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回收站掃二維碼,他半個月撿回了3000萬元

2020-12-17 騰訊網

混跡網絡的臉黑群眾,總是有很多問號:大額滿減券、高端白酒、新款iPhone……被誰秒搶一空?平臺抽獎,抱走大獎的「錦鯉」又是誰?臉黑群眾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對手並非全是正常人類——它是一張由無數小號、機器人組成的網絡,日夜不眠,通過爬蟲工具、外掛,扼取每一個有利可圖的機會,無盡地稀釋著普通人的中獎機率。而盤踞在這張網最中心的,就是羊毛黨。

在垃圾桶旁掃碼的Nathan。

「羊毛黨」一詞,源自1999年春晚小品,指代「撿小便宜」的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單打獨鬥的羊毛黨,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但當它進化出集群作戰能力,成為網絡黑產的一環後,「薅羊毛」這個無傷大雅的小動作,被賦予了蝗蟲過境的威力。

被羊毛黨盯上,慘遭薅禿,甚至皮肉不存的商家、創業者,並不在少數。

羊毛黨的對立面,是保護羊群的「牧羊人」,他們和羊毛黨相互鬥爭,並促進彼此的進化。

來自騰訊CSIG的安全專家Nathan,就是牧羊人之一。親歷了曠日持久的「羊毛戰爭」後,這是Nathan想要分享的故事。

騰訊CSIG安全專家Nathan。

「很多商家對羊毛黨的認識,還停留在十年前,他們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有商家曾向Nathan求助,一場線上抽獎活動,獎品為10部手機。活動結束後,「8部手機都寄往了同一個小區」。

也有商家向他請教,「投入了真金白銀搞推廣,數據也很好看,為什麼營銷效果卻極差?」

Nathan經過分析,發現超過9成的流量來自羊毛黨。

針對商家需求,Nathan和同事在討論解決方案。

換句話說,商家花了100萬做普惠活動,卻只有不到10萬到了正常消費者手裡,大頭都被羊毛黨截流了。

Nathan接觸的受害商家中,「損失百萬以上的很常見,多則上千萬」。

與這個數據對應的是,「金字塔頂端的『羊頭』,一年的收入,可以達數千萬元」。

商家們沒有意識到,經歷了近二十年的進化後,羊毛黨們早已脫離了小打小鬧,散兵遊勇的狀態,形成了一條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產鏈條:有人負責技術開發,有人負責組織輸出,有人負責線下轉賣……

通過爬蟲工具,他們監控著網絡的一舉一動,發現有利可圖,羊毛黨就會蜂擁而至。

Nathan和同事在討論工作。

抽獎、搶票、搶高價補貼、搶緊俏商品……這都是羊毛黨的主戰場,「憑著手上無數的帳號、自動化操作,稀釋掉普通參與者的機會」。

「你當不了錦鯉,是因為錦鯉已被圈養起來了」。

進入CSIG(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前,Nathan有多年時間,在QQ從事帳號安全、反欺詐工作,帳號被盜和網絡詐騙,曾是他接觸最多的案例。

在進入CSIG之後,Nathan的角色,由To C轉換為To B,但他很快發現,和自己對線的,幾乎還是同一幫人,「盜號、網絡詐騙、水軍、羊毛黨……有著驚人的重合度」。

從黑產手機號的流轉上,他驗證了自己的判斷。這條黑產鏈上,活躍著大量黑產手機號。

「黑號」的存活周期,平均約一個月。一開始,黑號被用來做低頻高收益的詐騙,「這時它的價值最高」,當被大量投訴和標記後,這個號碼會被轉賣給羊毛黨和水軍,在各平臺註冊帳號。

當這個號質量更差時,會被再次轉賣,用於群發垃圾消息,在封號前,榨乾最後一點價值。

貓池,黑產作案工具,可同時插入8-256張電話卡,用於批量操作。(資料圖)

