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號終於開始活躍起來了,我們會陸續發布一些文章,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學習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How Not To Die》美國麥可•格雷格和吉恩•斯通的著作
色彩鮮豔的農產品吸引人是有足夠的生物理由的:很多時候天然色素都具有抗氧化性。不僅許多植物色素對身體有益,許多香料和香草的香味化合物也是強而有力的抗氧化物。我們真的應該打開自己的感官,用眼睛,用鼻子,好好的挑選食物。
而這些食物裡,排名第一的就是薑黃。今天我們就詳細來介紹薑黃,它的顏色和香味都很出色。
近年來與薑黃素相關的研究報告已經超過了5000篇,薑黃素是讓薑黃呈現亮黃色的原因。它是上個世紀被分離出來的,隨著時間的發展,薑黃素的研究中臨床研究越來越多。我們知道它在預防或治療肺病,腦補疾病和多種癌症(包括多發性骨髓癌,大腸癌和胰臟癌)可能有效果。薑黃素還有助於產後恢復,還能有效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效果比常見處方藥還要好。在治療骨關節炎,狼瘡和發炎性腸病等發言症狀上可能也有成效。
可是我們要吃多少?怎麼吃?有何風險呢?
每天只要四分之一勺
薑黃潛力無限。如果在你的血液樣本中加入氧化物,研究人員能精密計算出DNA單獨斷裂的數量,量化血球細胞的DNA受到多少損害。但是,我給你一小撮薑黃,要你連續一周每天吃一次,然後抽血檢驗,再一次講你的細胞混入同樣的自由基,你就能看到那一小撮薑黃的作用——受損的DNA數量減少了一半。這可是薑黃在人體內真正消化吸收後的表現,不是培養皿裡的數據哦。使用的也不是高級的薑黃素營養補充品,而是大家煮咖喱用的廚房調味品食用薑黃而已。
實在是太棒了。吃的量其實每天四分之一茶匙就足夠。這樣更加安全。
薑黃怎麼吃?
有另一種香料叫做黑胡椒,含有一種「胡椒鹼」的生物鹼(胡椒嗆辣香氣和味道的由來),它會抑制其他藥物的代謝過程,而提升許多藥物和化合物的利用率。
吃下薑黃一個小時內,薑黃素會出現在血液中,但是濃度很低,因為你的肝臟在很努力的排出薑黃,但是如果你同時吃下等量的黑胡椒呢?你體內的薑黃素會攀升到2000%.
這下大家知道為何咖喱粉裡除了薑黃,還有胡椒了吧。跟脂肪一起做料理,會讓薑黃素的利用率提高7-8倍。還有證據表明,吃煮過的薑黃和生吃功效不一樣:煮過的薑黃,DNA的保護力似乎更高,而生薑黃則具有更好的抗炎功效。如果你想要味道淡一點,也可以嘗試新鮮薑黃,用量每次就四分之一寸就足夠。
薑黃跟黃豆一起吃,還會幫助到骨關節炎患者。你煮什麼都可以加點薑黃的。
不過有些朋友就想了,每天吃薑黃保健品不就好了?其實第一那個貴,還有很多缺點:1 薑黃素不是薑黃,很多保健品廠商和製藥公司一樣,會掉入「簡化陷阱」。他們覺得香草只很有一種主要活性成分,製藥分離和提純出來做成藥丸就好,功效更好。薑黃素是薑黃的活性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活性成分。對比薑黃和薑黃素的研究不多的。但是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試管實驗,拿薑黃素和薑黃對抗七種不同的人類癌症。發現薑黃的效果更好。比如乳腺癌,胰臟癌,大腸癌,多發性骨髓癌,骨髓性白血病等。這些發現均顯示,薑黃素以外的成分也有抗癌作用。
哪些人不適合吃薑黃呢?
如果你有膽結石,薑黃可能會誘發疼痛。因為薑黃會促進膽囊收縮,好讓膽汁不淤塞。超聲波研究顯示,1/4茶匙的薑黃會導致膽囊收縮,擠出一半的膽汁,這樣一來就能預防膽結石發生。簡單來說就是,沒有膽結石的降低膽結石風險,甚至減少患膽囊癌的風險,已經有了的,會引發疼痛。
吃太多的薑黃可能會引發腎結石。因為薑黃富含可溶性草酸,會與鈣結合形成最常見的腎結石——不可溶草酸鈣階級恩,約佔所有腎結石病例的75%。容易腎結石的人應該限制草酸的攝取量,一天以50毫克為限,意思就是一天最多不超過一茶匙的薑黃。順帶一提,妊娠期間使用薑黃很安全,但是薑黃素保健品就不見得了。
以上就是關於薑黃的分享,我們會陸續分享其他的香料和食物,一起學習,一起健康。
當然你可以吃咖喱來補充薑黃,也可以把薑黃粉放入自己的一般料理裡,也可以想辦法購買新鮮的薑黃添加到自己的食譜中。但是,記得,少即是多。
關於薑黃實在有太多的做法了,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找到菜譜。比如燒菜的時候都可以加入一點,炒飯也可以,蒸饅頭包子,做煎餅,烤麵包可以添加一點,炒蔬菜比如花菜的時候都可以撒一些。南瓜湯的時候放入增加風味和顏色,還有可以直接衝水喝。
總之,吃什麼都可以放一點。都沒有問題。
當然薑黃也是一種染色劑,所以千萬不要沾到衣服上哦。
阿明哥的媽媽從馬來西亞帶來了很多正宗的薑黃粉,我已經分裝成50克一袋了。1/4茶匙很輕很輕,一包大家也可以吃很久了。歡迎選購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