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前段到父親家蹭飯,結果不小心把舊電飯煲的按鍵給弄破皮了。雖然也可以用,但總感覺有些不安全。於是就尋思著在雙11期間給父母家換一個,畢竟也用了許多年了。
對於老人家來說,他們最關注的還是價格。如買個太貴的他們會責怪你又亂花錢,而買個太便宜的,我又會擔心煮飯效果。在網上逛了一圈後,決定還是在米家中挑一個。
經過簡單的對比,感覺還是老款的米家IH電飯煲的性價比適中,又是乎就有了這一則老貨新曬的米家IH電飯煲上手文。
依舊是熟悉的米家質感
見到快遞時,包裝盒比我預計的要小一些。因為之前的4L電飯煲就是很大的個頭,當時我還在想是否買大了。實際用起來,家裡人多時還真的4L才夠。具體的開箱就不嘮叨了,米家在包裝防護方面一貫都做得不錯。
除了電飯煲主體、電源線以及說明書以外,還附贈了量杯,湯勺和飯勺。雖然說我家不缺這三樣東西,但兩把勺子的做工還不錯,重量與厚度都很趁手。
其中飯勺還做了一個凸起的腳墊設計,可以讓其在平放時前部不會碰到桌面。
我手上這臺米家IH電飯煲為4L規格,高度與一瓶「脈動」相仿。乳白色的外觀設計,透露著一種簡潔的時尚感,比暗色系搭配讓人更有食慾,而且白色很容易融入到廚房環境中。
米家IH電飯煲的控制鍵與顯示面板均放在頂部,這種設計我覺得才比較合理。記得在朋友家有見到一款是放在側面的型號,每次都要蹲下或彎腰查看,十分不人性,設計師應該不怎麼煮飯吧。
在電飯煲的上蓋後端設有一個三段式的蒸氣出口。因為在電飯煲工作時排出的水蒸氣溫度較高,所以萬千不要遮擋住此口,也不要觸碰,同時也要注意在烹飪過程中,上蓋不要放置任何物品。
米家IH電飯煲的開始方式比較簡單 ,直接按壓前側的米家LOGO鍵即可。只不過鎖口有些緊,我需要用大拇指才能按動。
打開電飯煲後,會看到內膽上放有一個蒸籠。
米家IH電飯煲所附贈的蒸籠做工相當不錯,使用食品級的PP材質,直徑大小約23cm,深度也達到了7cm。對於我家這種喜歡蒸紅薯,饅頭包子的家庭來說,蒸籠是最實用的配件。值得一提的是,在蒸東西的時候要把出氣口的位置留出來,不要堵住出氣口,避免翻車。
此款米家IH電飯煲所用的內膽名稱為烈焰厚釜,材質為複合合金。球型內膽上手感較沉,整體直徑尺寸大約在25.5cm,而深度也在12cm左右,內部所用塗層是大金食用級PFA粉體塗層。就細節來說,塗層工藝十分均勻,環繞觸摸一圈,並無顆粒凸起。
內膽有兩個水位標線,分為煮飯和煮粥。搭配附贈的量杯使用,可以較精準的掌握水與米的比例。不過以長輩的經驗來說,她們都是用手指或水過手背多少來控制比例,量杯啥的都是小孩子玩的。
根據官方數據,烈焰厚釜內膽的厚度為3mm左右。相較普通的內膽來說,已達到厚釜規格。實測重量在1.14kg左右,我說怎麼上手感並不輕。
內腔四周設有4個橡膠小墊片,用於將內膽固定,增加摩擦力,避免在放置鍋膽的過程中損壞鍋膽及底部加熱區。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配合IH電磁爐加熱技術,上蓋配置了一個溫度傳感器,別看小小的一點,作用很大哦,可以使米粉受熱更加均勻,煮出來的米飯從下到上口感一致。
電飯煲頂部的內蓋為可拆卸設計,正常操作應該是雙手拿著內蓋的兩端,然後稍微用力將其拆下,但實際我只用單手即可完成以上步驟,拆卸過程及其順暢。
在內蓋後,還有一個長方形的破泡器組件,用於將煮飯時所產生的氣泡打碎,防止出現湯汁溢出鍋外。同樣的,破泡器也是單手往外抽拔就能取下。
