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 異物進了氣管,爸媽該怎麼做?兒子的親生經歷分享給大家……

2021-02-13 崔玉濤的育學園

剛剛過完節,有長輩來我們家,看著小孩喜歡,拿出一顆糖撥開就往兒子嘴裡塞。急得我連忙說「謝謝,不過他還小,不能吃。」

別說是糖這類硬物,如果不小心,就連一顆米粒,都能要了孩子的命。

為了緩解客人的尷尬,我和他們分享了就在一個月前一顆米粒讓兒子吃了大苦頭的真實故事。

後來我看到網上有很多人都在詢問,米粒進了氣管太難受了,要緊嗎?該如何處理?才知道原來這還不算小概率事件。

如果異物進了孩子的氣管,爸媽該怎麼做?最細緻實用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兩歲的兒子在吃飯這件事上一直很讓我放心和自豪,因為他一直胃口不錯,而且習慣也很好。一個多月前某天晚上用餐時,他照例香香地吃著飯菜。見他滿滿一勺米飯入口,我在旁鼓掌表揚,哇,真厲害。小傢伙當然樂了,開心大笑。

卻沒想,這一笑惹出了大麻煩。突然他小臉憋得通紅,猛烈地咳嗽起來,米飯噴射而出,有米粒進了氣管,他是嗆到了。我有些慌亂,幸好沒多久他停止了咳嗽,繼續吃飯。當然還是會間歇咳幾下,不過精神狀態還不錯,我長舒一口氣。只是想到他快窒息的神情略有點後怕……

看似恢復平靜,卻沒想臨睡覺前,兒子突然摸著自己的喉嚨和胸的交界處,模糊得表達著他的不舒服。我立馬又緊張起來,他還小,又不能很清楚告知感受,我該怎麼辦?

鑑於米粒相對是個細小、柔軟之物,也不至於太危險,我想著還是先安頓他。儘管他比較難受,但是困意滿滿,安撫了很久,他終於睡著了,比以往的入睡時間晚了一個多小時。

我急忙打開網絡問度娘。當時我迫切想知道:

1、米粒進入氣管會有什麼後果,它是否會自行消化?

2、如果消化不了,是不是一定得立馬去醫院?在家裡我該做些什麼、怎麼做?

但是百度實在信息太龐雜,各種說法都有,但沒個準頭。

這邊沒得到確切的說法和建議。這邊兒子在睡夢中的咳嗽頻率卻越來越高。小小米粒真的那麼要命嗎?我是不是該立即帶他去醫院看急診?正猶豫中,凌晨兩點,我接到了醫生發來的微信,兩個小時前因為自己得不出結論,我也沒管太多,給她留了言,原本以為她要等起床後才能看見並回復(這著實讓我感動)。氣管如果吸入了異物,一定要處理。明天一早就要去看醫生,拍胸片。

疑問由此得到解決:第一米粒不會自行消化,第二孩子的狀態如果不是特別糟糕,雖說不是要立即馬上,但也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看一下。

兒子帶著「呼哧」聲咳了一晚上,在五點多醒來,以往都要七八點,那說明他很不舒服。我一夜未睡,急忙帶他前往兒保。醫生聽診了肺部,拍了胸片,說就當下的情況看還可以,先密切觀察著再說。有兩種可能:

1.在劇烈的咳嗽之後,米粒已經咳出,不過因為孩子很嫩,所以氣管壁受到了刺激和細微的損傷,所以還是會不斷咳嗽;

2.米粒並未咳出,可能經氣管進入支氣管內(概率不大),這需要做CT才能看到。抵抗力如果強會自愈,抵抗力如果弱可能會演變成吸入性肺炎。

幸好,咳嗽了一周後,兒子的狀況越來越好,除了醫院回來的那天夜裡他像是含著一口痰,翻轉了一晚。後來咳嗽逐漸減弱了,口中的痰似乎也慢慢化掉了。

「一定要咳乾淨才會好,氣管是無菌的,容不得異物,就像我們的眼睛一樣,有那麼點細小沙子就會眼淚流不止,只有排出了才會舒服。」醫生打了個比方。

1.事關孩子安全的問題,任何情況面對任何人都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可以直接坦誠地告訴他(當然態度是好好的),大家都會理解的。

2.如果孩子吞下了什麼東西,正在劇烈咳嗽的時候,儘量讓他把異物咳出來,咳嗽是把異物從呼吸道清除出去的最好辦法。此時,不要拍孩子後背,不要讓他倒立,不要把手伸進他的嘴裡試圖把異物取出來,這些行為都會把異物推進更深的呼吸道裡,導致呼吸道完全阻塞。只有在氣管已經完全阻塞時,才應該採取急救措施。

