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花樣吃青梅,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2-01-06 美食臺

每年的5月-7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初夏的重磅級果子,非它莫屬!

釀梅酒這個季節性的行為藝術,大概率起始於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四姐妹在初夏的柔光下,說說笑笑地釀梅酒。蓋上玻璃瓶蓋後的那句祈禱:請變得好喝啊!真的很玄學,也很治癒。

除了梅子酒,梅子的變身還有很多:話梅是梅子做的蜜餞、配烤鴨的酸梅醬也離不開梅子,酸梅湯裡的主角是燻制過的烏梅。在《三國》裡,曹操的一句「前面有梅林」,緩解了將士們難耐的口渴(出自青梅煮酒論英雄)。

再說長江中下遊地區,初夏時節總會經歷一場連綿的雨季,因正逢梅子成熟,這個雨季就被叫做「梅雨季」。敢問,除了梅子,還有哪種水果可以給季節冠名?

趕在今年梅子的成熟季,臺臺這就奉上一篇酸甜開胃的梅子美味大合集。趁著即將到來的假期,親手料理一款時令的梅子美酒或美食吧。

01|梅子酒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梅子酒做法

釀梅子,歸根結底是「玩」時間。我們決定從最高階的梅子酒玩起,花上小半天製作,封藏,半年後,咱們來約一場豪飲!

若是為著喝梅酒,那一定要選青梅。釀酒的青梅要保證酸度甜度都在線,放眼全國,雲南最佳。

先像選美一樣把青梅篩選一番,淘汰掉爛果、壞果、蟲蛀果,只留圓潤飽滿的果子,用竹籤挑去果蒂。用鹽搓去表面絨毛,去除青梅的澀味,這一步被稱作「殺青」。

殺過青的梅子用清水洗淨,晾乾,放入高溫消毒過(或酒精消毒過)的玻璃罐中,一層梅子一層冰糖,堆滿罐子。

酒與糖與梅子的比例沒有硬性要求,酒體沒過梅子就好了!

關於選酒,我們一般推薦30度到40度之間的烈性酒,像是白酒、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都可以,釀出的梅酒度數更高,口感清冽,喝著更豪放。

現在也流行用十幾度的清酒釀梅子酒,相比烈性酒,清酒釀出的梅酒溫潤清甜,喝起來更柔和。不過度數低的梅子酒,失敗率更高,需要格外注意。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梅子醋做法

學會了梅子酒,那梅子醋自然也難不倒你啦!(美食臺粉絲都是小機靈鬼,說話可以囂張點!)無需半年的漫長等待,靜候一個月,你就能收穫這份驚喜小酸甜。

精挑細選的梅子挑去果蒂,用籤子在表面戳小孔(手法參照容嬤嬤)。

在梅子傷口上撒鹽,靜置2小時然後搓一搓,用水洗淨鹽分後晾乾。

一層梅子一層糖放入消過毒的罐子裡,灌滿西式白醋後封藏一個月。(今天做一罐,兒童節就能喝了!)

做好的梅子醋可以用來蒸魚、拌沙拉,兌氣泡水也很提神哦!

03|梅子露

一層青梅一層糖,靜靜等待兩周,你就能收穫一罐酸甜討喜的梅子露!兌上冰氣泡水就是夏日神飲,爽快地喝一口,心情都像飲料一樣美得滋滋冒氣泡~

04|梅酒辣味鴨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梅酒辣味鴨做法

自釀梅子的快樂絕不僅限於「噸噸噸」,拿來燒菜更是意外之喜!

這道梅酒辣味鴨,用梅酒、幹辣椒和紫蘇一起燒鴨子,酸甜鮮辣,酒香濃鬱,天熱時吃還能健胃消食!

梅子酒釀了一年,也該請它出山了!從罐子裡撈幾顆酒梅,去掉果核,把果肉壓扁撕碎。

放在鍋中與薑片、蒜瓣、幹辣椒、新鮮朝天椒同炒,製成酸甜香辣的梅子醬。

草鴨用淘米水泡半小時,斬件兒以後焯水去腥。

焯好的鴨子放入砂鍋,加入梅子醬、幹紫蘇、醬油、梅酒和清水,小火慢燉1小時。

湯汁收濃,梅酒辣味鴨就做好啦!

