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6:35的《 暖暖的味道》大家有沒有收看呢?
經典老菜糖醋排骨,夏日必備肉絲酸豆角,好吃入味的小龍蝦拌麵,還有萬能涼拌菜醬汁.
所有的竅門和操作步驟都在今天第三條推文中啦~記得去看哦!
暖暖發現,雖說是7月裡,最近一直是淅瀝瀝的下雨,天氣甚至還沒前幾個月熱。
南方地區由於降水量太大,多地都出現洪澇災害。這條新聞也給暖暖提了個醒:
洪水退後3至5天是防病關鍵期,如果您身邊有南方洪區的朋友,記得轉告他們,洪水接觸過的所有食物都需要丟棄。
這天氣一涼快下來,暖暖就想做點乾鍋菜。
乾鍋最開始是在四川地區興起的一種烹飪手法,後逐漸風靡全國,要說新手做菜怎麼好吃,暖暖第一個推薦乾鍋!
做出來的菜餚,與平常的炒菜相比,湯少,但勝在味道特別足,咬一口醬香和絲絲辣味一觸即發,縈繞舌尖,特別下飯~
像蝦、花菜、排骨、雞、土豆,這些食材都可以用來乾鍋,菜還可以提前炒好,等到吃飯的時候再點上小火,邊煮邊吃。
更別說吸汁能力強、細嫩不易碎的千葉豆腐,簡直是為乾鍋而生的食材。有些商家甚至直接把千葉豆腐的外包裝名稱改為了乾鍋豆腐~
吃這種豆腐食材呢,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是素菜,不會對腸胃造成太大的負擔。
普通的豆腐雖然很好吃,但不容易入味,還一碰就碎,有時候吃著吃著會感覺味同嚼蠟,只有口感,沒了味道,好掃興的樣子。
所以暖暖建議:如果是燉湯會選擇嫩豆腐,如果是炒菜,可以嘗試千葉豆腐,韌性強不易碎,表面多孔特徵,更易入味。
尤其經過乾鍋後,豆腐吸足了湯汁,外表裹上一層油脂,從乳白色變成了黃褐色的小塊,鮮亮的,看著就食慾大開。
如果你覺得只放一種食材吃不過癮,可以找找冰箱裡之前剩的下腳料,青筍、胡蘿蔔、木耳.做一道【乾鍋八寶豆腐】,本省錢暖就是這麼勤儉持家~
但是,做乾鍋菜這兩點需要注意,①含水量要低!先在鍋內倒入一點油,將食材煸炒去水,煎至表面金黃,散出幹香味道,再加入調料炒勻才能鮮香開胃。
②食材下鍋的順序有講究。就拿菌菇類來說,建議第一步先下它!因為菌類的胺基酸,靠煸制以後,香氣才能越炒越濃,甚至還能代替了味精。
其他食材到底該什麼時候下鍋?乾鍋醬料該如何調製?點擊視頻,大廚立馬為您揭曉~
千葉豆腐 / 青筍 / 胡蘿蔔 / 香菇 / 青豆
蔥姜蒜 / 辣椒 / 美人椒 / 蔥頭 / 木耳
豆瓣辣醬 / 料酒 / 醬油 / 鹽 / 白胡椒粉
食材處理:千葉豆腐頂刀切成片,青筍、胡蘿蔔切片,香菇斜著改刀成厚片,美人椒和蔥姜蒜斜刀切碎。
煸炒:先下菌類用油炒香,依次下入青豆、豆腐炒幹,去除水分,利用鍋底剩的油炒香蔥姜蒜。
炒制:食材推到一邊,鍋邊下點油,放入豆瓣辣醬、幹辣椒小火煸炒,倒料酒炒香後混合。再下入胡蘿蔔、木耳。
調味:倒入20克料酒、10克醬油、3-4克鹽、少許白胡椒粉,臨出鍋前下入青筍和辣椒大火炒勻。
最後:把蔥頭底部切掉,順著紋理切絲,砂鍋底淋點油,鋪上蔥絲略燒出香味,做好的八寶豆腐放入砂鍋即可。
近期比較火的菜譜都在這裡
(點擊圖片就可以看到完整視頻+做法了)
▲龍井油爆蝦
▲去超市買蠔油,瓶身上沒這「2個字」千萬別買!不然白花錢!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吃什麼研究室」+回復關鍵詞「蠔油」即可揭秘☟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