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器官、不佩戴珠寶,甘比總讓人刮目相看

2020-12-21 沉思的沼澤

今年夏天香港富豪劉鑾雄分家產之後,他的現任妻子甘比拿到700億,成為最大贏家,一舉成為香港女首富。其實,大劉昔日妻子寶詠琴也曾經登頂香港女首富,只是,和寶詠琴不同的是,甘比一向很低調。

不要說曾經和呂麗君共同在大劉身邊的日子,呂麗君感覺一副「正室」劉太太的範兒,甘比一直隱忍做小伏低,就算生完孩子遭遇呂麗君的詆毀,都絲毫不吭聲。最後,還是看不過去的大劉母親站出來為甘比說了話。

如今,就算成為香港女首富,甘比也一直保持親和力,不得不說,情商真高,她完全詮釋了「人不能忘本」這句老話,絲毫不掩飾自己出身,儘管有了名牌包加身,她卻從不佩戴高級珠寶,與大劉前妻寶詠琴形成鮮明對比。

與大劉白手起家的原配寶詠琴,是一位個性十足並且高調之人,是愛馬仕全球五個VIP客戶之一。曾經有人譏諷過她生意做得不好,對此,寶詠琴的回應就是一口氣花了3000多萬買珠寶,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經濟實力。不但如此,在很多照片中,她都是刻意地在秀自己手上價值連城的珠寶。由此可見,她是一個高調之人。

其實,她與大劉真的很相配,大劉同樣也是一個高調之人。起初,他是股市上令人聞風喪膽的「股市狙擊手」,後來,漸漸成為「女星狙擊手」,他是出現在娛樂報導中最常見的香港富豪,以一己之力養活港媒很多報刊雜誌。他與許多女星的恩恩怨怨,就算過了很多年,群眾道來依然津津有味。

寶詠琴對於珠寶的喜愛,也恰於大劉對於女星的喜愛。寶詠琴過世之後,甚至留下價值10億的珠寶,可見她和大劉有個相似之處:對於自己喜愛的東西,花起錢來毫不手軟。當然,人家有這個經濟實力。

相比之下,儘管成為香港女首富的甘比,卻從不佩戴任何珠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好事的港媒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話題,當這個問題被擺在面前時,甘比落落大方地回答:這些東西都是沒有靈魂的,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靈魂,如果失去了靈魂,就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

甘比這麼說,倒是讓人刮目相看。在這麼多財富面前,沒有忘記自己,沒有忘記初心,還是保持著冷靜與低調,難怪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曾經,大劉身邊鶯鶯燕燕,各路紅顏知己粉墨登場,閱人無數的大劉最後為何會選擇低調無比的甘比?

和曾經那些鶯鶯燕燕相比,甘比絲毫沒有外貌以及家世上的優勢,但是,她的高情商幫助她走到了最後。一個女人能夠在巨額財富面前不露富、不得意忘形、不貪婪,依舊保持低調與樸素,難怪大劉會說甘比身上「沒有錢味」。

除此之外,甘比還做了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決定,那就是決定捐獻自己的器官。她決定當自己去世之後,將器官捐獻給社會。

不得不說,甘比此項舉動,真讓人豎起大拇指。在巨額財富面前,她能夠保持冷靜;在回饋社會方面,她也身體力行。

捐獻器官,這項甚至連普通人都難以做到的決定,她輕鬆地做出這個決定,並且很低調,絲毫不拿這事出來炫耀,可見大劉這些年這般喜歡她,不是沒有原因的。

高情商的甘比,以自己的努力笑到了最後,她一直擺出一副「不爭」的姿態,和大劉身邊所有人不同,所有人都在努力地爭、拼命地爭,唯獨她一副淡然模樣,曾經被呂麗君詆毀也不出聲,曾經默默陪著大劉母親很多年、在大劉生病時也鼓動家人為大劉捐獻器官,她無私奉獻多年後,大劉終於被感動,給了她名分。

不爭的甘比,笑到了最後。

就算拿到了名分,她依然很低調,不佩戴珠寶,還捐獻了器官,真讓人刮目相看。曾經,因為她鼓動親人(一說母親,二說親戚)給大劉捐獻器官(一說心臟,二說腎臟),這件事遭來很多詆毀,很多人在質疑她的目的,如今,她用自己捐獻器官,讓所有的人都無話可說。

