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婦羅這道日料經典美食,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發明的。遠在葡萄牙,當地的習俗裡齋戒期人們不吃牲畜肉,只能吃魚肉,於是人們發明了一種魚蝦蔬菜包上面糊油炸的食物叫做「花園小魚」,16世紀,花園小魚隨著葡萄牙的航船來到了日本,於是人們音譯了葡萄牙語「tempora」給它命名為「天婦羅」,大約已有150年的歷史了。「天婦羅」逐漸成為了一個時代變遷的縮影,在其進入日本400多年來,悄無聲息地,影響與改變了日本飲食文化的脈絡,也鑑證並記錄下了日本近代變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天婦羅」已經變成了一道標誌菜餚,成為了「典型」的日料,走出日本,走向世界。
天婦羅不屬於某個具體菜餚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天婦羅的烹製方法中最為關鍵的是麵糊的製作。天婦羅以雞蛋麵糊為最多,調好的麵糊叫天婦羅衣,做面衣用的麵粉,日語叫薄力粉。就是麵筋少的麵粉。這種麵糊做出來的天婦羅掛麵薄而脆。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天婦羅的家常做法:
材料清單:
海蝦六隻、天婦羅粉75克、冰水110毫升、食用油適量、味淋15克
製作方法:
先將蝦去皮,只留蝦尾,背部輕輕劃開,剔去蝦線,再將蝦翻過來,腹部朝上,用刀輕輕劃幾刀,切斷蝦筋將蝦翻過來,背部朝上,用手按壓蝦身使蝦能夠趴在案板上。往稱量好的冰水中加入天婦羅粉用筷子輕輕攪拌,當表面上浮著小的疙瘩就好了,把冰塊放入一個更大一些的盆中將麵糊碗放在冰上,這時候將油預熱到175-180度。用筷子蘸麵糊滴一滴到油中,如果還未沉底就馬上浮起來,就說明油溫好了。另一面將蝦先掛一層薄薄的乾麵粉,抖掉多餘的麵粉後,用筷子夾著蝦尾,掛薄麵糊直立下鍋快速脫離筷子,使蝦成直線型。中途用叉子扶住蝦,另一隻手用筷子沾麵糊淋在蝦上,完成甩絲。炸好後,鋪在廚房紙上吸油後即可入盤享用,最佳享用時間是出鍋以後的30秒內。簡易的調味汁:味淋和醬油混合即可。如果有蘿蔔的話,可以洗淨去皮,切成絲放入碗中加少許鹽醃製片刻,最後將蘿蔔放入醬汁。
小技巧:
炸制的時候一開始油溫要高,放入食材後關小火,全部食材放入後再開大火。油溫嚴格控制在175-180度之間這樣可以保證蝦口感不軟綿,可以直立於盤中,蔬菜也可以隨自己喜好添加,比如茄子,蓮藕等等。麵糊要涼,用冰水調糊和放置於冰塊上都是為了保證麵糊涼,這樣口感會脆。
天婦羅的主要食材是蝦,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蝦的營養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補腎壯陽,抗早衰。海蝦是可以為大腦提供營養的美味食品。海蝦中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蝦、小龍蝦、對蝦,含大量的維生素B12。同時富含鋅、碘和硒,熱量和脂肪較低。
天婦羅,又名「天麩羅」,「天」是油的意思,「麩」是麵粉的意思,「羅」意指外衣。從名字來看,天婦羅就是用油來製作的裹著麵粉外衣的食物,也就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今天的天婦羅學會了嗎?下期想看什麼留言給我哦,關注我,小肥劉帶你吃遍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