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是一項很吃年齡的運動,但這三位中國男運動員的表現堪稱神跡

2020-12-15 體育小龍說

舉重是一項很吃年齡的運動,或者更精確一點的說,很吃狀態。而舉重運動員的狀態大多數又和年齡有著密切關係,所以說,奧運會的衛冕之中,舉重是很困難的。

2004年雅典奧運會,土耳其19歲的薩吉爾少年英雄,以375公斤的總成績斬落金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年僅23歲的薩吉爾抓舉三次試舉165公斤皆告失敗,此後便逐漸從國際舉壇消失:

2008年北京奧運會,23歲的韓國運動員史載赫憑藉強大的挺舉實力奪得冠軍:

2012年倫敦奧運會,27歲的史載赫在抓舉162公斤時右肘脫臼,重傷離場,此後再也未能恢復到當初的巔峰狀態:

看看這些曾經登上世界之巔的大力士們心碎的樣子和痛苦的表情你就知道,他們有多難受。

但是,中國隊中有三位英雄,創造出過衛冕的神跡。

佔旭剛

佔旭剛,中國著名舉重運動員,1987年從開化縣少體校入選浙江舉重隊,1993年被評為「亞洲優秀青年舉重運動員」。

他是中國第一位連續兩屆奧運會的冠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佔旭剛不但奪得該級別冠軍,而且五次刷新世界紀錄,這也是他運動生涯的巔峰。

2000年雪梨奧運會,佔旭剛連續兩次抓舉失敗,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在總成績上排名區區第四,眼看就要與獎牌無緣。

他直接加重10公斤,向207.5公斤發起了挑戰。奇蹟般地,他挺起了207.5公斤這個不可能完成的重量,並且逼平了第一名。因為體重較輕,冠軍到手。

遺憾的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佔旭剛衛冕失敗後,隨之宣布退役。

龍清泉

龍清泉,1990年12月3日出生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中國男子舉重隊隊員 。男子舉重56公斤級世界紀錄保持者、奧運會紀錄保持者。

2008年8月10日,北京奧運會舉重比賽男子56公斤級比賽,不滿18歲的龍清泉不負眾望,為中國體育代表團贏得了第六枚金牌。

2010年,已經拿遍各種冠軍的龍清泉,開始走向迷茫,而越發成熟起來的吳景彪,則在這個時候取代龍清泉,成為了中國56公斤級的新一哥。

因此倫敦奧運沒了他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吳景彪,很可惜只拿到了銀牌。

2016年4月,龍清泉在時隔6年之後,又一次把成績提高至了300公斤。與此同時,龍清泉也憑藉全國錦標賽冠軍的身份,又重新回到了闊別八年的奧運賽場。

2016年8月8日,龍清泉在一片不被看好之中,強勢以307公斤(抓舉137公斤、挺舉170公斤)的成績奪冠,並打破土耳其神童穆特魯此前保持的305公斤總成績世界紀錄。

8年之後隔代復出再戰奧運還能衛冕,估計這樣的成就,也只有6朝元老王義夫可以相提並論。

呂小軍

三個人裡面,呂小軍是沒有衛冕成功的那個,但是他的經歷成就完全不輸給前兩位。

2012年倫敦奧運會,年已28歲的呂小軍連破抓舉和總成績世界紀錄,以領先第二名19公斤的巨大優勢傲視群雄:

2016年里約奧運會,32歲的呂小軍以抓舉177公斤的成績再次打破世界紀錄,總成績379公斤也追平了自己四年前在倫敦的表現:

但是很可惜,由於對手體重略輕,呂小軍輸了。但我們必須承認,這枚銀牌的含金量,或許比金牌更甚。因為舉重本來就吃年紀。12年就28歲的呂小軍到了裡約已經是32歲的人父,年齡狀態都不在最巔峰,還能把比他小9歲年輕力壯的對手逼到了要舉起比世界紀錄高4公斤的重量才能奪冠的地步。

可以說,僅憑這一點,他的表現甚至要比冠軍更為耀眼。可以說這塊銀牌才是世界第一,說呂小軍衛冕也並不為過。

再次感謝這些舉重的英雄們!

