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關於「以物抵債」的10個裁判要點

2020-12-21 澎湃新聞

1、認定債務清償期屆滿後的以物抵債協議的性質時,一般應認定以物抵債協議為諾成性的新債清償協議

案例要旨

認定債務清償期屆滿後的以物抵債協議的性質時,應以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基本原則,約定不明的,一般應認定以物抵債協議為諾成性的新債清償協議。在協議的履行問題上,債權人的選擇應受到必要限制,一般應先行使新債務履行請求權,但在新債務屆期不履行,致使以物抵債協議目的不能實現時,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履行舊債務。

案號:(2016)最高法民終484號

2、股東以實際出資大於應繳出資形成的資本溢價作為借款債權而與公司以物抵債的,構成變相抽逃出資

案例要旨

股東實際出資大於應繳出資形成的資本溢價,性質上屬於公司的資本公積金,不構成股東對公司的借款,股東以此作為借款債權而與公司以物抵債的,構成變相抽逃出資,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的阻卻人民法院執行的條件,不發生標的物所有權變動的法律效力。

案號:(2013)民提字第226號

3、當事人協議直接以物抵債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該協議無效

案例要旨

當事人之間借款關係明確,債權人追索借款的權利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但當事人之間直接以物抵債,損害了其他債權人的利益,該直接以物抵債協議應當認定為無效。

案號:(2010)民抗字第25號

4、拍賣程序中標的物流拍後,法院超出合理期間作出以物抵債裁定,標的物市場價值發生較大變化的,當事人可申請撤銷以物抵債裁定

案例要旨

標的物的市場價值出現較大價值變化的時間發生於流拍和法院可以作出以物抵債裁定的合理期限之後,因不存在通過競價程序校驗標的物市場價值的可能,此時,再以最後一次拍賣時所定的保留價裁定以物抵債則會對被執行人顯失公平,故法院可裁定撤銷以物抵債裁定。

案號:(2016)最高法執監191號

5、申請執行人可以在第三次拍賣停止後,申請以第二次拍賣保留價以物抵債

案例要旨

現行法律並未明確規定以物抵債的截止時間,申請執行人在標的物拍賣流拍後何時申請以物抵債,並沒有嚴格規定必須在拍賣流拍後立即做出以物抵債的申請。

案號:(2014)執申字第239號

6、金錢給付債務中,因債權人拒絕接受以物抵債而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期間仍應計算遲延履行利息

案例要旨

當債務人不能履行執行依據確定的金錢給付義務時,法院以債權人表示拒絕接受以物抵債且債務人確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為由,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該終本期間仍應計算遲延履行利息。

案號:(2014)執申字第19號

7、執行程序中法院對當事人以物抵債合意出具的裁定書損害第三人利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撤銷

案例要旨

當事人協商以物抵債是一種私法行為,屬於執行和解的一種形式,人民法院應主動審查執行當事人抵債行為是否觸犯第三人權益,而不宜直接出具執行裁定予以確認,以防止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

案號:(2016)最高法執監85號

8、債務人不履行執行中達成的以物抵債協議約定義務的,債權人可申請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案例要旨

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的以物抵債協議,其實質是新債清償協議。經債權人與債務人協商一致,由債務人負擔新的債務以替代原有債務,如新債務完成履行則舊債隨之消滅,如新債並未得到履行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以物抵債和解協議中涉及的舊債並未消滅,債權人仍可申請恢復執行。

案號:(2015)執復字第30號

9、執行法院在發出以物抵債裁定書的同時發出結案通知書,當事人對以物抵債裁定書提出異議的,執行法院應予以審查

案例要旨

為充分救濟當事人權益,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執行法院應對當事人所提異議進行實質審查,執行法院無論啟動執行異議程序或者執行監督程序,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保護並無實質差別。

案號:(2017)最高法執監45號

10、當事人僅達成和解協議但未履行約定義務,債權人有權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

案例要旨

當事人約定通過以物抵債形式償還債務,僅達成和解協議,尚不足以消滅原債權債務關係,債務人未按約定完成抵債物交付變更所有權的,債權人有權申請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