「黑號」的來源之一,是城市邊緣的、農村的老年人。

「以搞活動的名義,送一壺油、一袋抽紙,騙老年人掃二維碼,填表,收集其身份信息,在其手機植入攔截驗證碼的木馬……」

「有了這些資料和驗證碼,騙子就可以去註冊帳號、做認證,乃至辦借貸」。羊毛黨和水軍,成為這些黑號最大的消費者。

「動輒上百億播放量的網劇、數百萬人觀看的直播,背後的流量從何而來?」、「平臺裂變返傭的推廣,錢進了誰的口袋?」「平臺需要亮眼的數據,資本的遊戲歡迎泡沫,而最終買單的,是投資人和普通消費者」。

Nathan認為,部分平臺的縱容,催生了這條黑產鏈的繁榮。

Nathan說,「羊毛黨和水軍,其實都是同一幫人」。

「本該屬於你的福利被薅走,去看一場高分電影改善心情,發現好評都是水軍刷的……」

在Nathan的理解裡,網絡黑產環環相扣,背後的操盤者幾乎是同一個群體。

在平臺的縱容,與羊毛黨的狂歡中,對網際網路江湖不甚熟稔的傳統企業,反而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隨著消費網際網路升級,他們投入大量資金,做數位化轉型,由此衍生越來越多有利可圖的線上場景,吸引了羊毛黨的到來。

「羊毛黨藏在什麼地方?這是包括我在內,絕大多數普通人想像不到的」,Nathan說,兩年前,和羊毛黨的一場遭遇戰,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事件的起因,是Nathan的客戶之一,一家飲料廠商的掃碼送紅包活動。掃碼送福利,取代了「再來一瓶」,成為飲料商家的標配活動,「根據福利力度,正常活動掃碼率在3%至30%之間」。

飲品貨架上,幾乎所有品牌都有自己的掃碼活動。

客戶的這次活動,在掃碼率、兌獎情況中出現了一些異常點。根據品牌反饋和nathan的直覺,背後應該有羊毛黨的介入,將商家補貼消費者的錢,薅進了自己腰包。

但海量的紅包二維碼從何而來,成了一個謎。

「二維碼破解難度極高,且印在蓋子內部,不太可能大規模洩露,除非問題出在源頭」。

「商家最初懷疑,是印刷環節出了問題」,但在對印刷廠進行調查後,排除了這個可能。這讓「二維碼洩露」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午休時,Nathan在相關論壇查看帖子。

「我們臥底各社交軟體、論壇、貼吧,逐漸發現,這不是一家公司的問題」,Nathan說,「幾乎所有快消品牌的福利二維碼,都有被大量出售,而我的客戶因為活動力度大,成為最熱門之一」。

經過一次次猜測,再一次次推翻後,Nathan懷疑,問題可能出現在廢品回收環節——他曾偽裝成買家,與二維碼出售者聊天,對方自述其為『廢品碼』。

隨後,Nathan找到附近的垃圾回收站,進行調查驗證。

Nathan出現在公司附近的垃圾回收站。

垃圾站蹲點的半個月裡,Nathan注意到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熟練地分揀出印有二維碼的瓶蓋和瓶身,然後打包帶走。

一路跟蹤後,Nathan進入了當地一家大型廢品收購站——在那裡,他見到一車又一車二維碼瓶蓋和瓶身包裝,被送抵這裡,再被運往一個特定的廠區。

「我上去打聽,光是瓶蓋,一個就可以賣3-6毛錢,這遠超廢品的正常價格」。Nathan認為,他找到了「廢品碼」的源頭。

Nathan在對飲料瓶蓋掃碼驗證。

一條隱蔽的「羊毛鏈」就此被揭開。Nathan也調查清楚了,這些二維碼瓶蓋,離開廢品站後,將進入以下環節:分揀、測試,拍照上傳、轉為電子碼,組織售賣……而每個環節,都由不同的人員完成。

隨後,Nathan和同事,對「二維碼紅包」提供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加密算法,結合騰訊安全的智能風控系統,阻斷了這一鏈條。

