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不開胸,高齡老人更換心臟主動脈瓣

2020-12-22 瀟湘名醫

近日,在株洲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何毅、心內科主任郭書紅、副主任羅莘的指導下,結構性心臟病團隊歐陽繁博士、唐江副主任完成了今年第6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這是湖南省地市級醫院率先開展此類術式,標誌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臟介入治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患者言大爺,被反覆胸悶氣促折磨多年,輾轉於多家醫院,診斷考慮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2型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雖經內科藥物治療,病情仍舊反反覆覆,醫生都告訴他,心臟的「門」壞了,打針吃藥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只有通過手術才是唯一的辦法。但言爺爺和家屬們考慮到合併有一系列基礎疾病,一直不敢進行手術治療。

半個月前,言大爺再一次胸悶氣促急性病情發作,通過一系列急救病情有所緩解,但在住院過程中還是有反覆發作,多次轉入心臟重症監護室治療。病情嚴重治療效果不佳,言爺爺非常悲觀,且堅決不同意外科手術治療,家屬束手無策,四處求助。在偶然機會下了解到株洲中心醫院心內二科歐陽繁博士團隊善於解決疑難雜症及重症病人,遂慕名來到株洲市中心醫院。

歐陽繁博士非常重視言爺爺的病情,立即召集非常有臨床經驗的羅莘副主任、心臟重症監護室負責人王成明副主任、結構病亞專科負責人唐江副主任和有豐富經驗護理重症患者的吳萍護士長等一起商討治療方案,最後提出可以採取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經皮股動脈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這一微創手術治療言爺爺的疾病。

當歐陽繁博士團隊告知言爺爺及家屬有辦法且有能力通過不開刀的辦法解決言爺爺的「心病」的時候,言爺爺和家屬非常高興,表示全力配合醫護人員。為了不負重託,不辱使命,歐陽繁博士向心臟中心何毅副院長、李文燦副院長、郭書紅主任匯報,並在院領導及醫務科安的指導下,全院TAVI團隊包括心胸血管外科、介入血管外科、代謝內分泌科、腎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放射影像科、超聲科、手術室等相關科室集體討論,根據言爺爺病情,選擇最優方案,採取最佳術式,做好應急預案。

討論結束總結時,何毅副院長提出:「我們要拿出株洲市中心醫院抗疫時期的精神,要萬無一失地做到解決病人之疾苦,讓病人快快樂樂地出院」。隨後心內科結構心臟病團隊歐陽繁博士,羅莘、唐江兩位副主任反覆和言大爺及其家屬溝通治療方案,最終言大爺一家接受並同意了在局麻鎮靜下行TAVI治療。

12月6日,歐陽繁博士、唐江副主任在麻醉科、心胸血管外科、介入血管外科,手術室,超聲科等科室的協助下,精細操作,通過腹股溝的小切口,成功將TAV27的主動脈瓣支架成功植入。術後第二天,言爺爺各項指標就基本接近正常,經過心臟重症監護室王成明副主任團隊以及心內二科全體醫護人員精心治療護理,並採用目前最先進的心臟康復措施,言大爺已經能夠健步如飛,困擾他多年的胸悶氣促得到完全緩解。

老人出院時與醫護人員合影

主動脈瓣狹窄(AS)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過去半個世紀,外科經胸行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一直是嚴重AS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然而,高齡伴有合併症的患者手術風險高,術後恢復慢,因此,醫學界一直在探索創傷更小的經導管治療技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為這些患者帶來了福音,也掀開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療史上新的一頁。

什麼是主動脈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AS)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主動脈瓣狹窄發病率不斷增長,多見於>65歲的老年人群,發病率約為2%~7%。

主動脈瓣狹窄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瓣膜的鈣化、增厚,從而導致瓣膜活動受限,心室收縮期有效的瓣口面積逐步減小。

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房子,那麼主動脈瓣就是心臟將血液泵入全身的一扇「大門」,主動脈狹窄時,這扇「大門」變形狹窄,打不開也關不上,導致外周器官供血不足。

在病情早期,左心室代償性增厚,以提高收縮力,心排量基本正常,患者可無症狀。而隨著心肌代償能力不斷下降,心室舒張及收縮力越來越差,導致胸悶、黑矇、心絞痛、暈厥,甚至猝死等嚴重後果。

主動脈狹瓣窄怎麼辦?

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患者均需積極治療,當其逐漸進展並產生相應症狀(胸痛、呼吸困難、暈厥)後,若不經治療,約有50%的患者在兩年內死亡。長期以來,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為主動脈瓣的標準治療方式。

然而,約1/3的患者因其高齡、合併症、存在手術禁忌等原因無法進行這一手術,只能採用內科保守藥物治療,可緩解症狀而不能阻止疾病進展,死亡率極高。2002年,法國醫生Cribier及其同事成功實施首例TAVI手術,為這類患者帶來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什麼是TAVI手術?

