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你只管緣起時盡力, 緣滅時放下, 孕育下一次因緣

2021-02-18 降擁念扎智悲講堂

法無處不在

很多時候修行不只是念誦,

也許在一朵殘敗的花中,

你便看到了此時失落的心,

然一切本是無常。

Dharma is everywhere. Sometimes

Buddhist practices are more than

chanting mantras and scriptures.

Perhaps when you see a withered

flower, you also see your own heart.

full of disappointment. However,

everything is impermanent.

花只為緣來時綻放,

緣滅時化泥,

滋養下一次緣起。

Withered or blooming, flowers only

bloom when the conditions are right.

When their time is gone, they fall to

the ground and turn into dirt to 

nurture the next round of blooms.

而心得意也好,

失落也罷,本是心的常態,

你只管緣起時盡力,

緣滅時放下,

孕育下一次因緣。

Whether we feel happy or lost. It is

the common state of our heart. You

just try your best when the conditions

are right. Let go when they are not

and nourish the conditions 

我們像是看到了自己,他的自私、

他的恐懼、他的狹隘.

當我們不斷地看到別人的缺陷時,

你會發現:那正是

源於你缺憾的心而顯現在你

輪迴裡的境。

We seem to see ourselves, when we

observe others: his selfish, his fear,

his narrowmindedness.

When we constantly see others'

defects, you will realize that they

come from you own defective heart.

So that you see these in your samsara.

存在於他們身上的所有不足,

我們似乎點滴未少,

當我們的心情淨時,他們也好似

一夜之間換了個人。

And we have all the defects, that 

we see in others, when our heart

is pure, these people suddenly seem 

to change into different people. 

We should know

our heart. 

見人見己

when we observe the

world and know ourselves 

when we observe others. 

心外無物

There's nothing

else except our heart.