相關焦點

  • 舉重運動員的鐵腰是怎麼練的?
    舉重運動員的鐵腰是怎麼練的? 一些小夥伴可能會問了: 「為什麼舉重運動員需要這麼強勁的腰背呢?
  • 巔峰期堪稱無敵的5位運動員:一位來自中國,第1位有保持兩項世界紀錄
    對於運動員來說,年齡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畢竟隨著年齡增長,雖然技術越來越成熟,但是體能確實是跟不上了,跟新人選手相比,自己的身體素質已經不不能同日而語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巔峰時期堪稱無敵的5位運動員,快來看看大家都認識哪幾個吧。
  • 人稱「佔就剛」,著名男子舉重運動員,你知道他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位舉重選手佔旭剛,佔旭剛,中國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人,人稱」佔就剛「,著名男子舉重運動員,奧運冠軍。他在1993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70公斤級冠軍,並且五次刷新世界紀錄。2000年雪梨奧運會他勇奪77公斤級冠軍,是中國舉重第一個連續兩屆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運動員,也是男子舉重唯一兩次奪冠的運動員。佔旭剛1987年從開化縣少體校入選浙江省舉重隊,1993年被評為「亞洲優秀青年舉重運動員,1994年1月入選國家隊,在70公斤級項目上具備世界超一流水平。在1996年奧運會上,奪得該項目三項冠軍,並破三項世界紀錄,佔旭剛的運動生涯至此達到巔峰。
  • 舉重鞋背後的科學
    關於舉重鞋價值的爭論並不新奇,但是最近,我們已經看到有關鞋類和運動表現的更多研究。一些研究是矛盾的,本文將解釋為什麼很多可用信息必須與一實際方面一起攝取。舉重鞋在關鍵舉重練習中的價值範圍從「幾乎必不可少」到「非常不錯」,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一雙好的舉重鞋是訓練計劃中有價值的補充。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從歷史到目前使用的所有技術的方方面面,以評估舉重鞋如何幫助您在訓練和比賽中脫穎而出。
  • 世界體壇難以被超越的4位運動員:中國一人上榜,不是姚明或李寧
    世界競技體育的發展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堪稱人類奇蹟的運動員,不斷地挑戰人類極限,不斷地更高、更快、更強。很多運動員憑藉著自己的在賽場上的表現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在世界體壇有4位運動員的成就是很難被超越的,中國一人上榜,不是姚明或李寧。
  • 數說奧運:運動員身材「觀賞指南」
    數據團顯然也沒有錯過這場盛宴。為了撰寫《運動員肉體觀賞指南》,我們在團學社招募了16位志願者,用一周的時間搜集了1896-2016共31屆夏季奧運會的獲獎運動員名單,以及最近三屆奧運會(2008北京、2012倫敦、2016裡約)的中國代表團全體運動員的數據。   我們要用數據證明:觀賞肉體也可以是一件很嚴肅的事。
  • 舉重冠軍唐功紅:舉起182.5公斤後,七竅流血身體受損,婚後6年無子
    但是我國實力斐然的體育項目中,有一項很少能夠得到人們的關注,大眾能認知的運動員裡很少出現他們的名字,雖然沒能夠得到太多人的關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項運動當中仍然有許多的精英,為我們的國家拿到了很多的金牌,這項體育運動就是——舉重。
  • 為什麼國家隊舉重運動員的維度比健身房一些人要小,但力量更大?
    陝西省隊我認識一個資格比較老的已經退役的舉重運動員。身高一米七八,體重一百一十公斤。這只是退役後肌肉量下降後的體重,當年比賽的時候,他的體重有一百一十五左右。我和他退役後相識,做過體測,他的骨骼肌含量九十八公斤,聽說當年比賽的時候肌肉含量還要比這更高些。
  • 94年舉重運動員,健碩肌肉成為塑造神話的鎧甲
    94年舉重運動員,健碩肌肉成為塑造神話的鎧甲文/天気菌導語:作為運動員,身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舉重是眾多運動中,對力量要求比較大的項目,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肌肉緊實的大力士,用健碩肌肉塑造著自身的神話。94年舉重運動員,健碩肌肉成為塑造神話的鎧甲。94年出生的他是一名職業運動員,並且在賽場上獲得過諸多的獎項,創造了多次世界紀錄。在IPF世界舉重錦標賽中,他不負眾望奪得了冠軍。創造了164斤組別中,深蹲的世界紀錄和總成績第一的世界紀錄。
  • 凝聚向上的力量——中國舉重2020年度盤點
    這一局面的形成,是中國舉重運動員每年接受近2000例興奮劑檢查的情況下達到的,這在所有項目中都是最多的。這為國家隊營造了良好的備戰環境,但中國舉重人絕不會掉以輕心。強化體能 惡補短板 效果顯現奧運延期的背景下如何科學備戰,轉危為機?國家舉重隊從2020年3月底開始強化體能訓練,提出要做「體能訓練排頭兵」的口號,取得了明顯成效。
  • 最傑出的20位遊泳選手孫楊是中國唯一一個上榜的男運動員