是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爭之。

甘比算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相關焦點

  • 從不問富豪老公要1分錢,卻分到500億家產,身上從不戴一件珠寶!
    「天價兒媳」徐子淇如今就過上了這樣讓人羨慕的生活,不僅兒女雙全,自己也備受丈夫的寵愛,珍貴的珠寶首飾更是一大堆。還有李兆基的兒媳婦徐子淇,每次參加活動,身上的珠寶更是價值連城。 在購買珠寶方面,香港人是最為豪氣的,其中已經過世了的女富豪寶詠琴,就是愛馬仕全球五個VIP客戶之一。寶詠琴去世後,留下了10棟豪宅和300多件珠寶。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我兒子以前和我說過,如果有一天不幸去世或未來生病,想把器官捐給有需要的人,現在他已經醒不過來了,我想幫他實現最後的心願。」這位單身母親難掩悲痛,但依然冷靜地向佟鑫詢問器官捐獻的流程和方法。佟鑫立刻投入工作,經過專家組評估,李光的肝臟、雙腎、心臟和雙眼角膜都符合捐獻條件。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每一次,他們需要同時面對的是死別的悲傷與新生的希望,這其中摻雜的是氣憤、不理解、卑微、感激等各種複雜的情緒。兩年來,米梓鑫沒有退縮過,不斷地嘗試,順利推動完成了130多起器官捐獻,為數百名患者送去了希望。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小編看到很多人留言有問器官捐獻?如何捐獻的問題,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些相關知識跟捐獻流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內容不夠全面,也希望大家能夠諒解,如各位有更加準確或精細的內容可以發給小編,整理後給大家一起分享!內容摘要: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在死亡以後,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無償獻給醫學科學、醫學教育的行為。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器官捐獻是社會各方力量的...
    據了解,2015年,我國實現器官捐獻2766例,捐獻器官7788個,基本達到了停用司法渠道的器官來源之前的水平,實現了我們國家器官來源的根本轉型。2016年實現器官捐獻4080例,捐獻11000多個器官,之後穩步增長,到了2018年達到最高6300多例器官捐獻,捐獻器官18000餘個,2019年和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捐獻數量略有下降。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問 4、器官捐獻諮詢 答 首先聲明我們開展的是公民逝世後的器官捐獻,不開展活體器官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國家法律是不允許的。 問 5、人體哪些部分可以捐獻?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以前,劉源的成功率不高,現在,10次協調能成功5次。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 宿遷20歲小夥離世,捐獻器官挽救3人
    孔德選家人得知這一情況後,在悲痛之餘做了決定,把孔德選能利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去。孔德選哥哥孔德志說:「做一點好事。希望他的器官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家人做出捐獻決定後,泗陽縣人民醫院及時聯繫了縣紅十字會和南京鼓樓醫院負責器官捐獻的團隊。經專家評估,孔德選符合器官捐獻的標準和條件。
  • 影射甘比的港劇
    現實中的劉鑾雄,曾經花大價錢拍下世界名畫,送給的是他身邊的甘比。劇中的四太卓凝,也是兩個人的綜合版,就是現實中的賭王四太梁安琪以及劉鑾雄的妻子甘比。當然,劇集播出時,甘比還不是大劉的妻子,還僅僅是「紅顏知己」。起初,她在大劉身邊時,一直低調無比,相對於高調並且以正室自居的呂麗君,甘比實在太令人疏忽了。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詹亞男說,人體器官捐獻涉及傳統倫理問題,事關人的生死,要求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要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嚴格依照器官捐獻協調員法律法規履行工作職責,準確掌握捐獻中的各種數據指徵,正確把握捐獻的各個環節。
  • 白髮老父親捐獻兒子8個器官救助8個人,創福建單人捐獻器官數量最多...
    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痛之事莫過於此。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毅然決定,捐獻兒子所有能用的器官和組織。(記者 陳丹 見習記者 林雅)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痛之事莫過於此。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取器官前,醫護人員默哀致敬。
  • 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原標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正式上線
    原標題:面向全國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正式上線  「我剛在手機上完成登記,現在也是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了。」在廣州出差的李先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展示手機上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電子卡。
  • 安陽陳阿姨不幸離世,捐獻器官或讓5人重獲新生
    陳阿姨雖然走了,但是她的女兒卻忍痛選擇捐獻母親的器官,將有5名患者因為陳阿姨和女兒的善舉而重獲新生。捐獻者及家屬大愛無疆的精神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下去……向她們致敬!捐獻器官 讓愛延續「媽媽,雖然您離開了我,但您的器官可以挽救很多人!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媽媽生前在家看電視,看到器官捐獻的公益廣告宣傳片,曾經說過器官捐獻者很偉大,自己死後也想器官捐獻。我也是學醫的,知道腦死亡代表媽媽已經救不回來了,不如換一種方式,讓媽媽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夢涵難過地說。「我家姊弟四個,我姐是老大,她性格一直很開朗、精明能幹,也很樂於助人。真沒想到這種不幸的事情會發生在她身上。
  • 奔走於生死之間的器官捐獻協調員: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
    38歲的那年,她調離護士崗位,成了省紅十字會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份陌生的職業。直白點說,就是針對臨床上確認腦死亡的病人,勸說其家屬捐獻病人的人體器官。太過冰冷和殘忍的這份工作,何炯更願意詮釋為「生命擺渡人」:拯救一個生命,延續一個靈魂。
  • 90後夫妻521領證並籤器官捐獻協議,網友:祝福你們,心有大愛的人
    隨後這對90後小兩口就來到紅十字會,雙雙籤訂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倆人稱,剛開始雙方父母對此很不理解,但後來跟他們做思想工作,父母現在已經非常支持了。網友評論:延伸閱讀: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數量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11月消息,中國已初步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目前年捐獻與移植數量已位居亞洲第1位、世界第2位。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每一次,他們需要同時面對的是死別的悲傷與新生的希望,這其中摻雜的是不理解、氣憤、卑微、感激等各種複雜的情緒。兩年來,米梓鑫沒有退縮過,不斷地嘗試,順利推動完成了130多起器官捐獻,為數百名患者送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