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隊舉重運動員的維度比健身房一些人要小,但力量更大?

2020-12-16 跳寶寶的家常事

陝西省隊我認識一個資格比較老的已經退役的舉重運動員。身高一米七八,體重一百一十公斤。這只是退役後肌肉量下降後的體重,當年比賽的時候,他的體重有一百一十五左右。我和他退役後相識,做過體測,他的骨骼肌含量九十八公斤,聽說當年比賽的時候肌肉含量還要比這更高些。

作為一個將近一米八,有純肌肉九十二公斤,在被厚脂肪包裹的一個巨漢,你說他的維度小?我四十四臂圍的手臂也就比他的胳膊一般粗點。而且,你是沒有見過他的腿和腰腹,那才是真正的怪物。四百斤的槓鈴深蹲蹲到最底下,膝蓋還要彈兩下。

三百多斤做肩後推舉。而這樣的他的職業生涯也就止步於陝西省,可以想像站在奧運賽場上的都是是怎樣的怪物。說這麼多就是想給你說,舉重運動員擁有和頂級健美運動員相媲美的體型,但並不會把每塊肌肉練得特別大,特別的漂亮,兩者的用途不同。更何況是和健身房的一群渣渣比,他們在健身房練,其他人除了張大嘴圍觀外,不會有任何其他的動作。

你的這個對比根本就是拿螞蟻和大象做比較,什麼時候等你真正見過參加過比賽的「國家健將級舉重運動員」,你才會發現,那個體型和力量,專業運動員就是專業運動員。

說到肌肉質量不同,這其實是謬論,人類都是碳基生命,人體的構成都是一個物質,就算運動類型不同,也不會變態。肌肉質量怎麼會有區別?難道說有的肌肉質量差,有的肌肉質量好?肌肉其實是白肌和紅肌構成的,一個耐力肌,一個力量肌,訓練方法的不同會使兩種肌肉含量不同。長跑運動員白肌多,舉重運動員紅肌多。這不是肌肉質量的優劣,而是我運動模式和我需要什麼類型運動表現的差別。

人體力量大致取決於兩個方面,神經募集肌纖維的能力和肌纖維的橫截面積,再加上動作技巧這三個方面整體上解釋了健美和舉重力量水平的不同。由於訓練目的和比賽規則不同,舉重和健美訓練方式上有著本質不同,舉重由於有重量級別的限制,更注重於神經募集能力和運動技巧上的訓練,而健美運動更傾向於肌肉橫截面積和肌漿質。由於人體有強壯係數的限制,無法無限的增長肌肉,最終的結果表現出兩種運動在某個動作上的力量差異。

這個問題就好像博爾特天天訓練為什麼遊泳比不過孫楊,李娜世界冠軍為啥羽毛球打不過林丹,這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運動,健美訓練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肌肉的視覺效果,通過肌肉緯度實現,啞鈴槓鈴只是他訓練肌肉的工具。舉重運動員訓練的目的就是指定動作舉起更大的重量,兩者雖然在部分訓練上使用了同樣的方法,但訓練目標是有根本差異的,不能說都是跑步,博爾特為啥和基普喬格差別那麼大。

緯度不緯度的得看重量,你拿160斤的健美運動員和65公斤級的舉重運動員比,體重就差30斤,這麼比沒什麼意義。至少訓練方式是不同的,健身練的是某處肌肉或肌群的單獨發力,比如我練二頭肌,身體要保持穩定,不能晃動,就是不能藉助身體其它的肌肉彎舉啞鈴,只靠二頭肌單獨完成。舉重槓鈴的重量過大,講究的就是全身肌肉的協調發力,調動全身力量舉起槓鈴。健身的肌肉好看但沒有舉重運動員的肌肉實用。

能入選國家隊的,除了男足,其它國家隊隊員都是萬裡挑一的超人。特別是舉重,運動員的關節和肌肉要求極高,而且舉重的技術要求也非常非常高。健美只是單純的刺激增大肌肉的維度和線條,達不到舉重的技術要求。世界大力士也沒有舉重運動員舉起的重量大。舉重的技術很重要。

