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學會做加法,生活學會做減法!未讀 | 未來·電臺

2020-12-21 澎湃新聞

人生學會做加法,生活學會做減法!未讀 | 未來·電臺

2020-05-08 0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未來主播:牛喬飛(河南大學)

5/07/2020 No.623期 未來電臺總第771期

>未來網官方微信首播<

從前有一個廚師,工作穩定,家庭幸福,很是知足快樂。然而有一天他拾到一個口袋,裡面有99個金幣,幸福的生活從此結束,因為他覺得應該有100個金幣,現在丟了一個。於是他花了很大力氣去尋找結果,一無所獲,後來他決定努力工作,掙回這個丟失的金幣,就這樣他一夜之間失去所有的快樂,成為愁苦的「99一族」。

故事頗有幾分諷刺,但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生活的目標往往受著外部世界的左右,而自己的心靈也就跟著震蕩、迷失。我們終日忙碌只為追求那毫無意義的「1」,卻忘記身邊已經擁有的「99」。我們從一生下來就開始過「加法生活」:在幼兒園我們就被告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小學中學為了分數和擇校,我們發力競爭;大學還沒畢業,我們就忙著找工作;找了工作我們又私下較勁,只求更好的薪水和職位。

直到有一天我們有了車子,有了房子,有了事業,卻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快樂。因為我們有了吉利,想要奧迪;有了公寓,想要別墅;當了經理,想做老闆……我們總是不滿於現狀,想要擁有更多,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擁有這一切時,我們開始意志消沉,開始抱怨這個世界的公平。殊不知,人生學會做加法的同時,要學會給生活做減法。

人的內心就像一棟新房子,剛搬進去時都想把所有的家具和裝飾擺在裡面,結果到最後發現這個家擺得像胡同一樣,反而沒有自己舒服待著的地方。當我們無休止的忙碌無休止的熬夜,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親情和友情。

人一過而立之年就要學著用「減法」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在30歲之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斷的從這個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東西。30歲之後人就應該學會用減法生活,也就是學會那些捨棄不是你心靈上真正需要的東西。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當你春風得意睥睨天下,請學會低調做人,把優越感讓給別人;當你被人刁難怒火攻心,請放下怨念,把仇恨寫在沙灘上;當你遭遇不幸消極抱怨,其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當你追憶過去,悔恨相加,請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為打翻的牛奶痛哭;當你行色匆匆不知所向,請放慢腳步,等靈魂趕上來。

