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人們開始告別夏天,但廈門依然身處夏日。
17年最喜歡的夏日劇是《花甲男孩轉大人》,劇中關於親情的細膩描繪,讓夏天的煩躁瞬間消解。🔗 花甲男孩轉大人|Watching with DING
今年夏天有《俗女養成記》,主角從二十幾歲的宅男變成了即將奔四的俗女,40歲的女性面對失業失戀沒房沒車的人生,會發生什麼打動人心的故事?
輕鬆治癒的節奏和劇情淡化了時代的沉重感,大量臺語對白搞笑接地氣,細微瑣碎的日常與家人間的羈絆,讓人哭完想笑,笑完又抹眼淚。
☁️ 🍉 🎐 🍹
陳嘉玲,一個住在臺北卻永遠不是臺北人的臺南女兒,這輩子最擅長的事是照相的時候把眼睛閉上。
即將40歲的她,當總經理特助5年了,表面風光,其實就是總經理一家的保姆兼奴隸。
她的工作內容除了幫老闆接兒子,替老闆娘監督老闆吃愛心午餐,還要帶老闆的小三去找愛巢。
同居三年半的男友現在更像是睡在一張床上的室友,性生活變成周五例行工作,結婚的日子遙遙無期。
這天,陳嘉玲收到了大學時期那個不愛洗澡整天沉迷電動的宅男前男友的喜帖,對方如今不僅變得人模人樣賺的是人民幣,娶的還是暢銷美女作家。
陳嘉玲心裡很不是滋味,表面卻要裝出一副大度祝福的模樣,連紅包都無敵大包。
周圍人都結婚了,話題除了孩子還是孩子。她覺得壓力山大只能買醉,大學同學們看著喝醉後醜態百出的陳嘉玲,紛紛嘆息。
「40歲,沒車沒房沒老公沒小孩,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我到底是怎麼走到如今這一步的。」
陳嘉玲開始回憶小時候,一切都是從臺南那個熱鬧的老家開始的。
在臺南老家,爺爺經營一間藥鋪,一家三代住在一起,日子每天都過得吵吵鬧鬧。
從小,陳嘉玲就不是傳統意義上乖巧的女孩。她成績差,整天到處亂跑,古靈精怪,總是被媽媽罵。
小姑姑的退婚事件,是小嘉玲第一次接觸到世界對女性的惡意。
未來婆家嫌棄年過30的小姑姑年紀大,堅持要求她婚前去醫院檢查是否能夠生育。小姑姑不顧家裡人和外界的反對,堅持退婚,獨自承受了所有壓力。
看著在車上默默流淚的小姑姑,還有家裡情緒崩潰的爺爺奶奶。
那是陳嘉玲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一個女人30歲不結婚,竟然會掀起如此劇烈的家庭風暴,而它的影響力之大,讓小姑姑終身未嫁,孤單一人。
在那個年代,大人們經常說女孩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好像這個世界生來就是為難女孩的。
每當住在臺北的大姑姑一家回臺南探親,一場以家庭為單位的激烈競爭就拉開了帷幕。
媽媽總會讓小嘉玲穿上新衣服,自己也會盛裝打扮。家中缺口的碗被收起來,平時不捨得買的好水果也會出現,競爭無處不在。
事實上,穿著粉色紗裙從奔馳轎車上下來的表姐,和穿著媽媽的大花襯衫不修邊幅的小嘉玲,實力懸殊。
孩子成為大人炫耀競爭的戰場。快樂的暑假不再快樂了,就像是一杯走味的咖啡。
從穿著到學習,甚至跟奶奶撒嬌的本領,小嘉玲都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優勝者。但是在爸爸眼裡,她永遠是最天真快樂的小孩。
大姑姑嫌棄嘉玲一家口味太鹹不健康,用豬油煮飯不衛生。大人們曲意逢迎的模樣,讓小嘉玲覺得很不是滋味,她不想當自己人,也想當客人。
但無論表面多麼遷就忍讓,飯還是用豬油煮出來的更香。那罐被大姑姑嫌棄不已的豬油,是奶奶和媽媽才是自己人的證明。
小嘉玲成為了鄰居阿娟姐姐和戀人之間的秘密傳信使。某天,她不小心遺失了信件。
重新找回的信紙被雨浸溼,小嘉玲放棄最愛看的電視劇,小心翼翼用吹風機吹乾。她記得阿娟姐姐戀愛時幸福的樣子,她相信那些她看不懂的文字很珍貴。
小嘉玲不知道的是,一封她不小心遺失的情書,竟然會害了一個女孩的一生。丟失的信件在臺南小鎮上傳開,人們議論紛紛。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卻裝作毫不在意。」
她最喜歡的阿娟姐姐被父母拖到大庭廣眾下毆打,他們覺得女兒丟盡了自己的臉。
情書風波後,家中的大人如臨大敵。奶奶的教誨「婚前是處女,婚後才幸福。」讓小嘉玲從此斷絕了和男孩們的來往,其中也包括她最好的朋友。
阿娟姐姐一家搬走了,而陳嘉玲的青春也好像有一部分隨著她消逝了。
小時候,我們都曾被大人霸道的恐懼支配過。很多時候就算他們發現自己錯了,也不會承認。
大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家裡的東西怎麼可能有問題,身體不舒服一定是在外面亂吃」。
「奶奶一直相信,只要東西放在冰箱裡,就永遠不會壞掉,只有保存,沒有期限。」於是她堅持把餿掉的鹹魚放進了小嘉玲的午餐盒。
媽媽為了維護自己在跳舞小團體的面子,明明發現朋友帶來的飯糰裡有蟑螂蛋,卻要小嘉玲吃下。(搜索了蟑螂蛋的我,再也無法直視紅豆)
爸爸從廟裡求來藥方,對藥量心存懷疑,卻認為帝爺公的藥方不可能出錯,叮囑小嘉玲喝下。
