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小心發生食道氣管異物

2021-02-23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

年關將至,市民在歡聲笑語、品嘗美酒佳餚之時,千萬別讓食道異物及氣管異物掃了興,乃至釀成慘禍。

  元旦剛過,馬上快到年關了,又到了與家人或朋友「胡吃海喝」的時候。小朋友抵不住零食的誘惑見什麼都想吃,更小一點的小朋友會本能地吞食觸手可及的小東西如硬幣、瓜子、紐扣、電池等。且嬰幼兒和兒童常有嬉戲和口含異物的習慣,因其防禦咳嗽力弱、反射功能差,一旦嬉笑或啼哭時,可因深吸氣而將口腔中的物品吸入呼吸道。而一旦異物嗆入支氣管,則病情嚴重。

  對此,專家提醒,市民在歡聲笑語、品嘗美酒佳餚度佳節之時,千萬別讓食道異物及氣管異物掃了興,乃至釀成慘禍。異物誤吞後,切忌強行用吞咽飯糰、饅頭、韭菜等方法企圖將異物推下,以免加重損傷,出現併發症,並增加手術難度,應立即就醫及時取出。

據了解,此前一位80多歲老太,牙齒已全部脫落,吃飯時不小心把骨頭吞進卡在食道裡。因為不想麻煩子女,她沒有告知兒女,自己通過吞食肉塊想把骨頭推下去,結果,不僅沒有把骨頭推進胃裡,食道的肉碎被誤吸到氣管,造成氣管食管異物,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差點窒息。

專家介紹說,食管異物及氣管異物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各個年齡段的特點又各不一樣,比如說,兒童多因飲食不慎誤咽異物,如魚刺、雞骨,或小兒磨牙發育不全,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就囫圇吞咽;或口中含物玩耍,如硬幣、瓶蓋,異物暫時停留或嵌於食管引起。老年人因牙齒脫落或使用假牙,咀嚼功能差,口內感覺欠靈敏,食道口較鬆弛,易誤吞異物。成年人多因進食時嬉鬧、匆忙、注意力不集中引起。

專家表示,異物種類繁多,以動物性最常見,如魚刺、雞骨等;其次為金屬類,如硬幣、針釘等;還有化學合成類及植物類,如假牙、棗核、瓜子、花生、豆類等,尤其在春節期間我國有炒食瓜子、花生及豆類食品的習俗,食管異物和氣管異物的發生率較平時要高。

據了解,食管異物發生後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吞咽疼痛,較大的食道異物可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如不及時就診可引起食道炎、食道穿孔、縱隔感染、大血管破潰等危及生命。食管異物一經確診即需用食管鏡取出異物,若異物嵌入食管壁內或穿出食管外,應進行外科手術取出。

而異物進入氣管及支氣管後多發生劇烈的嗆咳、憋氣和噁心,較大的異物可引起窒息死亡,較小的異物進入支氣管可引起肺不張、肺氣腫,時間較長的異物可引起肺部感染。若異物正好卡在聲門處,或聲門下頭,在食道裡把整個氣管堵滿了,人就等於沒法呼吸了,此時就會發生窒息,窒息五分鐘,就有可能出現腦死亡。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許多患者常常都到不了醫院。專家告訴筆者,「有時,即便搶救及時、手術成功,也會對腦部造成一定的影響,術後的致殘率也較高。」

如果不小心被魚刺卡了,怎麼辦?很多人喜歡用土辦法急救,像喝醋、吞飯糰、吞饅頭、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

不過,專家特別強調,其實,「吞」這個動作最要不得!卡到魚刺後要停止一切吞咽飲食,連水都不要喝,放鬆咽喉。專家建議,可以用手指摳一下喉嚨,產生噁心嘔吐感,讓魚刺吐出來。這裡有一個前提是,你確定吞下去的是小的軟的魚刺。這種表淺的咽部異物,有時可通過唾液和嘔吐物排出。但如果吞下去的是大的魚刺,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夾取魚刺需要一定的技術,建議大家不要自己取刺。」

專家介紹說,食管及氣管異物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避免給3—5歲以下小兒吃花生、瓜子、豆類食物和能夠進入口中、鼻孔的小玩具,也最好不要餵果凍。

第二,教育兒童不要口中含物玩耍,如發現,應婉言勸說,使其吐出,不能用手指強行掏取,以免引起哭鬧吸入氣道。

第三,進食不宜過快,尤其吃帶骨刺類食物時,不宜飯菜同口而咽,要細咀嚼將骨刺吐出,以防誤咽。進食時不要嬉笑、哭鬧、打罵,以免深吸氣時將異物誤吸入氣道。嬰幼兒最好在家長的照看下進食。

第四,成年人或者老人進食時要細嚼慢咽。

  喉、氣管、支氣管異物有何危險性?


