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小學一年級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021-03-01 鍾傑班主任實踐智慧


一、什麼叫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我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認為,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比如,兒童飯前便後洗手,睡覺前刷牙等。


二、習慣的特徵

1.簡單。習慣並不深奧,常常很簡單,但難堅持。

2.自然。習慣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為。

3.後天性。習慣不是先天遺傳的,而是在後天的環境中習得的。

4.可變。習慣雖然是定型性行為,但只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和影響,也能發生改變(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習慣堅持21天便能養成)。

5.情境性。習慣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現的相同反應。


三、一年級小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課堂上時常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被少數學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數學生成了課堂的陪襯。從家長反映情況來看,一年級小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往往邊做邊玩,不夠專心,大部分家長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業。  

2.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常是老師問題一提出,學生個個舉手,有舉的高高的,有站起來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終被請到回答問題的學生一臉高興,急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未請到則垂頭喪氣,而不是認真聽取同伴的發言。

3.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當老師提問時,所有的小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請到個別小學生回答時候,他站起來後又不知道要說什麼;有的孩子站起來後,支支吾吾,聲音很輕;有的孩子表達內容的完全和題目的要求無關。  

4.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觀察發現,大部分一年級小學生還沒能掌握正確的寫作業的姿勢,做作業時候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著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師的反覆提醒。個別小學生做作業時隨意塗改,頁面不整潔,完成的作業也不能很好地達到字跡勻稱、端正、美觀的要求。  

5.記憶能力發展不足。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以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不足,一次記不住很多東西,往往丟三落四。

6.好動貪玩。一年級的孩子心性還沒靜下來,規矩意識也沒怎麼形成,加上幼兒園裡相對比較自由,所以到了一年級的教室裡,他們的心性仍未定下裡,好動貪玩是他們的特性之一。


四、必須培養的幾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孩子的聆聽習慣。學會聆聽可以說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最關鍵之處。由於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外界的聲色形幹擾。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孩子聆聽習慣的培養。方法有:睡前給孩子讀故事書,選情節引人又很溫暖的內容,要求孩子不講話,不打岔,安靜地聆聽,聽完,讓孩子複述。其次是可以坐下來與孩子交談,孩子講,家長一定要認真聽,不打岔,不做其他事,等孩子說完,家長複述。反之,家長講,孩子聽,聽完,複述。反覆訓練之下,孩子就養成了聆聽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就特別會聽課,學習效率很高,中學裡的學霸,基本上都是很會聽課的孩子。

2.培養孩子清晰有序的表達習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但容易顛三倒四。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清晰有序的表達習慣。通常做法是,帶著孩子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大人先有序地表達一遍,再讓孩子按照「先,接著,最後」的模式說出對人和事的觀察結果。說得不夠清晰的,家長要及時指出來。反覆之下,孩子的表達就會很清晰了。

3.培養孩子回家先做作業後玩耍的習慣。多數孩子放學回家都是先猛玩,玩夠了再寫作業,然後發現時間不多了,於是作業寫得相當的潦草。長此下去,孩子的學業成績受到影響。孩子到中學,為何成了學渣?多數是因為小學階段養成了極壞的學習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不論中學老師如何抓,都很難抓起來。

4.培養孩子正確握筆的習慣。小學一年的孩子,指力不足,因此握筆的姿勢非常難看。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握筆姿勢,然後不厭其煩地培養孩子正確握筆的姿勢。姿勢正確,書寫就相對工整漂亮。百度一下,網上有很多正確握筆的圖片,照著做就可以了。

5.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要想孩子喜歡閱讀,家長本身就要閱讀才行。有些孩子家裡連一本繪本都找不到,家長卻希望孩子成為人人稱羨的學霸。現在有很多繪本都是依照孩子的年齡階段或者是學段來編制的。一年級的孩子,在當當網一搜,自然就有與之匹配的閱讀繪本。建議家長不論家有多小,都建一個小小的閱讀書吧,讓孩子的閒餘時間泡在書吧裡,喜歡閱讀的習慣就養成了。

