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後膝蓋軟骨磨到只剩一半!記住6個「一」護好膝!

2021-02-23 健康時報

60歲以上,近八成人的膝蓋軟骨只磨剩一半了①。而關節軟骨磨掉後,是吃什麼都補不回來的。

試想想,如果人活了80年,但膝關節用了60年就先「死」了,那後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

如果你出現:

沒什麼原因,但上下樓膝蓋會疼。

膝關節平時不疼,但是一按就疼。

就可以能意味著你的膝蓋開始出現早期的退化了。

雖然年齡增加,膝關節不可避免的會老化、磨損。

但為什麼有的人老了腿腳還是靈活?有的人卻蹲不下去、站不起來,上下樓費勁,還常說膝蓋痛、腿打軟?

如果你平時做好「6個一」,膝關節完全可以正常工作70年。

15-30歲時,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運作起來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②。 但30歲後,膝關節就慢慢開始變得「脆弱」需要照顧了。所以30歲後尤其要愛「膝」:

臨床上,不少膝關節出現問題的病人都是胖子。體重超標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引起了軟骨的破壞。

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則為4.8倍,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25%-50%的發病率③。

❤ 牛奶及豆製品,鈣含量豐富,利用率又高,每天一杯奶是不錯的選擇。

❤ 海帶、深綠色蔬菜、芝麻、杏仁等含鈣量也很高,可增加鈣質攝入。

❤ 多一些戶外活動,增加陽光照射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

《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2017年6月刊指出,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④。人只要在動的時候,關節才會得到液體的滋潤,適量的跑步可以促進關節液流動,而久坐則不能,因此關節更易損傷。

建議每久坐1個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尤其少蹺二郎腿,給膝關節添壓力。

穿衣要讓膝關節感到溫暖。天冷一些年輕人也喜歡穿短裙短褲,這樣膝關節受涼受寒機會比較多,代謝差,老化也會比較快。有人就會說,外國人也這樣穿啊,其實歐美人膝關節置換量非常大,每十萬人有200-300人要置換關節,我們中國人是他們的二十分之一⑤。

運動對護膝很有必要,因為好的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能幫助我們護好膝蓋。但是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有技巧:

❤ 中老年人可以選擇慢走、遊泳這些對關節負重小的運動方式,少選擇爬山、爬樓梯運動。運動量要合理,不要造成膝關節不適;

❤ 做好準備活動,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運動;

❤ 不在堅硬的地板上做劇烈運動,比如下蹲、蛙跳、跑步、跳繩等,橡膠場地更適合;

❤ 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

如果30歲之前你的運動量很少,想恢復運動,可以選擇遊泳、練腹肌、腰背肌等非負重運動開始,慢慢再過渡到負重運動,那樣膝關節就不容易受到傷害了。

預防膝蓋老化,可以從外向內揉膝蓋38下,然後從裡向外揉膝蓋38下。兩手抓住髕骨向上提38下。屈腿,用兩手揉外膝眼和內膝眼38下,每天早晚在床上各做一次。中醫講:人老腿先老。揉膝關節,可以防護膝關節軟化起很大作用⑥。