心外無人

There's no one else except 

our heart.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一念起,一念滅,緣起緣滅,該放下時就要放下
    一念起,一念滅,緣起緣滅,該放手時就放手,該拿起時就拿起。人的一生要說很長也很長,但是要說很短,真的也很短。但是我認為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沒有多少時間給你浪費,也沒有多少時間給你去後悔。更沒有多少時間讓你帶著執念活下去,所以,放下才是人生輕鬆自在的關鍵,所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 《陳情令》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關於緣起緣滅的說法,對有的人來說,它是這樣的表達:「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這是雙傑人生的演繹。然對另外有的人來說,它又變成了其他的表達:「人生如霧亦如夢,緣起緣滅還自在」,這是忘羨之間深情的訴說。
  • 《三生三世枕上書》葉青緹為白鳳九而死:緣起緣滅只在剎那間
    《三生三世枕上書》葉青緹為深愛的白鳳九而死:緣起緣滅只在剎那間文/高登權所謂一切隨緣,說的是我們對某些東西的追求不能過於刻意,一切都有緣註定,緣來了你推都推不掉,緣去了,你爭也爭不來。一切的緣起只因白鳳九在戰場上救了他和玄仁,之後玄仁安排他去找白鳳九,是他把白鳳九帶到了玄仁身邊,最後送上了王后的寶殿,同時也是他帶著白鳳九在封后大典上逃跑,最後在地宮裡,他為了救玄仁和白鳳九甘願犧牲。緣起於白鳳九,緣滅也是因為白鳳九。白鳳九雖然不愛葉青緹,但是她把葉青緹當作最好的朋友。
  • 老僧的告誡:夫妻緣盡時,悟透這三句話,學會隨緣放下
    在聽完朋友的故事後,老僧開示道:「萬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成,一段感情的變質、破碎,最終為仇人,都是緣起緣滅,有跡可循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之間相聚是緣起,最後分開,說明緣已經滅了,執意挽留並不能再回到從前。
  • 緣起,則聚;緣滅,則散.
    誰還記得,曾經說的真誠與善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誰還會在意回憶裡的甜言蜜語,誰還會留戀往昔時彼此間難以割捨的情誼。本以為,刻骨銘心的傷痛,癒合後,還是會有醫不好的印痕,稍不小心的觸碰,就會招惹到放縱的淚水。才明了,它只化作一縷輕煙,靜靜地安放在心靈之間,倘若不再將它觸碰,就會被歲月蒙塵,隨風飄逸。
  • 何謂「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其內容以十二個條件說明緣生緣滅的道理。「因緣」二字,換為現代語是:關係和條件。就一件事物說:它與其他事物都有關係,也可與其他事物互為因果。就個人來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都有相輔相成相互支持的關係。
  • 《陳情令》:情深情淺,緣起緣滅,都是悲傷的故事
    這當中,沒有可惜,沒有不幸,只因這世界所有的故事,從緣起,從緣滅。《陳情令》裡有太多的相遇和別離,每一個都讓人唏噓嗟嘆。有的別離是為了最後的相聚,而更多的相遇卻是註定了分離。此文,去讀劇中兩個風華絕代的女子,讀她們的一生,為她們一嘆。
  • 「花開花落終有時,緣起緣滅無窮盡」
    在這個雜亂的世界裡,你,在幹什麼?今天是我離職後的第8天,我上個月個工資還是在遙遙無期的等候當中,更別提這個月的工資了我一直執著於這個事情,每天睡不安穩,擔驚受怕。你是否也在同我一樣在為某件事而煩憂呢?
  • 宏圓法師: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們這裡所說的色不異空這個空,是緣起性空的空,是因緣所生法,本身沒有自性的空。指一切的宇宙的物質現相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都是因緣所組合、因緣而和合,所以說它沒有自性的空。在般若共利言譯的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五蘊性空」。唐朝的法月法師的譯本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
  • 佛教:何謂「緣起說」與「三法印」(深度長文)!
    所以,佛法說一切法無自性,無自性故,才能依緣而起,而緣起亦必緣滅-凡依他而生而有的,必依他而無而滅。「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一切法便是如此相依相生的流轉,又如此相違相滅的還滅。03、緣起緣滅故空真相,用佛法的語言說,即實相(實者,如其實也,非實有之意。諸法如何,便見如何,便說如何,故名實)。對於緣起的真相,佛法除以「無自性」之義來開顯外,還另用一意義深刻的術語來描述,那就是「空」。
  • 一年之計在於始,念誦《聖八吉祥頌》《緣起咒》一切吉祥如意!
    祈願文也可以在你想要改變某個環境的時候念誦,可以轉化一切不愉快為和諧與快樂。八大佛陀、菩薩、天女、護法四組代表三十二位所有的本尊曼達壇城與其中。每天若以虔誠的態度持誦此祈願文,則可以淨化我們的惡業及染汙,可以立即轉生於更高的境地,而且,就長遠而言,日後可以獲得完全的證悟。
  • 楞嚴經三經前十門12 : 有病一定要看醫生,佛菩薩不能違背緣起緣滅、四大的法則!
    二個人吵架,定不下來就是定不下來,能放下就算不得了了!大悟,大悟就沒有對象啊,你不須要定啊,你不須要克制它啊,因為沒有對象啊!你恨對方嗎?諸位!相不可得啊,對象是一堆臭骨頭所構成的,你為什麼會恨對方呢?師父啊!您要原諒他啊!沒有東西可以原諒,自性本來就空,對象本來就不存在,也不須要原不原諒。【阿難白佛:『自我出家,恃佛憍憐,求多聞故,未證無為。』】也就是說:忽定力是不行的!
  • 如懿傳:花開花落自有時 緣起緣滅不由人
    如懿便是曾經的青櫻,年少時與弘曆青梅竹馬,嫁入王府,隨弘曆登基入宮冊封為嫻妃,即使是心心相印的兩人身處皇宮也會有數不過來的身不由己,如懿一路高開低走,被陷害,被誤解,但只要弘曆一句「如懿,你放心」,她心足矣。富察皇后死後,弘曆的一句:「如懿,萬人之上,無人之巔,朕孤單得很,到朕的身邊來」,即使如懿本不喜歡什麼榮寵,因為這句話也顧不得其他做了繼後。
  • 新年念誦緣起咒,所有不好的緣起都能消盡,「牛」氣沖天!
    如果念誦經文、儀軌、咒語時,有不好的緣起,就不會有成就和效果。念誦緣起咒以後,所有不好的緣起都能轉變,一切都會吉祥、圓滿。緣起咒功德哪怕是將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當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如果恆時念誦,則圓滿一切心願,任何損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
  • 佛語勸人放下執念的話
    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強求只有痛苦。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不讓自己活得累。8.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麼事情不順眼,就把耳朵關起來,眼睛閉起來,裝著沒聽到、沒看到,睜一眼、閉一眼,對人要和顏悅色,再怎麼說,修行就是「忍辱」這兩個字。
  • 佛說:放下「我執」的幻覺,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
    然而更為重要的一點卻是,世間的一切皆為「無常」,正所謂「人無百日紅,花無百日香」,一切的事物都在因緣結合時生起,又在因緣離別時消滅。當我們以為追求到了的時候,其實因緣已經流變了,我們又是否意識到此時的東西已不再是自已之前所追求的東西了呢?又或者因緣際遇讓我們始終無法追求到自已想得到的東西了呢?
  • 【朗誦】人生,放下便是灑脫
    放下便是灑脫 作者:劉傑 誦讀:蓉翔 編輯:清苑竹語(ID :zhuy6666″ 人生在世,雖然繁華三千,但風景時時變換,所以,人心亦無法悠然,縱算看透,亦只是一時,人都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踽踽前行,身上往往千瘡百孔,人生謝幕時也都是兩手空空。
  • 佛說:一切有為法,儘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佛說:一切有為法,儘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人和人從相知到相守,皆是一個「緣」字。
  • 緣起性空與無我是什麼意思?淺釋無我和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說穿了,就是一切都是屬於因緣和合。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因有緣,然後才會有果。因加上緣才會結成果,所以如果沒有因,也就等於沒有了開始。因為有了「因」,它才漸漸地變成「有」。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再到後來回歸到「無」的過程。因為「果」也在生滅法則之中,「果」消失了之後,最終還是再回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