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4大影響,每種創傷都會影響你的一生!

2021-02-15 家族系統排列

我一直在你左右,伴你朝向更好的生活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宿命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後結婚成家,重新組建的家庭。

其中第一個家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而當我們有了孩子,我們又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而印度合一大學創始人阿瑪巴關也說:「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際關係都是孩提時代與父母關係的複製。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

或許我們看不見,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夫妻關係等又確確實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從某種角度上說,原生家庭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運。

原生家庭的第一大影響:

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理論:我們的親密關係、婚姻、情感模式往往來自於童年時期與父母之間互動的心理經驗。

原生家庭是個人情感經驗與兩性相處方式學習的最初場所。一個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長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經歷中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會在成年後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帶入到未來的戀愛、婚姻中去尋找,給親密關係帶來困擾;而一個人在原生家庭被滿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捨。

就像民國才女張愛玲,自小缺失父愛,被父親嫌惡、否定、毆打,甚至叫她去死,於是她長大後就會把自己對理想父親的渴望投射在伴侶身上。先後兩段婚姻,胡蘭成比她年長 14 歲,賴雅比她大 29 歲。

而張愛玲自己也曾坦露自己的婚姻觀:「我一直想著,男人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我覺得女人應當天真一點,男人應當有經驗一點。」

這種擇偶觀的形成,其實就是她對父愛的追尋。

張德芬老師也曾說過:「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都會無意識地把愛人當成小時候的父母,繼續和他完成我們未完成的課題。」

原生家庭的第二大影響:

性格特質

李開復說:「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在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在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短短一段話,道出了不同的原生家庭,會帶給孩子怎樣不同的性格特質。

認識一位姑娘,從小聽話懂事,成績優異。她的父母對她要求非常嚴格,稍有不對,就是一頓教訓,甚至動手就打。

而這造成的結果就是,她一直不敢與他人交流,始終無法融入集體之中。因為她心中有著很強烈的自卑感和不安感,總覺得自己是不夠好,是不被喜歡的。

心理學上認為:孩子的自信,以及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都是來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或者發現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自己必須聽話,必須懂事,必須做得足夠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那麼,哪怕他之後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內心也始終是匱乏的。

所以,那些從小與父母親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更有自信,在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反之,孩子就很容易自卑,出現社交困難等狀況。

原生家庭的第三大影響:

親子關係

我曾經看過一幅很有意思的漫畫。孩子犯了錯,爸爸拿起雞毛撣子就要打兒子,這時候,爺爺一手拉住兒子,一手抄起雞毛撣子就喊道:「爸爸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你兒子!」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在這種強大的延續性。如果我們在原生家庭裡受到的創傷,沒有得到療愈和成長,那麼就很可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劇。

就像有些父母對孩子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是又打又罵。孩子長大了,發誓自己絕對不對孩子發火,結果每次孩子一做錯事,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壞情緒。

還有些孩子,從小就與父母關係冷淡,等他們長大後,想要和孩子親近,卻發現自己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對孩子好,而是因為他們不曾在原生家庭體會到好的親子關係,所以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好好相處。想要改,就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成長。

就像國際頂級家排導師伯圖•烏沙莫所說:父母能夠自然給予孩子的愛,通常是他們從自己父母那裡得到的愛。

作為一個父親,如果我從我的父母那裡得到很多愛,我對孩子的愛就會很自然地流動;如果我沒有從自己的家庭得到足夠多的愛,那麼就很難把愛自然地給予孩子。

原生家庭的第四大影響:

金錢關係

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一書中列出了一些「與錢過不去」的限制性信念,包括:錢是醜惡、骯髒、邪惡的;我很窮,但是我很清白;我永遠不會找到好工作,永遠掙不到錢;賺錢是很困難的;我不夠好,不值得擁有……

通常情況下,那些在物質上過得拮据,或者是擁有財富也始終感到匱乏的人,大多都有以上的某種或者幾種限制性信念。

而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他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裡塑造而成的。

就像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節儉,總是跟孩子說「賺錢不容易,你省著點花。」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很容易產生一種強烈的不配得感,不敢花錢,不敢對自己好。甚至變得非常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還有一些人,因為童年一些遭遇,會對金錢有一種強烈的抓取欲。總覺得只有金錢才能帶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於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想要得到更多財富。

就像《人民的名義》當中的趙德漢,貪汙兩個億,一分錢不敢花,就只是因為窮怕了。

金錢的意義應該是讓人過得更幸福。但是對於這樣的人而已,哪怕他從外在得到再多,也始終無法填補內在的匱乏。

如何療愈原生家庭創傷,

活出愛與力量?

