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水果篇

2021-02-23 小誠講故事

本文約1300字,閱讀需6分鐘

在上一期節目中,我們帶你一起「品味」完了唐人的主食、野味和甜點。若能再美美地吃上一份水果,就可以結束我們的饕餮盛宴了。有句話說的好,「飯後一個果,醫生遠離我」。雖然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是對還是不對,但水果的營養價值卻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水果都有藥用價值,對於一些疾病也都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關於唐朝水果品種的記載,見於徐堅等編撰的《初學記》。「果木部」者,共有12類:李、柰(蘋果的一個品種)、桃、櫻桃、棗、慄、梨、橘、梅、石榴、瓜等。可見此12種水果是當時極為普及的果品。唐朝時,交通不像現在這麼發達,而很多水果都產於南方,因此北方的人想吃點南方的水果那可是相當難。不用說普通人,就連楊貴妃想吃新鮮的荔枝,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唐明皇的愛妃楊玉環喜歡吃荔枝。荔枝生長在嶺南一帶,與唐朝的都城長安相距甚遠。唐明皇為了讓楊貴妃高興,能夠吃到新鮮的荔枝,每年七、八月時,他總是派大批船隊將荔枝經由大運河從江南栽運到北方京城。唐代詩人杜牧在他著名的七言絕句《過華清宮》中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寥寥幾筆,就寫出了當時北方人想吃南方水果的困難程度,連貴妃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更是沒有這個口福了,所以如果你穿越到的地方是北方,還是個愛吃荔枝的人的話,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除了運送荔枝外,船隊上還包括有各式的貢茶(進貢給皇族喝的茶,又稱工夫茶)。而將荔枝和這種工夫紅茶合併燻製成的荔枝紅茶,不料竟深受皇室及楊貴妃的喜愛,而漸漸流傳。這恐怕是世界最早的自然水果紅茶了吧。

不單單是荔枝,柑橘、枇杷、龍眼,這些也都產自南方。南方的婦女們在吃水果上也有著與眾不同的方法。她們把橘子雕成花、鳥的形狀,然後和蜂蜜一起煮熟了吃,這樣不僅味美,還可以養顏,很受人們的歡迎。還有一種叫做橡子的東西,不僅可以止渴,還能治療腹瀉。

看到了嗎?說到唐朝的水果,還是南方產的比較多,而且香甜可口。如果你是一個超級喜歡吃水果的人的話,你在穿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好,選擇好自己的路線,免得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北方,變成一個連新鮮、愛吃的水果都吃不到的乾癟的缺水美人或帥哥。

當然,如果你不是那麼挑剔的話,你在北方還是能吃到桃子、蘋果、石榴等水果的,應該說,這些水果的水分還是很足的,吃到嘴裡雖然說沒有什麼新奇感,但那個時候的水果可都是真真正正,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哦。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還有吃曬乾的黃蜂幼蟲的,有將蟒蛇的肉切碎用醋調味做成美食的,還有螞蟻蛋做成的鹹味湯。這些符合那些平時就喜歡獵奇的人的口味,如果你屬於這種人,那麼恭喜你,到了唐朝,你可以手舞足蹈了。一些你平常沒吃過的,或者是見都沒見過、聽都沒聽過的食物在唐朝一點都不奇怪。唐朝在飲食上,可以說是做到了包羅萬象,讓世界為之驚嘆。

截止到現在,集主食、野味、甜點和水果於一體的「饕餮盛宴」你算是享用完了。相信你已經「品味」了不少美食,也了解了唐朝的不少的飲食文化。按道理來講,在酒足飯飽之後,應該去外面走動走動,以免消化不良。但是,在吃完晚飯之後去散步,可記得要早回哦,晚了可要睡大街了。這又是為什麼呢?詳情請看下期節目——唐人夜生活的無奈篇。