而膝關節已經出問題的人,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按摩,不要自己亂按摩。

相關焦點

  • 每天跑步6公裡,數年後膝蓋軟骨磨得只剩一半,怎麼跑步不傷膝?
    冬天天氣冷,容易手腳冰涼,很多人開始跑步鍛鍊,讓身體變得更暖和,可以看到路上跑步鍛鍊的人更多了,仔細觀察了身邊跑步的年輕人,發現他們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不及時改正,會嚴重損傷膝軟骨。早在前幾年,網絡上就有新聞報導,有個小夥子每天堅持跑步6公裡,數年後膝蓋毀了,一檢查,發現膝蓋軟骨磨得就剩一半了,不禁讓人驚嘆,本想鍛鍊身體,沒想到最後卻傷害了身體。膝蓋軟骨是什麼?兩個相鄰的骨頭之間有一層淡藍色的、薄薄的軟骨,表面非常光滑,在摩擦運動中起著緩衝、減震的作用,還可以分散身體壓力,對於運動來說非常重要。
  •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有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中,近八成人的膝關節軟骨磨損得只剩一半了。 而關節軟骨磨掉後,是吃什麼都補不回來的。試想想,如果人活了80年,但膝關節用了60年就先沒了,那後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
  • 一文讀懂「跑步膝」,讓跑步不再傷膝蓋
    尤其是跑步,因為不需要特殊的場地,只需要一套運動裝備即可進行,可以在室內跑步機上跑,也可在室外跑。但是還有很多人在跑步中不懂得如何保護關節,造成「跑步膝」甚至膝關節的永久性損害。臨床上沒有「跑步膝」這個名詞,或者說不夠全面。目前很多人喜歡把跑步後膝蓋發生疼痛都叫作跑步膝。
  • 跑步膝蓋痛,簡單幾招趕走「跑步膝」
    不是所有的膝蓋痛都是「跑步膝」有且只有跑步引起的疼痛才是「跑步膝」,即由跑步引發,且只與跑步有關的膝外側疼痛才是「跑步膝」。軟骨損傷軟骨損傷不是「跑步膝」,軟骨損傷的原因是長期勞損和扭轉傷,無論從事什麼運動,一旦強度超標,使關節軟骨承受的壓力超過自身修復的能力,都有可能導致軟骨損傷。
  • 膝蓋總疼?15個膝關節康復鍛鍊方法,讓你擁有「合金膝」!
    膝蓋受傷,多發於下半身雙腿的奔跑、急轉、發力過程中(嗯,這就是句廢話>.<畢竟你也不能用膝蓋完成上半身運動……) 受傷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急性有前交叉韌帶撕裂啦,半月板撕裂啦;慢性則有骨關節炎、膝蓋軟骨老化、以及「大名鼎鼎」的跑步膝(髂脛束綜合症)!聽不懂這些名詞?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常坐高板凳,膝蓋酸痛減半
    醫聊科普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
  • 快停住,這些護膝誤區正在毀掉你的膝蓋!注意5大護膝要點,養出好膝蓋
    據統計:60 歲以上男性中高達 60%~70% 的人都患有骨關節炎,女性患病比例更高。膝蓋不好,寸步難行!如何提早發現膝蓋問題,科學養出好膝蓋?有膝關節病變的人應儘量少爬山。爬山的時候上山可以步行,同時帶一副輕便的越野手杖輔助攀登,可減少行進過程中對膝關節的損傷。下山的時候,如果有纜車最好坐纜車下來。很多人經常揉膝蓋,認為通過摩擦能把軟骨磨平,減輕疼痛。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沒有依據的。
  • 膝關節壽命只有60歲?一個妙招就讓膝蓋酸痛減半!
    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相同年齡,女性得膝關節病的機率比男性大。女性一般在50歲以後絕經,雌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降低了對骨關節的保護。女性的肌肉力量較男性弱,因此關節的負荷大於男性。還有一些女性做家務時經常跪地,對膝蓋損傷較大。
  • 6招教你且行且珍「膝」
    研究發現,人類由於直立行走,在20多歲時,重力就可能使得膝關節的軟骨發生退變。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它的「一生」要經歷以下4個階段:18歲之前是膝關節的成長期。這一階段的疼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骨骼發育帶來的生長痛,二是活動量過大引起的關節損傷。18~30歲時,膝關節迎來黃金期。
  • 膝蓋疼已成為多發病?這些練習讓你的膝蓋永葆「18」歲