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如果童年時受的創傷沒有得到療愈,那麼就會讓成年後的我們依然陷在這個限制之中,並且越陷越深,苦苦掙扎。

所以,出於對自己負責,提升生命質量的目的,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因為無論是親密關係、親子成長、自身性格特質、還是你和金錢的關係,一個不曾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擺脫父母束縛和控制的人,是註定不可能真正做自己,擁有自己的人生的。

幸而,原生家庭之痛也並非無藥可解。薩提亞認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

第一次出生,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創造了一個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親把我們生下來,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家庭系統;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決定者。

對於前兩次出生,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是第三次出生,卻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

每個人都傾盡一生,在找尋自我的定義。或許探尋內心的路遠比走向外界的路更加艱難,但我們都需要一些勇氣去療愈心中的那個「家」。

穿越原生家庭中的愛與痛,與內在父母和解,然後完成那個追尋幸福快樂的自己,重塑自己的人生。

讓我們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如有需要心理諮詢等相關幫助,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儘快為您對接專業老師!

熱線電話:

祥老師 181-2921-2121(同微信)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你一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生命的綻放程度與個人的原生家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影響我們的一生。」「父母沒有被療愈的創傷和問題,都會複製和傳承到孩子身上。」     ——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每個人尋找配偶的動力大多源自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歸屬感和重要性的需求。」
  • "原生家庭" 影響你的人格和親密關係
  • 薩提亞:原生家庭如何深深地影響我們?
  • 解密星盤|星盤4宮,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現在大家常說一句話:你沒有權利選擇你的出生,但你有資格選擇你的人生。我想能風輕雲淡說出這句話的人多半是沒有經歷過原生家庭傷痛的人。我們通常所說星盤上4宮代表的是家庭,但很少人關注4宮其實更代表了盤主的性格,這是因為原生家庭在很大一部分會影響你的性格和行為模式。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你出生在一個不太正常的家庭,從小到大受著不正常的教育,每天耳濡目染很多不良的影響,你還能有十分正常的三觀嗎?
  •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通常意義上,長大 後所組建的家庭被稱為新生家庭,而自己從小成長的那個家庭就被 稱為原生家庭。 比如,婚戀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出現一些矛盾,冷靜 思索後就不難發現這些矛盾在我們的原生家庭中也曾出現過。 雖 然時過境遷,但它們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對愛人的態度以及 與他的相處方式。
  • 環境影響性格,性格伴隨成長,原生家庭能夠決定你的人生嗎?
    當今社會,原生家庭缺失、親子關係不和諧等現象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與老人留守;或是電子設備的興起使得親子之間缺乏溝通的耐心;夫妻間關係不和諧導致原生家庭破裂……種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在原生家庭的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感。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原生家庭第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這說明,一個人在成長初期一直到進入社會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原生家庭在一起,或者是在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的狀態下生活。在這一段時間裡面,一個人的價值觀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確立起來的。
  • 書單|100本心理學書籍,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創傷!
    之前答應大家會出關於治癒原生家庭傷害的文章,但後期的準備過程中發現工作量很大,前人諸多論述,諸多本書,我就算取其精華,也不是十幾二十篇公號文章可以講清楚的,並且就算我把精華理出來了,知識點太硬,乾貨太枯燥,會不會讓大家沒有閱讀興趣?會不會影響實際的治療效果?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婚姻觀的影響竟然這樣大!
    如果此刻孤單不妨抬頭看看月亮很多人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很大。 可很少有人明白,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婚姻觀的影響,竟然這麼大。父親對女兒說,「記得多看看他家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否恩愛,家庭是否和睦。 因為公公對婆婆的態度,很可能是你老公以後對你的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一組調查數據。有機構曾調查過100個婚姻瀕臨崩潰的案例,其中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佔 53% ,其中約有 50%以上 的人來自父母常年吵架、酗酒、有外遇、有家暴等家庭。
