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riche症候群(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

2021-03-04 蓮城醫學影像中心

作者:張孟婷 ;審校:李水婷 ;圖片:謝倫韜、彭攀、吳彥平

       患者女性,50歲,下肢行走困難1月餘,發現凝血功能異常5天。入院查體:雙足背皮膚可見色素沉著,無明顯水腫。


影像所見:腹主動脈自腎動脈平面-右側髂總動脈全程及左側髂總動脈起始部



Leriche症候群

       定義:Leriche 症候群(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是由法國外科醫生 Leriche 於 1923 年首先提出 ,是一種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血栓形成,致使腹主動脈末端及分叉處管腔閉塞,而導致盆腔及雙下肢缺血的動脈閉塞性疾病,又稱為主動脈分叉閉塞症候群。        臨床表現:Leriche 症候群是常見的外周動脈性疾病 ,分為急性和慢性閉塞 。急性閉塞發展快,可出現典型的 「 5P 」 徵 ,併發症發生率和病死率高 。在慢性閉塞病例中 ,患者可出現典型的「 股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跛行 、陽痿 /會陰部壞死」 三聯症。在慢性Leriche 症候群,由於側支動脈開放從而不同程度地代償下肢及盆腔血供,患者表現為慢性病程,症狀呈相對穩定或漸進性加重。        CTA檢查:Leriche 症候群的術前診斷主要依靠主動脈CTA,表現為腹主動脈下段-雙側髂總動脈管腔閉塞,管腔內見粥樣硬化斑塊或血栓填充,管壁常見多發鈣化,周圍動脈可伴有粥樣硬化斑塊或血栓形成。CTA 及其後處理技術可清晰顯示慢性 Leriche 症候群的全部側支動脈類型。也可用於術後評估及隨訪。        慢性 Leriche 症候群可見5 種側支動脈類型 ,各種側支組合情況與閉塞類型有一定相關性。(1)A 型:該通路由 Winslow 命名 ,生理情況下為潛在通路,當主-髂動脈分叉閉塞時可從上頸部盜血,代償下腹壁及下肢血供,因此該型為保證下肢血供的基本類型。(2)B 型:常伴隨 A 型側支動脈出現,閉塞水平以上胸腹主動脈的血流經雙側下肋間動脈、肋下動脈、腰動脈,通過旋髂深動脈運送至髂外動脈或股動脈,補充雙下肢血供。(3)C 型:供血動脈為腸繫膜上動脈分支,主要供應腸繫膜下動脈供血區。(4)D 型:供血動脈為胸主動脈分支肋下動脈,通過髂腰動脈連接髂內動脈, 補充盆腔血供。(5)E 型:供血動脈為腸繫膜下動脈分支直腸上動脈, 通過骶動脈叢或直腸下動脈與髂內動脈連接,主要代償盆腔及盆壁血供。

(後兩張圖來源於文獻1)

1.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肢疼痛、間歇性跛行,以小腿為主,發展至靜息痛時才以足趾痛為主,通常以大、中動脈閉塞為主,閉塞段以下動脈搏動消失。該病人可有突發的下肢疼痛,多由硬化狹窄繼發血栓形成,病史及影像學檢查有助於鑑別。2. 主動脈夾層形成:多見於高血壓病人,平日血壓未控制,多有突發的胸痛病史,疼痛劇烈。個別病人夾層撕裂至腹主動脈分叉,造成下肢缺血,表現類似急性動脈栓塞,行影像學檢查有助於鑑別。3. 腹主動脈騎跨栓:腹主動脈騎跨栓是臨床上比較少見,但是極其兇險、死亡率和截肢率均高的疾病,由於其阻塞平面高,較之單側的髂、股動脈栓塞遠端肢體更易發生壞死,極易導致MNMS(肌病腎病代謝綜合症)。

1.肖錚, 彭洋, 歐陽龍源,等. 慢性Leriche症候群側支動脈開放類型的CT分析[J].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20, 029(001):9-14.2.劉澄, 喬彤. Leriche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J].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2016(6).

