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底一部叫做《何以為家》的電影在中國大熱,許多觀眾都被這部電影所震撼,並陷入了沉思。在法庭上,十二歲的贊恩在法官面前控訴自己的親生父母,理由是因為他們生下了贊恩。究竟是經歷了什麼,才會讓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男孩做出這樣驚人的舉動,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部引人深思的電影吧。
電影中贊恩是一個生活在貧民窟的小孩。貧民窟最常見的現象便是滿大街的小孩子身上背著小小的掛箱,然後在掛箱上擺放各種各樣的物品進行售賣以賺取生存費用。在電影中,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生非常多的孩子,不管家庭條件有多麼貧苦,是否有能力贍養自己的孩子,於是在過多的生育過後,帶來的社會崗位供不應求,難以承受過多的人口壓力。孩童們需要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贊恩的家庭甚至會將年僅11歲的妹妹嫁出去以緩解自身家庭的壓力。不僅僅是贊恩的家庭如此,整個貧民窟亦是如此。
就像讚恩在法庭上所控訴的,因為父母沒有撫養能力,卻生下了贊恩,將一切糟糕的生活壓力傾注於年僅十二歲的贊恩身上。在此小編陷入了思考,電影中贊恩的父母生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為了給自己糜爛的生活帶來一絲熱鬧嗎?為什麼在自己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生活狀態一團糟的情況下,還要將一切加諸在孩子身上呢?在電影的後面,贊恩的父母在法官面前哭泣著,讓整個法庭陷入沉寂,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眼淚究竟是因為懺悔,還是因為害怕。
在整部影片中,白天在街邊遊手好閒,不上學的孩子們隨處可見。街邊到處遊蕩著抽菸喝酒,欺負小孩子的青年人,而他們的父母只顧著自己忙碌奔波,亦或者為了一己私慾在外面肆意玩耍,沒有人會在意小孩子的生活是否健康。
就像主人公贊恩的家庭,被父母拋棄的贊恩只能依靠自己努力賺錢。看到這小編心中對贊恩既感到同情,又佩服他的堅強。但看到贊恩見到校車經過的時候,眼裡充滿的羨慕之情,小編才意識到,這只是個年僅12歲的小孩子,其渾身的暴脾氣,厭世臉以及強大的求生欲和強大的生存技能的背後,都是為了在殘酷苦楚的命運中拼命掙扎。
電影的最後,贊恩成功控訴了自己的父母,得到了他應有的合法公民身份,他的努力掙扎與勇敢讓他換來了能夠享受一切合法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可以去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學習,但真的僅僅如此就得到圓滿了嗎?
贊恩的家庭只不過是電影中處於哪個時期社會中的一個縮影,贊恩也只不過是所有黑戶中的其中一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讚恩一樣勇敢地去反抗自己的命運。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默默承受著一切,在悲慘的命運河流中淪陷。
《何以為家》不僅僅描述的是一個悲慘家庭的故事,其反應的是處在落後社會,缺乏教育,社會發展落後最終將導致的悲哀現象。生在安穩時期的我們,與電影中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讓我們知道,安穩世界的另一邊,還有許多人在慘遭折磨,因此小編在這想說,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現在美好的生活,熱心關心底層人民的生活。對於有孩子的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們如何勇敢,希望全天下所有的孩子能夠擁有像棉花糖一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