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柯伊伯帶」究竟是什麼?天文學家發現相互「糾纏的星球」

2020-12-21 笑笑的世界裡

2001年8月,太空人用最先進的望遠鏡在柯伊伯帶搜尋行星形成過程中留下的碎片,柯伊伯帶是太陽系遙遠邊緣的廣闊空間,科學家們在太空中觀察這些天體,試圖描繪出行星系統的演化,他們跟蹤了一個被稱為2001QW322的小物體,將它的坐標輸入望遠鏡控制系統,望遠鏡旋轉指向天空的那一部分,他們得到了一個圖像。

圖像顯示的這個物體是一對雙星,兩顆小行星在互相的引力作用下,結合在一起,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有將近13萬公裡,但卻不會並不是太陽系外圍一相互束縛的雙星,現在人們知道有很多這樣的軌道,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結論,要做到這一點,科伊伯帶中有99%的物質可能已經消失了,這會是自然發生的嗎?柯伊伯帶可能消失的一個重要理論是氣態巨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不僅形成了它現在的位置,而且停留在那裡。

可能隨著行星的軌道逐漸固定下來,它的引力作用消除了許多原本在柯伊伯帶的東西,天文學家馬克安東尼奧提出了另一個理論,他認為有一個未知的入侵者,在它離開太陽系的過程中改變了它,模擬實驗提供了依據柯伊伯帶可以影響行星和小行星,如果太陽系中有更多的行星是被木星和其它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而噴射出來的話,它們就會離開太陽系,像這樣直接出去帶走一大堆柯伊伯帶天體,但這只是一個猜測。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的神秘地帶,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任務,目的地是冥王星,它將把人類帶到太陽系的外援和更遠的地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最終的答案指日可待,感謝閱讀本篇文章,記得點讚和收藏。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充滿神秘色彩,隱藏著許多未知星球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後期根據對冥王星的研究分析,發現其軌道不同尋常,人們對太陽系認識又有了一次變更,同時整體的範圍也擴大了許多。柯伊伯帶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技術發展與提升,人類慢慢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未知天體,這些天體個頭也越來越大,其中甚至找到一些球形星體的存在,這個天體層終於逐漸被天文學家們接受,命名為柯伊伯帶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
    這一期我們繼續向外進發,來看看海王星外天體區域-柯伊伯帶(Kuiper belt)圖片版權(Wiki CC BY-SA 3.0)柯伊伯帶(Kuiper belt)類似於主小行星帶,柯伊伯帶是太陽系早期歷史遺留下來的產物,它坐落在海王星軌道的外側,並延伸至離太陽5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一個天文單位(AU)代表的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
  • 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真的科學嗎?帶你走近這顆冰冷星球
    從小到大,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都是太陽系有九個行星。而當我變成一位專業天文學家,我仍然在世界各地的中小學中進行這個太陽系九行星模型的教學。但在2006年一項仍有爭議的決定中,冥王星被正式從太陽系行星中除名了,太陽系只剩下了八顆行星,而我也變成了一個對學生撒謊的騙子。現如今,部分天文學家呼籲恢復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使得這一爭議再起,他們認為這個結滿冰的小星球一開始就不該被降級。
  • 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被科學家踢出九大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在太陽系最神秘的區域之一,曾經被誤認為太陽系邊界的柯伊伯帶,這裡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在無數小行星中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之一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它曾被人們稱之為太陽系中最可怕的星球。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帶尾巴的小行星,恰處太陽系內,其上有冰層存在
    從我們以往觀測天體的經驗中發現,彗星在運行的時候由於受到太陽風的影響,會形成帶尾巴的現象出現,而這種現象,也經常被我們稱呼為彗星尾巴。像這類現象,以往我們只是在彗星上發現過,但隨著5月20日,來自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名為2019年LD2號小行星也出現了類似彗星形狀的尾巴。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
  • 太陽系發現未知第九大行星?且慢下定論
    太陽系發現新行星是公眾很感興趣的話題,但這幾年都有類似成果聲稱太陽系可能存在未知行星由於柯伊柏帶天體運行軌道與預期不符,有天文學家提出,太陽系內 柯依伯帶以遠的區域內可能存在未知的大行星。由於這些區域又冷又暗,未知行星反射的太陽光極為微弱,要通過觀測確證未知行星非常困難。但未知行星一旦確 證,將改變太陽系的疆界,行星的定義可能又要重新修改,太陽系形成模型也要修改。
  • 神秘的柯伊伯帶!它是如何形成的呢?第九大行星或許就藏在裡面!
    相信許多朋友對於柯伊伯帶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大家一定都知道冥王星。其實,冥王星就在柯伊伯帶當中。柯伊伯帶簡單點說,其實就是我們太陽系邊緣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帶的結構和起源至今仍不清楚的。或許柯伊伯帶天體,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一些團塊。
