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簡介

2021-01-13 聞是藝術

喬治·修拉代表作品

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安涅爾浴場、歐蘭菲林的運河、女模特兒、雜技團大匯演、馬戲、舞蹈、浴、艾菲爾鐵塔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生於巴黎,印象主義畫派畫家,點彩派創始人。他的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修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當你靠近看,每一個點都充滿著理性的筆觸,與梵谷的狂野,還有塞尚的色塊都大為不同。修拉擅長畫都市中的風景畫,也擅長將色彩理論套用到畫作當中。修拉受過完整的美術學院教育,曾師從安格爾的學生亨利·萊曼學習古典主義繪畫,後來又研究過羅浮宮中的大師作品,對光學和色彩理論特別關注並為之做了大量的實驗,也許正因為他太過致力於方法和理論研究,他一生所創作的作品不多。有人認為1891年5月修拉的逝世標誌了「新印象主義」的結束。但他的理論和技法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大碗島上的星期日》

修拉為了製作《大碗島上的星期日》這一幅巨作,修拉整整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創作的時間為1884年—1886年)。這幅畫描寫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遊人們在陽光下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臥在草地上,有的在河邊垂釣。前景上一大塊暗綠色調表示陰影,中間夾著一塊黃色調子的亮部,顯現出午後的強烈的陽光,草地為黃綠色。陽光透過了樹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陰影,被色彩強調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陽傘和草地都現出一種好像散發蒸氣一般的黃色。色點彼此交錯呼應,給人以一種裝飾地毯的效果。畫上的人物也畫得很可笑,一個個看不清面孔和五官,連輪廓本身也都被小圓點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綽綽的。此畫的整個創作過程約分四個步驟:以素描布置明暗對比;以色彩寫生;以寫生為基礎組織背景;以色點完成正稿。在正稿之前,共作素描20餘幅,寫生稿更不計其數。可見修拉對這幅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幅畫後來被美國人買走,藏於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至今。

《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描繪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周日下午,這個大碗島就在塞納河邊。而修拉有另一幅畫叫《阿涅爾的浴者》(下圖),畫的就是塞納河的另一邊。

《阿涅爾的浴者》

法國 修拉 阿斯尼埃爾的沐浴 布上油畫 縱39.4×橫48.9釐米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此畫是畫家試驗分割色彩的外光畫法,他用小點組織畫稿上的所有形象——躺著的和坐著的沐浴者。人物排除 了解剖結構,只有一個圓圓的胴體,密集的小色點區分出景物與人之間的空間關係。畫中塗以並列色彩,所構成的 色彩混合感覺具有強烈、燦爛的閃動感,使人感到興奮,遠勝於那些調成混合色的畫板上的色彩。這個時期,他的 「色點分割法」還是小心翼翼的,作畫時絲毫不依靠自己的激情,顯示出一種理性的感覺。

修拉的一生可以用幾個日期來概括,它們不是巨大事件的日期,而是其作品的創作日期,因為他短促一生中的大事就是他投以日夜和全部發明的偉大作品,這幾個日子也標誌著他向只有極少天才人物達到的高峰挺進時的幾個階段。他和梵谷,勞特累克一樣,在上世紀末,不到四十歲便過世了。他拼命地飛越了這幾個階段,似乎早已知道讓他自由表達的時間是不多的。他先是進了巴黎的一所素描學校,然後又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了兩年,在勃萊斯特志願服役了一年。隨後,他繼續在羅浮宮研究安格爾,德拉克洛瓦和委羅奈斯等大師的作品,並埋頭攻讀夏爾·勃朗、謝弗勒爾、舒特、魯德和其它一些理論家論述色彩的科學資料。夏爾·勃朗的論斷:「服從於一些肯定規則的色彩,是可以象音樂一樣地教授的」使他信服,他也長久地思索著謝弗勒爾提出的規律:「當人們的跟睛同時看到帶有不同顏色的物品時,它們在物理構成上和色調的亮度上表現出來的變化現象都統統包含在顏色的同時對比之中」。