關注 | 分享

和我們一起成長

湘潭市中心醫院放射科!

相關焦點

  • 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
    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Leriche Syndrome),又稱主動脈分叉閉塞症候群,末端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漸進性主動脈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症候群
  • 抗磷脂症候群,這有是種什麼病?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原發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沒有其它的相關疾病,而繼發性抗磷脂症候群往往繼發於其它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在某些很罕見的情況下,抗磷脂症候群可以因廣泛的血栓形成而快速的引起某個器官的功能衰竭。有人將這種情況稱之為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 抽個血,就能預測「抗磷脂症候群」患者血栓風險?
    2020年10月24日,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史昱醫師在第22屆APLAR中報告了他們最近發現的預測抗磷脂症候群(APS)患者血栓事件發生簡便而有效的指標,這可能為預防APS患者發生血栓事件提供新的思路!01小血栓,大危害!
  • 什麼是二尖瓣脫垂症候群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是指各種原因使得二尖瓣葉和心臟收縮時向左心房脫垂,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曾被稱為Barlow症候群,瓣膜鬆弛症候群等。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症狀出現有間歇性,反覆性和一過性的特點。
  • 貓咪生命定時炸彈,肥厚性心肌病與動脈血栓,中西結合療法1+1>2!
    貓咪的心臟病常見的就是肥厚性心肌病(HCM)與動脈血栓。今天就與寵小愛一起來看看這則中西結合療法的病例,希望引起家長們注意貓咪的心臟問題。剪血線不出血↓根據經驗與已經做的檢查判斷心臟病引起血栓。進行吸氧利尿治療。待狀態好轉後進行心臟與腹部的動脈超聲確診。
  • 抗磷脂抗體陰性的抗磷脂症候群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chenlf@high-med.com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血清陰性的抗磷脂症候群」。很多小夥伴都要撓頭啦,「這個抗磷脂症候群就沒聽說過,怎麼又來了個血清陰性的抗磷脂症候群啊?」
  •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P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會導致血栓、流產等,與女性妊娠失敗有很大關係。
  • 上腔靜脈症候群
    但是在醫院裡經常會看到「臉大、脖粗、腿細」的外觀不勻稱患者,不光是臉大,兩眼還虛腫睜不開;脖粗,除了脖子粗,還有雙上肢增粗腫脹,脖子和上胸部靜脈曲張;腿細,腹部與雙下肢瘦得皮包骨頭、細如麻稈,與上肢腫脹增粗形成鮮明對比。
  • 旋前圓肌症候群
    這些臨床表現多見於腕管症候群,但在肘部和上臂卡壓時亦可出現上述症狀,即旋前圓肌症候群,臨床上需與腕管症候群相鑑別。正中神經主幹發出後在腋動脈的外側沿內側肌間隔下行,當行至臂中部時,則越過肱動脈的前方內移至動脈的內側,肱肌的淺面繼續下行,經肱二頭肌腱膜的深面到達肘窩,在尺動脈近端的前方跨過
  • 足部骨筋膜室症候群
    足部的肌肉和血管神經組織被蹠筋膜分隔包繞,形成一個多間室結構。早期研究將足部分為4個筋膜間室,即內側室(內有短屈肌、長展肌、收肌和長屈肌腱)、外側室(內有小趾展肌、小趾短展肌和小趾對掌肌和足底外側動脈、靜脈和神經)、中央室(內有趾短屈肌、趾長屈肌腱、蹠方肌和足底內側動脈、靜脈和神經)和骨間室(內有骨間肌、蹠動脈弓和趾神經)。
