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擁有一款「青島金花」產品到成為「金花」企業,從「計劃」到「市場」,這家走過70年歷史的老國企成了新「金花」——
青食:「金花」蝶變
在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城陽區工廠的一間會議室內,一座頗有年代感的座鐘仍滴滴答答地走著。黨委書記、總經理仲明把座鐘視為青食最重要的「文物」,因為這是1989年「青食牌鈣奶餅乾」獲得「青島金花」產品榮譽稱號時的獎品。當年一同獲獎的很多品牌早已在市場化大潮的衝刷下銷聲匿跡,而青食卻在時隔31年後,再次上榜青島20家製造業企業「金花」培育名單。
從擁有一款「青島金花」產品到成為「金花」企業,從「計劃」到「市場」,這家走過70年歷史的老國企成了新「金花」。近年來,青食已發展成為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餅乾十強企業。2017年至2019年,青食全線開拓市場,利潤在三年內翻了一番,2019年利潤過億元,正式開啟了轉主板IPO之路。
青食黨委書記、總經理仲明。
在仲明看來,以效益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是青食屹立70年的「秘訣」。正是在市場化改革浪潮當中不斷「破繭」與改革,青食才抓住了一個又一個「蝶變」新機遇。
改革在繼續。2019年起謀求登陸主板市場的青食離A股的「大門」越來越近。仲明認為,在跨國巨頭林立的食品行業,資本將賦予青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家70年歷史的老國企還在不斷進化,「我們要做百年企業。」仲明說。
走向市場
青食誕生於「計劃」。新中國第一家生產鈣奶餅乾的企業——青島食品廠於1950年成立。上世紀60年代初,為應對嬰幼兒營養不良造成的佝僂病、貧血病。根據嬰兒發育所需營養配方的「青食」牌鈣奶餅乾被列入當時計劃供應兒童食品。此後的整個七八十年代,青食鈣奶餅乾都風靡一時,四兩糧票換一包油紙包的鈣奶餅乾成為很多老青島人童年的「奢侈品」。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達能等國外食品行業巨頭率先衝進中國市場。到了90年代,中國老百姓已實現了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歷史跨越,物資逐漸充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青食生產車間。
一夕一變,計劃體制內的國營食品廠從「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到「門前冷落鞍馬稀」,開始走向沒落。市場,給眾多國有企業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
從「計劃」走出來的國企,如何在市場化浪潮中立足?青食的選擇是改革。身處困境的青食踏著改革的時代鼓點,衝破體制機制「枷鎖」,開始了從「計劃」到「市場」的探索。
1984年,當眾多企業對著「合資」這個新名詞躊躇良久之時,青食與日本日清食品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餅乾合資企業——青島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借力外資實現了技術升級與市場拓展;1992年,青食成為山東省第一批股份制改制企業,開始嘗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全員合同制,打破鐵飯碗,取消鐵工資,逐步推進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
體制機制上的改革賦予青食更多推翻自我的可能性。在眾多國營食品廠或破產倒閉、或私有化的時代背景下,改革釋放的能量讓青食始終立足於滾滾向前的市場化大潮中,直至今天。截至目前,青食已初步形成了以鈣奶餅乾及衍生系列產品為主,早餐餅乾、休閒餅乾、「海友」花生醬、紅豆餡、水果罐頭和燕麥片綜合發力的多品類產品線。產品遠銷至日、韓、澳大利亞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從「計劃」走到「市場」,青食以不斷突破自我的改革作為核心「武器」,不斷探索國有企業在食品行業發展的邊界,也是充分競爭領域行業內國有企業突破體制機制束縛、向市場要發展的一個時代縮影。