這道菜脫胎於廣東的酸梅鴨,加入紫蘇和幹辣椒就變成了湘味十足的辣味鴨,辣中有酸甜,口感層次相當豐富~

梅子,青有青的好,黃有黃的妙!下手晚了買不到青梅也不急,黃梅一樣有驚喜~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大理洱源雕梅做法

在大理梅子之鄉洱源縣,有一種流傳了上千年的手藝活:雕梅。用剛剛泛黃的梅子雕出雛菊紋樣,剔除果核,再用糖漬而成。製作工藝精細講究,堪比女紅。

做雕梅堪稱手底生花的技藝,是當地白族姑娘自小就要拿下的一門生活必修課。浸過鹽水的黃梅用雕刀雕出一圈精細的花紋,再用刀剜出果核,用手壓平整理,就會呈現雛菊紋樣。

做雕梅著實「費糖」。雕好的黃梅先用糖裹勻揉搓,弱化鹹味。再放入罐中,一層梅子一層糖,罐子密封放入陰涼處。

足夠的糖分攝入和時間沉澱,在消除梅子澀味的同時還能保留它的自然酸香。

被糖包裹的雕梅還需要在醃漬過程中被不斷照顧。罐子裡頂層的糖融化了,就要添糖進去。2個月後,梅餅逐漸澄黃透亮,雕梅也終於做好了。

酸甜可口的雕梅除了直接當果脯吃,當地人也會拿它燒菜,取幾顆雕梅代替糖、醋調味,風味層次一下就豐富起來。

在雲南當地,最受歡迎的雕梅菜式要數雕梅扣肉。肥瘦相間的五花方子,醃製後下鍋煎,煎到皮脆肉緊,就可以蒸了。

取幾顆雕梅墊底,五花肉皮朝下上鍋蒸到酥爛,雕梅的汁水全部滲入肉中,酸甜開胃,提鮮解膩,連肥肉都成「香餑餑」。

雲南當地的酸辣魚也是巧用雕梅的代表。代替食醋,梅子自然的酸香讓魚肉更精彩。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酸梅蒸排骨做法

酸梅蒸排骨也可以用雕梅製作,簡單快手,排骨也能做出新意!

肋排加鹽和生抽、酸梅蓉拌勻醃製半小時,再倒一些水澱粉抓勻。

醃好的排骨鋪上仔薑片和酸梅蓉,上鍋蒸製,肉香中帶著小酸小甜,太妙了!