6.培養孩子定時看動畫片的習慣。動畫片當然是可以看的。但一定要給孩子約定好固定時間,一旦時間到了,就要果斷地關掉電視。

7.培養孩子認真書寫的習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書寫難免潦草。但如果家長能細心地指導,反覆地糾正,耐心地指導,孩子就會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對他後續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8.培養孩子整理作業的習慣。很多孩子做完作業就地一甩,就一邊玩去了。建議家長看著孩子把作業做完了,不要急著去玩。而是用一兩分鐘的時間,按照學科順序(比如語文、數學、英語)整理,然後疊好放在書包裡。

9.培養孩子整理書包的習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整理的概念,但一定要教。建議定期指導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有用的,整齊有序地放在書包裡,沒有用的,要及時清理,最好一周整理三次(二四六)。孩子養成整理的習慣,對他今後的學習以及職場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10.培養孩子遠離手機的習慣。現在有很多家長為了自己更灑脫地玩,更為了擺脫孩子對自己的糾纏,乾脆把手機給孩子,讓他一邊玩去。殊不知這種做法完全是在害孩子。小孩子最容易沉迷手機裡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一旦上癮很難糾正,大一點很容易陷入網癮,那時再來挽救,成本相當大!

11.培養孩子看高質量動漫的習慣。孩子喜歡看動畫片,這已經毋庸置疑了。但不是所有動畫都值得讓孩子看。如果孩子看了一些三觀不正的動畫,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有害。因此,家長在指導孩子看動漫的時候,要事先進行甄別,要選那種符合普世價值觀的內容給孩子看。比如幾米的漫畫繪本,比如宮崎駿的動漫。孩子最初看的就是高質量的動漫作品,今後遇到那些低劣的東西就不會入他法眼。

五、培養過程中需要把握的幾個方法

1.及時提醒。在培養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習慣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家長不僅要從孩子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要注重提醒。當發現孩子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時,及時送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是一下輕輕地愛撫,就會喚起孩子的注意。  

2.樹立榜樣。在孩子們的眼裡,家長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孩子的許多習慣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影子。有句話不是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嗎?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必須要給孩子一個榜樣示範的作用。記得,千萬不要當孩子面幹壞事哦。 

3.恰當評價。小孩子對大人的認可非常在乎。因此,孩子每取得一點微小的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激勵其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一句表揚,一個親吻,一個擁抱,或者小紅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4.生命在場的陪伴。這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陪伴。孩子在一個缺乏父母關愛和關注的環境下長大,通常是習慣不好,自信心不足。我現在遇到許多的家長指責自己的孩子這不好那不好,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家長不好!因為當孩子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你什麼都沒給他,甚至還給了他汙濁的東西,現在又來抱怨人家這不好那不好,說得過去嗎?

六、給一年級學生家長成長建議

閱讀《一年級小學生要養成的49個好習慣》

推薦理由:本書向家長介紹了一年級小學生要養成的49個好習慣,這些好習慣涉及課堂習慣、做作業的習慣、閱讀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心理習慣、社交習慣七個方面。書中深入淺出地告訴了家長為什麼要培養孩子這些習慣,怎麼培養才能事半功倍,並在每個小節後面附上了「好習慣故事屋」,讓孩子通過閱讀故事來更深刻地明白道理,達到教育的效果。


