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美,藏在這384種中國傳統色裡

2020-12-10 來吃好吃的呀

世間美,藏在384種中國傳統色裡。

色彩本身是一件美好而奇妙的存在,在不同的國度,它有著不一樣的身份與名稱。

桃夭、碧城、月白、星灰,只要踏進中國傳統色的世界裡,便踏進了美的心境。

光聽名字都心動不已,「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中國傳統顏色的命名,最真實地傳達了自然之美。

從字間揉捻出細膩的溫柔,撒向廣闊的山河星海,「皓腕凝霜雪」、「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都說色彩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但中國傳統色,卻也融於生活,關照內心。

然而這些有著雅致名字和獨特審美氣韻的傳統色,卻被長久地遺失在了歷史的各個角落。當巴黎時裝周成為每年流行色的風向標,當潘通色卡成為設計的權威指導,我們不禁會有這樣的思考:那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色彩文化到底在哪裡?

面對這樣的疑惑,下面這本書和色譜日曆或許可以撥雲見日,帶我們回溯時間長河,尋找遺失的美好。

《中國傳統色》

-與華夏失落的顏色久別重逢-

▎翻開這本書,就打開了「美色」的世界。

中國古代漢語中顏色詞的豐富代表了華夏文明的進化高度。豐富的顏色詞由詩詞、典籍、史書、字書、藥典等傳承至今,但龐雜混亂散漫難尋,沒有統一的叫法,也沒有精確的數值參考,導致這些具有文化底蘊的顏色無人問津。

面對失落的傳統色彩文化,本書的兩位作者翻閱了中日色彩相關文獻典籍近400部,以詩文說色,引經據典,梳理、歸納出384種中國傳統色,將逐漸遺失在故紙碑刻之中的傳統色展現眼前。

並以文物取色,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中,精選96件應時應節應色的文物,以手繪方式復原、呈現文物被磨損的色彩提取中國傳統色色譜。

中國文化有著豐富的意象世界,而傳統色是能夠直接解讀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梁。色彩連接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織染、天象、地理、礦物、植物,不一而足。

如「黃白遊」一色,來自湯顯祖寫的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金銀氣,黃白遊,黃山白嶽,這是安徽的兩座名山。

浪漫的海天霞,則來自明朝的時候皇宮的織染局出一種海天霞的羅,宮裡的人做春天穿的內衣。《宮詞》講「海上霞色上青羅」,海霞的顏色上青羅製成海天霞。跟海天霞同時還有一個顏色叫天水碧,天和水的碧色。

《史記·天官書》講 「辰星之色:春,青黃;夏,赤白;秋,青白;冬,黃而不明」,四時星辰之色亦有大的不同。

除了名字的來歷,顏色背後的蘊意也都有詳細解讀。

想知道李白寫下「日照香爐生紫煙」時,香爐上升騰的紫煙是怎樣的虛渺?玄奘《大唐西域記》裡水色滄浪又是怎樣的景象?《紅樓夢》中黛玉穿「月白繡花小毛皮襖」「楊妃色繡花錦裙」是怎樣的風姿?通過書中呈現的顏色,能夠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讀懂四時色彩之美,就讀懂了生活的智慧。

全書根據四時24節氣,72物候為序編排,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在感知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季節流變中,洞察時間背後的色彩脈動與古人生活的智慧。

比如紺色,來源是非常美的,弘曆寫過一首「消夏偏宜池上居,銀塘碧浸入窗虛。竹涼響遞迎風際,荷淨香聞過雨餘。逐伴飄來新紺蝶,成群分出小秧魚。」窗外飛來新生的紺蝶,就是這種顏色的蝴蝶。

凝夜紫,「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多麼酷啊,我們可以想像這種暗紫夜空的顏色。

牡丹粉、松霜綠、苔綠、佛手黃和霜色,四季的起承轉合顏色,還原出了時間的秩序。

立冬詞條名下色譜十六種。其中半見,立冬之起色;女貞黃,立冬之承色;絹紈,立冬之轉色。繱轄,水始冰之起色;二綠,水始冰之承色;銅青,水始冰之轉色;石綠,水始冰之合色。色彩的運用,有四時之差異,亦有四時的融合。

當我們真正地開始留意四季的流轉,開始感受每一刻的光影變化,這些顏色才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才能從內心真正擁有那些無法複製的美。

此書與同類型書籍相比,不僅將傳統色豐富至384種,書中還將色名與色值兩相對應,互為考證。

書末附有中國傳統色色譜表和參考文獻,方便進一步研究,在講求美學的同時,賦予色彩簡單直接的實用功能,為設計、繪畫等相關行業提供進一步參考!