漫山遍野的青梅煞是好看,臺臺接下來也會不斷解鎖新的梅子料理分享給大家。跟上臺臺的腳步抓緊時間吧!錯過又要等一年~

文 | Ruka

相關焦點

  • 初夏的滋味,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楊梅青梅來作陪
    夏天裡,最美好的就屬現在了,不冷不熱的初夏。夏天才剛開始,萬物經過一個春天,徹底活絡起來,人也尚未被暑氣蒸得發蔫,一切都是熱鬧鮮活的。時鮮蔬果們也趕著可勁兒的出現:紅的櫻桃、黃的枇杷、青的梅子、紫的楊梅…每隔幾日就有時令貨等著上市,多姿多彩,日子豐盈,多麼美好。這是屬於初夏的顏色,初夏的味道。
  • 立夏:青梅煮酒,拾味初夏
    古有曹操劉備青梅煮酒談論當世英雄的事情,然自古英雄多少,不過是個過客,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所以立夏養心,我們就只談青梅煮酒,養心護心。至於當代英雄,我們只做談資,不當做你死我活的較量!青梅 不過青梅實在太酸,把它浸在酒裡,勾兌冰糖就起了揚長避短的作用:梅的酸甜借著酒香蕩漾開來,飲一口,生津開胃,怡神曠心,是慵懶初夏裡醒神的最佳選擇了。
  • 釀梅酒買梅子,看這一篇就夠了
    這是下廚房日更欄目:市集鮮貨,每天推薦各種好吃好喝好用的產品
  • 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
    青梅是廣東潮汕地區的特產,以其果皮薄、肉層厚、果核小、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而聞名海內外。在潮汕,青梅是不少人童年的回憶。5月是青梅成熟的季節,初夏潮汕的街頭巷尾,都能見到有人在擺賣青梅。我一看到青梅,它那酸爽就讓我直流口水。潮汕青梅正當時,咬一口初夏的滋味!
  • 醃製做醬泡酒 初夏青梅不可辜負
    梅雨季,杭州人稱之為「黃梅天」,雖然眼下梅子未黃,不過醃青梅和梅子酒可以做起來了。過上三四個月,熱辣辣的夏天,正好開罐品嘗。做一罐醃青梅 還有青梅醬梅雨季還沒來,不過青梅已經上市了,先來做一罐醃青梅,再泡一瓶青梅酒吧,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 8款溜溜梅和梅見青梅酒混飲,帶來初夏好心情!
    都說青梅是入夏儀式,若用青梅來做混飲,味道酸酸甜甜,不僅開胃生津,還清涼解渴。這不,最近梅見青梅酒和溜溜梅就玩在了一起。這對「梅梅CP」不僅在520這天官宣,還推出了三種混飲玩法,簡單有趣。看了以上三種玩法,是不是躍躍欲試?
  • 初夏的廚房和青梅酒正配!青梅酒快快做起來~
    看到這些色澤好看的青梅酒,吃貨妹都感到微醺了呢~喝青梅酒有哪些功效?事實上,青梅酒不光好喝,功效也不少。日本醫學界對青梅頗有研究,認為青梅具有「淨血、解毒、殺菌」三大功能。而青梅酒,不僅有助於消除疲勞,青梅中的有機酸具有殺菌效果,可以抑制細菌繁殖,消炎、止瀉。此外,青梅酒還能讓人胃口大開,有助於增進食慾。青梅酒這麼好,自己釀會很難嗎?完全不會!
  • 【夏日小料理】關於青梅這件小事
    不過沒關係,按照繡繡女神的做法,只要沒有損壞的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成熟度分類好做成各種不一樣的青梅料理。     我老家沒有山,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新鮮的青梅。所以這次收到青梅第一次看見的時候,覺得好開心,夏日感撲面而來。似乎和」青「這個字相關的水果總讓人能聯想起初夏時節。像是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日本電影《海街日記》裡的青梅,都是清涼的冷色調,每一幀的畫面清爽又舒服,十分適合夏天看。
  • 臺北|關於吃什麼,看這一篇就夠了!
    之前發過一篇臺北下午茶推薦之後 (可回復「TP1」查看),Lulu在後臺就收了各種「TP2」, 「臺北」之類的回覆,還有人乾脆直接留言問我還有沒有其他臺北餐廳推薦哈哈。據說山海樓曾經是日治時代一位壕醫生的私人別墅,而如今這個庭院被壕公司永豐餘生租下來改為高檔臺菜餐廳,將傳統的臺菜結合現代的烹飪手法,主打古早味的精緻臺灣料理。很多食材都出自自家農場,讓我們有機會吃到一些逐漸消失的美味。
  • 芒種時節,青梅煮酒,這杯酒的好處你都知道嗎?
    比如今日是6月5日,恰逢芒種,而我們自從夏朝以來便有芒種煮青梅的習俗。初夏是青梅時節,正月花開的梅樹在這時剛好結出果子,但青梅鮮果酸澀,如果直接吃,梅子的酸味兒可能就讓很多人望而止步。於是,古人就發明了各種煮青梅的方法,芒種時直接動手做,既可一飽口福,又很有形式感。
  • 五月 | 惟願與你,酒浸青梅