《鍾傑班主任成長學院》

每周更新2-3節課

持續更新一年 

課程原價199元

課程更新期間

優惠拼團價99元/人

掃碼報名

相關焦點

  • 遠離錯誤坐姿 思學文具電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但這類情況實在是太常見了,家長也沒辦法時刻盯著提醒孩子。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一款科學好用的思學文具電教坐姿矯正儀,在孩子身體成長的黃金階段,幫助孩子養成學習好習慣!   思學文具電教坐姿矯正儀採用的是人體工學設計,使用物理拉長視距的辦法,讓孩子的胸口和下巴都不要離桌面那麼近,根本不需要家長們時刻提醒孩子挺直腰杆,可以更輕鬆地減輕孩子用眼疲勞。
  • 一年級的小豆包要開學啦,家長要儘早培養孩子這些習慣
    告別了幼兒園的生活,一年級的小豆包們9月份將要開始小學生活,而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的生活截然不同。如何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小學一年級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習慣?本文可以幫助您找到最好的答案。這不禁讓我想起當年我家小豆包入學的情景,開學之前,我一方面是自己閱讀了一些這方面的書籍,了解到如何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幼小銜接,更好地去適應小學的生活。另外一個方面,我學以致用,給孩子提前灌輸有關上小學的一些道理和知識,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初步的了解。我還專門帶孩子去學校門口看小學生們上下學,讓孩子感受到上小學的氣氛,對小學生活充滿嚮往。
  • 一張清華學習計劃表格,揭開了學霸姐妹花的養成:好孩子源於小學
    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的時候,馬冬晗坦言:她很感謝父母對她的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對自己小學階段的重視。她將自己現在的優秀歸納為兩點,一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個就是堅韌不拔的毅力。這兩點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感謝父母從小的引導和幫助。
  • 告別「玩中學」 幼升小如何良好銜接?
    津雲教育頻道就「幼升小銜接」問題採訪了河東區第一中心小學相關教師,從學校的角度向家長朋友們全面介紹一年級的教育環境和教學安排,同時給出合理的家庭教育建議,讓家校更好地聯合,攜手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幼小銜接期。 告別幼兒園「玩中學」的教育環境,學校如何幫助一年級新生適應小學與幼兒園不同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的?
  • 小學低年級孩子習慣養成,給大家總結了這16條
    剛入小學,家長們的聊天中,「習慣」這一詞彙被提及的頻率特別高。急於幫孩子提升成績不如助他養成良好習慣,這是越來越多低年級孩子家長的共識。如今很多小學中午都不提供午餐,面對一天接送八趟如此龐大的任務量,仍然有些家長寧願自己辛苦,也不放心把一年級的孩子放進午託等機構,包括我自己。
  • 小學是孩子成長黃金期,一年級是幼小銜接關鍵期,您準備好了嗎?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已經2個多月了,經歷了第一次月考,有的地區期中考試也結束了,對於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家長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幫助指導下,適應得很快,學習成績優秀,生活自理能力很強,人際關係良好,漸入佳境。有的孩子遲遲找不到感覺,一年級學習就有點兒跟不上,生活習慣也不好,家長也很頭疼。
  • 小學語文:一年級生字組詞彙總,實用乾貨,替孩子收藏列印一份!
    小學語文:一年級生字組詞彙總,實用乾貨,替孩子收藏列印一份!孩子進入小學的學習之後,就不比得以前了,小學的學習更講究規律性,那麼家長最好是從現在開始,幫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讓孩子能從容面對小學的學習生活。
  • 智慧成長,習慣養成——班主任沙龍活動
    伴著冬日的腳步,載著分享的喜悅,曙光第二小學舉辦了「學生好習慣養成的研究」為主題的沙龍研討活動,李娜校長主持本次活動,各年級班主任積極參與。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一年級教師代表王曉彥老師,她經驗豐富、對學生的日常工作流程也很熟悉,王老師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了針對一年級學生習慣養成的經驗。
  • 開發區金城小學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月見成效
    水母網09月30日訊(通訊員 林麗娟)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規範學生言行,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和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開學第一個月,我校就狠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特別是對一年級的400多名新生,因為文明習慣會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而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個月是培養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 小學一年級就要把這幾個習慣養好,家長必讀!