3.如果孩子出現了窒息,無法呼吸和呼喊,也不能說話,說明異物完全堵住了呼吸道,空氣不能進入氣管。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A.嬰兒(1歲以下)

如果孩子是清醒的,把一隻手放在他背部,支撐他的頭和脖子。用另一隻手捏住他的下巴,用手臂支撐他的腹部。把孩子反過來,臉朝下趴著,頭部低於軀幹。大人用貼在自己大腿上的小臂支撐孩子的腹部,用一隻手的掌根在孩子後背中央靠上的地方,肩胛骨的中間,快速捶打5次。

如果孩子沒有吐出異物,就用小臂支撐孩子的後背,把他翻過來,雙腿分開夾在成人手臂間,用食指和中指,比乳頭連線稍微低一點的位置快速連續按壓五下。

B.兒童(1歲以上)跪或站在孩子身後,用胳膊圍住他的腰。一手握拳,拳頭的拇指對著孩子肚臍上方。把另一手放在這隻拳頭上,迅速向上按壓5次孩子的腹部。

4.我當時著急,帶兒子看的是急診。後來才知道,如果去醫院就診不是急診時間,最好掛耳鼻咽喉科,那才是最對口的科室。沒有相應科室,可考慮內科。後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打電話給認識十多年的耳鼻科專家醫生,她問我,是什麼東西嗆到的,我說是米粒,她說如果拍過片沒有問題那就不用太擔心,再看看就是。她說,孩子被什麼嗆到,爸媽的描述很重要。如果是菜,是什麼菜,什麼做法。醫生要以此來進行初步的判斷。

5.拍片的輻射問題。一到兒保,醫生讓做的不是拍胸片,而是做胸透或者CT,她認為那樣更清楚更直接。

但據我之前看過的資料顯示,胸透是動態的透視觀察,需要X光在胸部移動照射,一般要觀察5秒左右,輻射量自然比拍一張胸片0.15-0.3秒的輻射量大不少。很多歐美國家,在幼小的孩子體檢時已經取消了胸透這個項目。同樣的,CT輻射量也不小。考慮再三,也根據醫生和耳鼻咽喉科專家的建議,結合兒子的狀態,我選擇了拍胸片。

當然有些問題如果一定需要CT檢查的,大家也不能本末倒置。對了,在拍片的時候,如果醫生沒有主動給孩子做防護措施,爸媽可以要求。

6.關於吃飯大人們一定要做到的:不要在孩子哭鬧時餵飯。之前就有孩子哭鬧時,家人餵了一口水蒸蛋,剛好嗆住了,孩子沒了的慘痛案例。不要在孩子玩耍時,追著餵飯。不要和孩子說笑。我就是表揚了一下兒子,結果他咧嘴一笑,嗆到了。

7.最後跟大家強調的是,堅果、爆米花、小個頭的水果(葡萄、櫻桃)、果凍、糖果、整條的火腿腸、大塊的肉塊、湯圓、粽子、年糕什麼的真的不適合給3歲以下的孩子吃。另外特別要提醒的是,直接用勺子挖花生醬吃也一種十分危險的做法。因為黏稠度過高,容易粘在喉嚨口,一旦吸進去,任何東西都沒辦法把花生醬從肺裡弄出來。所以,花生醬只能薄薄地抹在麵包上給孩子吃。

照顧孩子真心需要我們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儘管平日照顧孩子時已經夠辛苦,壓力也足夠大,但對於所有的環節和細節,我們依舊得小心並且集中注意力。「因為人有時候真就這麼脆弱啊。」

「麻麻不麻煩(mummy-care)」:港大教育學博士等三位媽媽與你分享小清新的育兒科普,用接地氣的實用乾貨省去你探索的麻煩。帶你了解孩子大腦成長的秘密,使你陪玩時讓孩子學到更多。