    算算時間,採擷青梅的日子近了。青梅的酸澀,令人從夏日的睏乏中驚醒,唇齒間的果香濃鬱,似不期而遇的夏雨,生澀兇猛卻純粹動人。初夏微涼時,一杯青梅酒,總能把人思緒拉回到千百年前,那一場英雄會。三國時候,曹操盤置青梅,一樽煮酒,煮酒論英雄。天下豪氣,男兒吳鉤,俱在一杯青梅酒中。
  • 青梅煮酒
    圖|於海釀酒 ©圖|網絡這樣一小包話梅,可以吃一個下午,也可以笑一個下午。迷糊了好一陣子,才想起仲秋早不是青梅的季節。一問方知,初夏她就開始張羅了。「穀雨後釀酒最好。雨下一場,酒就濃一些,再下一場,就更濃一些。可以一邊數著雨水,一邊看青梅變色。等到雨季結束,梅子的滋味就融進酒裡了。」
  • 新品|由暮春初夏採摘的青梅製作而成的無核瓜子梅
    暮春初夏採摘是青梅的好時節,圓滾滾的青梅如一盞盞小燈籠垂掛在枝頭上,青的可愛卻凌冽,因為這時的它只會酸的讓人要掉眉頭。要想成為好吃的食物,這些青梅還得經歷奇妙的旅程。浸完鹽水後,梅子要被撈起來,放在陽光下曬乾,將『吃』進去的鹹味『鎖』住。接著再浸鹽水,曬乾,如此反覆,所謂「十蒸九曬,數月一梅」。喝一杯清茶時,咬一口瓜子梅,能讓你舌尖一醒,或許那個味道來自陽光和大海,亦或許經歷了磨練和時間的沉澱。
  • 吃青梅有什麼好處
    青梅非常酸,因此一般人可能會以為這是酸性食品,事實上,梅子是強力的鹼性食品。充分理解酸性食品、鹼性食品的平衡,並了解梅子所含檸檬酸的功能知識,這是維持健康的基本要求。  第三大好處:改善胃腸道功能青梅可以保持胃腸機能正常,幫助身體的消化吸收,因此可以預防胃液過度分泌。青梅不僅可以消滅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導致食物中毒的細菌,也可以遏止霍亂弧菌、痢疾桿菌等的蠕動。
  • 飲梅見青梅酒、手制黃梅幹,芒種應該怎麼吃青梅?
    因為青梅鮮果酸澀,難以直接入口,所以需要「煮梅」處理,將其鹽漬、釀酒、製作蜜餞等。在芒種這天,摘下青青綠綠的梅果,或煮青梅果醬,或制梅幹,再飲一杯梅見青梅酒,儀式感就有了。一杯青梅酒,偷得半日閒在三國演義裡,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令人印象深刻,三兩青梅,一碗酒,談笑間,便有定下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青梅與酒,自古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以青梅釀酒便是慵懶初夏裡最詩意的選擇。
  • 樂趣光福 | 青梅採摘節,光福邀您一起來嘗鮮啦~
    初夏時節,江南大地到處蒼翠遍野,奼紫嫣紅,隔年的水果已經吃完了,而新鮮的水果還沒上市。
  • 跟著李子柒喝青梅酒,給入夏一個儀式感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古人晏殊用青梅煮酒,好趁時新表達青梅時節喝上青梅酒才是最合時宜的事情。四五月正值青梅時節,品嘗到青梅酸甜的滋味,才算是對青梅季的不可辜負。此前,李子柒在青梅季就分享了青梅的各式美食視頻,讓不少人看到畫面就已經口齒生津了。青梅最早出現在中國,《尚書·說命下》有記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可見在當時,鹽和梅被視作最重要的調味品。在李子柒的視頻裡,青梅同樣用處頗多。
  • 初夏正是釀青梅酒的季節,等到炎夏拿出品嘗時令與光陰的味道
    據《三國志》記載:建安5年,劉備「學圃於許田,以為韜晦之計」,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劉備共論天下英雄,青梅酒及其「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由此見於史書。青梅酒的製作工藝主要分為兩大流派:一種是浸泡青梅酒,以廣東、浙江、江蘇的部分地區為代表,採用米酒或者黃酒來浸泡新鮮青梅果,部分日本、韓國的青梅酒也屬於這一類型。飲一口,生津開胃,怡神曠心,是女性的最佳選擇了。
  • 春日青梅宴丨青梅應該這麼吃
    四月是屬於青梅的季節,剛剛長成的青梅蒼翠欲滴,令人垂涎。溜溜梅春日限定新品——鮮採青梅禮盒,鮮採閩粵沿海的A級青梅,大小均勻圓潤飽滿,冷藏打包成盒,當日採摘即刻配送,只為將這份短暫的春鮮美味送至舌尖。青梅的時令很短,人們總是想著法子去留住青梅的滋味,於是便生出好些跟青梅有關的時令吃食。
  • 一杯梅見青梅酒 於天涯深處尋故鄉味道
    初夏收穫的青梅已蛻變為甘爽清冽的梅酒,從和歌山到群馬,梅與酒的芳醇交織,浸透空氣中的每一個角落——全國性的梅酒品評會一般從九、十月開始,來自47個都道府的近千款梅酒薈聚在一起,將在外觀、香氣、味道、平衡度四個方面一決高下,角逐出代表日本梅酒最高水平的金賞、銀賞、銅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