人生如茶空杯以對才有喝不完的好茶,你想喝嗎?那就給生活做做減法吧。

想。

本文來源:樵夫《人生學會做減法》。音頻為未來網原創錄製(如需轉發請聯繫我們獲取授權)。

原標題:《人生學會做加法,生活學會做減法!未讀 | 未來·電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對生活做減法,快樂才會變加法
    睜開眼睛,又是新的一天,每天的我們,忙忙碌碌勞苦奔波,仿佛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人生的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了匆匆忙忙。
  • 為生活做減法的人,才能為幸福做加法!
    生活的欲望就像是看不見的無底深淵,裡面充滿了讓人無法抵抗的魔力,當你想要得到所有的東西時,才發現在生活的重壓下心力憔悴,陷入生活的泥濘裡無法動彈,在人生路上駐足不前,眼看別人蓋高樓宴賓客,你卻獨自躲在屋簷下抬不起頭!
  • 負重前行中的中年人,要學會給生活做減法
    卷首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自由之路無非有兩條,給能力做加法,給欲望做減法。" 人到中年,往往負重而行,許多人都被房貸、車貸、子女教育成本、生活成本四座大山壓得抬不起頭來,常常哀嘆生活如此不易。
  • 【夜話】學會給生活做減法,你所失去的終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日本作家舛田光洋說:「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如果你的房間髒亂不堪的話,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好運』『夢想』都會溜走。」 我們總是在給生活做加法,以為加的東西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卻不知這些過度的物質、欲望往往讓我們深感疲憊。真正會生活的人,是懂得為生活做減法的人,明白自己在乎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哪些東西該果斷丟棄。
  • 學會給生活做減法,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默默關注 從出生到成長 我們一直都在做加法 學習、工作、成家立業 從年輕到年邁 我們開始給生活做減法 反省、捨去
  • 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是學會做「減法」
    01前段時間聽朋友說,人的前半生靠「加法」,因為要讓自己長見識,有經驗和閱歷,為自己的後半生打基礎;後半生靠的是「減法」,因為收貨的太多,該捨棄的要捨棄,否則會把自己壓垮。到了中年的人,不管是誰都會有一筆比較豐厚的閱歷,在此基礎上他們更加懂得自己想要的是怎樣的人生。
  • 「夜話」學會給生活做減法,你所失去的終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日本作家舛田光洋說:「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如果你的房間髒亂不堪的話,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好運』『夢想』都會溜走。」我們總是在給生活做加法,以為加的東西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卻不知這些過度的物質、欲望往往讓我們深感疲憊。
  • 生活總是先做加法,再做減法,又是加法,再是減法,循環往復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著加法,也在不斷減去不能適應的,這是生活的一般規律。只有做了加法,我們才會了解生活的多種模式,才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不至於把自己困在一個小圈子裡,最終我們會對自己的生活失望透頂,又毫無辦法。
  • 以加法快樂,用減法生活,以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
    以加法快樂,用減法生活,以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學會人生的加減乘除,讓自己活得更加通透灑脫。以加法快樂,快樂是積攢起來的,一點一滴的小確幸累積起來。把自己對生活的領悟一點點加起來,讓生命更加充實,當我們的閱歷越來越多,我們才能活得更加包容和開闊,思考的維度才會越寬越高。
  •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近些年,我們在家居整理界經常聽到的一種理念就是「斷舍離」,即:斷去多餘的物品,捨棄膨脹的物慾,離開物質的依賴,活出舒適的人生。它不僅僅是一種家居整理的秘籍,更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在日式「斷舍離」之中,從日常家居界的整理開始,教會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那就是審視你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重新塑造正確的物質觀念。對日常家居中對齊的物質進行重塑和整理,從中挑選出自身真正需要的物件,然後把不需要的物件,從生活裡面淘汰出去,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
  • 人生要善於做減法
    人的本能,就是貪多求全,幾乎什麼都想做加法,什麼都想要的多一些,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人生的活法告訴我們,節制有度才是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善於給自己做減法。做減法最主要的是要有個好心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自己不需要什麼,而不是盲目的不自覺的增加自己的煩惱。做減法的關鍵是在當你需要做加法時,這時候就應該做減法。欲望上要做減法。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的欲望也是多方面的,誰都不能否認,當官想進步,掙錢掙大錢,名聲要遠揚,這是很正常的,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是正當的需求。
  • 用投資的心態去進行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
    我們需要停下來,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去學會欣賞風景而不是佔有,學習分享利他而不是自我陶醉,堅持學習成長可以不懼他人目光。 斷舍離是一種生活美學、亦是一種人生哲學。大道至簡,兜兜轉轉,讀萬卷書,最終一切的智慧追根溯源都要回到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精神瑰寶,捨得捨得,有舍便有得。捨得便是獲得,復位人生。
  • 真正會生活的人,都懂得為人生做減法
    幾千年前,哲人先賢就已經教了我們生活的智慧:學會為生活做減法。道理明明很簡單,可是,人吶,始終是欲望的生物。買買買不用學都會,學會捨棄談何容易?有句話說得好: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對自己的人生做減法,不過多地在意別人的眼光、不為自己曾經的失敗和他人的冒犯耿耿於懷、不去擔心那些未知的風雨,專注做好當下的事,才是真正的智慧。1988年,二月河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康熙大帝》出版後,引起轟動。
  • 素萬寢具,給人生做減法,給睡眠做加法
    晚上回家,沒做什麼事情,但還是感覺累得不行,仿佛身體和靈魂都被掏空。大部分的人會將「休息」等同於「讓身體休息」,其實「身體疲憊」和「大腦疲憊」是兩種不同的情況。相比起身體,我們大腦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和壓力。大腦的一天,精神滿滿應對8h工作,下班後,累得葛優躺,想著好好休息,找些事情放鬆一下吧!
  • 斷舍離:為生活做減法,就是為生命做加法
    然後,翻開人生新篇章。」在21世紀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倡導極簡的生活方式,想要拋掉內心的執念和物慾,獲得最本真的愉悅;但也有人把斷舍離當成是一種新穎的潮流,不知其內在,盲目跟風。用斷舍離的生活方式作為藉口,亂買東西,然後亂丟東西,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不正之風。
  • 人生不只需要加法,也需要減法;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有時,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識、追求成功、追求富,這都沒有錯,但有時也需要用減法,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人生的加法,給我們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財富的積累,加入親情的溫馨,使人生更加豐盈;而人生的減法,為我們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欲望,減去心靈的負擔,減去環境的紛擾,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使人生更健康。因此,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 未讀 | 未來·電臺
    未來主播:王婷(A-55-05 信陽交通廣播) 8/12/2020 《未讀》總第681期 / 未來電臺總第855期>未來網官方微信首播<>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未來網 官方頻道同步收聽<在今天,如果你身邊某個人,突然跑到深山老林,你一定不會理解
  • 人生下半場,真正活得高級的女人,都在做「減法」
    可到了人生的下半場,對於很多女人來說,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就是一種幸福。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夠安於生活中的「小確幸」,能夠珍惜眼前的幸福。有太多女人,即便人到中年了,依然在給自己的追求增加砝碼。或是想要得到更多的錢,或是想要得到旁人更多的關注,抑或是得到更多的愛。
  • 人生下半場,學會斷舍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時間自由、金錢自由、精神自由.....殊不知人生下半場,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斷舍離,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輕鬆,精神更自由。
  • 正能量的句子經典語句: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
    學會極簡的生活,往往才是抓住了生活的重點。簡約,就是極致。——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人生學會隨緣,才能活得瀟灑自在。隨緣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隨緣的人,總能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雲密布,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欲成大器,先要大氣。