- END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拙小誠的店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唐朝」——主食篇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舌尖上的唐朝」,讓那些想著要去唐朝過日子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了解和打算,免得到了那邊連飯都吃不了,最後真的活活餓成一個瘦子了。說到唐朝的飲食特點,其實和我們現代是極為相似的。因為從那時到現在,自然條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由於氣候、水文、土壤等條件的不同,唐朝大致以長江、黃河流域為基線分成南北兩個部分,這和現代中國地理上的劃分幾乎是一樣的。
  •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唐朝「舌尖上的美食」怎麼拍?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設有膳部,負責國家一些較大事項的膳食問題。膳部的主要職責有三個:一是負責掌管國家祭祀器物與祭品的提供;二是負責監督各項飲食禁忌的執行;三是掌管藏冰之事。「膳部郎中一員,從五品上。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掌邦之祭器、牲豆、酒膳,辨其品數,及藏冰食料之事。」
  • 唐朝文化——千姿百態的唐朝女子髮髻
    唐朝婦女在服飾髮髻的創新上給人以極高的藝.....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明王朝之一。這種開明既體現在對少數民族的寬容和對外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上,更大程度表現在社會思想意識方面的自由和解放。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唐朝婦女在社會生活中扮演了較前代更活躍的角色。因此,她們更注意挖掘自身的美麗,按照個人的喜好隨意穿著打扮,僅髮髻的種類就有新月髻、反綰髻、墮馬髻等百餘種。
  • 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習主席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為響應號召國防科技大學服務保障中心和研究生學術活動組織委員會聯合舉辦廚藝大賽一起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比賽結束後,選手們紛紛表示,這次比賽既鍛鍊了自身的烹飪手藝,也在團隊協作中增強了合作協同意識,更重要的是還切實體會到了糧食和食材的來之不易,應該要珍惜勞動成果,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踐行「光碟行動」、追求「極簡」餐桌,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 唯一能與唐朝對抗的國家!究竟歷史上的大食國是什麼樣的?
    我們在看跟唐朝有關的史書時,常能看到「大食國」這個國家,小時候會覺得奇怪,這個「大食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裡面的人難道都是大胃王不成?但其實不然,古時候的這個大食國其實是一個綜合實力非常強盛的國家,主要和中國在唐朝有一些交集。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古代的大食國到底和中國有怎樣的交集吧!
  • 大食的經濟文化,是如何傳入唐朝,並在唐朝站穩腳跟的
    穆罕默德去世後,伊斯蘭教的內部逐漸分裂成多個派別,大食帝國也隨之分成三股勢力:一是倭馬亞族建立的倭馬亞王朝,色尚白,中國歷史上稱之為「白衣大食」(即西大食),後為西班牙的基督教勢力所滅;二是阿拔斯族建立的阿拔斯王朝,色尚黑,中國歷史上稱之為「黑衣大食」(即東大食),後為蒙古所滅;三是法提瑪派,色尚綠,中國歷史上稱之為「綠衣大食」(即南大食),後輾轉至埃及,定都開羅。三國都由阿拉伯人統治。
  • 舌尖上的寧德,終於找全了!
    無論你是不是寧德人,「舌尖上的寧德」都可以讓你更加了解寧德的飲食文化,愛上寧德美食。芙蓉李福安是芙蓉李之鄉,面積、產量全國第一。芙蓉李製作的加應子、玫瑰李、芙蓉李乾等蜜餞,口味獨特,具有原果鮮味兒~畲族烏米飯,從唐朝(公元669年)以來就是畲族同胞「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它來自大自然烏稔樹(也叫烏飯樹)的綠色樹葉泡製而成的,具有開脾健胃驅溼膳療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綠色食品。
  • 舌尖上的中國:牛肉蘿蔔湯
    1、人之初,第一篇2、舌尖上的中國:海參葛仙米筒骨湯3、舌尖上的中國:宮保雞丁4、舌尖上的中國:王牌蒜香骨5、舌尖上的中國:美極大蝦         6、舌尖上的中國:冬至腊味姜飯7、舌尖上的中國:醬香牛展
  • 萬國衣冠拜冕琉:從衣食住行解析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對外開放程度
