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盒馬機器人餐廳大比拼,吃的是科技還是食物?

2021-01-10 雷科技

馬雲2018年的時候開了家機器人餐廳,大家都說這是全球首家機器人餐廳。

其實機器人的範圍太廣了,真的應用到機器人的餐廳其實早就出現了。2010年世界第一家以「機器人服務」為主題概念的機器人餐廳在山東濟南出現。

機器人餐廳在世界各地陸續出現,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各大企業開始參與到機器人餐廳這塊領域。

2018年6月,盒馬推出機器人餐廳。

自助選擇餐桌,通過APP或者現場點單,或者在生鮮區自己挑選食材,結帳後工作人員將其傳送到後廚區。

機器人將顧客下單的食材提前放在冷藏環境中,當快輪到顧客就餐的時候,就將食材拿出來給廚師加工。

上菜是機器人上菜嗎?

不,事實證明機器人上菜效率不夠高,比如它走著走著就卡了,或者被別人擋道了,就算它自己能避開障礙物,也可能會迷路。

所以盒馬上菜是固定軌道的盒子傳送。

一向以「變態人工服務」出名的海底撈,在2018年11月份也開了一家機器人概念餐廳。顯然這個海底撈看起來要比盒馬高級一點。

在入場的時候,就是一個科技電影院的模式。屏幕上有自製的美食遊戲,在現場和陌生的其他客人一起組隊PK,據說老少皆宜很好玩。雖然有人吐槽等了四個多小時等到嘔吐。

一進餐廳,又是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整個環境處於相對昏暗的燈光下,周圍的電子屏幕變換各種場景和圖片。

同樣可以線上點餐,機器人快速配餐、送餐。不過這個過程是需要人工輔助完成的,比如配餐機器人選出來的菜,要人工端到送餐機器人身上,然後它才能送過去。

送過去的機器人,你要是擋道了,它會立刻停下來,再說一聲:「親,麻煩讓一下,我待會再和你合影。」

然後你讓開了,它再沿著設定好的路線走過去。

有個人去打卡的時候,看到機器人突然出bug停下來了,然後有個廚師模樣的人出來搞了一下,才繼續工作。

讓我想起之前小翔哥去馬雲的那家無人酒店。那個送餐機器人會避開障礙物,他故意擋在中間,那個機器人轉個頭就被卡住了。

然後它,就被卡住了。

不過上菜速度還可以,據說最快兩分鐘就幫你配好菜上桌了。

最受歡迎的是智能配鍋底,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配製鍋底。

不僅是餐飲業,碧桂園在2020年也推出了機器人餐廳。不過這個更加智能化,幾乎全程沒有人工。

食材已經提前進行過切塊配料醃製,顧客點餐後,由機器人處理食材烹飪,並且通過投降的方式送餐。

機器人做菜,應該沒有靈魂吧?

非也,中國烹飪大師林潮帶曾經評價:通過標準化的程序設定,機器人每個味道的控制都做到比人更好。

未來也許就是機器人給我們做菜了,然後直接從菜市場將食材傳送過來,菜市場也是機器人直接處理食材,我們只需要選擇某一道菜,菜市場就直接為我們配送相關食材。

然而我轉念一想:這點外賣不就行了?

雖然但是,做什麼都要有體驗感。

想體驗被機器人服務的感覺,就去機器人餐廳;想體驗自己做飯的感覺,就自己為自己準備美味的晚餐。

都說在家庭裝修的時候,廚房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生活態度的地方。一個符合自己審美的溫馨廚房,看起來就有做飯的欲望。

簡單如砧板,也是「砧板界的勞斯萊斯」。

木質砧板和其他膠體材質的砧板,容易破裂和滋生細菌。

抗菌砧板採用「食品級不鏽鋼材質」。表面始終光滑,不藏匿和滋生細菌。

一面切生肉,一面切蔬菜水果。分開切菜更放心,防止寄生蟲和細菌交叉感染。

材質柔軟堅韌,切菜聲音小。四周還貼心地設計了凹槽,防止汁水橫流弄髒衣服。

還可安裝磨刀器,隨時保持刀工快、準、狠。

你還在用傳統的方法撕保鮮膜嗎?

不,今天我們將要擺脫撕扯保鮮膜的困擾!

自帶鋸齒保鮮膜,撕開直接鋸斷,想撕多少就撕多少!

相比於普通保鮮膜的,它採用的是PVDC材質。

PVDC材質的保鮮膜,韌性更好,對水、氣體和油類有更好的隔離作用,保鮮和保溫能力更強。

關鍵是自帶鋸齒真的很方便,再也不用徒手撕保鮮膜了!

任何東西都能迅速「包紮」,絕對的廚房好幫手!

有多少人家裡是在用這個玩意兒洗碗的?

這種海綿洗碗布很乾淨,但是!!甲醛超標50多倍!!