臥底垃圾站半個月,牧羊人為客戶「撿回」了3000萬元營銷費用。

「不用嘲笑在網絡中受騙的老年人,因為未來某一天,自以為聰明的你,也可能也會成為受害者」。因為人是會老的,而網絡黑產卻在不斷進化。

科技的進步,黑產也在與時俱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句話,在急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上,演繹得淋漓盡致。

行走在路上的Nathan。

Nathan記得,2010年左右,冒充好友借錢、行騙,是最常見的網絡詐騙方式;後來出現「視頻詐騙」,通過盜錄被冒充者的視頻,對受害者進行欺詐。

「而現在已不需要盜錄視頻了,因為AI就可以合成人臉」。

再以「茶葉黨」為例,最初通過統一話術、群發消息,面對提問,往往牛頭不對馬嘴,容易被識破。但如今,通過AI技術,「茶葉黨」可以模擬出正常人的對話,更加真假難辨。

Nathan在對飲料瓶蓋掃碼驗證。

羊毛黨的進化,相比以上兩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也倒逼著我們不斷學習、提升,比他們更領先一步」,Nathan說,我們正身處傳統行業向數位化轉型、傳統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過渡的階段,這個轉型不只存在於雲端,「也直接影響現實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訪談的結尾,Nathan再次談及了當初做「牧羊人」的初衷:

「車票、優惠券、獎品、福利……被人一把薅走,再加價轉賣給你,你甚至會感謝他們給你帶來便利,卻很少會意識到,這本該就是屬於你的」,Nathan說,「我認為,這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既然不公平,那我們就想辦法讓它公平。」