傳統的外科主動脈瓣置換需要打開胸腔暴露心臟,在體外循環支持心臟停跳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創傷較大。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是一種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患者不開胸,而是通過介入導管技術,僅穿刺股動脈的情況下,逆行將處理好的人工心臟瓣膜輸送至主動脈瓣位置,在不處理原瓣膜的情況下進行主動脈瓣置換,恢復瓣膜功能。

TAVI手術操作時間短,手術創傷小,患者第二天就能像正常人一樣下地活動。是當今國際上最先進的外科技術之一,對於高危的患者,是更為合適的治療策略。

株洲市中心醫院作為湖南省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在株洲市率先開展各類心臟病的介入治療。近年來,各類冠脈支架,先心病封堵,射頻消融、冷凍消融、左心耳封堵、肥厚性心肌病消融等多項技術在我院開展多年,此次成功開展多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應用於主動脈瓣病變的治療,必將為此類患者帶來福音,也為株洲地區心臟介入手術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專家名片

歐陽繁

心內科醫學博士 副主任醫師

現任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兼二病區主任、心內導管室主任,為株洲市心血管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衛生系統全科醫師轉崗培訓指導教師。

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一線工作,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各類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各類危急重症的搶救處置,尤其在複雜冠脈病變如主幹、分叉、鈣化、慢性閉塞病變的介入治療上有較高造詣,冠心病介入診治等各類心臟介入手術逾千臺次,率先在株洲地區開展血管內超聲(IVUS)及冠脈血流儲備分數測定(FFR)、旋磨及藥物球囊治療等技術。臨床科研能力突出,發表論文數十篇,多次獲得全國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發表SCI論文10餘篇。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唐 江

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碩士,九三學社。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湘雅醫學院兼職副教授,從事心內科工作17年。

2011年進修於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師從國內著名的張智偉教授,方臻飛教授。2013年於德國慕尼黑大學附屬臨床學院作訪問學者。擅長: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治療。