馬戲

他認為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夠嚴格,不免出現不透明的灰色。為了充分發揮色調分割的效果,用不同的色點並列地構成畫面,畫法機械呆板,單純追求形式。

歐蘭菲林的運河

喬治·修拉藝術特點

修拉在畫面上將一些黑色塊集中起來,而讓一些空白的部位顯出明顯的形狀。通過達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他捕捉著光和色,將它們在黑色和白色中復活起來,創造出陰影有利於形體塑造,光亮充滿神秘色彩,過渡的灰色顯露強烈生命力的世界。和諧的曲線在相互制約著、平衡著,各種形狀浮現著,明確地發出光的異彩。

艾菲爾鐵塔

自西涅克邀請修拉參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純色的優越性後,他們便在畫布上堆起與環境、陽光、顏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圓點來。為了更好地平衡這些因素,並使它們互相滲透到只有極小的差異程度,他們採用了不在調色板上調色,而用小圓點和純色色點進行點彩的辦法。在一定的距離看上去,這無數的小點便在視網膜上造成所尋求的調色效果。從此以後,對比法則、點彩法、純色和光學調色法,便成為修拉藝術的主要成分。

《擦粉的女人》

勃朗的論斷:「服從於一些肯定規律的色彩,是可以像音樂一樣地教授的」。令他信服。畫家修拉思索謝弗勒爾提出的規律:「當人們的眼睛同時看到帶有不同顏色的物品時,它們在物理構成上和色調的亮度上表現出來的變化現象都統統包含在顏色的同時對比之中」。

喬治·修拉藝術成就

修拉不能適應平凡的生活,當他不去觀賞海景的時候,他就進咖啡館或去馬戲院。這個絕望的、孤獨的人,渴望著尋求娛樂,但他達不到這種目的,於是他以畫諷刺畫來進行報復。但修拉是—個絕人,他的從印象派轉向「點彩派」,從感覺轉向科學,是符合他對絕對藝術的追求的--這種藝術之所以如此,就是有賴於靈感的力量。他從諷刺畫轉向阿拉伯式裝飾,從三度空間轉向平面描繪,從光轉向線,也是基於同一個原因。他以藝術是絕對的說法來為自己的諷刺作辯解。但與此同時,修拉還是—個富有靈感的人、一個夢幻世界的人、愛嘲諷的人,使他重新回到日常生活的諷刺反而給了他以報復,因為他在生活中無所適從。

無疑,修拉保持了印象主義的某些原則,化情節為主題,描寫當代的生活,喜愛風景,密切注意明暗效果。可是修拉與他們的共同之處也就止於此處了。印象主義解放了感覺,修拉則相反,他只承認基於數學和物理學規律的方法。他否認自己作品的詩意,儘管這種詩意是無町懷疑地存在的,他說:「文學家和批評家認為我畫的畫有詩意,可是我只是在運用自己的方法。如此而已,豈有他哉!」正因為修拉深信藝術來源於科學認識的領域,而且他又實際貫徹了這種信念,所以他才在藝術趣味史上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人們有充分根據可以認為,他是20世紀一切抽象繪畫的先驅者。

《騷動舞》

有人認為1891年5月修拉的逝世標誌了「新印象主義」的結束。他對色彩的專門研究,使得他的作品層次分明,而他自己也成為新印象畫派——"點彩派"的代表。但他的理論和技法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部分作品是法國點彩派畫家喬治·修拉的畫集。他對色彩的專門研究,使得他的作品層次分明,而他自己也成為新印象畫派。

他發明了一種新的輪廊,用它抓住為人所熟悉的形,把它從一切偶然與意外之中提取出來,從而獲得可以給人以詩歌般享受的表現方法。他不以線作為達到準確的手段,而是大塊整體地作素描。