舉重的技術需要強大的神經去完美控制肌肉和關節去舉起大重量。這種神經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神經才會達到完美控制肌肉去舉起大重量。健美運動員的神經不是用來控制肌肉和關節去舉重的,而是控制肌肉更充分的收縮,讓肌肉得到充分的刺激,然後讓肌肉增大增粗。除去控制肌肉的神經,舉重運動員的肌肉與健美運動員的肌肉,肌纖維,肌肉細胞沒有多大差別。只是控制肌肉的神經差別巨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舉重運動員的肌肉維度小,力量卻大得多?
    此處所指的健身房中肌肉緯度大於舉重運動員的人,應為健美者,健美和舉重是力量訓練的方式,但訓練目的不同。練習健美操和舉重的人,肌肉都是採用力量訓練的結果,單純的說力量比重量,很多人可以做到,但是技巧比重量更重要。
  • 肌肉的秘密:力量和圍度什麼關係?為啥圍度小的人力量還大? - 體態...
    01引言看到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國家隊舉重運動員的維度比健身房一些人要小,但是力量卻大得多,是肌肉質量的不同嗎簡單的說就是,舉重運動員他訓練的就是重量啊!文章主要內容簡介:●你覺得圍度小,也許並不小●怎麼訓練提升力量和圍度?
  • 凝聚向上的力量——中國舉重2020年度盤點
    這一局面的形成,是中國舉重運動員每年接受近2000例興奮劑檢查的情況下達到的,這在所有項目中都是最多的。這為國家隊營造了良好的備戰環境,但中國舉重人絕不會掉以輕心。強化體能 惡補短板 效果顯現奧運延期的背景下如何科學備戰,轉危為機?國家舉重隊從2020年3月底開始強化體能訓練,提出要做「體能訓練排頭兵」的口號,取得了明顯成效。
  • 運動員的體測,不是健身房的全能考核|GymSquare
    運動員的體能測試要求,看起來和健身房的全能考核無二。簡單來說,就是為運動員跑、跳、投、舉等動作,而服務的身體能力。去年,在GymSquare《男籃世界盃輸了,也輸在健身房》一文中,具體討論了男籃世界盃失利在於體能缺失。時任國家隊主教練李楠認為,在戰術技術以外,身體素質的差距制約了比賽勝負。
  • 舉重運動員的鐵腰是怎麼練的?
    舉重運動員的鐵腰是怎麼練的?還記得在呂小軍的一個訓練視頻中 他扛起60公斤的槓鈴,連做了8個背部伸展 最後還在頂端懸停了30秒鐘 彈幕裡齊刷刷一片「鐵腰」、「鈦合金下背」的讚美聲 這腰背力量確實讓人羨慕
  • 健身科普: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傻傻分不清楚
    都是大塊頭的猛男,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如果你不是專業健身人士或資深健身愛好者,可能是很清楚它們的區別,因為進行這些訓練的人都是天天與「鐵」為伍。今天就給各位科普一下,看看想要健身的你最適合哪種力量訓練?找出健身、力量舉重和舉重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的好處。
  • 舉重腰帶的歷史
    註:此文章面向運動健身者由於力量舉、CrossFit和奧舉的日益普及,相信大部分人都對舉重腰帶都非常熟悉。舉重腰帶是支撐腹部,保持腹內壓很好的工具。今天我們就將探索舉重腰帶的歷史,從古代神話至今,腰帶遠不是新鮮事物,它一直是訓練者的好朋友。
  • 舉重鞋的歷史
    舉重技術兩個基本要素對舉重鞋設計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最終,他們成為舉重鞋設計演變的驅動力:2)舉重運動員運用「運動學環節」(軀幹,大腿和小腿)從預備姿勢到舉起槓鈴的姿態變化。從1929年開始,國際舉重聯將舉重比賽項目從五個減少到三個,分別為純力量的推舉、結合速度和力量的抓舉、挺舉。推舉動作最初旨在測試手臂和肩帶的肌肉力量。
  • 女舉國家隊創新體能訓練模式 「玩」拳擊強化核心力量
    國家舉重隊在寧波鄞江訓練基地已轉訓7周,其間,隊伍對體能訓練常抓不懈,不斷嘗試創新體能訓練方式方法,以求達到最佳效果。「疫情期間封閉集訓,隊員們需要一些新的訓練內容來激活肌肉與神經,甚至發洩一些情緒。嘗試拳擊訓練就是希望在一個『玩』的過程中,提升她們的核心力量和心肺功能,把負面情緒發洩出來。」
  • 訓練頻率:它如何影響力量的增長
    為什麼要進行頻率的研究(研究背景)? 力量舉是一項相對年輕且規模較小的運動,因此很少有人進行專門的研究,尤其是對於高水平的受試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為了檢查健康狀況,生活質量或類似健康參數的改善,許多關於力量訓練的研究都是針對初學者或未經訓練的人所進行的。而另一些研究是關於使用力量訓練作為主要運動的補充以優化其運動員表現的。