坐診時間

周二、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通訊員 李韻熙)主動脈夾層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症,近些年,這類「人體炸彈」已越來越多的被普通大眾知曉。「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
  • 8釐米小切口,心臟換瓣手術不用「大開胸」
    楚天都市報7月19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鄒亞琴)心臟大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完成,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王志維教授團隊僅通過胸骨上段8釐米的小切口,就完成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明天,手術後的張先生帶著不為人知的「美容切口」,痊癒出院。
  • 心臟裡的「降落傘」壞了,微創不開胸完美修復!浙大一院完成全國...
    這些瓣膜壞掉了 只能開胸、開心進行修復或置換 隨著微創介入技術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可以享受 不開胸就治療疾病的紅利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尹曉清教授團隊為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今年67歲的李嗲嗲,8年前因為風溼性心臟病聯合瓣膜病變置換了生物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近兩個月來開始出現活動後胸悶氣促,後來被醫院確診為「雙瓣置換術後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伴關閉不全」,此後症狀逐步加重,喘不上氣、睡覺不能平躺,生活都無法自理,需要靠藥物維持生命,情況十分危險,隨時有死亡的可能。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主動脈瓣疾病根治的傳統方法是外科手術開胸換瓣,但臨床有1/3的患者由於高齡、虛弱、合併症多、風險高而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失去治療的機會。如今,這樣的狀況已經改變了。
  • 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微創」換瓣術
    原標題:「不開刀」可換心臟瓣膜 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微創」換瓣術    新華社廣州4月19日電(記者 肖思思)心臟瓣膜壞了,以往只能打開胸腔,換一個瓣膜。但這可是大手術,如果身體底子不好,醫生都不敢冒險,特別是不少上了年紀的嚴重患者,往往還合併多種疾病,遇上這種情況很多人只能坐等死亡。
  •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不開胸,成功換「心門」!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不開胸,成功換「心門」!據了解,主動脈瓣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過去半個世紀,外科開胸行主動脈瓣置換術是此類嚴重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然而,對於高齡伴有合併症的患者來說,傳統手術風險過高,術後恢復慢。
  • 不用開胸,經導管做手術!78歲高齡患者「換瓣」難題解決了
    ,無法承受開胸手術,綜合考量下,煙臺山醫院心血管內科為其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成功為該患者植入了主動脈瓣膜 。術後經心臟超聲評估顯示人工瓣膜無瓣周漏,手術效果顯著,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據了解,該患者胸悶、憋氣一年多,曾在其他醫院多次就診,經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不明顯,近兩個月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活動耐量明顯減退,稍事活動即可誘 發,夜間不能平臥,伴雙下肢水腫,既往有高血壓及2型糖尿病病史。
  • 全腔鏡微創與傳統正中開胸二尖瓣成形的圍術期臨床結果比較
    病變部位方面,對照組後瓣脫垂所佔的比例大於試驗組。1.2   手術方法兩組患者手術均在全身麻醉淺低溫體外循環心臟停跳下進行。試驗組採用雙腔氣管插管,經股動、靜脈插管及右側頸內靜脈插管建立外周體外循環,通過升主動脈插針順行性灌注冷血心肌停搏液。
  • 心臟先天有5個「破洞」,廣州醫生免開胸高難度微創「補心」
    董淑君(化名)心臟先天「破了幾個洞」,被告知只能開胸手術,一畏懼就拖延了15年,身體每況愈下。獲悉同病相憐的表妹曾敏(化名)曾經在廣州成功微創介入封堵後,董淑君亦不遠千裡從貴州來到廣州求醫。但隨著年齡增長,董淑君感覺身體每況愈下,稍活動就心慌、氣促,這才再度前往當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室間隔膜部瘤並多孔型室缺——心臟破了幾個洞。董淑君被告知介入封堵難度極大,還是建議外科手術治療。「看來我這次不得不『開胸』了。」38歲的董淑君做好了外科手術的心理準備。
  • 桂林市人民醫院:小住幾天、瓣膜置換,心臟中心連續完成兩例TAVI手術
    原來,一周前,市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團隊聯合麻醉、重症醫學科、超聲、放射等多個科室,採用主動脈瓣生物瓣植入術(TAVI術),為包括老蘇在內的兩位高齡心臟瓣膜病患者完成了微創瓣膜置換。這是該院在今年8月開展桂林首例TAVI術後,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 心臟擴大到原來的1.5倍,經過1小時手術,4天後出院!這技術……
    年近60的許先生在3年多前被查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但因為懼怕開胸手術而拒絕治療。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團隊在詳細評估病情,同時結合患者本人意願後,制定了不開胸瓣膜置換的極微創手術方案——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術)。這也是十院心胸外科自2018年開展TAVR以來完成的第20例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手術由十院心胸外科主任臧旺福教授和周健副主任醫師共同率領團隊完成。
  • .| 市一心內科醫生揭秘:21世紀,不動手術刀也能給心臟換扇門
    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就像是單向閥門,只允許血液由左心房通過二尖瓣向左心室流動,再從左心室通過主動脈瓣向主動脈裡流動。當醫生發現患者有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時,以往的方法是由外科醫生做開胸手術,即把心臟切開,把「壞門
  •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換雙瓣手術不用開胸,患者術後1周就可出院
    因為風溼和退行性變等多種原因需要做心臟雙瓣膜、多瓣膜的手術患者,在臨床上仍然很多。傳統上這樣的手術操作多、時間長,在我國的絕大部分醫院還只能在正中大開胸的方式下進行。所以對於不得不接受心臟多瓣膜手術的病人來說,對傷口的恐懼是他們要跨越的第一個心理難關。而這些風險也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
  • 陽光融和醫院成功實施微創小切口多支冠狀動脈搭橋術
    近日,陽光融和醫院心臟中心團隊成功實施「微創小切口多支(四支)冠狀動脈搭橋術」,手術順利,患者恢復良好。  患者肖先生,53歲,因兩周前勞累後出現胸悶、喘憋、伴有胸痛症狀,11月22日就診於陽光融和醫院心臟中心,入院後行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冠狀動脈瀰漫性鈣化,左主幹+三支病變累及前降支、迴旋支、右冠。
  • 77歲大伯剛做過腫瘤手術,心臟又「報警」,胸壁上開個2釐米小孔...
    經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吳大爺患有嚴重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疾病,心臟明顯擴大,收縮無力,已到了非手術不可的時候了。但三個月前,吳大爺因為胰腺腫瘤,剛剛接受手術治療,切除了病變的胰腺。現在如果接受大開胸、體外循環、心臟停跳的傳統換瓣手術,家人都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但不換瓣,吳大爺的心臟隨時停擺。吳大爺一家再次面臨與病魔較量的艱難抉擇。
  • 一個4公分的切口,打開七旬老人的「生門」!
    、手術室、重症監護室的各專業領域的醫學專家)在遂寧地區率先開展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術中為一名72歲的男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僅僅一個4公分的切口完成了微創瓣膜置換,為患者打開了生門,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 主動脈瓣狹窄引發心衰!哈醫大四院主動脈瓣置換術令73歲哮喘患者轉...
    龍頭新聞訊(嶽金鳳)近日,哈醫大四院心內科張明宇教授和麻醉科馬雪松教授,成功合作完成了1例主動脈重度狹窄合併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患者的介入主動脈瓣置換術。這是一位73歲的男性患者,因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引發心力衰竭、呼吸困難,全身已經嚴重水腫,有兩個月不能平臥睡眠,每天只能靠牆而臥艱難呼吸。通常這種疾病需要心外科通過開胸手術,進行主動脈瓣替換手術,由於老人合併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明顯無法耐受手術的打擊和體外循環下的全身麻醉,多次的求醫無門使得老人身陷囹圄近乎絕望。
  • 大手術 小切口——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冠狀動脈...
    一提到心臟搭橋手術,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胸膛被打開的畫面,加上術中麻醉的風險、術後感染的風險和痛楚……讓患者心有疑慮,甚至不願手術。經過我們詳細的溝通病情及介紹手術方案,患者決定採用微創小切口冠脈搭橋術,即不需要胸骨正中切口的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這樣的手術切口小,不破壞胸廓的完整性,出血少,恢復快,創傷輕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