設計師與畫家們對色彩有職業的偏好,本書是銅版紙,每一頁顏色中的細微差距,都能快速辨別,契合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根本需求,書中的每一種傳統色都標註了CMYK和RGB色值,方便取閱查詢。

封面設計提煉了文物元素+色彩的組合,以網格幾何視覺化呈現色彩搭配,書名燙金工藝,形成既傳統高雅又現代時尚之美。

與此之外,還有24節氣色色卡隨書附贈,方便攜帶。

除了文化的探尋,此書也是本值得收藏的實用之書,正如作者的初衷:讓傳統色彩看得到,摸得著走入日常生活,讓色彩背後的文化韻味成為我們的共同感受。

2021 色譜日曆

-讓每一天有顏有滋味-

▎每天重拾一種傳統色。

2021色譜日曆,是《中國傳統色》書的延展。日曆將365種中國傳統色貫穿每日,以色彩關聯文字,輔以詩文,探尋中國古典的文化深蘊。

日曆整體設計簡約風雅,細膩入微。以綠、紅、赤、紫、黃、流黃、青、碧、白、黑色系排列,暗合五正色之青、赤、黃、白、黑,五間色之綠、紅、流黃、碧、紫。

包裝設計將色彩幾何圖案結構重組,生動呼應出中國傳統色彩的包羅萬象,變幻無窮之美。

翻開日曆,內頁72物候日,以手繪的表現形式,精選故宮文物72件為憑收錄,將傳統元素濃縮在色彩的框景下。

蒼青、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藉由小小的框景,遇見大千世界。

▎找到生活與設計的靈感。

日曆圖頁左側標明CMYK和RGB色值同上述書中一樣,復刻傳統色彩,為色彩相關行業從業人士提供靈感。

日曆右下角的每日小詩出自歷史詩文典籍,精簡凝練容易品讀。日常翻閱對照小詩,連結古今的色彩,必會為你帶來有趣的體驗。

如「菉竹」一色,出自張寧《夏仲昭萬竹圖為師知縣題》「江南菉竹漫成林,山縣鳴琴白晝陰」,菉竹漫成林,竹色漫野的意境躍然紙上,不禁會讓人聯想到竹林七賢會友的閒情逸景,雅趣之態。

