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夜♥話 寧夏新聞網 收錄於話題#【夜話】16個
上周終於下定決心清理下家裡不常用的物品,爬高就低大半天,光許久不穿的舊衣物就整理出一大袋。仔細想想,家裡好像還囤積著很多無用的雜物。總想著還有用的時候,捨不得處理,結果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多,其實有些東西可能一年半載都沒動過,甚至都忘記了它們的存在。
日本作家舛田光洋說:「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如果你的房間髒亂不堪的話,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好運』『夢想』都會溜走。」
我們總是在給生活做加法,以為加的東西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卻不知這些過度的物質、欲望往往讓我們深感疲憊。真正會生活的人,是懂得為生活做減法的人,明白自己在乎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哪些東西該果斷丟棄。生活需要來點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才能改變看不見的生活。
1
一個人的自由之路無非有兩條,給能力做加法,給欲望做減法。
有個朋友熱衷於買奢侈品包包,一直以為她經濟條件不錯,直到有一天她找我借錢,才聽其他朋友說她為了買包透支了好幾張信用卡,已經找了一圈朋友在借錢。
曾有消費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90後,正在被各種各樣的信用卡、花唄、網貸「綁架」。明星網紅同款、聯名款、限量款、最新款......你會發現,在巨大的誘惑下,一些人已經被欲望綁架了。物質永遠都追求不完,而這種拆東牆補西牆、透支著未來的生活會讓你焦慮不堪,你永遠不快樂。
欲望如果環環相連、無休止的話,那你肯定是變得手忙腳亂,最後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所以,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要為自己的欲望做減法。
人生在世,最難得的是保持一顆乾淨通透的心,內心簡單的人,更易獲得真正的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慢慢會明白,外在的虛名浮利並不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健康安穩的生活,以及家人的平安和陪伴,才是我們奮鬥的最終歸宿,才會讓我們真正感到滿足和心安。
2
有人說,生病的時候,才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其實不必等到生病,缺一次錢就曉得了。也有人說,哪些人真正值得交往,給他借一次錢就明白了。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我們的朋友也與日俱增,但真正擔得起「朋友」二字的,不過寥寥幾個。年紀越大,越要為自己的社交圈做減法。
我認識一位媒體朋友,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晚上、周末要值班。很多次朋友邀約,他都時間不趕巧,幾年下來,幾乎沒有什麼社交活動。但他說,正因為社交少了,他才看清了身邊朋友的真假:有些朋友必須靠著酒肉飯局維繫,三五個月不聯繫,就慢慢走散了;而另一些朋友,不管多久不見面,依然可以推心置腹。
微博上看到一句話:「無意義的合群和無意義的社交正在拖垮我們的生活」,我深以為然。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是在社交,是在維繫人脈,其實只不過是在消耗自己,浪費時間。放棄無用社交,把時間留給自己和最親近的人,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消遣。
所以,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的交際圈,去除一些表面的「人脈」,給自己的「朋友圈」做個減法,只有決定斷舍離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真正重要的人是誰。
3
聽過一句話:「你能傷害的,都是愛你的人」。因為父母反覆叮囑一件事,就不耐煩地衝他們發脾氣;因為給孩子講題她沒聽懂,就怒氣衝衝地兇他們……
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減去一些「壞情緒」,多留一些「好情緒」。對待陌生人如此,對待親人更是如此。每個人都會有壞情緒,但是請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尤其別把壞情緒,留給最親的人。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每個人都有脾氣和情緒,但是別人沒有理由一直承受你的壞情緒。有矛盾就及時化解,有問題就想辦法來解決,學會給「壞情緒」做減法,對人對己都是好事。人到中年如果還被情緒困擾,便很難看到生活的美好之處,只有減去這些壞情緒,我們才能看到人生的彩虹,才能重新煥發人生的光彩。
我們總習慣給自己的生活做加法,不斷添加負擔更多的東西,最後被壓得喘不過氣。其實,時不時做做減法,放下勞神的東西,你會發現,原來簡單,才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難得的。
老人常說,人生需要有舍有得。學會給生活做減法,讓那些傳播負能量以及不能給自己帶來正確價值觀的人和事都離開自己的世界。你要相信,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王雪玲)
原標題:《【夜話】學會給生活做減法,你所失去的終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