案號:(2015)執監字第38號

來源:法務之家

1

2

3

4

原標題:《最高法院:關於「以物抵債」的10個裁判要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10條以物抵債的最新裁判規則(附典型案例)|民商事裁判規則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轉自:民商事裁判規則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1.股東以實際出資大於應繳出資形成的資本溢價作為借款債權而與公司以物抵債的,構成變相抽逃出資案例要旨股東實際出資大於應繳出資形成的資本溢價,性質上屬於公司的資本公積金,不構成股東對公司的借款,股東以此作為借款債權而與公司以物抵債的,構成變相抽逃出資,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的阻卻人民法院執行的條件
  • 最高法院:與「以物抵債」能否排除執行有關15個裁判觀點匯總(各類...
    在以物抵債的情形下,能否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例外規定?當事人採用以物抵債消滅債權債務關係的,存在哪些風險,又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  裁判要旨  以物抵債協議不同於房屋買賣合同,案外人不能依據以物抵債協議成立生效當然排除強制執行。
  • 最高法院:股權因流拍解除首封后,輪候法院能否直接以物抵債?價格...
    2016年10月31日,最高法院認為山西高院複議裁定關於臨汾中院未啟動評估拍賣程序因而以物抵債裁定應予撤銷的認定不當,但對臨汾中院撤銷以最後一次拍賣所定的保留價作為抵債價格的以物抵債裁定予以維持,故其裁判理由雖有瑕疵,但處理結果並無不當;並作出(2016)最高法執監191號執行裁定,駁回其申訴。
  • 「以房抵債」操作指引 注意8個法律要點
    裁判要旨: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經協商一致,終止借款合同關係,建立商品房買賣合同關係,將借款本金及利息轉化為已付購房款並經對帳清算的,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禁止的情形,該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目的,亦不屬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作為民間借貸合同的擔保」。
  • 《執言法語》:能否夠將流拍的標的物裁定給部分債權人以物抵債?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債務」,案件勝訴本不易、執行更是難上難;為此,上海君瀾(鄭州)律師事務所吳傳亮律師團隊整理了過往執行案例和經驗,匯為《執言法語》供大家研討:爭議焦點:法院是否能夠將流拍的標的物裁定給部分債權人以物抵債?
  • 【高燕律師】最高院以物抵債裁判觀點十則
    ,股東以此作為借款債權而與公司以物抵債的,構成變相抽逃出資,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的阻卻人民法院執行的條件,不發生標的物所有權變動的法律效力。
  • 最高法院:「以租抵債」能否排除強制執行?
    最高法院:「以租抵債」能否排除強制執行?基本案情佐仕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民生銀行鄭州分行等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豫民終765號民事判決,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關於租賃期限的問題,《財產轉讓協議》明確約定為五年。關於租賃範圍在《財產轉讓協議》中也做了明確約定。閔原公司在與民生銀行鄭州分行籤訂《最高額抵押合同》時,銀行沒有到現場調查;同時,閔原公司在籤訂合同時隱瞞了其向佐仕公司出租廠房、土地的事實,存在欺詐行為。不能以此否認閔原公司與佐仕公司存在廠房、土地租賃合同關係並由佐仕公司實際佔有使用的事實。
  • 欠錢不還「以物抵債」,法院支持嗎?
    債務人到期無法償還債務時,會常有以物抵債的情形,此時雙方籤訂的協議即以物抵債協議。那麼,欠錢不還「以物抵債」,法院支持嗎?網友諮詢:欠錢不還「以物抵債」,法院支持嗎?「以物抵債」,就是原本欠別人一定數額的金錢,但期限屆滿後無法償還,便約定用物來抵債,或者在借款時就約定若按期無法償還,將用特定物來抵債。從設立的時間來看,以物抵債有兩種情況:一是債務履行期屆滿前就約定將來若無法如約償還債務就以物抵債,二是債務履行屆滿後雙方再經協商約定以物抵債。
  • 最高法:不經拍賣、變賣程序直接裁定以物抵債的法定要件(附詳細說明)
    ▌裁判摘要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1條明確規定:「經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同意,可以不經拍賣、變賣,直接將被執行人的財產作價交申請執行人抵償債務,對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履行。」
  • 最高法院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民商事類(下)
    湖南高院微信公眾號將分批發布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民商事案例共76件,按先實體(包括環境民事公益訴訟,73件)後程序類(3件)進行歸類,實體類案例再按案由進一步細緻的分類。第二期將發布民商事類的37個指導性案例,方便大家組織學習,分享交流。
  • 【權威發布】最高法院:流拍後,法院可以直接將部分拍賣物抵債嗎
    裁判要旨法院應在拍賣物整體拍賣流拍後以整體抵債。財產可分割的,則宜通過重新評估等方式確定部分財產處置參考價並重新拍賣,不宜在整體拍賣流拍後直接將其中部分財產抵債給債權人。裁判要點及思路最高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三:一、針對以物抵債裁定提出異議是否超過法定期限;二、以物抵債裁定是否損害查封順位在先的其他債權人利益;三、以物抵債裁定是否會導致土地與房產權屬不一致。一、關於以物抵債裁定提出異議是否超過法定期限。
