在家裡,塗塗手潤潤嘴der~還有這個繩子你知道是什麼嗎
  • 老蘇州是怎麼過冬的?看完瞬間不冷了!
    丨老物件 丨承載著老蘇州人的冬日回憶 那麼這些滿載回憶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湯婆子// 舊時蘇州人的取暖神器,用蘇州話叫「湯捂子」,是用銅或錫製成的扁形保暖壺,打開蓋子往裡灌熱水,擰緊便可使用。舊時姑蘇人家,每逢寒夜來臨,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將湯婆子放進被窩,暖暖地一直可焐到第二天清早。
  • 北方取暖靠暖氣,南方取暖全靠抖!揭秘日本人的過冬神器
    不同的地區及國際有不同的文化和取暖方式,北方取暖靠暖氣,南方取暖全靠抖,那在隔壁的霓虹國日本取暖靠什麼呢?在隔壁的霓虹國也有他們的過冬神器——被爐我們在日劇日影或者動漫中都經常能夠看到它的身影,叫做「被爐」也有稱為「暖爐」的,日語寫做「炬燵(こたつ)」,這種過冬神器早在近八百年前的室町時代就已經被日本人所廣泛採用了,今天我就來給各位介紹一下日本的
  • 儂曉得伐?1960年,上海人就開始上「網課」了
    上海老底子 小曹曹和小章章歷史學出身的逗逼夫妻,在離開學術的紅塵世界中,奔走生計,但仍放不下曾經的書生情懷。不求流量,不做網紅,只是給自己一個不斷寫作的動力和督促。
  • 北方取暖靠暖氣,南方取暖全靠抖!揭秘日本人的過冬神器——「被爐」
    不同的地區及國際有不同的文化和取暖方式,北方取暖靠暖氣,南方取暖全靠抖,那在隔壁的霓虹國日本取暖靠什麼呢? 我們在日劇日影或者動漫中都經常能夠看到它的身影,叫做「被爐」也有稱為「暖爐」的,日語寫做「炬燵(こたつ)」,這種過冬神器早在近八百年前的室町時代就已經被日本人所廣泛採用了
  • 這些過冬硬核取暖「神器」了解一下!比男朋友還暖
    曬浴霸、穿毛衣、睡加熱石……怕冷的人過冬都有你想不到的「神器」!其實,想要暖,除了往身上貼暖寶寶外,還有很多「過冬神器」的!而且今年的禦寒「黑科技」也似乎多了許多。小編從各大電商平臺搜羅了一番,也許擁有了其中幾樣,就會幫助你度過寒冬。天冷的時候,還是需要窩在辦公室打字。其他部位被裹得暖暖的,而手,總不能戴著手套敲電腦吧。
  • 儂好 上海-SPAO上海旗艦店開幕
    儂好上海-SPAO上海旗艦店開幕儘管上海近期遭受著空氣汙染,但是火爆的人氣依然讓人始料未及,還未開店門外已經排起了長龍,將整個SPAO旗艦店被圍了個水洩不通。此次在人民廣場開設的SPAO旗艦店,坐擁三層2800平方米的經營面積,也是SPAO品牌全球最大的明星旗艦店,銷售包括休閒男女裝、商務男裝、內衣、居家服、配飾等類別的商品。
  • 取暖基本靠抖?來看小動物們如何安全過冬
    邊賣萌邊過冬HAPPY WINTER●睡地暖吃加餐孵空調●1月6日起,隨著寒潮來襲,申城連日氣溫探至冰點以下,浦東郊區的溫度更低。人們都相互囑咐著要做好禦寒保暖,那麼上海野生動物園裡的小動物們,在極端氣溫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