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將近,有些考生在文化課方面比較薄弱,反在專業課方面比較突出,在家長和同學的建議下,報考特招類學校成為大部分考生的選擇。在800米跑測試中,很多考生開始速度很快,但跑到一圈或600米時,身體出現了氣急胸悶、腿如灌鉛的感覺,造成體力不支,影響了考試成績。
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首先考生因考試過度緊張,致使跑步節奏嚴重紊亂,其次在平時800米節奏跑時訓練強度不夠,缺乏科學性訓練;從生理學角度上來說,運動時基本以無氧功能為主,有氧代謝功能為輔,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具備良好的速度、速度耐力和耐力水平。
在平時應如何進行節奏跑練習呢?
第一階段:節奏體驗訓練
建議開始用100米、200米、400米跑的節奏訓練方法去找到800米跑的節奏,在這個階段,根據考生平時的跑步成績,把考生分為三組進行練習(100米、200米。400米),每次跑距600米-800米,每周至少安排兩個課時進行節奏跑訓練(可以根據考生掌握情況適當延長跑步時間),間歇一般控制在7分鐘之內(100米-1分鐘左右、200米-3分鐘左右、400米-6分鐘左右)。那些節奏感強的考生,在訓練中可以逐漸增加跑的距離,可多採用200米、400米勻速跑進行練習節奏訓練,一般這些考生在6次訓練後即能找到適合自己800米節奏感;對於節奏感比較差的考生,可多選100米、200米的跑距進行練習,還可以適當延長訓練時間。
第二階段:節奏適應期的訓練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考生們800米跑的節奏感大體能夠找到,教練就要重新調整新的節奏進行練習,此階段的訓練距離為200米和400米,耐力能力強的考生可少次嘗試600米節奏訓練,再跑的過程中每100米放置明顯標誌物,到達每個標誌物時精準記錄數據,這樣可以很好掌握考生的節奏,當完成四次訓練以後,大部分考生就基本掌握適合自己的跑步節奏了。
第三階段:節奏穩定期的訓練
考生是在無幹擾的情況下,完成節奏適應期的訓練。接下來我們要用到幹擾訓練法,首先把考生分成男女混合組進行練習(訓練距離選擇400米,耐力強的適當增加到600米),在人為的幹擾下,進行節奏跑訓練。
第四階段:節奏實戰期的訓練
由於考試時出現緊張情緒,往往會出現實戰中跑步節奏要比穩定期快的現象,所以讓考生多參加實戰比賽,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質,找到保持自己節奏穩定的應對方法。
科學合理的訓練,必然會促進800米跑相關素質的提高,素質提高了,跑步節奏就要加快,就能在很短時間內輕鬆跑完800米,取得好的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