  • 以案釋法 | 法院不得依據和解協議作出以物抵債裁定
    以物抵債表現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不經拍賣變賣程序的雙方合意抵債,一種是拍賣流拍或變賣不成時的抵債。那麼不經過法院評估拍賣程序,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法院能否直接作出以物抵債裁定呢?由於馬某短時間內無法回到尼勒克縣,不能配合王某辦理車輛過戶手續,王某要求法院依據該協議作出以物抵債裁定,他持以物抵債裁定去車管所辦理車輛過戶。那麼王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呢?法院能否依據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和解協議直接作出以物抵債裁定呢?答案是不能!
  • 【執行那些事】法院不得依據和解協議作出以物抵債裁定
    以物抵債表現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不經拍賣變賣程序的雙方合意抵債,一種是拍賣流拍或變賣不成時的抵債。那麼不經過法院評估拍賣程序,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法院能否直接作出以物抵債裁定呢?圖片來源於網絡由於受疫情影響,倫某滯留在北京,短時間內無法回到通化,不能配合王某辦理車輛過戶手續,王某要求法院依據該協議作出以物抵債裁定,他持以物抵債裁定去車管所辦理車輛過戶。那麼王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呢?
  • 如何區分讓與擔保和以物抵債法律關係
    【裁判要旨】讓與擔保與以物抵債雖然在外觀上均存在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約定,但二者的區別在於:一、讓與擔保的意思表示一般成立於債務到期之前;而以物抵債的意思表示一般成立於債務到期之時或之後。原審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將商品房買賣合同關係按民間借貸關係處理,對雙方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認定為民間借貸的擔保,是錯誤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對民間借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關係的區分,有明確的指導意見。
  • 最高案例:以物抵債協議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直接請求履行舊債
    【裁判要點】1、 以物抵債,系債務清償的方式之一,是當事人之間對於如何清償債務作出的安排,故對以物抵債協議的效力、履行等問題的認定,應以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基本原則。一般而言,除當事人明確約定外,當事人於債務清償期屆滿後籤訂的以物抵債協議,並不以債權人現實地受領抵債物,或取得抵債物所有權、使用權等財產權利,為成立或生效要件。
  • 最高法院關於欠付建設工程價款利息裁判規則精解(收藏版)
    關於已經實際支付的工程價款,發包人通常按照施工進度付款,存在多個樓盤項目先後施工時,如果發包人資金緊張,可能會出現將已經完工的樓盤項目採用以房抵債的方式支付工程價款,此時在確定實際支付工程價款數額時,發包人應當完整收集已經支付款項的各種證據,包括銀行支付憑證、以房抵債憑證、發包人提供建築材料、設備等憑證。
  • 「整理」最高法院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民商事類(上)
    截止目前,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25批143個指導性案例。為方便法官高效查詢、學習以加強類案檢索,湖南高院研究室將全部指導性案例進行篩選、歸類,按照刑事、民商事、行政、國家賠償、執行等五大類,列出關鍵詞、裁判要點,同時將對應的案號附後,便於進一步的查閱。
  • 省法院發布一批執行裁判典型案例
    為了充分發揮這些案件尤其是典型案例對執行裁判和執行實踐的指導作用,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糾正違法、不規範的執行行為,制裁規避、逃避執行的行為,保障執行當事人及案外人的利益,經嚴格評審、詳細論證,將以下10個案例作為「全省執行裁判典型案例」予以發布。這些案例實體與程序交織,涉及多種執行行為,體現出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規範重點。
  • 最高法院公報59個案例裁判觀點集成
    本期消息在上述59個裁判案例基礎上,遵照公報原載的案例、裁判文書選登兩類欄目,按民商、刑事、知產以及行政等領域,整理歸納了59個案例的裁判摘要。張建明訴京隆科技(蘇州)公司支付賠償金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014年第7期 裁判摘要: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是在本企業內部實施的、關於組織勞動過程和進行勞動管理的制度。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嚴重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起相關訴訟的,法院應當依法審查該規章制度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 以物抵債的性質認定和實務處理
    就目前的規定而言,以物抵債並不是現行法律規定的正式用語。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以物抵債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審理紀要指出,「以物抵債」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約定以債務人或經第三人同意的第三人所有的財產折價歸債權人所有,用以清償債務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