在顆粒粗糙的安格爾牌素描紙上,修拉的筆把一些黑色塊集中起來,而讓一些空白的部位現出明顯的形狀。通過達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他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

他捕捉著光和色,將它們在毛絨絨的黑色和迷人的白色中復活起來,創造出陰影有利於形體塑造,光亮充滿神秘色彩,過渡灰色顯露強烈生命力的世界。

畫家修拉曾為此說道:一些有價值的素描和一些簡單的速寫在對比上和層次上研究得如此深入,以致人們可以根據它們畫油畫,而無需模特兒了。

更多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新印象派巨匠——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繪畫作品賞析
    雷諾瓦作品不過印象派還分成前中後三個時期,分別是: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就是新印象派毋庸置疑的代表人物。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
  • 小央美美術: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喬治·修拉,作品由百萬個點組成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法國畫家。喬治·修拉生卒於巴黎,他早先是進了巴黎的一所素描學校,然後又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了兩年,在勃萊斯特志願服役了一年。隨後,他繼續在羅浮宮研究古代希臘雕塑藝術和歷代繪畫大師的成就,從委羅萊塞、安格爾到德拉克洛瓦,還埋頭攻讀勃朗和謝弗勒爾的論述色彩的科學資料。勃朗的論斷:「服從於一些肯定規律的色彩,是可以像音樂一樣地教授的」。令他信服。
  • 燭光繪畫大師,打光能手——法國畫家Georges de la Tour簡介
    《油燈前的抹大拉·瑪利亞》17世紀的法國,由於君主是國家的最高權威,所以,不論是文學還是繪畫、雕刻不但要受到王權口味的局限,還不得不以歌頌君王、服務於宮廷作為創作的首要任務。1648年,在王室的保護下創立了「法蘭西皇家繪畫雕刻學院」。而拉圖爾則是一位從不為君主歌功頌德,也不去迎合貴族口味的畫家。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印象派繪畫外文名稱:Impressionist painting 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製,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
  • 什麼是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在西方繪畫史上印象主義繪畫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關於印象主義可以劃分為印象派、後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那麼它們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 把藝術當視覺實驗的天才,喬治·修拉用印象派的方式治好你的密集...
    喬治·修拉光色迷離的「點彩派」喬治修拉,31年的短暫人生,卻為美術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生醉心於光學和色彩理論研究,曾專心研究過羅浮宮內的大家之作,也因此並未創作過多作品。喬治·修拉 《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le de la Grande Jatte)是新印象主義代表畫家喬治·修拉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創作於1886年,現藏於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
  • 法國「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P.Gauguin簡介與賞析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同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影響,不久即放棄印象派畫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東方繪畫的線條、明麗色彩的裝飾性。他到法國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島—布爾塔紐,與貝納、塞柳司爾等先知派畫家一起作畫,成為這個「綜合主義」繪畫團體的中心人物。他也到過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谷共同生活兩個月,但卻導致梵谷割耳的悲劇。
  •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喬治·修拉名作的「表面之下」
    對於許多藝術愛好者來說,法國新印象派大師喬治·修拉 (Georges Seurat) 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標誌著現代藝術的黎明,是藝術史中必賞的名畫之一。
  • 新印象派—打破印象派的印象派【風格列傳】
