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對我們人體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命也不為過吧,它參與我們人體的免疫調節,促進礦物質的吸收,降血壓,清除自由基,構成酶催化體內物質代謝,構成激素,調節各種生理過程並且維持體內的內環境的穩定,構成抗體發揮免疫作用,構成轉玉體,擔負著各類物質的運輸和交換。維持體液滲透壓以及維持酸鹼度,領帶人體血液的凝固、視覺的形成、運動等都與蛋白質有一定的關係。
1、構造人的身體: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這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人體的每一個組織:毛髮、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所以說飲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腦發育的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細胞的增殖,人的大腦細胞的增長有二個高峰期。第一個是胎兒三個月的時候;第二個則是出生之後到一歲,特別是0-6個月的嬰兒是大腦細胞猛烈增長的時期。到一歲大腦細胞增殖基本完成,而其數量已達成人的9/10。所以0到1歲兒童對蛋白質的攝入要求很高,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尤關重要。
2、修補人體的組織:人的身體由百兆億個細胞組成,細胞可以說是生命的最小單位,它們處於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陳代謝過程之中。例如年輕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兩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個人如果蛋白質的攝入、吸收、利用都非常好,那麼皮膚就是光澤而又有彈性的。反之,人則經常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組織受損後,其中包括外傷,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和高質量的修補,便會加速機體衰退。
3、維持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載體蛋白對維持我們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在體內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紅血球更新速率250萬/秒)、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
4、白蛋白:維持自身機體內的滲透壓的平衡及體液平衡。
5、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
6、免疫細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幹擾素等。七天更新一次。當蛋白質充足的時候,這個部隊就很強,在機體需要的時候,數小時內可以增加100倍。
7、構成我們人體必需的催化和調節功能的各種酶:我們身體有數千種酶,每一種只能參與一種生化反應。人體細胞之中每分鐘要進行一百多次生化反應。酶有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應的酶充足,反應就會比較的順利、快捷的進行,我們就會精力充沛,不容易生病。否則,反應就變慢或者是被阻斷。
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調節自身體內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島素是由51個胺基酸分子合成。生長素是由191個胺基酸分子合成。
7、構成神經遞質乙醯膽鹼、五羥色胺等: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味覺、視覺和記憶。
8、膠原蛋白:佔身體蛋白質的1/3,生成結締組織,構成身體的骨架。比如:骨骼、血管、韌帶等,決定了皮膚的彈性,保護大腦(在大腦腦細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膠原細胞,並且形成血腦屏障保護大腦)
9、提供熱能:可以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熱能。
所以說,蛋白質對我們人體來說也是命,這一點都不誇張,如果攝入蛋白質補充足,那麼不僅僅會出現免疫力的下降,還會出現水腫、虛弱、表情淡漠、生長滯緩、頭髮變色、變脆、容易脫落,體力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同時也會影響身體骨骼的健康,因為骨膠原蛋白合成比較的少,肌肉比例低都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所以蛋白質不僅要吃,還要吃的充足,才能滿足機體的基本需要。
其實因為這次的新冠疫情,張文宏醫生一致建議要吃有營養的食物,早餐要有雞蛋有牛奶,不要喝粥,這也是要讓身體攝入更多的蛋白質,主要是以增強體質,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畢竟現在這樣的情況,沒有什麼能比免疫力更重要了,不過蛋白質最好從食物中獲取,少用蛋白粉,避免吃多了增加肝腎的負擔,那麼飲食的主要來源:雞蛋,牛奶及奶製品,豆製品,海產品,畜禽肉精瘦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