相關焦點

  • 兒子的經歷分享給大家……
    媽媽們別急,明年會好很多!再三提醒大家,潤膚產品如果網上有大活動,大家一定問清楚有效期(你們懂的)。另外,我以後一定會儘量預告的,其實加了群和我個人號的媽媽都有知道,我嘮嘮叨叨說過幾次了。        前兩天,高中同學給我電話,說她家兩歲的娃吃飯被米粒嗆到了,然後一直到睡覺都不舒服,記得OK也碰到一回,該不該去醫院,去醫院看什麼科。
  • 媽媽輔導功課怒將兒子乳牙打到氣管
    80後媽媽輔導7歲的兒子改作業到深夜,強忍脾氣不成,猛扇了娃一巴掌。沒想到釀成悲劇,兒子大哭時,一顆「搖搖欲墜」的乳牙吸入氣道,將右肺支氣管堵得嚴嚴實實。在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在不開胸的情況下,連夜手術艱難取出異物,耗時長達90分鐘。經過治療,12月22日孩子康復出院。
  • 虎媽輔導兒子作業發怒,一巴掌將孩子乳牙打進氣管……
    在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在不開胸的情況下,連夜手術艱難取出異物,耗時長達90分鐘。經過治療,12月22日孩子康復出院。輔導作業起衝突 ,媽媽猛扇兒子一巴掌35歲的袁女士家住武漢郊區,兒子嘉嘉(化名)今年7歲,上小學二年級。小傢伙聰明又可愛,平時還算「母慈子孝」,但每晚一到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 年關將至,小心發生食道氣管異物
    異物誤吞後,切忌強行用吞咽飯糰、饅頭、韭菜等方法企圖將異物推下,以免加重損傷,出現併發症,並增加手術難度,應立即就醫及時取出。據了解,此前一位80多歲老太,牙齒已全部脫落,吃飯時不小心把骨頭吞進卡在食道裡。因為不想麻煩子女,她沒有告知兒女,自己通過吞食肉塊想把骨頭推下去,結果,不僅沒有把骨頭推進胃裡,食道的肉碎被誤吸到氣管,造成氣管食管異物,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差點窒息。
  • 氣管支氣管異物
    ③礦物性異物:如金屬製品、石子、玻璃等,氣道黏膜所受刺激及反應最輕。異物停留在氣道內的位置與其形態、大小有關。較大及有銳利鉤角的異物易停留在喉部,較小、光滑的異物可進入下部氣道。由於右主支氣管比左側更接近於垂直走行,故異物易進入右側。
  • 兒童氣管異物、胃腸道異物、下體異物,三大異物,哪一種最兇險?
    第一種,是氣管異物,這也是最常見的,在小寶寶吃食物或者玩耍時,不慎將食物或者小物件吞到氣管中。在我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因氣管異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名。在臨床上,氣管異物是一種急症,如果異物堵塞大氣管,短時間內就可以因窒息而死亡。所以說,氣管異物是危險性最大的。因此,父母們要記住,不要給3歲以下的兒童吃帶殼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類等,不要讓孩子養成口含玩具的習慣,在孩子吃東西時,不要驚嚇或打罵孩子。此外,孩子哭鬧時,切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堅果類食物。
  • 兒子被杏仁嗆住後,我度過了人生中最揪心的 12 個小時
    丁香媽媽的作者懶媽就曾經歷過驚險一幕。去年大年初四夜晚,家裡人抱著三歲八個月的兒子慢慢,從縣城醫院緊急轉到了市醫院,又從市醫院開夜車到了武漢的醫院。我們今天就請懶媽來和我們講講,那一天發生了什麼。大年初四,一顆黃豆大小的杏仁,嗆進了三歲兒子慢慢的支氣管。那天我帶著慢慢在老家縣城走親戚。在小姨家裡吃完晚飯,大人一邊看電視一邊說閒話,慢慢就自己拿茶几上的零食吃。小姨看他喜歡吃杏仁,就幫他一顆一顆剝好,放在茶几上,讓他自己拿著吃。
  • 耳鼻咽喉、食道及氣管異物的處理方法
    一般兒童鼻腔圓滑性異物須用鉤狀或環狀器械,輕輕從前鼻孔進入,繞至異物後方再向前鉤出,絕不要用鑷子夾取。動物性異物須先用1%丁卡因將其麻醉後,再用鼻鉗取出。外傷性異物,須在明確定位,經過充分的準備後,選擇相應的手術進路和方法,將其取出。睡眠、昏迷或酒醉時發生誤咽(如將脫落的假牙咽下)。會厭谷  valleculaepiglottica
  • 哪些經歷會讓你覺得「我一定不是爸媽親生的」……
    失戀讓人藍瘦香菇,其實還有比這更悲傷的事……那就是覺得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時候!哪些經歷會讓你覺得『我一定不是爸媽親生的』可能是買彩票中的也有可能是垃圾桶裡撿的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吵架,而且吵的非常兇而我只能在一旁傻看著後來媽媽拿起一瓶敵敵畏對爸爸說:你竟然打我,你根本不愛我了我要讓你常常失去親人的滋味說完便拿起敵敵畏往我嘴裡灌
  • 一天做8臺氣管異物取出術,2歲女寶吞下整顆花生險送命