  • 神經內科各種「症候群」匯總(上)
    頭顱形狀亦有特異性變化,額部和枕部平坦、狹小、頂部略呈尖形,和發育完整的面骨形成強烈對照。頭皮增厚,頭髮粗密。身材矮小,智能發展停留於白痴階段。四、Argyll Robertson氏症候群又稱:阿·羅氏瞳孔;反射性虹膜麻痺。【病因和機理】 阿·羅氏瞳孔為神經梅毒的特有體徵。
  • 本來是腎病,為什麼出現偏癱|腎病症候群|血漿白蛋白|高脂血症|蛋白...
    但是白蛋白的分子量相對較小隨尿液丟失了,而脂蛋白的分子量大就很少丟失,如此循環下去,脂蛋白逐漸蓄積形成高脂血症。二、腎病症候群,還有更嚴重的併發症腎病症候群,絕對不僅僅是上述4個症狀,還會產生一些併發症,而某些併發症可能是致命的。1、血栓栓塞性疾病:人體的凝血和抗凝系統處於一個動態平衡中。
  • 【臨床筆記】丘腦的動脈-部位-症候群的對應關係
    前言:最近組裡有各類丘腦出血、丘腦梗死的,有表現為淡漠、痴呆/偏身麻木/構音障礙/還有頭暈的而這些症狀對應的丘腦區域都不太一樣。
  • 腎病症候群哪個階段治療效果好?
    兒童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的主要病理類型。2. 繫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腎小球繫膜細胞和繫膜基質瀰漫增生,多見於青少年,男性多於女性。3. 膜性腎病:「釘突」形成,基底膜瀰漫增厚。本病好發於中老年。約80%以上的病人表現為腎病症候群,極易發生血栓、栓塞併發症。4. 繫膜毛細血管性腎炎:「雙軌徵」。本病主要見於少年兒童及青年。5.
  • 兩敗俱傷的雙胞胎:雙胎輸血症候群,競爭從娘胎就開始了
    作為醫生我們不會盲目樂觀,我們提醒她們:孕期B超不許漏,警惕雙胎輸血症候群。 小L懷的是單卵雙胎,我們花點時間看看單卵雙胎的分型: 單卵雙胎根據受精卵在早期發育階段發生分裂的時間不同,又有4種類型 雙絨毛膜雙羊膜囊:約佔單卵雙胎的30%,分裂發生在受精後3日內,形成兩個獨立的受精卵、兩個羊膜囊;兩個羊膜囊之間,隔有兩層絨毛膜、兩層羊膜,胎盤為兩個。
  • 拆「彈」:清華長庚血管外科運用微創介入治療腹主動脈瘤
    題記:腹主動脈瘤因難以被發現,發病快,一旦發病,迅速致命等特點,又被稱為人體的「不定時炸彈」。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存在著這樣一群人體拆「彈」專家,他們用手中的手術刀,與動脈瘤「搶時間」,拉回許多患者的生命。
  • 腎病症候群是怎麼回事?身體有這2個明顯變化,得引起重視
    腎病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腎病的類型,也是困擾很多病人的一種慢性腎病。腎病症候群的併發症也是比較多的,如果病人的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可能就會出現感染、急性腎損傷、動脈或者深靜脈的栓塞等等,甚至有些病人會突然肺栓塞死亡,以及肢體的動脈栓塞導致截肢。
  • 急性動脈栓塞護理
    急性動脈栓塞是由心臟或動脈脫落的血栓或斑塊等隨血流向遠端動脈流動,造成動脈管腔堵塞,導致肢體、臟器等缺血的急性病變,其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
  • 解碼妊娠期及產後深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栓塞的兩個臨床表現是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後遺症包括肺高壓、血栓後症候群以及靜脈功能不全等。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好發被認為是因為「髂靜脈受壓症候群」(又稱Cockett症候群或 May-Thurner症候群)——即左側髂靜脈被右髂動脈壓扁。
  • 什麼是急性視網膜壞死症候群(ARN)?
    什麼是急性視網膜壞死症候群(ARN)? 時間:2020-12-01 11:00 北京華爾醫院 急性視網膜壞死症候群(ARN)是一種以視網膜壞死、視網膜動脈炎、玻璃體混濁和視網膜脫離為特徵的疾病,可發生任何年齡,多單眼發病、可能是由皰疹病毒感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