走到「線上」
青食最為人所知的「紅黃」相間的包裝設計是時代的烙印。仲明告訴記者,在60年代,黃色和紅色象徵太陽和光芒,所以青食最初的包裝以紅色、黃色為主色。而現在,青食不同系列的產品外包裝五顏六色,圖案也豐富多彩。外包裝的改變是時代變遷的象徵,衝破體制「枷鎖」的青食也一直保持著革新的基因。
青食生產車間內正在生產鈣奶餅乾。
今年6月,在一場熱鬧的線上直播中,青食生產的殼寡糖鈣奶餅乾「亮相」,得到了不少「線上」網友的青睞。事實上,這個場景也是青食在產品研發、銷售渠道等方面不斷革新的一個寫照。
青食的當家產品鈣奶餅乾誕生於1960年,60年經久不衰的背後是不斷創新的產品思路。「一定要嘗嘗我們新出的殼寡糖鈣奶餅乾,這款產品是我們和青科大的科研團隊共同研發的。」仲明說,消費者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追求「吃得健康」,青食的產品策略也在隨之更迭。殼寡糖鈣奶餅乾是青食與青島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的成果,主要採用以深海蝦蟹殼提煉的殼聚糖經酶解等新生物科技原料製作,也是鈣奶餅乾的衍生系列產品。另外,青食還研發生產了異麥芽酮糖鈣奶餅乾、黑芝麻鈣奶餅乾等主打健康概念的功能性餅乾產品。
除了產品本身,充分開拓銷售渠道也是食品行業發展的主要命脈。面對激烈的「線上」市場爭食,青食也開始主動出擊。
大刀闊斧。青食將全資子公司青島天源科貿有限公司直接變身為網絡營銷公司,主攻線上渠道拓展。2018年,青食股份成立了由年輕員工組成的創意小組,掀起頭腦風暴。2019年,進駐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打造屬於青食股份自己的直播「網紅」。運營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加大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的營銷投入。現在,青食的線上渠道已初具規模,電商收入在2017年至2019年以每年50%的速度連續增長。2020年以來,青食新開拼多多、雲集2個線上渠道,在官方微博、「青島食品1950」「青食那些事兒」公眾號、論壇等新媒體平臺徵集新品試吃官等,開展線下主題營銷活動。
走到「線上」的青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仲明透露,未來青食將逐步加大「線上」渠道的拓展力度,使電商收入成為青食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走向資本市場
改到深處是產權,走過70年的青食開始謀求亮相資本市場,步入發展新階段。
在2018年登陸新三板後,青食於2019年4月正式啟動轉主板上市計劃。競爭白熱化的食品行業跨國巨頭林立,在仲明看來,資本將賦予青食在強手如林的市場格局中打拼的底氣。
2020年3月3日,青島食品向青島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獲受理。6月,完成青島證監局上市輔導備案驗收意見,募投項目可研性報告經集團審核通過,及時報市發改委等部門備案:同月向證監會提報上市材料。通過上市資本市場運作,將資金投入到智能化工廠改擴建、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研發中心建設3個項目方向。
借力資本,青食將不斷完善產業鏈,謀劃產供儲銷體系一體化布局。「現在青食不僅有餅乾,還有花生醬、香油、水果罐頭等產品,未來我們還要進一步跳出餅乾行業,開拓嬰童食品等產品品類。」仲明介紹,青食將儘快啟動嬰幼兒輔食生產許可認證,開始進軍嬰童食品行業,尋找新的產品增長點。
在市場布局方面,多年以來,青食股份深耕山東市場,形成了以山東省為大本營、以河南和江蘇等省份為兩翼的市場發展格局。從京津冀到東北再到江浙滬,青食已經在全國形成銷售網絡,進駐利群集團、華潤萬家、樂購、永輝超市等各大流通渠道,青食在不斷夯實國內市場布局。
「作為民族工業品牌,我們也希望能夠走出去。」仲明坦言,面對今年上半年的海外疫情,青食利用廣交會等重要展會,藉助阿里巴巴海外站等尋找新客戶合作,目前正在重點開發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市場,並已開始向韓國出口鈣奶餅乾。資本助力下,走過70年的青食,下一站將是海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