  • 在原生家庭受的創傷如何自我療愈?88萬人熱贊的方法是什麼?
    ——《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近幾年特別流行一個說法:原生家庭影響人的一生。也就是說一個人成年後的心理,行為都深受童年經歷的影響。一句話,成年不幸福,是因為童年不幸福。心理學上確實一直認為:原生家庭很重要,因為每個人對世界的初步理解是在原生家庭裡建立的。6歲前與養育者形成的關係互動模式會影響成年後的認知和行為。
  • 成為自己人生命運的主人,去終結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
    這幾年隨著各個網絡平臺的興起,也給了大眾一些心理學知識的普及,人們對原生家庭也有了許多的認識,在網絡上熱傳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也成了大家對原生家庭之於一個人的影響的基本印象。
  • 修復愛情的第一步: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而我想補充的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能不能幸福,也要追溯到原生家庭來說。那是因為,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真的很重要,它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引導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我們自身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帶來的投射。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走出原生家庭創傷:終於知道凌霄為什麼說尖尖就是他的「心藥」了
    (文/一隻深沉的獅子)最近在看金尚的《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籍,有實用的療愈童年創傷的方法,之前沒怎麼看過這方面的書,也不知道其他的書都怎麼樣,但感覺這本書還不錯。抑鬱君》,這本《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是今年4月份出的,目前豆瓣評分8.4分。在書中,她利用案例加理論的方式,向我們科普了原生家庭和代際創傷的定義,範圍,類型,影響等,並提出許多獨特的療愈觀點和方法,比如面對父母帶來的創傷,不必原諒不必和解,可以採用虛擬愛之療及內在關係療法。今天我們來試試書中的方法。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下面這些問題,你是不是也經常遇到: 老公每天回家就是打遊戲,從來不幫忙做家務; 孩子貪玩不喜歡學習,寫作業總是拖拉馬虎; 婆婆總是對你挑三揀四,特別愛嘮叨。 遇到這些問題時,你是怎麼處理的?
  • 原生家庭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對子女婚姻的影響有多大?
    原生家庭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對子女婚姻的影響有多大?時間:2020-04-02 17:05   來源:美一下女性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原生家庭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對子女婚姻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會聽到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兩種術語,分別代表的家庭情況是不一樣的,其中原生家庭什麼意思呢?
  • 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是這麼大,我們終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正是因為蘇明玉小時候沒有得到原生家庭完整的愛,她在長大以後,更希望找回在原生家庭的位置和存在感,這裡有她很深很隱秘的遺憾,她無法徹底逃脫。她早早獨立離開家,卻還是躲不過原生家庭的雞毛蒜皮和恩恩怨怨,還是驅逐不了心中一直存在的揮之不去的陰影。
  • 都說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那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
    每一個人在經歷青春期的時候,事實上都在經歷一個:重塑你自己形象的過程。個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你未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真正認識自己。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會體現在這個人生命的所有方面,最重大的影響在於對家庭和婚姻的認識,以及對幸福的定義和感知能力。
  •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當下生活的影響
    畢竟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無法像最近《復仇者聯盟4》一樣回歸過去修補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如何利用當下來療愈自己呢?今天我根據我從業多年經歷以及我自身的體驗幫助大家梳理一下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痛體驗。
  • 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蘇明玉有哪些影響
    【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蘇明玉有哪些影響】近日《都挺好》熱播,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詞,就是原生家庭。有的網友並不知道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概念在《奇葩大會》中有過涉及,不過大家也是懵懵懂懂。其實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其實很大的。  原生家庭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家庭,沒有兒媳婦,沒有女婿的家庭。
  • 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