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受歡迎的零食,堅果必須榜上有名。
好像再不愛吃零食的人,如果追劇的時候桌上恰好擺放著一些堅果,也會吃上幾顆。
大部分,是嘴上說著不吃,可是只要一吃堅果就停不下來的,直到垃圾桶表面的堅果殼已經溢出不少,「我怎麼吃了這麼多?」
作為健康零食,堅果名副其實,是著名的低GI食物,可以帶來非常不錯的飽腹感。果實中富含多種有益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食用還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從外表來看,堅果並不像蛋糕那般極具誘惑,第一次見指甲縫大小的松子,想不通為什麼要買松鼠吃的零食,結果一吃就停不下來了。
一顆呈自然暖黃色的果仁,松油的清香在口中翻湧,細滑的碎粒頓時變得清甜,可太喜歡了。
作為健康零食,堅果名副其實,是著名的低GI食物,可以帶來非常不錯的飽腹感。果實中富含多種有益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食用還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巴旦木/扁桃仁
最喜歡的,可能是巴旦木了,個大且飽滿,胖嘟嘟的身材嚼起來硬脆的,咬合之下,有濃濃的奶脂味和淡淡的杏仁香。
巴旦木有許多名字,比如扁桃仁、薄殼杏仁。巴旦木是學名,從波斯語Badam音譯過來。
巴旦木喜歡生活在溫暖、乾旱的地區,發源地是在西亞至印度。我國最大的巴旦木產地就在新疆喀什,引入新疆栽培有史可考約在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美國所產的扁桃仁初次引進中國時,採用「美國大杏仁」作為商品名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於是更名為「扁桃仁」。
扁桃仁可不是什麼桃仁,也不是杏仁。杏仁是落葉喬木植物杏或山杏的種子。
扁桃仁為薔薇葉植物桃的種子,經歷6個月的生長自然成熟開口,收集果核,自然風乾10天便可以甄選成扁桃仁。
植物的清香在口中炸開,還伴隨著低溫烘烤產生出淡淡的醇香,餘留的只有清甜。幾顆下來毫無負擔。
腰果
腰果讓人又愛又恨,飽滿的月芽兒形果仁,愛它的絲滑細膩,天然香氣在口腔中久久不能遺忘。恨它,誰讓它富含油脂,吃多了胖。
原產於南美的腰果,如今遍及東非和南亞各國。尤其是越南、巴西、印度等地產出的腰果佳口感和營養在全球首屈一指。
如果你去過腰果的盛產地,就能看到水果攤上外表顏色鮮豔,形狀類似大個頭的彩椒,這也是腰果。
除了我們熟知的那部分可以直接食用的堅果外,腰果還有一個由花託發育而成「假果子」,稱為「腰果蘋果」,酸甜多汁,富含水分、糖類和維生素。
外表鮮豔的假果子,其實是為了吸引動物食用。這樣腰果蘋果下面的腎形種子,腰果就可以被保護得好好的,不被動物吃掉。
在巴西,腰果蘋果不僅是水果攤上的常客,也經常用來榨成非常受歡迎的腰果蘋果飲料或者製作成果醬。在印度,腰果蘋果也能搖身一變為果酒。
由於腰果的真果果殼帶有腐蝕性物質,因此剝殼前要經過曬乾、火烤,除去毒性再由工人取果仁,不僅是個真正的功夫活兒,這種腐蝕性汁液直接接觸皮膚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或被灼傷。
印度是腰果的第一大產地,越南第二,工人們的手由於常年接觸新鮮腰果,受果殼「毒害」而手部受損。
吃個腰果不容易,炭燒、鹽焗、蜂蜜腰果最饞人。木炭烘烤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腰果的香氣,只需適量的食鹽提味,和果仁的松香味融合在一起,來一杯越南當地的咖啡再好不過。
夏威夷果
那些年被欺騙過的食物名字,夏威夷果算一個,因為它其實來源於澳大利亞。
關於名字的故事,要從19世紀說起。在澳洲當地,夏威夷果並沒有廣泛種植,主要是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這種堅果有毒,不能吃。
直到有一個小男孩嘴饞偷偷嘗試之後竟然安然無恙,從而這種堅果才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並在夏威夷得到廣泛種植。
陽光充足、雨水豐沛的地方特別適合夏威夷果的生長,一經銷售,捕獲了萬千吃貨的芳心,於是就被「名正言順」地稱之為夏威夷果。
圓嘟嘟的模樣和踏實的奶香氣也確實足夠誘人,風味和口感比起腰果來毫不遜色,清香爽脆,淡淡油脂味配合大顆果仁,心中充滿著飽足的治癒感。
口味可以說說五花八門,混合著唾液的自然原味、奶香味、奶油味等等,嚼起來不要太爽。
原味口感相對來說會很清淡,一口下去脆脆香香,就是天然堅果自帶的清香。
經過調味的夏威夷果,年輕人最愛的還是奶油味,長長的配料表充斥著香精,但架不住有甜味。在開口處,用力旋轉一下,一個個根本停不下來。
開心果
基本都開口、好剝不費勁,那必須得是開心果了。吃開心果會不會變開心尚未可知,但果仁翠綠飽滿,成熟的開心果種殼自然開裂,人們能直接看到它「心裡」。
開心果的官方名稱叫做「阿月渾子」,起源於西亞,栽培歷史3500年左右。伊朗目前是開心果最大產地,佔了年開心果生產量的50%以上,波斯國(古代伊朗)國王將它視為「仙果」。它最常出現的場合就是逢年過節的茶几上和親朋好友的聚會上,甘甜香脆,休閒磨牙必備。
榛子
榛子到底是起源於哪,貌似還沒有一個定論。我們祖先食用榛子的歷史非常悠久,考古人員在舊遺址中發現了榛子和榛子殼。在清代,就有專門為皇室提供高質量的榛子的「御榛園」。
榛子一直都是小眾的堅果,直到西方甜品的風雲突起,尤其是榛子巧克力一下子捧紅了榛子。不過,榛子蛋糕這些甜品中用的不是中國本土原生長的平榛和毛榛,大多是歐洲的榛子,皮薄個大。
科學家發現,榛子特殊的香氣是來自一種叫做「庚烯酮」的物質,加熱後能散發出幾百倍的香味。
所以啊,榛子和巧克力是絕配!!!
據說著名品牌Nutella榛子巧克力醬的誕生是因為當時義大利西北部的可可豆供應不足,費列羅公司決定用榛子來代替一部分可可,於是就有了榛子醬。
雖然熱量奇高無比,但大家還是絲毫不減對它的熱情,塗麵包片是最常見的吃法,當然還可以配上各種甜點,只要有榛子巧克力醬的存在,任何麵包都會好吃增倍。
在西餐中,榛子仍然是重要的原料。土耳其、義大利和西班牙是榛子的主要產區,土耳其壟斷了全球70%的榛子產量。
吃起來相對麻煩,但有很解饞的當屬碧根果了,常見的碧根果很多都是奶油口味,再加上它殼薄可以徒手吃,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
跟碧根果比,山核桃更圓更小,油脂含量也很豐富,會有一定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
堅果的酥酥脆脆,堅果不用多說也知道多好吃了,早餐吃幾顆腰果或者扁桃仁,搭配牛奶。下午茶可以屯一些堅果棒,好幾種堅果混合在一起,直衝上顎,冬天,就是要塞滿堅果穩穩過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