    (《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畫此畫的人叫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是新印象派的官方認證創始人。(喬治·修拉) 這幅畫在1886年的「印象派的第八次聯合畫展」上出現,大家此時該知道為何「點彩派」要歸納到印象派中了。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作品全集(多圖)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黃色的基督》《遊魂》《敬神節》等。保羅·高更生於法國巴黎,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 喬治·修拉百萬作品《方形的房子》賞析
    喬治·修拉 方形的房子 Maison carrée 成交價108.25萬美元隨機翻譯:保羅·西格納克宣稱:「這是有史以來最美麗的畫家的畫」。討論如下:在這個時期,修拉很快就達到了他明確的,有特點的風格。事實上,羅伯特·L·赫伯特曾指出,「在他1881-1883年的繪畫作品中,修拉首次揭示了他驚人的早期成熟」。羅素進一步指出,「修拉在他的繪畫作品中……是一個完全發展和完全原創風格的大師,在他畫出一幅可以稱為自己的畫之前」。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生平及油畫作品欣賞
    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莫奈、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土魯斯·羅特列克藝術特點作為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的繪畫技巧深受印象畫派啟發,但又結合浮世繪筆法與個人寫實的才華而獨樹一格。他的繪畫作品主要可分成兩大類型:油畫與石版畫。
  • AH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巴比松村位於法國巴黎楓丹白露森林的入口處,19世紀一群不滿七月王朝統治的畫家在此聚居,他們以到戶外進行風景寫生的創作行為來區別當時的學院派畫家,認為學院派畫家的宗教、神話、歷史題材的畫作屬於閉門造車,太多虛假。
  • 被遺忘的印象派畫家,與莫奈、雷諾瓦同窗——19世紀的阿爾弗雷德...
    法國印象派風景畫家阿爾弗雷德·西斯利(Alfred Sisley 1839-1899年)於1839年在巴黎出生,父母都是英國人。倫敦習商四年,回到巴黎後在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卻喜歡鑽研文學和繪畫,他喜歡研究文豪莎士比亞、英國學院派畫家威廉·透納和英國風景畫家約翰·康斯泰布爾的文學與藝術。
  • 創作了點畫法的藝術家:喬治·修拉
    藝術家喬治·修拉最著名的是創作了點畫法,在作品中使用了點狀的顏色,比如「大雅特河上的星期天」。誰是喬治·修拉?畫藝術家喬治·修拉於1859年12月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在藝術學院接受訓練後,他打破了傳統。他的繪畫技巧超越了印象派,他用純色的小筆畫了下來,從遠處看,似乎是融合在一起的。
  • 19c印象派、新印象派、後印象派作品合集
    (戳上方連結觀看作品)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家前來參展,目的是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等在內,畫家們的性格和天賦各不相同,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不同的觀念與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反對派鬥爭過。
  • 莫奧·藝術家說 | 他開創了新印象主義,改變了現代藝術的方向—— 喬治·修拉
    他是新印象派的點彩創始人他的理論和技法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深遠有人認為他的逝世標誌了「新印象主義」的結束他是Georges Seurat 修拉的藝術個性是由一些通常被認為是對立和不相容的特質所組成的:一方面,他極端而細膩的情感;另一方面,對邏輯抽象的熱情和近乎數學的思維精度。
  • 簡述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印象派是19世紀晚期在法國興起的一種藝術風格,強調捕捉轉瞬即逝的印象,常以自然為主題,色彩純正、用色斷斷續續,形成明烈而幻化的效果。印象派畫家一改前人忠實於原物的傳統,而抓取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在頭腦裡留下的獨一無二的印象。
  • 印象派畫家們背後的男人
    近幾年來,印象派畫作幾乎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畫作類型,在拍賣中也屢次維持著幾乎最高的價格。可你知道嗎?曾經印象畫派在很長一段時間並不受待見。在19世紀中期的法國,作為一名畫家,先得帶著作品去競選每年一度的巴黎沙龍展,得到委員會的錄取後展出並獲得好評,成功的畫家能加入學院派會員,從而得到畫作的訂單,才是正統的出道大法。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你是否能分清?
    每個稍微對藝術感點興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和代表作品。但是你真的確定很多時候你沒有搞錯嗎?· 承上啟下的巴比松畫派 ·對不起,在講「印象派」之前,我想先聊聊「巴比松畫派」。1894年他的《弦樂四重奏》在布魯塞爾首演時,評論家開始用「印象主義音樂」加以讚揚。以後此詞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風格與他接近的音樂,並不再帶有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