  喉、氣管、支氣管是連續的呼吸道,異物進人呼吸道是十分危險的,會發生或隨時可能發生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喉異物是異物嵌頓在聲門或其附近所致,多見於5歲以下的幼兒。因其在飲食時大聲嬉笑,或在口含食物、小玩具等時哭喊、戲耍,這時一不小心就容易將異物吸人喉部。聲門裂為呼吸道狹窄處,一旦吸入異物,較大的異物易致喉阻塞,出現呼吸困難、面唇發鉗,甚至窒息;較小的異物則常引起聲嘶、喉喘鳴、劇烈咳嗽和咽喉疼痛。

  氣管異物是喉異物落入氣管造成的,或是異物直接吸人氣管造成的。異物進入氣管後,立即發生劇烈的痙攣性咳嗽,額面潮紅,並有憋氣。較大異物阻塞氣道時,可立即發生窒息、死亡;較小異物則往往進入支氣管。

  支氣管異物由較小的喉、氣管異物發展而來。異物進入支氣管後,就停留在某一部位,因活動減少,咳嗽症狀可稍減輕,但仍輕度喘。異物刺激支氣管黏膜後,會出現發熱、咳嗽和膿性痰。

  呼吸道異物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對小兒應特別注意,不要給予瓜子、花生一類小兒不會食用的食物。小兒進食時不能隨意打罵,以免因其哭鬧而誤吸異物。如果小兒已經哭鬧,不能再硬逼其進食,否則很容易導致異物進入呼吸道。

