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某安正!經!推送第一波,不得不說內心是焦慮的,到底從專業角度出發還是以易懂科普為主,怎樣才能讓大家從字裡行間中看出我是一個嚴肅認真正經靠譜美麗大方可愛活潑聰明伶俐賢惠溫柔蕙質蘭心的……女外科醫生……我也是操碎了心 ╮(╯▽╰)╭
總之!(正經臉)接觸耳鼻喉急診一年,第一次寫科普文,初衷還是想多做一些不僅僅只局限於臨床工作時間以內的事,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推送後,在以後的某一個時刻會覺得有用。所以,請多多指正啦!筆芯~
先分享一個病例。
「患者女,53歲,因「誤咽魚刺40+天」急診收治入院。既往史無特殊。
專科查體:頸右側可捫及一大小約6*3*3cm囊實性包塊,壓痛明顯,邊界 欠清,活動度差,質地稍韌,無明確波動感,表皮無破潰。
頸部薄層CT(如圖1)示:頸6椎體水平右側椎前間隙見條狀高密度影,長約2.4cm,周圍軟組織腫脹明顯,脂肪間隙模糊,累及頸2-6椎體水平椎前及咽後、食管後間隙及食管上段周圍見斑片影,右側會厭稍受壓,食管上段腫脹。雙側頸動脈鞘及頜下淋巴結增多。
綜上,入院考慮診斷:1、頸部異物;2、頸部膿腫
於急診全麻下行頸深部膿腫切開引流+頸部探查異物取出術。手術過程不贅述,術中於頸6椎體水平右側椎前間隙見一魚刺異物嵌頓。如圖2」
這就是一例典型的食道異物穿孔→頸部異物→頸部膿腫。若及時就醫也許可以在胃鏡下取出異物,而現在,患者必須經頸部表皮作一長約6cm斜形切口。
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還有更為嚴重的異物穿孔導致大血管破裂危及生命的情況,So!(打雞血狀!雖然某安現在困得要死了)我們今天要來討論食道異物到底應該怎樣處理才最科學有效(繞了半天我終於點題啦!點題啦!!)
食道異物究竟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吃東西的時候卡起咯」。最常見的原因是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未經仔細咀嚼而匆忙進食。通常多見於兒童與老年人,兒童多為口含玩物不良進食習慣引起,而老年人多因咀嚼功能差、口內感覺欠靈敏及義齒使用不便或鬆脫所致。
常見的異物有各類骨頭、魚刺、果核等,當然,也有神奇的……
還有硬幣、紐扣、筆帽、藥丸、食糜、飲料杯口的塑料片以及不可描述的…etc(羞羞臉 >▽<)
經常有人「跳贊」—「不就是卡了個東西嗎,取了就對了噻,扯得那麼惱火,你們就是嘿別個嘞!」那麼我們再從解剖的角度來了解一下「食道」,看看我們醫生一天得不得那麼有空去嚇你(白眼 = =)
成人食道自頸6椎體平面至胸11椎體平面,平均長度約25cm,橫徑約2cm。食道有四個生理狹窄部位:①食道入口處,平頸6;②主動脈弓橫過食管前方處,平胸4;③左主支氣管橫過食管前壁處,平胸5;④食管穿過橫膈食管裂孔處,平胸10。
好吧我知道你們已經聽不下去了,說人話就是:最容易卡異物的地方就是食管入口,因為這裡最狹窄,但是最危險的是靠近主動脈弓處,如果異物在此處順利穿透食管壁並成功戳破主動脈弓,哇噢,那!就!嗨!了!基本也就可以洗洗睡了。所以,取食管異物並不是您想像的那麼簡單吶 ^_^
其實…著筆前,小安醫生採訪過一些非醫學生朋友對於處理食道異物的第一反應
綜上就是,使勁兒咳!喝醋!吞飯梗!用手摳!還有…走內心戲的等shi (心好累.jpg),BUT!不要幹盯到笑別個!這樣處理的人並不算少,小安醫生在急診接診的大部分異物患者都已經先自行用所謂的「民間方法」處理過,然並luan後…來了醫院尋求終極解碼……那就在這裡正式的說哈,這些方法沒用!沒用!沒用!(敲黑板嚴肅臉)
喝醋沒用——你想想放一根魚刺泡在醋罈子裡多久它才會軟化,你嗓子眼兒沾那點,沒!用!
用手摳、使勁咳嗽沒用——如果異物位於口咽部還有可能咳出來,如果已經到食道, 您省點勁吧,乖,聽話
吞飯菜梗絕對不行!——(劃重點!)只會讓異物越掉越深,並且經過擠壓可
能導致食管穿孔,繼發感染形成頸/胸部膿腫,更有甚者,累及大血管至大出血,神仙都救不回來
那麼,重點來了!(終於說到重點了,我終於快可以睡覺了 T^T)
食道異物的正確處理流程:
Step1. 禁飲、禁食(※※※)
Step2. 速度於最近的正規醫院就醫
Step3. 儘量清楚的告知醫生自覺刺痛感(針刺感)最明顯的部位,以協助醫生初步定位異物
Step4. 在醫生的建議下,完善喉鏡或頸\胸部CT,必要時進一步胃鏡探查
若檢查完善後排除咽喉及食道異物,但仍覺異物感或疼痛感明顯,那可能是在異物下滑過程中,黏膜受損所致,不必太擔心,清淡溫和飲食,忌菸酒,多飲水,數日後可自行緩解。若症狀持續或不減反重,可再次就醫複查。
正經真的是一件很累很累很累的事啊!第一波推送終於磕磕絆絆的寫完了!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正(抱拳!)
最後!Oncall ing的某安要放出大神圖以求後半夜平平穩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