這種洗碗布具有很強的吸附力,但是它的主要原料是三聚氰胺樹脂,是由三聚氰胺和37%的甲醛水溶液合成的,所以長期使用這類洗碗工具,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最安全的洗碗工具就是——瓜布。乾淨又健康。

不過我們得有瓜才行。

廚房用具安全第一步,第二才是高性價比和便捷。

少點外賣,多自己體驗做飯的樂趣吧!做飯本來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

相關焦點

  • 盒馬鮮生機器人餐廳亮相進博會 傳菜最快40秒
    位於國家會展中心的盒馬鮮生器人餐廳亮相進博會,由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為盒馬鮮生量身打造的收餐機器人,於進博會開幕當日投入使用。目前,餐廳基本實現30分鐘內上菜,傳菜最快可達40秒鐘。記者現場體驗了一下機器人餐廳智能化餐飲服務。國展中心盒馬鮮生會員店位於四葉草建築中間,分上下兩層,總面積超3000平方米。樓下為超市區域,樓上為2.0版機器人餐廳。
  • 阿里無人餐廳來襲,盒馬讓機器人做飯上菜,口碑加速無人店布局
    文 | 袁晶瑩編輯 | 陳芳掀起2017年新零售熱潮的盒馬鮮生如今又悄悄地在其上海南翔新店進行一場新測試——機器人餐廳。「我們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思考這件事情(機器人餐廳)。盒馬南翔店是第一家引入機器人技術的盒馬門店。」
  • 阿里巴巴盒馬機器人餐廳:餐飲環境的未來概念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盒馬機器人餐廳作為一個創新項目,餐廳位於上海最新的國家會展中心,盒馬品牌空間的二層。餐點從廚房到顧客的過程是全自動的。其獨有的送餐機器人,通過連接廚房和所有餐桌的軌道,把剛做好的餐點準確地送達各個餐桌。
  • 盒馬開到進博會:餐廳內機器人服務,展館內享30分鐘外送
    記者發現,盒馬已經將各種進口生鮮商品和配送服務搬進進博會,包括帝王蟹、波士頓龍蝦等生猛活鮮,還帶來了首次面世的2.0版的機器人餐廳。送餐機器人據了解,今年進駐國展中心的餐飲單位達到80多家,盒馬成為館內唯一提供外送服務的餐飲單位。盒馬通過在會展中心設置8個「空投點」,對館內通過盒馬App下單的用戶施行定點配送服務。
  •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機器人餐廳無法全流程無人,四個月實現盈虧平衡
    新零售大環境下,服裝、酒水和汽車零售都在升級。現在輪到了餐飲。一個趨勢是,盒馬、京東等零售商們正在布局機器人餐廳,試圖讓吃飯這件事情的效率最大化。目前,盒馬機器人餐廳「Robot.HE」開業四個月已經實現盈虧平衡。此外,京東也於近日宣布將在今年8月落地第一家機器人餐廳。以盒馬機器人餐廳為例。在前端,該餐廳已經實現遠程點餐。
  •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 海底撈只給打40分
    機器人不僅僅能端盤子,在餐飲業的各個環節,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盒馬的門店裡,有專門的機器人通道,顧客掃碼點單後,後臺會接收到顧客點菜信息,出菜後由小機器人順著專門的通道將菜品送到對應的餐桌前。海底撈這樣的全國連鎖餐飲企業也在砸重金試水智能化。
  • 獨家調查|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海底撈只給打40分
    機器人不僅僅只能端盤子,在餐飲業的各個環節,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盒馬的門店裡,有專門的機器人通道,顧客掃碼點單後,後臺會接收到顧客點菜信息,出菜後由小機器人順著專門的通道將菜品送到對應的餐桌前。辰智科技《2020年中國餐飲大數據白皮書》認為,數位化與科技運用是餐飲業未來發展趨勢。機器人送餐、機器人配菜在火鍋、快餐等餐飲領域已開始應用,也為餐飲企業構建了一種新的場景和應用,進一步推動餐飲智能化的進程。
  • 海底撈、盒馬……大牌加速進軍!2020市場迎來大爆發?
    我們以業內兩大龍頭海底撈和盒馬先生舉例:日前,海底撈在海底撈App等多個電商平臺上推出了自家的系列半成品菜「開飯了」。目前,暫限北京地區購買,後續隨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深圳、廣州、上海和西安也將於3月陸續上市。「開飯了」系列產品總共包括12道菜,4種湯,食材已預先做熟,消費者加熱3-5分鐘即可食用。
  • 海底撈、巴奴、盒馬等各展所長,萬億火鍋市場打響「突圍戰」