點讚是個好習慣~

相關焦點

  • 耳鼻咽喉、食道及氣管異物的處理方法
    對已經感染者,可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症後,再取出異物。異物穿入咽壁並發咽後或咽旁膿腫者,可選擇經口或頸側切開排膿,同時取出異物,再抗感染治療。成年人多因進食匆忙或注意力不集中,食物未經仔細咀嚼而咽下,容易發生食道異物。老年人牙齒脫落或使用假牙,咀嚼功能差,口內感覺欠敏感,容易誤吞異物。睡眠、麻醉、昏迷、酒醉後可將義齒誤咽入食道而形成食道異物。
  • 兒童氣管異物、胃腸道異物、下體異物,三大異物,哪一種最兇險?
    第一種,是氣管異物,這也是最常見的,在小寶寶吃食物或者玩耍時,不慎將食物或者小物件吞到氣管中。在我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因氣管異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名。如果異物完全堵塞了氣管,超過4分鐘便會危及生命,即使搶救成功,也常會留下失語、癱瘓等嚴重的後遺症。 一旦兒童發生氣管異物,就要立刻向兒童口腔內伸進食指或牙刷柄之類的東西,直達咽部,刺激其咳嗽、嘔吐,以利於異物排出。第二種異物是兒童誤吞服到腸胃道的異物。
  • 關於食道異物的那點事
    這就是一例典型的食道異物穿孔→頸部異物→頸部膿腫。若及時就醫也許可以在胃鏡下取出異物,而現在,患者必須經頸部表皮作一長約6cm斜形切口。        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還有更為嚴重的異物穿孔導致大血管破裂危及生命的情況,So!(打雞血狀!雖然某安現在困得要死了)我們今天要來討論食道異物到底應該怎樣處理才最科學有效(繞了半天我終於點題啦!點題啦!!)        食道異物究竟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吃東西的時候卡起咯」。最常見的原因是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未經仔細咀嚼而匆忙進食。
  • 氣管支氣管異物
    氣管、支氣管異物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5歲以兒童多見。異物可分為以下3種:①植物性異物:如花生、瓜籽、穀粒和豆類。此類異物在支氣管內潮溼後膨脹,使阻塞加重。由於花生、豆類等含有游離脂肪酸,刺激呼吸道黏膜,使之發生炎症反應而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從而加重梗阻。②動物性異物:如牙齒、骨塊、魚刺等,支氣管反應較輕。
  • 氣管、食道反射區位置 適應症以及治療
    氣管位於上縱隔,食道位於後縱隔。氣管上端起自環狀軟骨下緣,向下至胸骨角平面,以氣管軟骨為支架,保持持續開張狀態;食道則為一扁狹肌性長管道,上端在第六頸椎下緣接咽,下接胃賁門,比氣管的兩倍還長,食道上段走行於氣管後方略偏左,在氣管分為左主支氣管處,形成食道的一個狹窄。最有臨床意義的是:氣管與食道上方,均與咽部有接屬關係,呼吸時,通向氣管的氣道開放,攝食咽下時,食物通道開放,氣道關閉,不致發生誤差。
  • 湘鄉88歲娭毑不慎吞下骨頭刺穿食道
    節假日享受美食的時候,也要小心發生異物卡喉事件。家住湘鄉的文娭毑今年已經88歲高齡了。6月25日正值端午佳節,晚餐時她不小心將一塊雞骨頭吞下,當即便出現了吞咽疼痛,頸部伴有異物感,但是家屬並沒有引起重視。第二天早上,文娭毑再次出現了吞咽疼痛,並且還伴氣促不適,家屬這才將其送至當地醫院就診。
  • 男子用鐵片剔牙,不料5釐米長的鐵片進入氣管!只因接個電話?
    一般來說,食道是比較容易卡住異物的,無論是大人們不小心吃進去的魚刺,還是小孩子不小心吞進去的玩具
  • 好文推薦:氣管、支氣管異物的急救處理及手術治療要點
    1、植物性氣管支氣管炎:植物性異物如花生、豆類等,由於其含有游離脂肪酸,對氣管支氣管黏膜刺激性較大,導致黏膜充血、腫脹及分泌物增多,常引起瀰漫性炎症反應,通常年齡越小炎症反應越重。2、炎性肉芽反應:礦物性異物對組織刺激小,炎症反應輕。金屬性異物刺激性更小,但有部分金屬如鐵質異物可發生氧化與生鏽,長時間存留可引起局部組織潰爛、肉芽增生或纖維瘢痕形成。
  • 食道出現大片燒灼腐蝕!醫生有...
    遙控器的紐扣電池被誤吞經過緊急拍片,醫生證實確有一粒紐扣電池在孩子的食道上段,於是緊急入院,經多學科會診後,醫生決定在氣管插管麻醉下,經內鏡緊急取出紐扣電池。今天,這個孩子出院,出院後還需長期觀察是否會形成食道疤痕狹窄,必要時還需進行食道狹窄內鏡擴張術。
  • 氣管竟與食管相通?
    氣道和食管之間的瘻管可為先天性或後天性,並可分為氣管-食管瘻和支氣管-食管瘻。雖然先天性異常通常在新生兒即可發現,但是前一類型可直到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明確診斷。大部分病例有長期餵奶嗆咳史或咳嗽史,常咳出食物顆粒,偶爾合併支氣管擴張。引起後天性氣道和食道異常交通的最常見原因是食道癌,某些病例可在放療後發生。
  • 一天做8臺氣管異物取出術,2歲女寶吞下整顆花生險送命
    對1-3歲的孩子以及老年人來說,花生、瓜子等堅果,太小的零部件,齲齒、假牙,年糕、果凍、湯圓等,都是要提防嗆入氣管的異物。11月20日子夜時分,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浙大兒院」)濱江院區手術室,正進行著一例緊張的氣管異物取出術。2歲的小西(化名)在被舅舅抱起來的時候,不小心將一整顆花生吞下,憋得滿臉通紅。
  • 包頭一男子誤將這東西吸入氣管,快30年了終於...