2021年即將到來,我們將色譜日曆推薦給你,願你在日常的生活裡能感知到中國傳統色彩之美。在2021年打開日曆的每一天,都能有好的心情;在品讀每一首小詩時都能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他們從故宮裡考據出384種傳統色:中國審美太驚豔
    然而傳統色散漫難尋,僅可在史籍、詩詞、佛典、醫書中窺得片語,其色譜更無系統傳承。 長此以往,傳統色之美將逐漸遺失在故紙碑刻之中。 他們翻閱了近400部與色彩相關的文獻典籍,耗時近兩年,考據出整整384種中國傳統色。 寫成《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一書。 在書中,作者們對每種顏色的名稱來歷、包含的意蘊做了細緻解讀。
  • 耗時近兩年,他們從故宮裡考據出384種「中國傳統色」:中國審美太驚豔!
    妃紅、蒼青、酡顏、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如果你也被這些美麗的名字打動,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進入一個神秘美好的世界,叫作:
  • 城薦丨他們從故宮裡考據出384種傳統色:中國人驚豔世界的審美!
    妃紅、蒼青、酡顏、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如果你也被這些美麗的名字打動,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進入一個神秘美好的世界
  • 中國傳統色:打撈華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中國傳統色的名稱內斂又隱晦,它們代表的是一個意象,融景融情於一色,見一色則知一秋。是中國古人看待色彩的方式,也蘊含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故宮更是傳統色彩的集成之地,青紅瓦綠的宮景和淡彩質樸的文物,都是中國人千年審美文化和智慧的結晶。
  • 你知道多少種顏色來形容玉的色彩?去故宮尋找中國傳統色
    你知道多少種顏色來形容玉的色彩?有多少中顏色來定義酒的光澤?如果你對顏色很敏感,並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特別是對故宮裡的那些事兒好奇,那一定不要錯過這本《中國傳統色》。近日,中信出版社推出《中國傳統色 :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 帶領讀者在故宮中開啟美的探索。
  • 故宮的384種顏色:中國審美太驚豔
    妃紅、蒼青、酡顏、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如果你也被這些美麗的名字打動,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進入一個神秘美好的世界,叫作:
  • 中國傳統配色,何以成就「高級感」?
    他們翻閱近400種典籍,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文物中,梳理出了完整的384種中國傳統色。為什麼要送你這套《中國傳統色》?三聯獨家福利:再送你《中國傳統色·2021色譜日曆》1套同系列色彩日曆,收錄365種中國傳統色
  • 走進藏地:誠實和極淨的美,是這世間的亮光
    直到最後,我們更加堅信,誠實和極淨的美,永遠是這世間的亮光。每一次尋訪手藝人時,總會想問,傳統的美是否依然適用當下的生活?但在藏人的生活裡,似乎並不存在這個問題。格桑扎西老人笑著說道:「好的地毯,你進門應該對它合十說一聲扎西德勒。累了一天回來,脫鞋踩上去,它會給你按摩。它把你的心提高了,讓你出門時沒有陰雨,看到陽光。」
  • 中國傳統配色,為何倍顯「高級」?
    他們翻閱近400種典籍,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文物中,梳理出了完整的384種中國傳統色。這還是一本古典文學史帶你飽覽「漢字之美」《爾雅》裡面講農耕的候鳥:「秋鳸,竊藍。」鳸就是我們說的燕雀;竊藍,便是淺藍色。
  • 海天霞、天水碧……這些中國傳統色高雅又好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上官雲)海天霞、天水碧、麴塵、松花……你是否會想到,這些「聽上去就很美」的名字與中國傳統色頗有淵源?最近,一本《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火了。它聚焦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色,截至目前,在豆瓣上收穫8.9分的評分。而在該書作者看來,那些古老的中國傳統色,包含著千百年來的東方審美和古老智慧。
  • 院子裡的中國色,美過千年
    · 苔綠 ·瓦簷上,老樹邊,牆根裡,夾縫中,在隨便一個僻靜冷溼的角落,小小的苔蘚,寂寞地開放著。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苔蘚之美,在滿眼的碧綠和清冷。仿佛這碧綠爬上了衣裳,繼而蔓延到整個身心,使身心浸潤在古老而幽深的涼意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蘚之美,還在充滿生機的恬靜悠閒中。當青蔥翠綠鋪滿臺階,一片賞心悅目,自然情趣盎然。小院的夏色,宜靜觀。一張躺椅,一把蒲扇,眼裡是深深淺淺的綠,身清涼,心如常。
  • 夜市丨中國人好「色」,其實是應該根植於骨子裡的!
    朱紅的宮牆與金黃的殿頂 以及數不清的故宮珍貴藏物世間的美色仿佛都藏在故宮裡這本——《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便藉助「色彩」這個切口從故宮384種顏色中領略文化精髓與故宮文創設計師李建明翻閱400部與色彩相關的文獻典籍從幾十萬故宮文物中選取最應時節的96件文物耗時整整2年的時間考據出來自故宮384種中國傳統色
  • 世間最美的顏色在故宮,屬於中國人的故宮色,美到看一眼就忘不了!
    中國顏色長在國人的靈魂裡,它是萬千詩意,美得不可方物,它更是身份的象徵,熱烈高貴。每一種傳統色,都印刻著醇厚的歷史,層層暈染,刻到人的心裡。中國傳統顏色中的51種什麼是中國色? 早在春秋時,便定下「青、赤、黃、白、黑為五方正色。」
  • 值得收藏收錄150種中國傳統色+250種日本傳統色
    今天要介紹的 zhongguose(中國傳統色)及NIPPON COLORS(日本の伝統色)網站分別收錄了所謂的中國及日本前前後後共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品春秋藏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器春秋藏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每到一個地方的博物館,總會去慢慢欣賞,靜靜品讀,看著釉色和器形,或俊逸風雅, 或玉潤奢華的、或簡約清婉,或奔放大氣,一眼千年,驚豔天下,真可謂:「釉色乾坤繪,華器春秋藏「。中國更是因為瓷器之故,讓世界各國家喻戶曉。所以,中國在世界人的眼中就是那個充滿東方神韻美的「CHINA」。
  • 悅讀|《日本傳統色》:自然之趣,生活之美
    日本傳統色:自然之趣,生活之美「春天最美的是黎明的天空……」——清少納言閱讀緣由十二色、二十四色、三十六色、四十八色……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區別?每次面對彩筆,都會被同樣的問題困擾,不知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所以見到這本講述色彩的書,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此外,最近常常遇著身穿漢服的青年男女,想到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都有傳統色的講究,也會好奇漢服的色彩有什麼傳統講究。眾所周知,中日韓在歷史上有文化相通的地方,如今恰好遇見一本講述日本傳統色的書籍,也是一個解惑的好機會呢。
  • 天青色、石榴裙、朱顏酡,這些傳統色彩點綴了故宮,也驚豔了時光
    恐怕世間沒人能數的清,根據文化學者郭浩和故宮文創設計師李健明的考證,光是一座故宮,就擁有384種千姿百媚的顏色。這些中國傳統色,既是中國人定義顏色的方式,更是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然而,中國傳統色散漫難尋,僅可在史籍、詩詞、佛典、醫書中窺得片語,其色譜更無系統傳承。長此以往,傳統色之美將逐漸遺失在故紙碑刻之中。
  • 中國傳統色彩的意境之美
    我們常常可以在書中看到黛色、妃色、丹色等,還有諸如天色已是魚肚白、開到荼靡,等等。審美,不能遺忘中國色。旅遊風景和風情,從來不缺中國色。 01 中國傳統色彩的意境之美傳統色彩的意境之美,在中國古典詩句已浸潤得淋漓盡致,如: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 中國傳統色彩,美的讓人心醉!
    月白、十樣錦、秋香……這些都是中國傳統色彩的名字。中國傳統顏色繽紛七彩,色澤涵蓋領域寬廣細膩。且各色又分別傳遞不同的思想和意義,當顏色不再局限於視覺,它成為了獨一份的孕育十月,有了自己的吉祥寓意。一看到名字就能讓人浮想聯翩,仿佛一幅美景出現在眼前。大概就是千年傳統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