  • 天文學家發現一條貫穿太陽系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天文學家發現一條貫穿太陽系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2-16 17:53:43 據《科學進展
  • 柯伊伯帶天體研究獲新進展
    這顆小天體位於冥王星之外寒冷的柯伊伯帶,當時,最早被哈勃望遠鏡發現的Arrokoth距太陽大約65億公裡,比冥王星還遠約16億公裡。這也是迄今為止人們拍攝下的太陽系中最遠的天體。 研究發現這顆總長約36公裡的小天體是由兩個球體連接構成,較大球體扁平,較小球體呈圓形。這個小天體的顏色比冥王星更紅,是迄今人類探測器造訪過的太陽系顏色最紅的天體。
  • 柯伊伯帶的空間區域如何劃分,為何總有人將其和奧爾特雲混淆?
    科學家們還發現,一些近地小行星實際上是被燒毀的彗星,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從柯伊伯帶開始的。柯伊伯帶的空間區域如何劃分柯伊伯帶巨大而黑暗,就像是一個圍繞太陽的冰冷環形圈,並一直延伸到海王星的軌道之外。柯伊伯帶的內緣始於海王星的軌道,距離太陽約30AU,其內部主要區域距離太陽約50 AU,該區域涵蓋範圍從大約30到55 AU。
  • 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但這件事究竟會於何時發生呢?太陽系的其他行星能存活下來嗎?幾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直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美國《天文學雜誌》最新公布的預測結果顯示,太陽系行星消失的時間將比我們預想的早得多——大約在1000億年後,彼時將只留下「垂死的」太陽。
  • 太陽系發現「神奇防護罩」,旅行者1號受困?科學家有了答案
    他們在想地球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於是在1946年10月24日,地球第一張黑白照片誕生了,讓我們看到了地球的樣子。在我們了解地球之後,人們又想月球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在1969年7月20日下午四點,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人類第一次接觸月球,讓人們知道了月球竟是如此荒涼。緊接著人們又在探索太陽系,太陽系又是怎麼樣的呢?原來太陽系有八顆行星,而地球只是其一。
  • 65億公裡外發現「太空雪人」,那究竟是什麼?
    自那之後,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去探測過更遠的太陽系天體。遙遠的太陽系世界一直不為人所知,即便是天文望遠鏡也難以窺探一二。直到2006年,NASA發射了新地平線號(新視野號)探測器飛往太陽系深處,去探測當時還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9年之後,新地平線號造訪了已經被歸類為矮行星的冥王星。此後,新地平線號繼續深入柯伊伯帶。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個遙遠的巖石天體,他們認為該天體被一顆尚未發現行星吸引到了一條特別的軌道上。這一發現支持了一種越來越有說服力的觀點,即所謂的第九行星應該是存在的。第九顆行星是由加州理工學院專家邁克·爾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在2016年首次發現的。他們發現,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中的6顆天體,出現了奇怪的運行軌道。
  • 遙遠的星球|海王星:夢幻的藍色綿延
    海王星距離太陽遙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它接收到太陽的光和熱不到地球的1/5。海王星以5.43千米/秒的速度沿著近似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公轉一周需要165年,人類若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即使是最長壽的人,也很難活到它的一年。不過它一天的時間很短,自轉一周僅需15小時57分59秒。像這樣一個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的行星,引力一定也非常大。
  • 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將發射3000多顆衛星引公憤,太空垃圾太多了
    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引發公憤在去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陸續發射約1.2萬顆人造衛星上天,已經讓天文界極力反對,在今年,又再次批准了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更是引發了天文學家們的公憤。
  • 科學:冥王星究竟是什麼?一個星球?或者是其他東西?
    【科學:冥王星究竟是什麼?一個星球?或者是其他東西?】導語:從2006年開始,這個被稱為冥王星的小傢伙被認為是一顆「矮行星」,因為與其他星球相比,它的體積非常小,那麼,冥王星 — 太陽系的第9個奇蹟到底是什麼?首先,讓我們排除這些:冥王星是星星或太陽嗎?沒有。
  • 未來十年,人類可能登陸的星球有哪些?這3個的可能性最大
    然而,在美國對月球進行多層次探測後,發現它根本就是一顆已經「死去」的星球,不適合人類生存。將月球排除在「地球候選者」名單之外後,科學家們又在太陽系裡找到了三個潛在的候選星球。第一個候選者是火星。從美國近些年來在火星探索上的大動作,不難看出這顆行星正在受到人類的密切關注。
  • 行走像在空中飛行,塞德娜,太陽系中最遠的小行星
    這個天體已經在太陽系中循環運行了數十億年,怎麼最近才被發現呢?為什麼它這麼遙遠?為什麼要花1.1萬年才能繞太陽運行一圈?今天分享一下太陽系最遠的小行星塞德娜的事實。2003年,天文學家布朗觀測到太陽系的遙遠處一個正在移動的天體。它看上去,僅是一個小亮點,顯得特別深邃悠遠,於是布朗以一個小時為間隔,連續拍攝了三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