    劉佳醫生說,所幸花生沒有堵到主氣道,另一側肺還能發揮代償功能。劉佳醫生說,對於氣道異物患兒來說,及時取出是至關重要的,搶救及時,恢復順利,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耳鼻喉科主任付勇主任醫師說,入秋以來,氣管異物小患兒明顯增多,去年醫院共救治這類患者近400例,今年僅11月20日一天就做了8臺氣道異物取出術,一個月能接診50~60例,年齡集中在1~2歲左右,預計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到過年。
  • 誤吞異物堵塞氣管牢記海姆立克急救法
    此時,這個楊梅核已經在他的氣管裡待了16天! 因楊梅核堵塞氣道時間太長,難以取出,李先生轉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內科就診。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內鏡治療團隊立即安排為患者行「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考慮到果核的形狀使用異物鉗容易脫落,因此選取了使用異物網籃,把果核給「兜」出來。醫生非常嫻熟地小心翼翼地用網籃套住果核,再輕輕收緊,不出10秒鐘,楊梅核就被整個取出了。
  • 好文推薦:氣管、支氣管異物的急救處理及手術治療要點
    異物分內源性及外源性兩類,前者為呼吸道內的偽膜、幹痂、血凝塊、乾酪樣物等,後者為外界物質誤入氣管、支氣管,常見的有瓜子、花生米等,是通常所指的氣管、支氣管異物。吸入性的異物除了少部分能夠自己咳出,絕大部分停留在下呼吸道,引起嗆咳和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氣管、支氣管異物是耳鼻咽喉科的急症,需及時處理。
  • 【健康知識】鼻腔進了異物,該如何處理?
    什麼是鼻腔異物?鼻腔異物是指鼻腔中存在外來的物質,包括非生物類異物如紐扣、玻璃珠等,植物類異物,如果殼、花生等,動物類異物如昆蟲水蛭等。  鼻腔異物亦以兒童多見,當其嬉戲時,將小物塞入鼻腔,或可因嘔吐或進食時,噴嚏將食物從鼻咽部嗆入鼻腔。
  • 16個小時「拉絲」手術,用壞6把異物鉗!從3歲女孩胃裡取出……
    手術過程孩子吞服異物的現象不少見,但吞服這麼一大團頭髮,通過內鏡下取出,像這樣的情況樓醫師還是第一次經歷。最近半年,媽媽發現女兒的頭髮漸漸少了起來,一看頭皮,還有一塊一塊斑禿的情況。問她原因,毛毛也支支吾吾說不上來。媽媽找幼兒園老師溝通,老師反映,毛毛每次午睡後,床下總會打掃出一些頭髮。媽媽這才想起,兩年前,毛毛還只有一歲多時,曾經有吃頭髮的習慣,被家長糾正後好了起來,他們也就沒在意。現在看來,這個習慣可能一直都沒有改正。
  • 我的兒子不是我親生的,是我和丈夫領養的
    來源:知乎@匿名用戶整理:無聊膠囊我的兒子不是我親生的
  • 養了5年的兒子非親生,爸爸懷疑媽媽給自己戴綠帽子,結果傻了眼
    小李和小林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他們有一個聰明聽話的兒子,兒子5歲的時候,幼兒園體檢,發現兒子是o型血,因為爸爸是A型血,媽媽是AB型血,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李先生就帶著兒子去做了親子鑑定,結果顯示,兒子非親生。林先生非常生氣,認為林女士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情,給自己戴了綠帽子,然後就叫他們滾。
  • 被抱養的小孩該不該認回親生父母
    剛下班回家走到小區碰到那群人,知道他們又來家裡騷擾爸媽了。象徵性的打完招呼後趕緊回家。打開門果然看見媽媽愁眉苦臉的樣子。事情還要從25年前說起,當時姑姑和姑父結婚後由於姑姑的原因一直沒有小孩。雖然姑父沒有說什麼,作為娘家人肯定都為姑姑著急。
  • 回家路上下雨,老爸用兒子當雨傘,兒子:我是親生的嗎?
    回家路上下雨,老爸用兒子當雨傘,兒子:我是親生的嗎?我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也是讓人滿臉狐疑。因為九零後爸爸帶孩子出門玩耍時,準備回家時,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大雨。等到雨停了,回到家之後,孩子的媽媽發現孩子的後背溼了一片,就問爸爸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的爸爸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怕下雨澆到孩子的頭部,順著衣領延伸到孩子的身體裡。所以就想辦法把寶寶放平,這樣雨水沒辦法進到衣服裡,只澆到了衣服外面。
  • 如果寶寶誤食的異物卡在氣管裡,如何急救呢?看看育兒專家的理解
    我們在吃食物的時候,有時就會出現食物進入氣管的情況。那麼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原因是我們通過鼻子和嘴巴吸入的氣體會進入氣管;而通過嘴巴所食的食物會進入食管。而它們都能各走其道,其實都是由會厭軟骨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