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過,已近小雪節氣,這幾天華北部分地區陰雨綿綿,水溫逐步走低,東北地區已經結冰,真正意義的冬泳開始了。![]()
![]()
![]()
不過體內產熱會相應增加,人體會進行調節。人體內分泌激素的部位是下丘腦,在適應範圍低溫中,我們能迅速感受到體表溫度的下降,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會發出指令,收縮淺表血管、毛囊減少散熱,增加激素分泌,骨骼肌提高產熱量數倍,維持核心溫度不變。打寒顫也是自我保護,打顫時肌肉收縮,消耗大部分能量都變成熱,寒顫最強的時候,體內產熱可增加4—5倍,冬泳出水後更衣時的寒顫,有助於體溫的恢復。所以偶爾有打寒顫不是證明你怕冷,只是正常的調節而已。人體有限的能量儲備,抵擋不住冷水的無限吸熱,下丘腦的溫度持續下降,不能再引起神經元的興奮,再不出水,就會出現低溫症:強烈寒顫、動作遲呆、語言不清、四肢麻木等症狀,對健康不利。這個時候就很危險了,需要有人救助才能上岸,一般冬泳都不要單獨行動,要有人陪同才能保證安全,還應選擇一天中氣溫較高的時候。
![]()
冬泳都是要嚴格控制時間的,不能象泡溫泉和常溫遊泳一樣沒完沒了在水裡耗著,畢竟我們不能無休止地產生熱量,總有承受不住的時候。雖然是冬泳,但大部分人都是常年累月地堅持遊泳,尤其是要從秋天就開始準備。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冬泳的溫度,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溫度是超出限度的,長期堅持遊泳鍛鍊的人能提高機體產熱的能力,並積聚一定的皮下脂肪,增加熱儲備能力,增強對寒冷的耐受力。還有冬泳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其實這是一件挺難受的事,冷風吹得人發抖,進入水裡會有被針扎的感覺,胸部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沒有較強的健康意識和堅強的毅力是遊不成冬泳的。在思想上要不懼怕冷,堅持遊下去。
![]()
當然冬泳的保溫工作還要做好。裝備上,戴橡皮遊泳帽,如果需要在陸上行走還要穿上膠鞋,上岸需要扶金屬設備時戴好手套。
![]()
在水中加快動作用力遊泳,用手揉搓皮膚,出水後岸後要立即用毛巾擦乾皮膚,下身、腳趾縫處也要檫乾淨。千萬不要用熱水洗澡。熱身動作很重要,可以通過伸展運動、拉伸運動等動作,把身體各關節、肌肉活動開,讓身體感到微微暖意,下水後不容易出現抽筋等意外狀況。1.頭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拉伸頸部肌肉,重複10次。4.雙腿併攏向前伸直坐於地上,雙手向前伸以觸到腳趾,保持,然後重複。5.一手經腦後伸向對側肩部,肘尖向上,另一隻手握住其肘部向對側牽拉。換手臂,重複。6.兩腿分開伸直坐於地上,身體彎向一側使面部靠向膝蓋,換一側重複。7.一腿向前伸直,一腿向後彎曲坐於地上,軀幹向前伸展,然後向後仰身。重複幾次,換另一條腿。同時輕轉腳踝。
轉載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