第3862期

攝影 | 鄒璧宇

編輯 | 匡匡

聯合出品 | 騰訊新聞 騰訊產業網際網路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督導員掃碼垃圾袋就知誰扔的 居民給「虎哥」發微信回收垃圾
    前端分類每個住戶家裡都放著至少3個垃圾袋每個垃圾袋上都有二維碼,掃碼就能知道是哪戶扔的垃圾;分得好,手機就會收到一條感謝簡訊,分得不好,則會收到提醒簡訊;居民在家中派單,「虎哥」上門、物流車回收、總倉分揀,最終完成資源再生……在杭州,上述「虎哥模式
  • 「24小時可回收資源收納房」現身居民區 家裡的幹垃圾有地方回收了...
    小房子的最上方些寫著 " 垃圾分類 美麗石家莊 ",門上寫著 " 微信掃碼開門 ",旁邊貼著回收模式的介紹和 " 石家莊市垃圾分類指南 ",房子內堆放著一袋垃圾 , 編織袋上還縫著一個二維碼。正在進行房子收尾工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資源收納房 24 小時開放,居民掃碼註冊微信小程序後,領回家一個專屬編織袋,在家中將幹垃圾放入發放的編織袋內,待編織袋裝滿以後將它放到這個垃圾房中,工作人員會對編織袋稱重,通過編織袋上的二維碼將環保金發放給用戶。△居民在觀察小區這個 " 新房子 "。
  • 瑪雅人曾在3000年前留下「二維碼」?遊客忍不住掃碼,掃出了啥?
    —— 桑塔耶納在高科技便利的時代,人們發明出了掃一掃就可以首付款和進入商業頁面的二維碼,這是非常便利的一個發明。相對於古老的時期,人們信奉著瑪雅人的傳聞,但並沒有什麼先進的技術流傳開來。不過,有人曾在瑪雅人留下的神秘雕像上發現了令人疑惑的圖案,原來是雕像的面部像極了如今人們常用的二維碼,不少遊客看見這個雕像後都忍不住想要去掃碼,這究竟是什麼呢?
  • 掃碼領大米、垃圾袋……「神器」助陣,這裡的垃圾分類時尚又智能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當站在乾濕垃圾的分叉路口,誰不是小小的眼睛裡充滿了大大的疑惑。雙雙對這此進行了探訪垃圾分類更智能在黃甲街道「大雁居」安置小區小區中庭一組類似自動售貨機的裝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走近一看這並不是自動售貨機而是一套智能垃圾分類投放設備中間是一組四個藍灰相間的垃圾箱分別回收餐廚、其他、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垃圾。
  • 安裝分類垃圾桶站設過渡期和積分獎勵
    雲南首個垃圾分類互動體驗中心正式落地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昨日,記者從度假區垃圾分類互動體驗中心了解到,目前已經在度假區14個試點小區內,安裝投放49套四分類垃圾桶站、268組兩分類垃圾桶。試點小區居民可在垃圾分類體驗中心內進行積分兌換、二維碼列印、分類知識了解、遊戲互動、分類培訓等。
  • 「鐺鐺車」不見了,垃圾回收卻「響噹噹」
    變化源於今年5月的一項創新工作——通過政企合作,湖州將曾經走街串巷的「鐺鐺師傅」收編,並在中心城市建設28座固定式回收服務站點,通過「固定站點+移動回收」「線上預約+線下即收」的雙軌道模式,實現了可回收物全品類應收盡收。目前,湖州市已收編「鐺鐺師傅」80餘名,日均處理可回收垃圾120噸。近日,我跟著變身垃圾回收專員的「鐺鐺師傅」,體驗他們工作的變化。
  • 基隆路小學學生走進「煥新生活交互站」,了解垃圾的前世...
    小學生走進這一「煥新生活交互站」,了解垃圾的前世今生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近日,市南區珠海路街道聯合市團委、市少先隊以及基隆路小學在轄區設立的無廢R-HOME煥新生活交互站,上了一堂不一樣的垃圾分類課,「無廢R-HOME煥新生活交互站」感受垃圾的「前世今生」、「智家體驗館」裡「跟著垃圾去旅行」的體驗課讓同學們學得更有趣也更有效。
  • 這類垃圾無人問津,回收難,怎麼辦?
    線下:塑料泡沫難回收卡在運輸環節「太輕了,不值錢沒人要啊。」8月20日中午,收廢品的楊師傅正蹲在雍和宮附近一處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外,大量的塑料泡沫箱、塑料泡沫板隔著牆頭扔了出來,楊師傅將它們裝袋裝車。廢品回收人員正在北京某密閉垃圾收集站旁收集塑料泡沫。繞過院牆,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內,環衛工人們也正忙著處理周邊送來的垃圾,「我們這裡是收其他垃圾的,塑料泡沫是可回收物,所以我們處理不了。」一位環衛工人一邊拆解垃圾袋,一邊給袋內的垃圾做著二次分揀。
  • 街上那些掃二維碼送禮物的人,他們有什麼目的呢?原來都是套路
    曾經我貪圖小便宜,下載了街上的二維碼,而這個二維碼讓我損失了3000元。現在想來,我都悔不當初,一個奧特曼卡通人竟然騙了我3000元。那是一個傍晚,秋高氣爽,心情頗為不錯的我走在大街上,這時一個模樣清純可愛的女孩向我走來。
  • 智能垃圾回收箱遇冷:老人不懂智能操作 年輕人嫌太麻煩
    智能垃圾回收箱遇冷老人不懂智能操作,年輕人嫌太麻煩 城管執法局:建議謹慎投放,以防造成新的垃圾長沙嶽麓區七一六小區內的智能廚餘垃圾回收箱。 記者 楊潔規 攝自長沙開始試點生活垃圾分類以來,長沙多個小區陸續安裝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這些智能設備是不是真的有用?