    遊泳比賽作為世人關注的一項重量級賽事,關注度自然也是不低。最近,外國媒體列出近十年來最傑出的20位遊泳選手,能上榜的人無疑都是在這一方面表現出色,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人。作為體育大國的中國,肯定也有著遊泳人才,他們為自己拼搏,為祖國爭光。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下近十年來最成功的遊泳選手,中國兩人上榜,榜首無懸念!孫楊是中國唯一一個上榜的男運動員,不過他僅排在第十位,他的遊泳天賦很高,從小就開始接受專業化的訓練,大大小小的比賽都參加過,可以說是歷經千戰了。教練也是對他滿懷信心。果然不出意料,孫楊第一次在大型比賽上就一鳴驚人。
  • 運動表現:訓練運動員的8個理由
    翻譯整理:美適能健身教育(AFAA中國教育合作夥伴)學習如何訓練運動員遠比訓練一般人群客戶要複雜得多,而且可以說更加充實。指導各種規模的運動員(年輕,成人,新手或精英)涉及許多因素,方式,思維方式和計劃策略。
  • 中國運動員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陳鏡開1935年生於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中國舉重運動員。是新中國體育開拓者。陳鏡開從小喜愛健身運動,1953年從健身運動轉為練舉重,1955年入中南軍區體工隊,後被選入國家舉重集訓隊,成績提高很快,一年間挺舉成績從95公斤猛增到130公斤。1956年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中,他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美國運動員C·溫奇保特的56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這是中國運動員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 東京奧運會:跨性別參加女子舉重!爭議很大!未來又要改規則?!
    哈伯德之所以能參賽,是因為國際奧委會在2015年立下規定:「只要男運動員聲明自己的心理性別為女性,以此生活四年,並且在比賽前12個月體內睪酮濃度低於每升10納摩爾,就能獲得參賽資格」。也就是說,男運動員不需要做變性手術,身上不需要有任何部位改變,只需要用激素抑制藥物來降低睪酮濃度就可以了。
  • 40年舉重教練對半幅度動作的反對
    (攝影:VivianaPodhaiski)我從事舉重運動已有四十年之久了,我可以向你保證,大多數舉重教練都會以頭頂蹲舉來開始教新的舉重運動員,就是這樣!幾次熱身後,它們將先進行幾次的高翻,然後再進行完全高翻挺舉。但是,出色的運動員在第一次訓練中常常可以在全幅度上打好位置。這裡的要點是舉重是一項運動,它不僅需要出色的靈活性,而且還需要力量的發展。
  • 健身科普: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傻傻分不清楚
    健美比賽與力量舉和舉重不同,他們是評估力量或肌肉力量的,健美比賽的參賽者是根據他們的外表來評判的。像肌肉大小、對稱性、比例和舞臺表現等特徵被考慮在內,但運動表現通常不被評估。與舉重和力量舉類似,你可以根據性別和體重等級參加不同的比賽。健美 的其他分支包括健身、健體、形體和比基尼競賽等,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規則。
  • 健身的肌肉男與94kg級別的舉重運動員,肌肉差距有多大?
    健身的肌肉男與94kg級別的舉重運動員,肌肉差距有多大? 發達的肌肉,永遠都是一個人力量的體現,儘管說肌肉發達的人力量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是沒有肌肉的人,力量肯定是比較小的,健身的肌肉男和94kg級別的舉重運動員,他們的肌肉力量都屬於是非常大的,前者是為了健身增肌,不斷去增肌訓練強度和負重練出來的力量,後者則是為了挑戰更高的成績練出來的力量。
  • 舉重運動員的尷尬瞬間,超負荷的重壓之下,可能會導致大小便失禁
    ,但是對於一些運動員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或是一個好消息。身體被二次塑形所有的水上項目,甚至包括舉重運動,都要求展現運動員的整體身形輪廓,所有運動員的身材幾乎都暴露在鏡頭之下,貼身的運動裝備,有過短過小的問題,這些運動服讓運動員們健美的身材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下,讓他們體現出最原始的原始之美,在比賽過程中,因為有一些大幅度或者高難度的動作,有時會導致衣服發生位移
  • 「舉重天才」廖輝:4次打破世界紀錄,奧運會前無故被換,憤怒退役
    在《法制晚報》的報導中,廖輝稱:「還是因為對舉重項目本身的熱愛和對提高世界紀錄的渴望吧。我曾經說過,只有世界紀錄才能刺激我。」 在我國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舉重是一項傳統的體育強項,正是無數優秀的舉重運動員為我國贏得了榮譽和喝彩。
  • 舉重鞋的歷史
    無論您是健美運動和舉重運動,都會考慮是否要擁有一雙舉重鞋。如今,舉重鞋已成為狂熱健身愛好者的時尚配置。同時舉重鞋也是能增加你下蹲幾公斤的一種方式。在田徑運動中,每種運動鞋的設計和功能都會根據賽事的具體情況而不同。在 10,000 米賽事中,長跑運動員不會穿短跑鞋,反之亦然,雖然兩者都是跑步運動。 大多情況下,相似運動的運動鞋並不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