值得一提的是,破泡器也是可以完全拆解後清洗的,其內部結構並不複雜。整體來說,無論是內蓋還是破泡器,均可拆洗這一點,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可以避免在長久使用後細菌的滋生。
米家IH電飯煲的背面除了貼有一張一級能效標識以外,還設有一個復位孔以及WiFi指示燈。畢竟米家IH電飯煲是帶有智能「基因」的,所以能接WiFi也沒啥奇怪。
電飯煲的電源接口設在飯煲的右下角,有適當的做凹陷隱藏接口設計。底部邊緣的巨大凹槽用於搬運使用,畢竟米家IH電飯煲沒有提手,我們只能依靠雙手依住它。其實以蒸氣開口的位置來說,如果是採用提手設計,是很容易出現燙傷的意外哦。
實際上手體驗
在使用前,記得要先將頂部的提示膜給揭掉。因為是顯隱式LED屏,所以視覺感相當統一,不過在強光下顯示效果不太盡如人意。
按鍵的操作邏輯比較簡單,「選擇/取消」用於調節電飯煲工作模式,「預約」則為設定開始時間,「開始」用於確認開始工作。長輩上手都毫無難度,學習成本很低。
接下來,我們嘗試在米家IH電飯煲上的第一頓煮飯操作。
首先,我們使用量杯在內膽中添置兩杯大米,然後經過兩次淘米,最後根據水位線標註,讓水達到2的數值。蓋上鍋蓋,通電,選擇「快煮飯」,按下「開始」。
1小時後,煮飯完成,開蓋看看完成狀態。出鍋的米飯顆粒分明,相當飽滿,口感偏軟,甜度適中,總體比舊的更優,還是很成功的。
挖開半邊米飯後,可以看到飯粒不會粘在內膽壁上,後續清洗方便。
米家IH電飯煲不只是能煮飯那麼簡單,如要「開發」米家IH電飯煲的更多功能,就得配合米家APP使用。具體的適配過程就不再詳解,因為其方法與普通的小米產品相同。
適配米家APP後的控制界面十分簡潔。上方的5個選擇菜單,對應的就是電飯煲上的5個模式。但在APP中,我們可以對模式進行更細緻的設定。如自動保溫開關,設置時長,口感軟硬等。
很有意思的是,在應用中我們還可以設定米種,而識別方式只需掃描大米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即可。當然對於我家去糧鋪買米的來說,只能自行手動選擇了。
在底部的食譜收藏中,默認推薦了蒸煮,酸奶,糙米飯等6種烹飪模式,每個模式都可以通過替換加入到上方的「自選」菜單中。例如我就直接將「蒸煮」替換掉不常用的「蛋糕」,然後嘗試著用米家IH電飯煲蒸熱粽子。
首先將水量放到2格線,擺上蒸籠,放上粽子,蓋上後調到「自選」模式。等待30分鐘後,手機自己發來消息,表示已完成烹飪任務。
從中切開粽子。中間很燙,加熱完整,與新出鍋的口感差不多。
大尺寸的蒸籠,一次可放下3個大包子。平時早餐熱個包子啥的,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而如點擊「更多食譜」後,會跳轉到一個食譜目錄中。裡面從食材準備到操作步驟,均有詳細的圖解。而且APP已將溫度與時間設定好了,我們只要依照前面的操作步驟,將食材放入鍋後,最後選擇「開始烹飪」即可,十分直觀且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米家IH電飯煲還可支持智能場景聯動與小愛語音。雖然只能支持幾個簡單的語音指令,但依舊未來感十足。
寫在末尾
【缺點】:1.白色好看,但不耐髒。2.機身沒有插飯勺的位置。
【優點】:1.可接入APP控制,聯動性較高。2.內膽用料紮實,出鍋效果不錯。
3mm內膽,PFA粉體塗層,IH電磁環繞加熱,4L容量……雖然米家IH電飯煲推出已有些年頭了,但其外觀與功能上並不過時,而且如遇到折扣活動時,價格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