    七八歲時誤吸36歲才取出  異物在氣管裡待了近30年近日內蒙古包鋼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韓波為一位患者實施了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用韓波的話說——手術雖然很常規但是異物能在氣管裡待近30年無感染無炎症
  • 一不留神,1歲娃氣管被堵險喪命!這些千萬別給孩子碰…
    但是小寶吃下去的板慄,從支氣管進入到了左側主支氣管,造成了左肺完全性肺不張,呼吸困難的情況還是非常嚴重。 在孩子進食時,也不要逗孩子玩,避免孩子嬉笑時,食物嗆入氣管。 看好孩子的身邊物品。凡是孩子能觸及的地方,注意不要放細小物品,如扣子、錢幣、小球等,經常叮囑他們不要隨便將細小物品放入口中。 常見的異物有哪些?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查明原因後,王玉梅順利地取出了卡在孩子氣管裡的異物,而如大家所猜想的,這個異物就是錢幣,只不過是玩遊戲的錢幣。無獨有偶!就在上述病例處置剛結束不久,王玉梅又接診了一名誤吞磁鐵的孩子。還是有人安全意識不夠,導致悲劇接連發生。12020年12月,濱州一名9歲男童吃雞肉時被骨頭卡住,骨頭兩端尖銳部分,已經刺破食管壁。2梧州3歲寶寶將串珠放進出生僅47天的嬰兒嘴巴......
  • 7個月嬰兒誤吞開口別針卡食道 醫生全身麻醉取出
    轉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後,檢查結果顯示,這是個很棘手的病例,別針是打開的,開口向上張開,卡在食道上縱隔區域,有刺穿食道、刺破主動脈弓,引發大出血、氣管食管瘻等風險。該院耳鼻咽喉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的醫生聯合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決定實施全身麻醉後,在食道鏡的幫助下取出別針。為防萬一,醫生們還制定了B計劃:如果未能順利取出別針,馬上由心胸外科會診開胸或普外科會診開腹進行手術。
  • 88歲老人吃飯後,一排假牙不見了,結果卡在食道口差點沒命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陝西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我們都知道如果將異物吞入之後,不立即處理會有很大的風險。前兩天,家住西安的一位88歲的王大爺在吃飯的時候,就不小心把下排假牙吞入,情況非常危急。王大爺今年88歲,前兩天在家裡吃晚飯的時候,家人突然發現老人的下排假牙不見了。家人在家裡四處尋找假牙但不見蹤影后,懷疑假牙是被老人吞入了腹中。這時候老人因為異物出現了噁心、乾嘔、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家人立即帶著老人來到醫院就診。
  • 誤吞異物堵塞氣管牢記海姆立克急救法
    此時,這個楊梅核已經在他的氣管裡待了16天! 因楊梅核堵塞氣道時間太長,難以取出,李先生轉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內科就診。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內鏡治療團隊立即安排為患者行「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考慮到果核的形狀使用異物鉗容易脫落,因此選取了使用異物網籃,把果核給「兜」出來。醫生非常嫻熟地小心翼翼地用網籃套住果核,再輕輕收緊,不出10秒鐘,楊梅核就被整個取出了。
  • 誤吞紐扣電池 福州兩幼童食道被腐蝕
    1歲女童誤吞紐扣電池5天、2歲男童誤吞紐扣電池5小時……近期,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誤吞紐扣電池的患兒,兩名患兒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蝕潰瘍嚴重。該院醫生提醒,誤吞紐扣電池危害大,可能會燒傷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爛穿孔等後果,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 「驚險」一不留神,1歲娃氣管被堵險喪命!這些千萬別給孩子碰……
    深夜手術 板慄取出難度大到達醫院後,醫生給小寶進行了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治療,小寶缺氧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小寶吃下去的板慄,從支氣管進入到了左側主支氣管,造成了左肺完全性肺不張,呼吸困難的情況還是非常嚴重。隨後,小寶被轉院至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兒科ICU病房。
  • 媽媽說 異物進了氣管,爸媽該怎麼做?兒子的親生經歷分享給大家……
    別說是糖這類硬物,如果不小心,就連一顆米粒,都能要了孩子的命。為了緩解客人的尷尬,我和他們分享了就在一個月前一顆米粒讓兒子吃了大苦頭的真實故事。後來我看到網上有很多人都在詢問,米粒進了氣管太難受了,要緊嗎?該如何處理?才知道原來這還不算小概率事件。如果異物進了孩子的氣管,爸媽該怎麼做?最細緻實用的心得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