    而每一代的統治者為了能在思想上控制他的民眾,從而對本國的語言、文字進行了較大或徹底的改變,導致原本的古國文化早已被推翻。雖然中國也曾險遇幾次亡國滅種的危難,數次被滿清、蒙古等外族人所侵佔,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沒有滅亡,中華文化也沒有斷絕。而這其中的緣由便與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中華文化的優質性有關。
  • 悅讀| 舌尖上的童年
    一道「舌尖上的中國」大餐,勾引出來成千上萬、鋪天蓋地的「舌尖」文字,也讓我不由自主地捲入其中
  • 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唐朝,你知道有多自信嗎?
    中國歷史上,有強漢盛唐,尤其提到唐朝,很多人都覺得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朝代,那個時候的中國人非常自信,那時候的唐朝開放包容,稱得上是世界的核心,當時唐朝都城長安也被稱為世界之都,今天咱們就講講唐朝。唐朝呢我們歸納起來就兩個字,自信。
  • 舌尖上的檔案丨骨架子
    舌尖上的檔案是生態城圖書檔案館推出的一檔全新檔案欄目小編將帶領大家以美食為窗口解讀濱海地域本土文化——通過美食給大家建立一個有滋有味的舌尖檔案悄悄關注我並「偷偷」留言的你被小編發現啦!PS:將你想對「舌尖」說的話,在文末留言。小編每期會為「走心」留言者送出《舌尖上的檔案》定製環保手提袋哦!中新生態城原始漁村——蔡家堡人,他們把一種海螃蟹俗稱「骨架子」。骨架子這個名字很有趣,它是當年漁村的人們從感官上得到的啟發。
  • 穿越小說經常寫唐朝,真實的唐朝人吃什麼?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寫穿越到唐朝貞觀年間的事,裡面經常寫到裡面的飲食,那麼唐朝人究竟吃什麼? 唐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和隋末動亂,相對來說唐朝是一個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時代,無論軍事,經濟在世界上都處於一個相對強盛的時代。隨著大唐的穩定,絲綢之路的開放,民以食為天,四方來朝,也引進了很多新的食材。
  • 唐朝皇帝列表(上)
    相關印象:唐朝開國皇帝相關人物:母親元貞皇后(電視劇《獨孤天下》中獨孤曼陀歷史原型);兒子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間626年-649年。相關印象: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貞觀遺風,骨醉王蕭,男寵,無字碑相關人物:丈夫李世民/李治,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女兒太平公主,上官婉兒,狄仁傑,許敬宗,張柬之,姚崇,褚遂良,李多祚,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沉南璆唐睿宗李旦,在位時間 684年-690年;710年-712
  • 《舌尖上的陝西》之五十三: 安康酸菜面
  • 【舌尖系列】2016「舌尖上的建築之旅」全招募
    」舌尖系列 — 每站特邀當地美食達人推薦餐飲。不但建築看過癮,而且能吃盡興。2016 《舌尖上的建築之旅》系列開始招募!Day 1 【上海】課程《上海城市發展與新建築特色》(同濟大學建築系李興無老師)午餐之舌尖上的同濟
  • 為何唐朝皇宮在設計上,比秦朝規制更多,布局越來越緊湊?
    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如果你去過故宮,你會領略到古代人對建築房屋方面的精妙工藝技巧,你會被他強大的氣場所震撼到。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清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沒有放棄對皇宮宮殿的建造。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皇宮也在發生著變化。不管是從規模還是從布局,還是從設計上。
  • 舌尖上的東門町
    人間難得幾回聞——舌尖上的東門町——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愛,好好休息。
  • 唐朝的古錢幣精品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
  • 此國曾多次幫助唐朝,唐朝卻在危急關頭落井下石,忘恩負義?
    公元646年,回鶻配合唐朝攻滅了薛延陀部落。公元744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建立了回紇汗國。公元788年,回紇改名為回鶻。 回鶻從一開始立國就和大唐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唐朝的中央政府甚至在回鶻地區派駐官員和收取賦稅,所以說當時的回鶻相當於大唐政府的一個不完全自治區。 這種制度後來被叫做「羈縻府州」制度,是中央管理邊疆少數民族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