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義烏市始終堅持以打造「全國網商集聚中心、全球網貨營銷中心、跨境電子商務高地」為目標,連續四年獲全國電子商務百佳縣榜首,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據不完全統計,義烏現有農村電商企業4.9萬家,電商帳戶7.8萬戶;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上擁有活躍涉農網店近330個;在社交電商平臺、微商平臺和小程序平臺等還有上千家活躍涉農網店。
義烏市電子商務發展如火如荼,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隊伍越來越龐大。有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經工商登記註冊的義烏電商主體累計22.37萬戶。今年1-11月,義烏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822.17億元,同比增長12.39%。內貿零售交易額1724.05億元,同比增長11.14%。
另外,義烏市「直播經濟」也十分紅火,目前全市有各類直播服務機構70多家,各類網紅3000多名,產品供應、直播培訓、內容製作等產業鏈從業人員超8萬人。今年1-11月全市累計開展網紅直播帶貨16.51萬場,累計觀看4.03億人次,完成零售額182億元,同比增長61%。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也讓義務在今年聖誕前夕成為最熱鬧的城市之一。據了解,義烏最知名的地方是國際商貿城,這裡共分為五個區,其中的福田二區,被稱為中國的「聖誕村」。在聖誕村的商住兩用樓當中,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檔口,檔口內外,擺滿了你能想到的所有聖誕用品。聖誕樹、小飾品、仿真雪、聖誕老人帽、麋鹿,以及LED燈。一年四季,這裡都在播放聖誕音樂。
千禧年前,義烏只有寥寥幾家聖誕商品店,但是如今,這裡的聖誕商家超過了500家。在500個檔口背後,則是隱藏在義烏周邊鄉鎮、農村的600多家聖誕工廠和家庭作坊。這是一門吃季節飯的生意。淡季的時候,工人月薪只有兩三千元,但是到了旺季,有時候工資開到6000多也招不到人。每年夏天,來自安徽、河南、江西、貴州的打工人,和義烏當地的農村婦女、待業青年一起,匯集成一支聖誕大軍,在流水線上為全球生產80%以上的聖誕用品。
根據義烏市聖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蔡勤亮的說法,只要是過聖誕節的國家和地區,就都是他們的客戶。《華盛頓郵報》曾公開表示,全球的聖誕節都離不開義烏。今年1月,瑞典的一位導演甚至來義烏拍攝了一部聖誕主題紀錄片。
曾經,義烏人雞毛換糖、搖著撥浪鼓走天下,靠著一點一滴的積累,將一個「一窮二白」的小縣城打造成聞名世界的小商品交易中心。而時光流轉至今,這種奮鬥精神仍在延續,當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更好地「買全球、賣全球」,始終立於電商風口的前端。當然,義烏是做實體小商品起家的,以商興市是義烏的發展宗旨,在電商時代的大環境下,義烏依然是我國商品貿易流通中最亮眼的強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競爭力的基礎,還是過多依靠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及廉價的小物品,普通工人12小時兩班倒的工作強度,對應的卻是並不高的薪資收益,因此,雖然義烏小商品電商市場廣闊,發展前景可觀,但進一步探索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聲明:凡本網註明轉載自其他媒體的作品,轉載目的在於傳遞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