    夏天的時候吃火鍋出汗排毒,冬天的時候吃火鍋溫暖身心,開心時吃是慶祝,難過時吃是安慰……火鍋正逐漸成為當代人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飲食文化。美團點評發布的數據顯示,火鍋已成為正餐市場中份額最大的品類,佔比高達13.7%。餐寶典此前的數據則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火鍋市場總收入將達到8880億元,並將快速達到萬億級別。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市場格局卻相對分散。
  • 盒馬、海底撈都盯上你家廚房,半成品菜是風口還是噱頭?
    比如北京白領李梅,起初在家做飯很興奮,連續幾周在朋友圈曬剛出爐的烘焙蛋糕、鯉魚豆腐湯、土豆燉牛腩,甚至參與最耗時間的全民涼皮大比拼,收穫滿屏點讚。但每天在廚房花費一兩個小時也讓人心累,終於有一天,她忍不住扯開了泡麵盒子。直到朋友安利加熱幾分鐘即可的半成品菜食材包,才真正把她從廚房解救出來。何為半成品菜?
  • 海底撈式自救真的能救得了海底撈嗎?
    前不久,盒馬也註冊了「盒馬火鍋」商標,熱鬧非凡的火鍋賽道又多了一個「新物種」。   事實上,火鍋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行業集中度並不高。據36氪研究院發布的「2019火鍋行業研究及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火鍋行業的CR5(行業集中度,指行業前5家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僅為5.5%,到了2018年提升至7.3%,預計2022年才有望超過10%。
  • 海底撈、盒馬鮮生強勢入駐,周邊居民沸騰了!
    、盒馬鮮生兩大主力標杆品牌首進城東,一起落定佳源廣場。一、海底撈、盒馬鮮生兩大品牌正式入駐佳源廣場南京佳源廣場是佳源集團在南京的首個商業項目,位於玄武區紫金華府顧家營路59號。南京商業薈最新消息:海底撈、盒馬鮮生兩大主力標杆品牌,一起落定佳源廣場
  • 機器人餐廳,你應該嘗試一下的新奇體驗!
    如果說身邊有一家餐廳可以做到「無人化、不接觸」全程由機器人服務,你會對它放心嗎?你會對它好奇嗎?6月22日上午,碧桂園集團旗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在廣東佛山順德正式開業。這是繼2020年1月在廣州試水後,碧桂園集團開設營業的又一家機器人餐廳。
  • 盒馬海底撈都在搶的300億火鍋外賣市場,憑什麼讓吃貨奉上鈔票?
    據美團點評《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在眾多食物中,火鍋躍居線上訂單第一品類,全年消費佔據全品類20.3%。在這一趨勢下,火鍋的一個細分領域——外賣市場的發展表現亮眼。這個目前規模已經迅速發展到300億的市場,無論是火鍋行業巨頭海底撈、呷哺呷哺,或是專門做火鍋外賣的後起之秀淘汰郎等玩家,都想分一杯羹。
  • 店寶寶:從「盒馬生鮮」到「盒馬火鍋」,原來阿里在下盤大棋
    自十月下旬盒馬總裁侯毅親自帶貨,宣布盒馬火鍋初期在全國170多家門店上線以來,既推出特色火鍋產品,價格也僅佔一般火鍋店的一半,配送只要30分鐘,受到國內食客的廣泛歡迎。雙11期間,盒馬火鍋實現日售破萬單,最高單日售出1.4萬份鍋底,並且六成以上訂單來自線上。目前看來,盒馬已比肩海底撈等友商,甚至有望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火鍋店。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 重慶火鍋卻在淡出 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盒馬夫人、盒馬爸爸……盒馬鮮生吐槽商標被搶註:家裡多了一堆親戚
    據查詢,「盒馬夫人」、「盒馬爸爸」商標持有人為湖南每日三果貿易有限公司;「盒馬兄弟」商標持有人為香港品牌集眾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不僅註冊有與盒馬類似的商標,還註冊有如「凹利給」等類似於網絡熱詞的相關商標。而與「盒馬小姐」關聯的公司則是哈爾濱市香坊區盒馬小姐咖喱屋,但該公司已處於註銷狀態。
  • 海底撈「網紅餐廳」漸變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步入海底撈的智慧餐廳,右手邊是一塊巨幕,對面則是階梯狀的座位,看起來像是一個影院,門口接待的服務員不厭其煩地對每個消費者解釋說這是等候區,等候的時候可以在大屏玩互動遊戲。透過餐廳的玻璃向內看去,白色的機器臂有序揮舞,完成取菜的動作。
  • 盒馬註冊火鍋商標 餐飲零售化競爭愈演愈烈
    盒馬宣稱,其2019年的數據顯示,整個火鍋季有10%的人選擇堂食,80%以上選擇到家。去年「雙十一」,盒馬達到日訂單量1.4萬單的高峰。按照盒馬常規120元一鍋的單價計算,僅線上的全年收入達3.6億元,超過行業大佬海底撈,成為全國最大的線上火鍋店。而業內人士透露,海底撈的月訂單量為2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