  • 人稱「佔就剛」,著名男子舉重運動員,你知道他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位舉重選手佔旭剛,佔旭剛,中國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人,人稱」佔就剛「,著名男子舉重運動員,奧運冠軍。他在1993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70公斤級冠軍,並且五次刷新世界紀錄。2000年雪梨奧運會他勇奪77公斤級冠軍,是中國舉重第一個連續兩屆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運動員,也是男子舉重唯一兩次奪冠的運動員。佔旭剛1987年從開化縣少體校入選浙江省舉重隊,1993年被評為「亞洲優秀青年舉重運動員,1994年1月入選國家隊,在70公斤級項目上具備世界超一流水平。在1996年奧運會上,奪得該項目三項冠軍,並破三項世界紀錄,佔旭剛的運動生涯至此達到巔峰。
  • 健身的肌肉男與94kg級別的舉重運動員,肌肉差距有多大?
    健身的肌肉男與94kg級別的舉重運動員,肌肉差距有多大? 發達的肌肉,永遠都是一個人力量的體現,儘管說肌肉發達的人力量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是沒有肌肉的人,力量肯定是比較小的,健身的肌肉男和94kg級別的舉重運動員,他們的肌肉力量都屬於是非常大的,前者是為了健身增肌,不斷去增肌訓練強度和負重練出來的力量,後者則是為了挑戰更高的成績練出來的力量。
  • 舉重冠軍被業餘格鬥選手KO,肌肉真的有死活之分嗎?!
    「健身房吃粉練出來的,都是死肌肉,看著嚇人其實沒啥實用性。」每次看到類似的的言論,你是不是都有把說這話的人拎出去暴打一頓的衝動。
  • 舉重冠軍被業餘格鬥選手KO,肌肉真的有死活之分嗎?
    「健身房吃粉練出來的,都是死肌肉,看著嚇人其實沒啥實用性。」每次看到類似的的言論,你是不是都有把說這話的人拎出去暴打一頓的衝動。去年的8月20號,他在咖啡館與業餘MMA綜合格鬥運動員Anar Ziranov起了爭執。原因是Anar表示MMA格鬥最強,而Andrey認為在健身房練力量更讓人強大。
  • 力量舉硬漢的青睞之選:SSB安全槓鈴深蹲,適合健身新手用嗎?
    近些年國內健身房引入了不少比較實用的訓練器械,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SSB安全槓鈴。它非常少見卻又很獨特,尤其是對下肢訓練愛好者而言,經常會糾結於這樣的問題:SSB安全槓鈴深蹲,訓練效果是不是不如槓鈴深蹲呢?
  • 為什麼一些健身擼鐵的人長肌肉了就認為自己的運動能力提高了呢?
    為什麼一些健身擼鐵的人長肌肉了就認為自己的運動能力提高了呢?先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擼鐵本身就是運動。你們想說,健身房裡常年揮汗如雨的人都在休息呢?沒有運動能力的人叫什麼?睡得安穩嗎?或者你認為只有馬拉松籃球屬於體育運動嗎?
  • 94年舉重運動員,健碩肌肉成為塑造神話的鎧甲
    94年舉重運動員,健碩肌肉成為塑造神話的鎧甲文/天気菌導語:作為運動員,身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論是參與哪一個項目,都需要健身,尤其是力量型的,更需要高強度科學的鍛鍊,才能成為賽場上的王者。舉重是眾多運動中,對力量要求比較大的項目,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肌肉緊實的大力士,用健碩肌肉塑造著自身的神話。94年舉重運動員,健碩肌肉成為塑造神話的鎧甲。94年出生的他是一名職業運動員,並且在賽場上獲得過諸多的獎項,創造了多次世界紀錄。
  • 40年舉重教練對半幅度動作的反對
    (攝影:BruceKlemens)儘管舉重運動員穿著低幫鞋,幾乎沒有橫向支撐,但舉重運動中腳踝受傷的發生率幾乎為零,我從未見過。這種人工加固是否有可能影響肌腱正常運作的能力,從而在關節上施加更大的壓力?而且,正如Jud Logan會告訴你的那樣,還存在鍛鍊不當的問題。
  • 「舉重鏈」是一種健身裝備,正確使用可提升訓練效果
    健身裝備小科普又來了!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給大家科普一些有關健身裝備的相關信息,很多朋友表示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對於自己的健身訓練也有很大幫助。本次的文章中又是一篇以科普為主題的,這回的主角是舉重鏈(Weightlifting Chains),一種簡約而不簡單的健身輔助裝備。
  • 壯漢當街被拳擊手打死,健身房練的都是死肌肉?
    力量舉選手和MMA選手鬥毆致死去年的8月20號,力量舉三項全能世界冠軍Andrey Drachev在咖啡館與業餘MMA綜合格鬥運動員Anar Ziranov起了爭執。原因是Anar表示MMA格鬥最強,而Andrey認為在健身房練力量更讓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