    我覺得盯功課、管孩子應該是有階段性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儘快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和方法,父母不該到孩子已經初高中了,還繼續當書童,孩子可能因此養成依賴性。不過,帶老大時,我並沒有清楚的概念預知什麼時間點該怎麼做,就是邊看邊走,自己觀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經差不多,就逐漸放手。曾有人問我,為何會有小學低年級時要陪著孩子做功課的概念。
  • 作為老師,如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開展習慣養成教育
    四、老師如何引導小學階段的孩子好習慣養成經過對小學階段兒童心理特徵的分析,不難發現這個時期,正確引導好習慣的養成是多麼的重要。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 小學一年級要養成的七個好習慣,比考100分更重要,家長要注意了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正式的走上了學習的軌跡,開始了求學之路,對於學生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都需要養成怎樣的習慣呢?學生們在養成習慣的時候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這些是家長們應該關注的事情,對孩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那麼關於一年級孩子的習慣養成以及未來發展,大家了解一下吧!
  • 小學是孩子成長關鍵期,一年級是幼小銜接關鍵期,您準備好了嗎
    佳寶已經告別幼兒園兩個月,即將步入小學,剛步入小學一年級三個月的時候,開啟了佳寶人生中第一次月考,這個期間,在其他地區的期中考試都已經接近尾聲了,而我們對於孩子的學習方面都有了部分的了解。>之類的,更不用說是玩手機了,所以他就養成喜歡看書玩手辦的習慣。
  • 一年級孩子學習成績全班倒數,孩子自己覺得壓力大,家長怎麼辦?
    孩子回家後,無人引導,也沒有人陪伴,要麼是在看電視,要麼就是玩手機,就是不按時寫作業。第二個原因,父母引導不夠,幫助不夠。孩子剛上一年級,學習的課程難度不會太大的,家長重點在於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好習慣能讓人終身受益,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最佳時間段。小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學習缺乏獨立性,學習的重點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 9歲男孩「印刷體」被贊: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要在小學逼娃養成
    寫字快又好,是高年級孩子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而這項能力,一定是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培養的。如果一二年級不注意孩子的握筆姿勢、筆畫順序、字跡工整等細節,一旦養成了寫字潦草的習慣,今後再想改就非常難了。 所以,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就必須要求孩子保持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保證作業的乾淨工整。
  • 給家長們推薦兩種適合小學一年級孩子用的鉛筆
    鉛筆,是一、二年級孩子使用最多的文具。如果鉛筆選得不合適,孩子用著不舒服,手指很容易被硌痛。孩子寫一會兒,就揉揉手,肯定會影響寫字速度。為了讓手舒服些,孩子會不斷調整鉛筆的位置;或者因為孩子手還比較小,握筆困難,只好往下握筆尖部分。
  • 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家長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學習環境,漸入佳境
    這不,馬上新一屆的一年級學生九月份又要入學了。此時此刻,我非常理解家長們的忐忑心情。很多時候,面對剛入學的孩子,家長們也是手忙腳亂,從辦理入學手續,深更半夜排隊等號,好容易入學了,又面對學校老師的各項作業,學習任務,大家可以說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啊。
  •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筆順匯總,家長:對練字幫助很大!
    ,全冊生字筆順匯總,家長:對練字幫助很大!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以後,家長朋友們最擔心的一件事情,也許不是成績的好壞,而是寫字。一年級小朋友是學習寫字的起步階段,寫字的基本姿勢和寫字的筆順、筆畫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關鍵的。因為,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和習慣,一旦不良習慣養成,就很難改變了。因此,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 一年級父母課堂課程表
    設計這份父母課程課程表就是讓大家會科學地教育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和孩子溝通,學習和幫助協調孩子的情緒,矯正性格偏差,以便更好的助力自己的孩子成長。這份課程表將設計六個主題,如下:1.開學前,如何讓一年級的學生熟悉校園環境?一年級是小學的起始,大多數孩子上過幼兒園後就是上一年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