    ,其中不能自由行走的人也大有人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膝關節的使用壽命一般有60年,而實際生活中有不少人三四十歲膝蓋就出現了問題。比如年紀較大的人,膝蓋就容易老化導致關節軟骨和半月板磨損,產生疼痛。40歲以後膝蓋疼痛的人數會明顯增加。
  • 四個習慣加快膝蓋磨損,毀膝無數……
    而調查結果顯示傷膝最大的殺手是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快來看看你都有幾個傷膝陋習關節軟骨的養分來源和代謝物的排出都要依靠關節的屈伸活動。如果膝蓋長時間處於較大角度彎曲狀態(如蹲著、跪著、盤腿坐等),關節軟骨的營養代謝就會受到影響。長期搬運過重的物品,會使膝關節負荷過大,導致軟骨磨損降解,引起關節內炎症,從而誘發膝蓋疼痛。
  • 一把花椒泡酒,專治膝蓋疼,用幾個好幾個!膝蓋疼的不用到處問藥
    尤其是人到45歲以後,膝關節會逐漸出現變形、腫脹、疼痛等問題,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行走困難。膝關節疼痛主要由年老體衰、長期站立、過度勞作和損傷所致的關節老化與退變引起,膝蓋疼痛經常使得人們行走坐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
  • 膝蓋好痛怎麼辦?跑者膝的成因
    syndrome)≒髕骨軟化(=較嚴重的軟骨磨損)」這幾個詞的意義類似,但以醫師的精確度而言略微不同。基本上都表示髕骨軌跡滑動異常,進而導致膝蓋疼痛。跑者膝就定義而言,是因為運動習慣造成一系列膝蓋問題的總稱,但不一定是跑步,重訓、騎飛輪也算,所以有人疑惑:「我明明沒在運動,怎麼會有醫生說我是跑者膝呢?」這時候用「髕骨疼痛症候群」來描述會比較貼切。
  • 6 個簡單動作:保護膝蓋、翹臀、強化核心……太實用了
    前段時間,我一個 25 歲的朋友,在跑步機上突然一聲大叫,把健身房裡的人都嚇到了。 回憶起當時,他這樣形容:「感覺膝蓋被人用大錘用力的咋了一下,疼得不行。」 萬萬沒想到,人還沒老,腿就差點先廢了。 網上更是有一票人,30 歲不到的年級,膝蓋就早早出問題了……
  • 蹲、跪、盤坐傷膝蓋?你錯了!護膝3運動,促進軟骨健康
    我們的膝蓋每天承受著身體的重量,想要膝關節用得更久,可以通過日常的護膝運動來保健。60度是護膝的關鍵,但也不是超過60度,膝關節就會出問題,重點在於動作的『速度』。蹲、跪、盤坐很傷膝?你錯了!彎太快,才會傷膝蓋當膝蓋彎曲角度30~60度時,軟骨會開始互相摩擦,當膝蓋彎曲角度超過60度,會磨損破壞軟骨。所以,為什麼久坐不好?因為久坐時,膝蓋彎曲大部分都是90度,在這個角度時,內側皺襞會被臏骨跟股骨夾住擠壓到,時間一久,膝蓋就會慢慢酸痛。
  • 預防膝蓋退化3個動作
    從臨床膝關節疼痛疾病的發生期來看,大至上可以概分為以下幾期:0歲~20歲為醞釀期,20歲~40歲為臨床前期,40歲~60歲為臨床期,60歲~80歲為殘障期。也就是說,40歲以後開始容易出現膝關節疼痛。一般膝關節疼痛的部位,以膝關節內側的「內側皺襞」居多。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
  • 膝蓋軟骨磨損也能長回來?
    人過中年,常常會有膝關節軟骨磨損的情況,走起路來十分疼痛,久坐久站都會導致不適,軟骨磨損後,支撐大腿的股骨以及小腿的脛骨直接接觸,沒有膝關節軟骨緩衝
  • 女人更容易得跑步膝?
    !她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得了「跑步膝」。美國《哈佛大學報》刊登的統計數據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傷比例為30%~80%,嚴重時會導致多種疾病,其中「跑步膝」是跑步的人群中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它的主要症狀有膝蓋軟骨發炎、髕骨疼痛和髂脛束綜合症等等。
  • 【健康關注】資深驢友膝蓋軟骨急性磨損 專家提醒運動要適度
    但最近幾個星期,他卻明顯感覺到膝蓋出了問題,「膝蓋骨莫名疼痛,很久前還會『咯吱咯吱』響,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正常走路都困難。」不得已,最近幾個周末的爬山活動,胡力謊稱家中有事沒敢參加。「我是實在疼得不行了,媳婦讓我去醫院看看。」近日,胡力到毓璜頂醫院關節骨科門診,膝蓋拍了片子檢查。「醫生說我的膝關節軟骨嚴重磨損,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才能解決。」這讓他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