  • 溯源垃圾袋、智能回收箱、定期大掃除……北京多措並舉打造「綠色...
    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東城區各個街道社區積極探索,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實現各類垃圾定向投放、資源化利用,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社區。↑圖為東華門街道韶九社區工作人員正在介紹一套智能分類垃圾箱。
  • 跑步時帶個垃圾袋,撿回的垃圾有什麼用?這個展覽告訴你
    空奶茶杯、糖果塑料瓶換環保禮品,用環保材料DIY手繪行李牌,了解回收來的塑料製品如何重塑再利用……今天上午,「撿跑中國 重塑2020·北京站」包裝循環展覽——重塑未來實驗室在北京中海環宇薈購物中心開幕,市民可親身體驗「變廢為寶」過程,見證循環再利用的無限可能。展覽將持續一周時間。
  • 掃下二維碼,被騙30萬?
    微信掃下二維碼竟被騙30多萬?「我是京東金融客服,請問您是否需要貸款?」在聊天中,對方自稱京東金融的信貸專員,詢問了翁先生信用卡、支付寶等信用情況,社保、公積金保險保單以及收入、房產車輛等情況,給出了貸款8萬元的建議,隨即發來「京東金融」二維碼。翁先生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APP,在對方引導下申請了8萬元貸款,但這筆貸款卻無法提現。
  • ...僅兩周就回收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20多噸——廢舊物品「家門口...
    平時沒空找回收站,賣廢品全靠街上碰。時間一長,柜子放不下,只能堆在陽臺上,有礙觀瞻不打緊,關鍵是易滋生蚊蟲。如今,小區內設置了固定回收點,每周五定時集中回收,讓居民們直呼:「太方便了!」8月14日,上海公館二期垃圾分類回收點首次開張就迎來「回收潮」。居民們提著各式各樣的垃圾,在現場排隊。
  • 佛山350多萬隻氣瓶有專屬「身份證」,所有氣站100%掃碼充裝
    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一瓶一碼24家氣站100%掃碼充裝每天早上8時許,南海燃氣南海氣庫迎來一天中最為忙碌的時刻。在氣站充裝區,十幾個工人開始對一個個氣瓶進行充裝,只見他們拿起充裝秤的掃碼器,首先要掃描瓶身上的二維碼,隨後才能將液化石油氣充進瓶中。
  • 武漢一小區半個月垃圾堆成山,有居民半夜被臭醒,24樓都能聞到!
    7月14日,武漢光谷青年城一位居民反映,小區半個月未處理垃圾,已經堆成山,居民每天被臭得苦不堪言。有人半夜被臭醒起來關窗,有人在24樓也能聞到惡臭。在光谷青年城3號樓隔壁,有一個廢棄的農貿市場,小區將半個月的生活垃圾堆在這裡,目前仍在繼續堆。社區工作人員解釋,不是不想運走垃圾,小區上面的垃圾回收站關了,沒辦法才堆半個月了,問題已經向市裡報了。
  • 最高可罰50萬元!廣東新修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1年實施
    央視網消息:廣東省日前公布了新修訂的《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加大了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
  • 建築垃圾破碎生產線,湖北鹹陽移動式建築垃圾破碎站
    河南宏基機械以生產建築垃圾處理設備而聞名全國,每天,宏基機械的客服人員都會接到許多詢問建築垃圾處理方面的電話,「建築垃圾回收再利用需要哪些設備」、「建築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項目需要投資多少錢」、「建築垃圾都需要什麼機械才能製成免燒磚」等等。
  • 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百餘天 開出至今最大罰單10萬元!
    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百餘天 開出至今最大罰單10萬元!建成有害垃圾處理點2個、廢舊織物處理點10個、廢舊家具處理點16個、綠化垃圾處理點21個、玻金塑紙暫存點10個、廚餘垃圾(家庭廚餘垃圾、餐廚垃圾、果蔬垃圾)處理點59個,共118處分類處理設施。新增廚餘垃圾處理點10處。目前全市有4座大型餐廚垃圾處理廠、55處小型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約3000噸/日。
  • 塑料泡沫、廢玻璃……這類垃圾無人問津,回收難,怎麼辦?
    8月20日中午,收廢品的楊師傅正蹲在雍和宮附近一處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外,大量的塑料泡沫箱、塑料泡沫板隔著牆頭扔了出來,楊師傅將它們裝袋裝車。一輛小三輪上,塑料泡沫整合在一起,堆了近兩米高。看起來不少,但就重量而言,不過幾十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