好在,憑本能生存的小嘉玲,最終既沒有吃餿掉的鹹魚,也沒有吞掉蟑螂蛋,更沒有喝爸爸燉的中藥。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大人並沒有比小孩更會做選擇。
40歲這年,陳嘉玲終於爆發當面罵了老闆,辭職了。終於等到男友求婚,卻在婚禮前夕悔婚了。
現在,她不僅沒車沒房沒老公沒小孩,還失去工作。
未來的婆婆讓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恐怖的下半生。
婚紗她喜歡性感V領大露背,婆婆保守要求從頭包到腳。她以為終於要有自己的家了,卻看到婆婆帶著設計師出現在家裡。她還沒品嘗完被求婚的喜悅,婆婆已經規劃好她未來家庭主婦的人生。
她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象自己,如果結婚要變成另一個人,還要不要結?於是,陳嘉玲成為了別人眼中40歲還退婚的奇葩。
小時候「我的志願」是長大後要做家庭主婦的陳嘉玲,現在卻因為婆婆要求自己成為家庭主婦而退婚。
原來,「隨著長大,志願是會一直變化的。」
比起四十歲依然獨自一人,她更怕辜負家人的期望。
獨自一人在臺北租的房子裡吃垃圾食品看偶像劇,一口啤酒配一把眼淚的夜晚能熬過去,面對愛自己的家人卻無法說出真相。
家人的愛都藏在細枝末節裡。媽媽擔心未來女婿吃不慣臺南菜口味,奶奶為了參加婚禮特意做了新衣服,爸爸想到明年女兒要在別人家過年淚眼婆娑。
看著一家人因為自己的婚訊那麼開心,陳嘉玲臨到嘴邊的真相硬生生憋了回去。這時她才意識到,眼前的家人對自己來說多麼重要。
退婚沒多久,前男友結婚的喜帖突然寄到了臺南老家,就像往她家裡投擲了一顆原子彈。但所謂家人,就是在經歷如此浩劫之後,依然無條件愛你。
「這麼短的時間內,他竟然就找到一個女生結婚,戒指很可能用的還是同一顆,我卻哭不出來。」
陳嘉玲已經勉強自己太久。
當年,陳嘉玲考上臺北的學校,家裡上演了一場親情倫理大戲。爸爸用錄影機錄下了大家想對她說的話。
爸爸一如既往地話很多,「臺北小偷很多,你出門的時候要小心一點。臺北路很寬,小路很複雜,你會迷路,要注意交通安全。臺北的車都開很快。」
爺爺拿出嘉玲送的禮物,歪七扭八的公仔,手寫的名字,泣不成聲。「嘉玲對阿公說的話都是最好聽的。」
奶奶解說如何使用電飯鍋,還和爸爸一起拍攝了如何正確坐男孩的摩託車後座但是不被卡油的教程。
因為嘉玲要去臺北而三個月沒有和她說話的媽媽,一一介紹寄去臺北的各種食物補品藥品的食用方法,擔心和眼淚都沒忍住。
這隻非常囉嗦也沒有什麼實際用途的視頻,在陳嘉玲40歲時才真正被讀懂。讓獨自在臺北打拼多年的她決定放棄高薪的新工作,毅然說出「我要回家。」
她用之前打拼賺來的錢,買下了小時候讓她害怕不已的「鬼屋」。
小時候害怕的「鬼屋」,長大後看只不過是普通的老房子。很多時候,生活中那些讓我們很害怕的事情,都是想像出來的。
她與青梅竹馬的玩伴重逢,開啟新戀情,她不在意對方是否有房有車,只在意對方是否愛真正的她。
陳嘉玲,一個回到臺南老家的40歲俗女,買了廢棄的舊房子,和不會英文的離異男談戀愛,現在她終於做回真正的自己。
🍉 這家人沒有什麼耀眼之處,奶奶大嗓門愛嚷嚷,爺爺老派固執,爸爸胸無大志一輩子沒離開過家,媽媽土裡土氣脾氣差,弟弟是gay不敢出櫃。
一家子幾乎集齊了普通人會有的各種煩惱,但當陳嘉玲喪失生活信心時,是家的溫暖讓她重新找回自我。
弟弟對姐姐說以後我讓你靠,爸爸擔心女兒出門身上錢不夠,媽媽最早發現女兒不快樂,奶奶爺爺去世前最掛念要強的孫女。這就是最好的家人。
生活總有不如意,家人的愛是在這個世界上瀟灑生活的底氣。
無論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是否變成糟糕的大人,更重要的是一路走來是否真實做自己。
正如故事結尾所說,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忘記,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
「你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忘記,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到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自己。」
關注DING 發現美好
DING呈現的文字均為原創作品 圖片源自網絡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及其他事宜請郵件至dingting0612@sina.com
謝謝你來讀我的文字
✨喜歡我請星標我
----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危險的上學路,與死神相伴的孩子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